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2016教師學習信息技術應用體驗心得體會

本文已影響 3.66W人 

學習信息技術在當下顯得尤爲重要,那麼,作爲學生來講,學好信息技術則是其走好人生每一步的奠基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2016教師學習信息技術應用體驗心得體會

  【2016教師學習信息技術應用體驗心得體會1】

最近,教師和學生的信息調查顯示,年輕教師與中老年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存在明顯差異,青年教師在操作系統、編程和網絡技術方面佔較大優勢。其中大部分教師會基本的Windows操作,可是能進行文字處理和具備製作電子教案和使用課件能力的卻不多

大部分學校的計算機只用於基礎課-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只有少數高三年級老師偶爾使用計算機進行教學。因此,學生在除信息技術課外的學科教學中使用計算機的時間極少,讓學生運用計算機進行自主探究開展交互式學習的機會就更少。對推進中小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建議

根據以上調查結果及分析,我想我們應從課程改革、教學模式改革、教師培訓、信息技術硬件、軟件及評價五方面開展中小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一) 建立新的課程標準,引入信息技術的有關課程目標

以21世紀課程改革爲契機,在認真分析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關係的基礎上,將“整合”的思想和做法滲透在相適應的部分中。開發新的學科教材,教學內容引入信息技術的要求 配合新的學科課程標準,新的學科教材也應引入有關信息技術的內容。首先,在新教材的開發上,除了傳統的紙質教材,還應開發相適應的電子化教材和豐富的網絡資源,使教材更具選擇性和開放性。其次,在大部分學生都使用的紙質教材編寫中,要注意引入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例如,某些資料的查找可將相應的網址或CD-DOM名稱列在教材附錄中,某些學生作業的要求可以提出讓學生使用某種信息技術完成等。再次,可以建立學科教材資源庫,由教材編寫專家、教師和學生共同維護,保證教學內容的適時更新。

(二)教學模式改革問題及建議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論指導下,爲完成特定的教學目的和內容而建立起來的教學結構和活動程序。歷史上每次重大的技術發展,從文字的出現到印刷術的發明再到工業革命,都對我們的教學模式產生重大的影響。人類的教育形式經歷了師生一對一或一對少數(私塾)和班級授課制兩種形式。

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還是解放初期從蘇聯傳來的,即:凱洛夫的五段教學法(激發動機→複習舊課→講授新課→運用鞏固→檢查效果),它是以教師爲中心的教學結構的典型代表。

如今,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的發展,爲個別化的教學構建了一個技術平臺。在網絡和虛擬網絡的世界裏,教師與學生對於許多新事物、新知識的認識常處於同步狀態,這種傳統的方式再也行不通了。發展與學科教學整合相適應的教學模式是實現“整合”的關鍵,合理地選擇教學模式,可更好地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按照教和學兩個方面,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可如下分類:以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爲主的演示型教學模式 以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爲主 以教材內容爲中心的自主學習模式的自主學習型教學模式 在開放性學習環境中的自主學習模式

1、以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爲主的演示型教學模式

以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爲主的演示型教學模式是在現有教學模式基礎上,把計算機作爲新教學媒體使用,主要用於課堂教學中的演示。教師爲此花費的時間和所需的新技能相對較少,所需硬件較少,對軟件的個性化要求不高,能爲全體學生的充分感知創造條件,也可以重新組織情景,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促進學生形成穩定清晰的表象,爲學生學習概念規律創造條件,促進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這種教學模式適合硬件配備不足的學校和計算機操作技能一般的教師選用,可以應用於目前中小學教學中最常見的新授課、複習課和習題課。

譬如:我在講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高級中學英語教科書(SBIIB) Unit19 A Freedom Fighter時,我搜索大量的信息,應用PowerPoint製作了一個課件,內容包括Revision, presentation, explanation, check, homework等五大環節,在講課中,我逐一點擊幻燈片,使學生對的一生有了很詳細的瞭解,並通過播放教材中沒有的影片使學生對於他鬥爭的艱鉅有了更直觀的瞭解,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及掌握知識點。

利用Authorware、PowerPoint、電子表格Excel、寫字板或Microsoft Word等微機軟件,製作好教具,然後在教學過程中按照作者的意圖進行播放,依此來展示給學習者,促進學習者的認知的教學模式。這也是最常用的、最簡單的演示型教學模式

2、積極發展以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爲主的自主學習型教學模式

以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爲主的自主學習型教學模式在目前中小學教學中還比較少見,仍處於探索中,目前應主要發展以下幾種模式:

(1) 網絡化教學模式。是在網絡教室,學生通過網絡進行學習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學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查詢信息,或者處理個別文字操作。這種教學模式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爲主,可以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但必須加強指導,否則容易導致無效學習。

(2)時空被擴大、智能交互、圖文並茂、動畫豐富等特點。使傳統的科學儀器擴展了新的功能,使基本的科學實驗賦予新的內容,突出了現代化測試手段和方法的應用,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強其適應科技發展的能力。

(3) 以學生使用軟件爲主在開放式學習環境中的自主學習模式

這種教學模式的主要特徵是開放的學習環境,即允許學生自己決定需要什麼信息,採取什麼方法解決問題,教師作爲指導者、促進者要爲學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其基本學習方式包括:探究學習、設計與製作、以問題爲中心的學習。基本組織形式是合作學習,因此一個教室內有一臺以上計算機就可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不必要求每人一臺計算機。

當前,學科教學整合教學模式的改革要實現兩個目標:(1)突破單一的教學模式,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爲學生自主使用的認知和探究手段以及解決問題的工具。(2)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教學環境 , 學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捕捉、篩選和處理各種信息,教師則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充當組織者和指導者,通過網上師生和學生之間的合作及教師的點撥、釋疑,實現個別化教學。

結束語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是簡單地將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而是高層次的融合與主動適應。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的單一輔助教學的觀點,從課程的整體觀考慮信息技術的功能與作用。創造數字化的學習環境,創設主動學習情景,創設條件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接觸信息技術,讓信息技術成爲學生強大的認知工具,最終達到改善學習的目的。

專家指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其主體是課程,而非信息技術,切勿爲使用技術而使用技術,應避免在使用傳統教學手段能夠取得良好效果的時候,生硬地使用信息技術。要以課程目標爲最根本的出發點,不忽略原有的技術設備和資源,技術的更新不應盲目攀比,應根據本地和本校的現狀,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實物投影儀、錄音、錄像等結合起來,綜合運用。可以觀察的、動手做的、該寫的、該畫的不能取消。。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一項龐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強調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是一種固定的模式,而應該是一種觀念。引用臺灣學者徐新逸教授的一段話作爲結束語:“信息科技可以是一個工具、一位助手,卻不能取代教師的地位而成爲教學的全部。只要教師能抓住課程內容的重點,以最適當最有效的方式傳達出來,其實最簡單常見的Word和Powerpoit,就可以做出很有效的教材,達到所需的學習效果。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同樣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質的教師與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與互動,就可以賦予教學與學習不同的生命力,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這也是教育可稱爲一門創造性藝術的迷人之處。”

  【2016教師學習信息技術應用體驗心得體會2】

通過繼續教育,我學習了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使我體會很深:

隨着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帶動了教育從目的、內容、形式、方法到組織的全面變革。信息技術與基礎學科整合是當前信息技術普及進程中的一個熱點問題。在國家教育部“關於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鼓勵在其它學科的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並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其它學科的學習中。”在幾年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我一直在努力嘗試把信息技術應用於化學教學中,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教與學融合爲一體,將技術作爲一種工具,來改變傳統的教學結構和模式。在此過程中我也在思考這樣的問題:在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中, 教師如何認識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整合的內涵?我們能切切實實地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做些什麼?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起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下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整合的內涵

華南師大李克東教授認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指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將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三大功能(作爲學習對象、教學工具與學習工具)統一起來,共同服務於對課程各個方面的系統設計、處理和實施,以便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它是我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與傳統的學科教學有着密切的聯繫,又具有一定相對獨立的特點的教學類型。由上述理念可知: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整合,就是以化學學科知識的學習作爲載體,把信息技術作爲工具和手段滲透到化學學科的教學中去,使學生在學習化學學科知識的同時,學會解決其他學科問題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從其它學科或者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引入,藉助這些有實際背景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加深對信息技術的理解和認識;另一方面,還應安排一些實踐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網絡和其它信息手段獲取信息,學會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手段來分析、處理信息,並且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流、合作完成任務,以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二、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整合的切入點

1、信息技術與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興趣的整合

興趣是學習上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一切創造發明活動最直接的動力。依據顧泠沅的情意原理“激發學習者的動機、興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強教師與學習者的感情交流,是促進認知和發展的支柱和動力”。因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誘發其好奇心是十分重要的。

信息技術的運用,能使許多抽象的化學概念、化學規律,複雜的化學反應環境由靜態變動態,無聲變有聲,抽象變具體,不僅能大大增強表現力而且易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有着極高的價值,從而促使學生更好、更快、更準、更深入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如我在九年級化學課本中,當講到“水的淨化”的知識點時,筆者在課前做好了一些準備工作,即收集好與教材上《自來水的生產過程》彩圖有關的視頻資料,並刪繁就簡,突出重點。在課堂上,先讓學生觀看教材上的彩圖,再通過電腦與電視相連接的背投技術,讓學生觀看視頻短片,瞭解江河裏的水是如何被引入自來水廠,後經過沉降、過濾、消毒處理,最終制成自來水的整個過程。這樣一來,全班學生對自來水的主要生產流程就有了更加深刻、全面、具體的認識。

在課本第五章中,當我講到“鐵的冶煉”的知識點時,儘管書中有《鍊鐵廠》和《鍊鐵高爐的結構》彩圖,但由於是靜態的圖像,加之學生大多數沒有到過鍊鐵廠,所以對這個知識點感到難以掌握。筆者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採用了將靜態的彩圖轉變成動態的視頻畫面的教法。先利用“高爐鍊鐵”的Flash課件讓學生學習鍊鐵高爐的結構以及鍊鐵過程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接着,再讓學生看一段舉世聞名的上海寶山鍊鐵廠鍊鐵過程的視頻短片。這樣,一堂課下來,學生不僅理解了新知識,而且受到了愛國主義精神的薰陶,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2、信息技術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整合

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運用信息技術教學讓學生擁有了更大的自由度,爲他們提供了自由探索、嘗試和創造的條件。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教材,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方法進行自主學習。如我在講授酸雨時,爲了讓學生了解酸雨產生的原因及其危害,並尋求解決的方法,可通過因特網獲取有關國內外酸雨研究的最新資料。學生通過網絡瀏覽器查詢各種信息,調用網上的資源來自學,同時通過電子郵件等形式參加有關問題的討論或請示教師的指導。從而,使學生了解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培養他們熱愛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

3、信息技術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整合

新課程標準高度關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培養的關係。而創新能力的高低,取決於人們的思維方式,啓迪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是創新教育的實質和核心。也就是勇於突破傳統、習慣所形成的思維定勢,重新組合既定的感受、體驗,探索規律,得出新結論的思維過程。由此可見,創新思維具有生動性、求異性、發散性和獨創性等特徵,所以在化學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逆向思維能力,以達到啓迪創新思維的目的。運用信息技術,能使課本中難以理解的抽象內容、複雜的化學反應過程,生動地、直觀地演示出來,便於學生對化學反應的現象進行觀察、比較、分析,使思維得到適時地啓迪。

三、信息技術與化學整合的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與化學課程的整合爲改變傳統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我依據教師、學生、教材、教學媒體這一新的教學結構去探究新的教學模式,把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整合的切入點融入到教學當中,在教學中我採用了“興趣—自主學習—創造”的教學模式,即:激發興趣、自主實踐、創造遷移。教學過程要經歷“觀察”和“思維”兩大基本層次,實現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的教學目標。其教學過程的基本思路是:

在上述模式中,將教師、學生、教材、媒體四要素彼此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教師是未知過程的設計者、指揮者、引導者、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是感知和信息加工的主體,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劫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教材所提供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對象;媒體也不再是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方法,而是用來創設情境、進行協作學習和會話交流,即作爲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式探索的認知工具。學生通過積極參與、體驗、評價,獲取知識,充分發揮了他們的協作性、主動性,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變爲主動參與,且很多基本技能得到開發。

如在網絡課程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主要任務不再是傳授書本知識,而是創設“情境”、促進“協作”、提供“會話”的平臺和引導“意義構建”。師生之間的關係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學生通過網絡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這是一種開放交互式的一種模式。我們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引向電腦多媒體網絡信息領域,利用網絡信息豐富、傳播及時、讀取方便、交互性強的特徵,促進教育制度的革新,豐富教學形式,提高教學質量。

四、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整合帶來了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改變。

信息技術與化學的整合帶來了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變,在進入信息時代後,利用網絡資源的共享優勢,最大限度的利用網上信息,進行篩選、整理、提煉爲我所用,再結合教學實際,從根本上改變了單純使用有限的教材、教參備課的老套路;可利用多媒體創設新情境,形象、生動、直觀地展現實驗現象,達到聲畫同步,圖文並茂,以激起學生興趣;利用互聯網進行人機交互溝通,通過上網查資料來進行研究性學習,甚至不斷推廣遠程教育,提高學生和教師的互動。這樣靈活高效的組織課內外活動,爲此教學的空間極大地擴展,學科之間、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交流與合作的餘地得到無限延伸。

五、新的時代,中學教學需要信息技術

信息時代已經到來,信息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我認爲,以信息技術作爲新型的教學媒體,當計算機與各學科的教學進程密切結合時所具有的特性,爲新型教學模式的創建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學理念和媒體。應用信息技術來改進課堂教學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的一條必由之路。

六、現代的學生,學習離不開信息技術.

學生的學習需要激發興趣,開拓思維.而使用信息技術,能創設貼進學生實際的化學情境,挖掘教材潛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會用化學的眼光關注情境,爲化學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提供支撐,爲化學思維的發展提供土壤,爲學生的化學學習服務, 讓學生感受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到處是化學,化學就在生活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與化學整合,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練習,使每一位學生的化學學習得到提高。 利用計算機進行練習,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適當的練習題,由易到難,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增強了他們學習的自信心,挑戰自我,提高學生完成任務的速度和準確性。

七、現代的課堂,需要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技術把文字、圖形、圖像、活動影像和聲音等多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使計算機成爲能以人類習慣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務的一種新技術。利用信息技術能給學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能給學生提供圖文聲並茂的多重感官綜合刺激,還能讓學生按超文本方式組織與管理各種教學信息和學科知識,這將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八、現代的教師,需要掌握信息技術

教師與學生之間角色關係未來將發生本質的變化,學生將根據個人的需要實行自主學習,從而拓寬視野,發展思維。而教師則會成爲學生學習活動過程的指導者、幫助者和合作者。在教師角色定位上,教師將成爲“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學手段上,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是“導”,更主要的是“引”,教師將成爲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再爲教師所掌握,而應由學生去理解、去研究、去發現。在教育理念上,教師將更注重“以生爲本”,因爲虛擬的網絡世界中有着豐富的教學資源,除了傳統的文本信息、圖片信息,還包含大量的聲音、動畫等動態資源,學生將通過媒體演示進行討論或者建立網站發表自己的成果,學生思維拓展空間更爲廣闊。教師將更注重學生合作、協同能力的培養。合作是現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信息技術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協同發展,最大限度展現個人的自身價值,充分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以及教師羣體相互激勵、相互提高的作用,將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成爲合作學習者、合作研究者,生生互動、合作學習將成爲常態。

總之,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化學教學整合是社會進步的需要,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化學教學現代化的一種體現形式,它不僅能有效地提高化學教學的質量,而且能培養中學生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培養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讓學生獲得適應未來信息社會需要的創新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想象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體會發現的樂趣,體會探索的樂趣。這樣我們的老師與學生都在一種積極和諧的氣氛中學習與工作,這真的一件最快樂而又相當有效的事情。這也正是信息技術在現代教學中重要作用所在。


更多熱門心得體會推薦:

1.2016信息技術應用體驗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2.2016教師信息技術應用體驗學習心得體會

3.2016信息技術應用教學體驗心得體會

4.2016信息技術應用體驗學習心得體會

5.2016教師研修心得體會

6.2016國培信息技術培訓心得體會

7.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心得體會

8.2016教師網絡研修心得體會

9.2016小學教師網絡研修心得體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