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七年級語文下冊《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3.91W人 

  【教學反思一】

七年級語文下冊《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教學反思

本文的教學我只用了一個課時來完成的,教學中我把前置性作業安排在堂上讓學生來完成,安排了10分鐘,要求學生批註的內容至少5處。我的目的是爲了檢驗學生快速閱讀感悟理解文章的能力。學生在堂上的表現還是令人滿意的,其突出表現爲:

1、能夠在閱讀中準確理解文章題目的含義,能夠把握文章所要表達的愛國之情。

2、能夠深入理解文中比喻句的含義,特別是能夠緊扣文章中心去深入分析。

3、“引讀”材料豐富,學生能夠從多角度談從文章的閱讀中得到的啓發,如引讀了《義勇軍進行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抗戰英雄的故事等,談到如何愛國、如何面對挫折等。

通過本文的教學,我覺得在今後的教學中可以經常地採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尤其是一些篇幅不太長的文章,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快速閱讀理解的能力。

生本語文教學理念中強調要高度信任學生,因爲我們的學生的潛能是巨大的。

其實在進行本文的教學之前我還真的有點懷疑我的學生的能力,他們能夠理解本文的內容嗎?假如不行的話,我莫非要越俎代庖嗎?這顯然上不行的。生本語文課堂教學要重點體現學生的“多學”,呀學生“多做”,教師只是在學生有疑有惑的時候去“導”。於是我就決定把前置性作業放在了堂上進行。我先讓學生反覆朗讀課文,然後讓學生集中精力去默讀,去獨立思考,去做批註。讓學生做批註前我又強調並板書了批註的要求——留意文中的比喻句的含義。這使得學生在批註的時候有了更明晰的方向性和目標性。

當學生做足了功夫時,我就發現學生在交流閱讀體驗時對文章的理解是很到位的,能夠理解問中比喻句的含義,理解一些詞語的表達作用,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愛國主義情感。

可見,要相信學生,要給足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的潛能得到挖掘,才能得到展現。

 【教學反思二】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通常都不被師生重視,並且它的內容多議論,有些枯燥,李大釗生活的動亂年代,和現在我們生活的和平時代隔得太遠,學生不熟悉也難深刻體會愛國之情,這都很難讓學生提起興趣,感同身受,引起共鳴。

我在上這篇課文的時候,最大的亮點就是“猜想”環節。讓學生先通過標題才文章的主旨,再讓學生圍繞這個主題來創作,引導學生了解中國曾遭受的艱難處境。例如:唐山大地震、2003年非典、2005年洪災、2008年汶川大地震、大雪災、泥石流、玉樹地震……這些都積極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同時和現實中的中國時事結合起來,學生很快進入文章情景環境。另外接着引導學生在國家受難的時候,四川人民是怎麼做的?如果當時你也在,你會怎麼做?這很容易讓學生體會在國家艱難的時候,雄健國民的重要性,也在內心感悟自己要做個雄健的國民。

其他一些比較滿意的地方,例如:在導入和結尾部分,充分利用大家耳熟能詳的國歌,激起學生心中的愛國之情。在朗讀時,用糾錯的方式,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男女分段朗讀,用競賽的方式讓學生打起精神、充滿鬥志。在講到“趣味”的時候,引導學生談論自己現實中所真切感到的樂趣:做出一道難得數學題、完成一件難做的家務事等。在“欣賞文章美”部分,總結這篇文章值得學習的地方,加深學生印象,掌握寫作技巧。

以上是這堂課比較令人滿意的地方,當然也有不足。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時,有些學生理解速度慢或根本不懂,參與的人數不多,多靠老師講解。另外沒有過多講解李大釗生活年代背景,致使學生不能深刻體會到作者寫這篇文章的迫切之情和愛國之深。在互動環節上,討論合作的地方也不夠多。

總的來說,這一課上的還比較成功。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理解文章主旨,掌握寫作技巧,並且能延伸到現實生活中來,瞭解中國時事,關注國家命運,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做個“雄健”的國民。

範例二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產生的,情境中的各咱因素對情感的產生非常重要。在快樂的情境中產生快樂感,反之產生悲哀感。這一特點告訴我們:在教學中的教師要努力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我在教《艱難的國運與雄壯的國民》時,是這樣利用情境導入的:一開始播放莊嚴而神聖的《國歌》,用激昂的語調向學生介紹中國處於最艱難的時候,許多愛國之士迷惘之時的情景,在課件上顯示出五四時期中國人民那雄壯的精神的圖片。這時候學生眼望那一副副圖片,耳聽教師充滿感情的敘述,就會產生強烈的振動感。在激情的配樂朗讀中,讓學生圍繞課題的兩個關鍵詞:艱難、雄壯來知道課文寫了什麼?達到對課文的整體感知。學生在學習課文前就有了感情基礎,對課文的理解也深了,文章的難點也會自然突破。特別是情感性較強的課文,不去幹巴巴的說教,重要的是創設情景,進行情感化的引導纔是教學中的上乘之作。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