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2017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測試卷

本文已影響 3.91W人 

  【2017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測試卷】

2017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測試卷

一、基礎知識積累及運用(每小題3分,共30分):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着陸 zhuó 猝然 cù 玲瓏剔透 tī

B、萬載zài 勻稱chèn 匿笑nuò

C、骸骨 hái 苦心孤詣zhī 霎時shà

D、靜謐nì 棲息qī 驚惶huáng

2.下列詞語中沒有別字的一項是 ( ) (3分)

A、寒暄 喧騰 決別 抉擇

B、遐想 應接不暇 閒情意志 專心致志

C、瀰漫 慢不經心 可望不可即 即然

D、元宵 雲霄 寬恕 發怒

3.下列成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你的這種做法給班級造成了無可挽回的局面。

B、這個模型是該城市的縮影,具體而微,一目瞭然。

C、媽媽對我的照顧就是無所不至啊。

D、雖然在攀登雪山的過程中險象迭生,但最終他還是登上了山頂。

4.填入下面橫線上的句子,排列恰當的一項是( )

第一次看到動物的眼淚,我幾乎是被那一滴淚驚呆了。__________

①此時,人們纔會相信,動物更有一種爲人類所不理解的無聲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動物的淚水,我才相信動物也和人一樣,它們也有悲傷,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爲它們沒有語言,或者是人類還不能破譯它們的語言,所以,當人們看到動物的淚水時,纔會感到驚愕。

④本來,我以爲淚水只爲人類專有,而動物因沒有感情,它們也就沒有淚水。

A.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5.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孔子說:“君子不憂不懼。”我們把它轉換成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平日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B、承認不懂,才能從不懂變懂;承認不會,才能從不會變會。

C、參加會議的有作家,記者,電影,音樂,美術工作者。整個會場洋溢着歡樂的氣氛。

D、怎樣保衛每一寸土地?怎樣使每一寸土地都發揮巨大的作用?是我們思考的問題。

6.補寫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選做三小題)(3分)

①歲寒, 。(《論語》)

② ,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③ ,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④夕陽西下,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7.用上恰當的關聯詞語,將下列三個短語組合成一個複句。(句序合理,語意貫通;可以刪去和調換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3分)

①人生俗世間,不能事事如意時時順風。

②我們既要學會在順境中生活工作,又要學會在逆境中奮鬥拼搏。

③放舟平湖,一帆風順是天下人之心願。

8.下面這段文字有三句話,各有一處語病,請加以修改。(3分)

①中學生喜歡的網絡小說大都寫個人經歷,讀起來讓人倍感親切。②而且敘述方式自由,常以豐富幽默的對白和人物形象的個性鮮明贏得中學生的親睞。③這也是中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中需要的另一種解壓。

9.文學常識填空

①《風箏》選自魯迅的散文詩集

②《山市》的作者是

③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書是

10.閱讀下面的文字,在橫線上補寫一段話,要求語意明確,語言得體。(3分)

假如張華同學借了你一本心愛的書已經很長時間,大概他已經忘記了這件事了,你想委婉地提醒或暗示他還書。你對張華說:。(請把要說的話寫出來,不超過50字。)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題。 (共30分)

(一)目送

華安上小學第一天,我和他手牽着手,穿過好幾條街,到維多利亞小學。九月初,家家戶戶院子裏的蘋果和梨樹都綴滿了拳頭大小的果子,枝丫因爲負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樹籬,勾到過路行人的頭髮。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場上等候上課的第一聲鈴響。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媽媽的手心裏,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們是幼稚園的畢業生,但是他們還不知道一個定律:一件事情的畢業,永遠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啓。

鈴聲一響,頓時人影錯雜,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麼多穿梭紛亂的人羣裏,我無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象在一百個嬰兒同時哭聲大作時,你仍舊能夠準確聽出自己那一個的位置。華安揹着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好象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裏。

十六歲,他到美國作交換生一年。我送他到機場。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象抱住了長頸鹿的腳。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他在長長的行列裏,等候護照檢驗;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終於輪到他,在海關窗口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乎不見。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

現在他二十一歲,上的大學,正好是我教課的大學。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我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有時他在對街等候公車,我從高樓的窗口往下看:一個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一會兒公車來了,擋住了他的身影。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隻立着一隻郵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識到,我的落寞,彷彿和另一個背影有關。

博士學位讀完之後,我回臺灣教書。到大學報到第一天,父親用他那輛運送飼料的廉價小貨車長途送我。到了我才發覺,他沒開到大學正門口,而是停在側門的窄巷邊。卸下行李之後,他爬回車內,準備回去,明明啓動了引擎,卻又搖下車窗,頭伸出來說:“女兒,爸爸覺得很對不起你,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

我看着他的小貨車小心地倒車,然後噗噗駛出巷口,留下一團黑煙。直到車子轉彎看不見了,我還站在那裏,一口皮箱旁。

每個禮拜到醫院去看他,是十幾年後的時光了。推着他的輪椅散步,他的頭低垂到胸口。有一次,發現排泄物淋滿了他的褲腿,我蹲下來用自己的手帕幫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糞便,但是我必須就這樣趕回臺北上班。護士接過他的輪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輪椅的背影,在自動玻璃門前稍停,然後沒入門後。

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隻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溼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11. 本文描寫了“我”六次目送的經歷,分別是什麼?(6分)

12.分析下列句子蘊含的思想情感。(4分)

①九月初,家家戶戶院子裏的蘋果和梨樹都綴滿了拳頭大小的果子,枝丫因爲負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樹籬,勾到過路行人的頭髮。

②終於輪到他,在海關窗口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乎不見。

13.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識到,我的落寞,彷彿和另一個背影有關。”這句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3分)

14.題目“目送”的含義是什麼?請根據文意簡要回答。(3分)

低碳生活處處可爲

①面對環境的惡化,科學家都鼓勵人們過低碳生活。那麼,什麼是低碳生活呢?

②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跡,碳足跡表示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體的碳耗費量,是測量某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對環境影響的一種指標。第一碳足跡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個經常坐飛機出行的人會有較多的第一碳足跡,因爲飛機飛行會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跡是因使用各種產品而間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費一瓶普通的瓶裝水,會因它的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而帶來第二碳足跡。碳足跡越大,說明你對全球變暖所要負的責任越大。碳足跡越小,說明你對環境的保護做出的貢獻越大。

③就個人而言,每個人可以從自我做起,從生活中的細節做起,儘量減低碳足跡,選擇低碳生活。例如,少開一天車,少吃一頓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開一盞燈等等,都可以減少碳足跡;甚至用餐做菜時選擇烹飪方式也可以減少碳足跡。以土豆爲例,用烤箱烘烤土豆產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鍋煮的要多,而用鍋煮產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爐做產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爐做土豆就是一種更好的低碳生活。

④另外,棉布衣服與化纖衣服,爬樓梯與坐電梯,走路與開車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後者是高碳生活。生產化纖衣服要消費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應當選擇棉布衣服。在家居用電上,使用風電或水電等清潔能源產生的碳排放會比使用熱電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車在同距離時碳排放量較少,應大力推廣小排量節能環保型汽車。

⑤儘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於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們不時會進入高碳生活。這時就應當對自己的高碳生活進行補償。這種補償就是所謂的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們可以計算自己日常活動(生產)直接或間接製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過高,則可以通過植樹等方式把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計算抵消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經濟成本,然後個人付款給專門企業或機構,由他們通過植樹或其他環保項目抵消大氣中相應的二氧化碳量,以達到降低溫室效應的目的。可以說,碳中和就是人們對自己高碳生活的補償。

⑥因此,人類的低碳生活處處可爲。

(摘自《百科知識》,2009年第12期,有刪改)

15.本文圍繞“低碳生活處處可爲”談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請簡要概括。(3分)

16.指出下列說法的錯誤,並簡述理由。(4分)

①文中例舉做土豆的三種烹飪方法,運用作比較的方法,讓人們更具體,更明確地知道了用微波爐烹飪最能體現人們的低碳生活,因爲使用微波爐不會產生二氧化碳。

②“由他們通過植樹或其他環保項目抵消大氣中相應的二氧化碳量”這句話中的“他們”是指在日常生活(生產)直接或間接製造二氧化碳的人。

17. 文章第4段“生產化纖衣服要消費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爲什麼連用兩個“更多的”?(3分)

18.從全文看,文章主要內容是介紹“低碳生活”,但文章最後爲什麼還要談“高碳生活”?(4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3題。(20分)

南歧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飲之者輒病癭①,故其地之民無一人無癭者。及見外方人至,則羣小②婦人聚觀而笑之曰:“異哉人之頸也焦③而不吾類!”外方人曰:“爾壘然凸出於頸者,癭病之也,不求善藥去爾病,反以吾頸爲焦耶?”笑者曰:“吾鄉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終莫知其爲醜。

「註釋」 ①癭:(yīng)頸瘤病,即頸上生囊狀瘤子。②羣小:貶稱見識淺陋的人。③焦:細瘦。

1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及見外方人至(及至) B、焦而不吾類(類似)

C、不求善藥去爾病(離去)D、終莫知其爲醜 (始終)

20.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4分)( )( )

A、其水甘而不良 學而不思則罔

B、則羣小婦人聚觀而笑之 觀之,興正濃

C、吾鄉之人皆然 塵氣莽莽然

D、反以吾頸爲焦耶 以億萬計

21.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句子。(4分)

①不求善藥去爾病,反以吾頸爲焦耶?

②吾鄉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

22.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4分)

23.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1)(2)兩小題。(5分)

秋月

程顥

青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雲紅葉兩悠悠。

(1) 這首詩的一二兩句描繪一幅怎樣的景象?

(2) 這首詩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詩人描繪的畫面中,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四、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24.在遼闊的神州大地上,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你一定聽到過或看見過許許多多值得大聲叫好的人和事、景與物。那麼,你最想喝彩的是什麼?請向大家傾訴涌動在你心中的美好的感受……

請以“我要喝彩”爲題目,聯繫生活實際和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一篇真情實感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現你所在學校的校名,以及教職工同學和本人的真實姓名。

  參考答案

一(30分,每小題3分)

題號 1 2 3 4 5

答案 A D C C B

6、 ①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②曲徑通幽處③無可奈何花落去④斷腸人在天涯

7、雖然放舟平湖,一帆風順是天下人之心願。 然而(但是)人生俗世間,不能事事如意時時順風。因此(所以)我們既要學會在順境中生活工作,又要學會在逆境中奮鬥拼搏。

8、①把“了”改成“的” ②“個性鮮明”與“人物形象”互換 ③“解壓”後加“的方式” 9、《野草》 蒲松齡 《論語》

10、張華,我借給你的那本書,我想查一些資料,不知你是否看好了。(意思相近即可)

二(30分)

11、(1)目送兒子上小學 (2)目送兒子到美國做交換生 (3)目送兒子上大學 (4)目送送我報到的父親開着小火車離開(5)目送生病住院的父親坐着輪椅離開 (6)目送父親的遺體火化。

12、①這是在送兒子第一天上小學的途中的環境描寫,結滿果實的樹說明已經是秋天了,秋天是成熟的季節,兒子也從幼兒園升到小學,慢慢長大走向成熟。孩子們從來到新環境有不安,作爲家長的我也是一樣。第一次的目送,預示着離別的開始。

②“閃”、“倏忽”描繪出兒子快速離開母親的情景,表現了兒子對母親的淡漠,也體現了母親的傷心和無奈。

13、承上啓下上承兒子留給我的背影,下啓父親留給我的背影。描寫了兩代人之間的情感。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我”進不去兒子的內在世界,就像我離父親也越來越遠。

14、實指是目送着兒子與父親的背影離開我,目送的背影即是指告別,虛指兩代人之間相處的緣分在不斷的目送告別中漸行漸遠,但是,這又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因此“不必追”。(意思符合即可)

15、(3分)談了三個方面:(1)從碳足跡談什麼是低碳生活;(2)個人日常生活可以減少碳排量,選擇低碳生活;(3)面對高碳生活應利用碳中和進行補償,降低碳排放。(每點1分,要點概括恰當即可)

16、(4分)(1)“使用微波爐不會產生二氧化碳。”有錯誤,“鍋煮產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爐做產生的多”。說明使用微波爐煮土豆產生的二氧化碳相對較少,而不是不會產生。

(2)“他們”指的是“專門的企業或機構”。

17、兩個“更多的”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它強調了與生產棉布衣服相比,生產化纖衣服將帶來更多的碳排放。說明了生活中通過選擇衣服也可以選擇低碳生活。(3分語意相近即可)

18、(4分)①高碳生活是無法迴避的,必須正視,因此寫高碳生活是對前面低碳生活內容的補充,使文章內容更加全面、完整。②高碳生活通過補償可以降低碳排放,因此談高碳生活有助於加強對“低碳生活處處可爲”這一認識的理解。(語意相近即可)

三(20分)

19、C 20、A、B

21、①(你們)不尋找好藥治你們的病,反而認爲我的脖子細嗎?

②我們這裏的人都是這樣,幹嗎要治呢?

22、在一個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社會環境中我們要有勇氣堅持真理。(意思符合即可)

23、(1)清澈的溪水流過碧綠的山頭,懸空一瀉而下,澄清的水與藍天在月色的映照下構成了一副空明澄澈的秋景畫卷。

(2)詩人以高超的藝術技巧,描繪了一幅優美的圖畫。畫中有山有水,月色照到水中,溪水映照着天空,天空倒映入溪水,境界十分開闊。後兩句借景寫情,流露出作者嚮往過那超塵絕俗、清靜悠閒生活的遐想。(意思符合即可)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