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老師走下講臺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1.96W人 

美國教育學家杜威曾說過:“教師不應該站在學生面前上課,而應站在學生後面”細細體會,覺得他說得非常有道理。教師站在講臺上,居高臨下,以一對衆,與學生遙遠,怎能親近學生,與學生溝通呢?教師站在講臺上提問,首先給學生的感覺居高臨下,而且拉大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再加上表情嚴肅,使學生認爲這位教師不親切,也不平易近人。這種教學會使學生產生一種膽怯心理,即使知道答案也不敢說。這樣的教學便大大降低了教學效果。

老師走下講臺讀後感

讀到這裏,於是,我的課堂便沒有了講臺:“孩子們,老師想喝你們一起表演《小兔乖乖》,我演老狼,你們演小兔,OK?”“OK,耶!”伴着《小兔乖乖》的音樂,我們歡樂得唱着、跳着、笑着……有隻小兔“掉隊”了,我輕輕走過去,像老狼一樣誇張地齜牙咧嘴一番,“小兔”紅着臉加入了大家的表演隊伍……

沒有了講臺的音樂課堂,果然讓學生更輕鬆,讓學生更富有個性。馬蹄形、半圓形、梅花形……讓學生的座位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根據教學的需要而隨時變換,讓學生們時時有新鮮感。作爲老師既是組織者、指導者,更是參與者,與學生們一起歌唱、一起思考、一起舞蹈……和三尺講臺說拜拜後,音樂課堂才能靈動飛揚!我按書名所說,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去,和學生一起表演《小兔乖乖》,老師扮演老狼,學生扮演小兔,伴着音樂,師生融在一起,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其樂融融。在此教學中,我千方百計地促使課堂成爲開放的系統,讓課堂成爲學生生活的一部分,讓活動成爲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是課堂的主要形式;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

新課改要求教師做學生的合作者,不再以知識權威和道德權威的角色出現。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所以,教師要樂於走下講臺,不僅是身體要走下來,心靈也要跟下來,全身心地融到學生中間去,與學生一起交流,與學生一起活動,與學生一起學習。在教學中,要善於互換角色,讓學生走上講臺,教師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間去,坐到學生位置上,和他們一起聆聽“小老師”的授課,觀賞“小演員”的節目,參與到他們的討論中去,作爲他們的一份子一起學習。這樣就能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