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鑑賞家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本文已影響 1.11W人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鑑賞家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鑑賞家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鑑賞家讀後感1

前些日子,讀了汪曾褀的短篇小說《鑑賞家》,頓時被葉三這位獨特的“鑑賞家”的形象吸引了:他熱愛生活,走鄉串戶賣水果三十多年,留意人間幽微、草木細情;他品行高尚,賣水果得四時之先,果大新鮮,童叟無欺;他喜愛藝術,始終懷有一顆赤子之心,對美的追求純粹率真……從葉三身上我深刻體會到,對美的純粹深沉、不涉功利的愛,纔是一個真正的鑑賞家的本質所在。

細讀《鑑賞家》,小說塑造了兩個鮮活人物:四爺季陶民和果販葉三。季陶民在當時已是久負盛名的畫家,住在大紅門裏,他爲人曠達超脫、忘情于丹青,而葉三位居社會底層,熱愛生活,以販賣水果爲生。社會地位懸殊的二人沒有雅俗之別,只因畫家季陶民作畫時喜歡喝酒,喝酒時只用果子做下酒菜結識。在相處中,兩人意趣相投、惺惺相惜,季陶民欣賞葉三對美純粹率真的鑑賞,欣賞葉三出自肺腑的不阿諛諂媚,視他爲“真懂畫的人”,總對他另眼相看;葉三更是欣賞四爺的畫,四爺畫得不滿意團掉的,他都撿起收集起來,四爺死後畫價大增,很多慕名前來買畫的人,但葉三一幅也不賣、多少錢都不賣,而是自己死後與四爺的畫一起裝進棺材同埋葬。

其實,剛讀完這個故事,感動我的是四爺與葉三這兩個不同“生活圈”的人,卻像伯牙與子期一樣有着共同的喜好,並再次傳頌了一段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傳奇,但隨着再次深讀故事,最吸引我的還是人物葉三,這位能憑藉內心本真表達對喜愛藝術執著的“鑑賞家”。

古往今來,人們對於美的鑑賞和追求,無國度、貴賤、年齡之分,美好的藝術如同一座座無形的橋樑和紐帶,能讓惺惺相惜的心靈彼此通融。如我國的國粹京劇、武術、書法、中醫、圍棋等已經都譽滿中外;絲綢之路將我國的瓷器、絲綢、茶葉、農耕等文明產物外輸傳承。當然,這些被國外人普遍接受發揚的藝術若無自身魅力,無民衆基礎,無藝術的民族性、民間性,也不會被廣爲流傳,更不會被國外人士稱讚不絕。

鑑賞家,顧名思義是對文物、藝術品等的鑑定和欣賞的專家。那麼作爲鑑賞家就要求必須具有鑑定和欣賞兩個關鍵環節,懂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但如今,縱觀我們身邊的一些自詡鑑賞水平高的青少年,以走不尋常路線爲傲,穿破洞衣服、戴誇張飾品、無厘頭紋身全身皆是、暴力色情的動漫無所不知、嘴裏還不停哼哈一些不入流的美……這僅僅是人云亦云的隨波逐流,是沒用真心來感受藝術的僞鑑賞,甚至是對美的歪曲詮釋。而葉三,雖然是個賣水果的小販,但是他對美的鑑賞,卻是發自本心的熱愛,值得年輕人尊重和學習。

在這紛雜的社會中,讓我們和葉三一樣,用本真的眼睛和心靈去欣賞和發現美,做一名真正的鑑賞者!

  鑑賞家讀後感2

讀汪曾祺的小說,猶如看到了一幅幅漫畫,無需濃墨重彩,人物依舊鮮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熟悉歐亨利故事的人一定不會陌生歐亨利式的故事結尾。那是短篇小說創作大師在故事結尾的情節處理上的一種手段,讓主人翁的命運有所逆轉,雖是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大大增強了故事的藝術魅力和可讀性。

然而,小說《鑑賞家》卻不同於此,開頭第一句話作者就告訴了我們他要寫的這個鑑賞家叫葉三,且是全縣第一個。鑑賞家給我們的概念是:藝術家,懂得欣賞辨析,且學識淵博、高雅的人。那葉三是個什麼人呢?作者的下一句話就是:葉三是個賣果子的。這裏很自然地就會產生一個疑問:鑑賞家和水果小販之間的關聯。緊接着,作者又說:葉三不同與其他水果小販。如何不同?這個與衆不同的水果小販又是如何變成了鑑賞家的?所以,這個故事從一開篇,每一句話都彷彿是一個釣魚鉤,勾着讀者往下走。

現在看看葉三其人,這個作者用了一半的篇幅做了鋪墊的人物。葉三做生意沒有鋪子,不擺攤,也不走街串巷,他只給幾個大戶人家送水果。僅這一點就夠特別的。他的水果都是千挑萬選的,個個鮮靚,所以他從不議價。一個有個性的水果小販。他花在選水果上的時間要比賣水果的時間長出很多很多,四鄉八鎮,到處走,精挑細選。如此,葉三似乎不是個精明的生意人。但是葉三對待自己的小買賣很是很勤奮認真,既熟悉上家,有照顧下家,上下通達,卻也不失生意人的本色。

是不是先有畫家,而後纔有了鑑賞家。畫家是四太爺,季匋民,縣裏的大戶,在葉三送水果的人家之列。

四太爺不是一般的畫家,很有唐李白的遺風。李白是喝了酒,作詩,四太爺喝了酒,作畫。四太爺最不愛跟人談畫,尤其討厭假名士的附庸風雅。四太爺還擔心隨意間的一句話被外人傳來傳去,傳走了樣,所以連親戚間的走動也是能免則免。

但是,四太爺願意跟葉三論畫。既然是鑑賞家,那得評評畫呀,小說裏寫了三幅畫。四太爺畫了一幅紫藤,葉三說:紫藤有風,花亂。四太爺畫了幅老鼠上燈臺,葉三說:老鼠頑皮,尾巴卷燈柱。墨荷一幅畫則是重點,葉三根據生活常識告訴足不出戶的四太爺:紅花蓮子白花藕。切不可把白荷花和大蓮蓬畫在一起。

葉三賣果子只爲了四太爺,四太爺送了葉三好多畫,葉三把這些畫都進了棺材。一個不拘一格的畫家和一個異乎尋常的鑑賞家。他們是那樣不相稱的一對人,卻有着很多相似之處,成了不一般的朋友。

  鑑賞家讀後感3

我一直討厭散文,不止是因爲考試要考,而且還因爲呆板無趣,看着想讓人睡覺,每次看着看着都是迷迷糊糊,讓人討厭。所以我的書架上什麼書都有,就是沒有散文集,。像什麼朱自清、老舍、巴金等人的散文實在是除了被迫纔讀幾篇,否則幾乎不看,因爲這是在太無聊了。

但是,相比之下我認爲汪曾祺的散文要比其他人好多了,他的散文輕鬆自在,而且總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絲絲隱祕的幽默,讓人嘴巴一咧,會心一笑。他的手法很有意思,總會在文中一些微妙的地方加上幾句看似文不對題的幾句話,卻又在無意間把文章提升到了另一個層次。

有人評價:汪曾祺的散文沒有結構的苦心經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汪曾祺的散文寫風俗,談文化,憶舊聞,述掌故,寄鄉情,花鳥魚蟲,瓜果食物,無所不涉;汪曾祺則是要從內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種原汁原味的“本色藝術”或“綠色藝術”,創造真境界,傳達真感情,引領人們到達精神世界的淨土。

在這本書中他的《跑警報》很有意思寫出了西南聯大在昆明時逃飛機轟炸時的許多趣事,當預行警報的燈籠掛出,人們從驛道撤入郊區的深山老林,警報響起後,男生手裏提了一大袋零食在宿舍門口等人,直到女生出來了以後上去“嗨”一聲以後欣然地並肩走出後門帶着閒適的心,嘴裏啃着零食,又因爲是跑警報所以不能悠哉悠哉的,得帶一些危險感,但還是顯得不緊不慢。讓人不得不感慨道:“原來跑警報也可以這樣”

又比如說《五味》他用了風趣的筆法寫出了全國各地的飲食習慣以及一些趣聞,比如山西人的酸,四川人的麻辣,無錫的甜,當然包括全國各地的人都喜歡的臭豆腐。是的,中國人口味之雜也,敢說堪爲世界之冠。

當我仔細回想一下後,也就發現原來《舌尖上的中國》應該是根據這篇文章改變的吧。我當然也喜歡他的《端午的鴨蛋》就連上課時也很想知道老師到底是怎樣上這節課的。

我比較喜歡的還有《多年父子成兄弟》,一對父子之中並不需要過多的語言,那無與倫比的“孩子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早春的時候帶着一大堆孩子在田野上狂奔,“我”初戀時,父親在一旁給我出餿主意,這種父親哪裏能夠看見:如此民主而且回去理解孩子,從孩子身上學會不怕擔干係,只是本着同學有難就要兩肋插刀的的淳樸精神而去幫助他們。兒女是屬於他們自己的。他們的現在,和他們的未來,都應由他們自己來設計。

文如其人,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質樸,不事雕琢,緣於他心境的淡泊和對人情世故的達觀與超脫,即使身處逆境,也心境釋然。

我真的很喜歡這個作家和他一樣幽默自在的散文,自由自在讓人一看上去就可以輕而易舉的理解,他並沒有苦心去鑽研如何寫,同時也不用我們廣大的讀者去鑽研如何讀,只是像飯後的水果讓人心裏甜滋滋的,只是需要一顆輕鬆自在的心。

  鑑賞家讀後感4

《鑑賞家》一文被選人蘇教版選修教材《短篇小說選讀》之中,位於“一個完整的世界”這一模塊。汪曾祺在《鑑賞家》中塑造了一個懂得鑑賞的果販葉三的形象。《現代漢語詞典》中對“鑑賞”一詞的解釋是“鑑定和欣賞(藝術品、文物等)”。一位賣水果的能成爲“全縣第一個鑑賞家”真是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作者在文章的前面花了不少筆墨來鋪設這件事情的合理性。

首先,葉三聰明,腦筋活絡。

葉三是個生意人。“他這個賣果子的和別的賣果子的不一樣。”葉三的不同在於他懂得“得天時”,得四時之先。“立春前後,賣青蘿蔔”“端午前後,賣枇杷”“夏天賣瓜”“七八月賣河鮮”“重陽近了,賣梨”……別人還沒有的時候,他已經開始賣了;別人賣的時候,他開始琢磨其他果子了;不少深居簡出的人可以從他賣的果子知道時令。葉三的特別還在於他知道“守地利”。他在賣果子這門行當可是下了一番功夫。“他喜歡到處跑”“出去買果子比他賣果子的時間要多得多”。河北河間府、山東萊陽、福建福州,山南海北的各地名產,都成了他的“囊中之物”。另外,葉三賣果子會“講人和”。收果子時,“和園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親家一樣了”;賣果子時,“這些人家他走得很熟,看門的和狗都認識他”。由此可見,掌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葉三在果販中可謂獨樹一幟,在賣果子的行當中顯得遊刃有餘。而長期在外收果子並與人打交道的經歷使得他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豐富了閱歷。這也是他能夠成爲一位鑑賞家的堅實基礎。

其次,葉三有品位。

葉三賣的果子品種很多。葉三賣的果子涵蓋了白杏、蜜桃、櫻桃、金橘……真是應有盡有。葉三賣的果子品相好。“他賣的果子不用挑,個個都是好的”“他的果子全都從他手裏過過,有疤的、有蟲眼的、擠筐、破皮、變色、過小的全都剔下來,賤價賣給別的果販”。葉三賣的果子品質好。他的果子很香,很甜,“都是原裝”,都是“樹熟”。葉三的品位還體現在他賣的.佛手、香櫞等水果具有久遠、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歷代文人將金佛手人詩人畫,表達福壽、吉祥、豐收喜悅之意。“人家買去,配架裝盤,書齋清供,聞香觀賞。”葉三賣果子賣出了清幽,賣出了典雅,賣出了文化氣息,確實與人不同。

再次,葉三有真性情。

葉三在與主顧接觸時,賣水果從不說價,不勢利。葉三在與季匋民的交往中,評畫能切中要害,不諂媚。葉三的真性情還表現在對兩個兒子勸他放棄果子營生的建議毅然回絕,對知己季匋民的畫至死不售。葉三不慕名不圖利,愛畫以真,待人以誠。他的真誠、坦率也得到了大畫家季匋民的認可和賞識。

葉三在果子鑑賞上的能力顯然是毋庸置疑的。豐厚的閱歷讓他能識真僞,辨優劣;較高的品位讓他能提眼界,增內涵;率真的性情讓他能直言,有信念。葉三的鑑賞能力是在對生活中的美的辨析與體悟中形成的。這就能順其自然地讓故事的中心由葉三賞果遷移到葉三賞畫上了。

汪曾祺在寫葉三賞畫上寫得既有序也有趣。先總寫葉三是懂畫,能夠發自肺腑地欣賞畫作。他一去就是半天,在旁出神地看,連大氣都不出。“凡是葉三吸氣、驚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筆。”然後分兩層,第一層寫“鑑”,鑑別。葉三因爲在季勻民處看過不少李復堂的畫,所以能辨識真僞,能用花花綠綠的“蘇州片”換來李復堂的真品。第二層寫“賞”,欣賞。文中寫了葉三欣賞季匋民畫作的三個場景。第一次賞的是“意”,葉三從季匐民畫作“紫藤花亂”中賞出風意。第二處賞的是“趣”,季匐民畫的老鼠上燈臺被葉三讀出頑皮的情趣。第三處賞的是“識”,季匋民誤將白荷花蓮蓬畫得大,蓮子畫得飽滿。生活經驗豐富的葉三一下子就看出來了不對,不合生活常識。

那麼,汪曾祺爲什麼要塑造葉三這樣一個形象呢?其價值意義何在?筆者認爲,汪曾祺肯定葉三之處,首先在於表現了葉三的一份孤獨。在收果子和賣果子的人生路上,葉三倔強而寂寞地獨行。兩個兒子出息了,能體諒他的艱辛,希望他不要再收果子,卻不能真正地理解他。唯有季勻民欣賞他,懂他。可是,季匋民本身卻也是一個疏於與人交遊,只顧悶頭作畫的人。一個愛作畫,一個愛賞畫,兩個孤獨的人惺惺相惜起來。這也就有了後來葉三收果子只爲季匐民,葉三不售季勻民的畫作並在死後將其帶人棺材的情節出現。葉三的另一處熠熠閃光的地方是他安靜。周國平說過:“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葉三賣果子,愛畫。他在這樣的生活中找到了安靜的位置。面對日本人的高價收購,他只說兩個字“不賣”。葉三用這樣的方式擺脫了外界虛名浮利的束縛,得以安心平靜地自處。這不也爲我們提供了一種如何在世間遠離喧鬧的方式嗎?汪曾祺用溫婉的方式告訴我們,可以有“葉三”這樣一種人,有像“葉三”一樣的生活方式。另外,聯繫作者1982年之前的生活經歷,尤其是**時期的經歷,我們不難發現作者已對十年動亂的政治運動厭倦至極,嚮往寧靜的、素雅的生活。事實上**後,作者就不再涉足政治,過着有詩意的文人生活,寫作、旅遊、畫畫。於是,葉三帶着汪曾祺的影子就這樣出現了。1981年的《七裏茶坊》、1985年的《戴車匠》描寫的生活情景與《鑑賞家》中也有相似的地方。

這篇小說在藝術表現方面有着獨到之處。

第一,小說以散文化的寫作方式呈現。《鑑賞家》一文不像傳統的小說,整個故事以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來串接。它只是擇取了主人公葉三的賣果賞畫等生活中一些小的片段,零零散散地對主人公做了交代和描寫。舒緩的筆觸還原了原生態的生活細節,讓人不沉迷於故事情節,從而引導讀者把閱讀的重心放到人物欣賞中去。作者在塑造作爲“鑑賞家”的葉三時筆力分散。無論是開篇寫“葉三賣果”,還是後來“兒子賣布”,再接着寫季匐民的軼事,似乎都與葉三“鑑賞家”的身份沒有什麼關聯。但濃墨寫賣果子是爲下文知畫墊筆,寫兒子賣布精明能幹來襯托葉三的踏實樸素,而在季勻民處用筆則是與葉三互爲映襯。這樣的寫法確實達到了“形散神聚”的效果。

第二,採用了“點筆面鋪”的方法。文章從一處落筆,鋪排開來。汪曾祺在小說中塑造的“鑑賞家”葉三的形象可謂光鮮奪目。但是,文中的鑑賞家僅僅是葉三一人而已嗎?細細品讀,我們會發現,作者其實是從葉三這裏落筆,然後寫及他人。可以這樣說,季匐民也是“鑑賞家”,因爲他會畫畫,也懂畫,更識人。葉三的兩個兒子是“鑑賞家”,他們能賞布。文中的日本人,買葉三果子的人都是。

汪曾祺通過《鑑賞家》告訴我們:小說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鑑賞家”,而我們也都可以成爲生活中的“鑑賞家”。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