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中心六年級課件

六年級上語文的課件(通用14篇)

本文已影響 3.79W人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課件,課件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課件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六年級上語文的課件,歡迎閱讀與收藏。

六年級上語文的課件(通用14篇)

六年級上語文的課件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能謄寫對祖國魂牽夢縈的句子。

2、感悟課文內容,能抓住關鍵詞、句、段和日記,體會季羨林爺爺思念祖國的情感,感悟愛國情。

3、感情朗讀。

4、蒐集文中相關的資料。

教學重難點:

能抓住關鍵詞、句、段和日記,體會季羨林爺爺思念祖國的情感,感悟愛國情。

教學準備:

同學蒐集關於季羨林的資料和閱讀文章《永久的悔》,《我的中國心》的歌碟

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師:小朋友們,我們每個人都有母親,每個母親都是世上最偉大的人,你們愛你們的母親嗎?你們知道失去母親的滋味嗎?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1、 默讀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寫了什麼?

(我對兩個母親懷着同樣高尚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傾慕。對這兩位母親的懷念,一直隨同着我度過了在德國的十年,在歐洲的十一年)

2、再讀課文,想想文中的兩個母親分別指的是誰?

(一個是生身母親,一個是祖國。)

3、你從作者的字裏行間,感受到了什麼?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談談自身的感受。

4、小組交流、彙報。師生總結。

(體會到了對親生母親和祖國母親的深深的愛與懷念。

對祖國母親:我的祖國母親,我這是第一次離開她。離開的時間只有短短几個月,不知道是爲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我想到故鄉,故鄉里的老朋友,心裏有點酸酸的,有點淒涼。然而這淒涼卻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我現在還真是想家,想故國,想故國裏的朋友。我有時簡直想得不能忍耐。心裏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國了。一想到我的母親和祖國母親,就心潮騰涌,惶惶不可終日,留在國外的念頭連影兒都沒有。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裏,幻出母親的面影。對這兩位母親的懷念,一直隨同着我度過了在德國的十年,在歐洲的十一年。)

三、默讀課文,勾出生字詞。

1、通過查字典詞典理解。在不懂的地方做記號,準備與同學討論。

2、與同學交流不懂的地方。

四、朗讀課文,用橫線勾出關鍵詞句,加深體會。

1、找出寫懷念生母的句子,反覆讀,想想從中,你體會到什麼?

2、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你是從哪些關鍵的詞句中體會到作者的感情的?

(我痛哭了幾年,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一個缺少母愛的小朋友,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着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如今到了德國,來到哥廷根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爲什麼,母親頻來入夢。我看了她的神氣,想到自身的在故鄉地下臥着的母親,我真想哭! )

(生抓住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淚流不止、頻來入夢等詞體會到作者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失去母親的悲哀等。其中,教師可引導同學理解寢不安席,頻來入夢的意思,結合對《永久的悔》的閱讀,進一步體會到作者對生母的敬意和真摯的情感。爲理解對祖國母親的情感作好鋪墊。)

3、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交流放在下一課時)

四、朗讀全文,師生小結。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品評同學的朗讀。

二、(接第一課時)繼續交流感受深刻的句子。

1、重點體會以下三個句子

(1)出示第一句:我的祖國母親,我這是第一次離開她。離開的時間只有短短几個月,不知道是爲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想想頻來入夢是什麼意思?

(經常進入夢鄉或夢境。)

祖國母親頻來入夢的原因是什麼呢?(我第一次離開祖國,我熱愛祖國)

從這句話,你知道了什麼?(作者有一顆愛國心。強烈的思國情。)

請有感情地讀讀這句話。

(2)出示第二句:然而這淒涼卻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爲什麼我在想到故鄉、老朋友時,心裏感到淒涼,卻又是甜蜜的呢?

(因爲我深愛故鄉、深愛老朋友,雖然我身在異國他鄉,暫時不能與他們見面,但他們在我的心中永遠都是美好的,所以我在想到故鄉、老朋友時,心裏感到淒涼,卻又是甜蜜的。)

從這句話,我們能感受到什麼?(作者認爲故鄉、朋友都是最可親、可敬的,在心目中,不論身處何地,他們都是美好的,令人回味的。足以看出他的思鄉情、愛國情。)

有感情地朗讀。

(3)出示第三句: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裏,幻出母親的面影。

在你的想象中,母親的面影是怎樣的?

細讀懷念祖國母親的句子,體會愛國情感。

2、自由讀句子,說說自身的感受。

同學自由談。(只要不偏離主題。)

有感情地讀。

3、從其他幾個句子,你又感悟到什麼呢?

【教學說明】此局部教學,不拘泥於一句一句地講解過程,均由同學自身找出句子,不分先後秩序,同學找到的句子老師與同學一起朗讀、一起討論,得出祖國母親與自身生母一般,讓作者思念,作者那濃濃的思鄉、愛國之情躍然紙上,同時通過文字也傳送給了我們。教師應多指導同學通過朗讀及抓住句子關鍵詞語的方法體會作者的感情,瞭解除武裝句子的意思。

4、齊讀這些句子,想想它們都讓你體會到什麼?把自身的感悟通過讀表達出來。

三、讀文體會表達特點,有機拓展。

1、 通讀全文,說說這篇文章的寫法與其他的文章有些什麼不同。

(如摘錄日記,摘錄文章來表達思想感情等)

2、讀文拓展,想象習作。

《尋夢》的開頭一段和結尾一段都有(見課文),你能想象這篇文章的中間寫了些什麼嗎?同學想象,再寫一寫。

3、同學交流習作片段,交流習作感受。

四、聽音樂讀詩歌,昇華情感,結束教學。

1、在1984年的春節聯歡會上,香港歌星張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撼了所有中國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嗎?讓我們隨着音樂一起來唱唱這首《我的中國心》吧!

2、朗誦文後詩歌《我的中國心》。

3、唱完這首歌,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4、總結:這首歌唱出了所有海外遊子的心聲,雖然他們終年漂泊在外,可他們始終不忘自身的祖國,不忘自身是一箇中國人。

板書:

懷念母親

高尚的敬意 真摯傾慕

六年級上語文的課件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楷、瞞、懊”3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皮膚、籤條、縮短、脾氣、名冊、呵欠、咳嗽、原諒。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落。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瞭解文章的作者。

1、齊讀課題,質疑、解疑。

什麼是抄寫員?說的小抄寫員是誰?

(抄寫員指照着原文抄寫的人。中的小抄寫員指的是敘利奧。)

2、瞭解的作者。

課文選自《愛的教育》一書。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1866年參加意大利反對奧地利統治的民族解放戰爭,後來曾加入意大利社會黨。所寫的日記體小說《愛的教育》描寫學生生活,帶有感傷情調,其他作品有《公共馬車》、《工人女教師》。

二、初讀課文,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按要求讀課文。

(1)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利用查字典和聯繫上下文的辦法進行自學。

(3)認識生字,掌握字形。

2、指名讀課文。

(1)理解課文中的詞語。

一味:單純地、一個勁兒地。

迸出:指由內而外地、突然地、不能抑制地發出。

瞟:斜着眼睛看。

懊悔:做錯了事或說錯了話,心裏後悔不該這樣。

啜泣:抽噎,抽抽嗒嗒地哭。

自作自受:自己做錯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結果。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1、與同桌合作讀書,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小敘利奧爲了幫助父親養活一家人,瞞着父親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堅持抄寫籤條,雖然被父親誤解、冷淡,依然堅持着。)

2、圍繞着敘利奧幫助父親抄籤條這件事,課文寫了哪幾部分的內容?請你劃分出的段落層次。

3、學生彙報。

課文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敘利奧要幫父親抄籤條,父親不同意。(1—4自然段。)

第二部分:敘利奧瞞着父親抄寫籤條。(5—24自然段。)

第三部分:父親瞭解了事情的真相。(25—30自然段。)

四、分組分部分熟讀課文。

五、佈置作業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認真書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敘利奧關心體貼父母,主動爲父親分憂解難的美德。

2、領悟作者通過人物的心理活動展示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後請你說一說:你覺得敘利奧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

2、學生自讀課文。

3、討論交流各自的見解。

(體諒父母、愛家人的孩子。)

二、帶着問題讀課文

你是從哪兒體會出來的?請你畫出體會最深的語句,體會後出聲地讀出來。

三、突出重點內容,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1、敘利奧三次受到父親的責罵、誤解都沒有怨言,仍堅持幫父親抄籤條。

抓重點句體會,尤其是心理活動的描寫。

句子①

敘利奧雖然不說什麼,心裏很快活。他想:“爸爸不知道我在替他寫,還以爲自己沒有老呢。好!就這樣做下去吧!”從“心裏很快活”體會出他默默幫父親工作,看到成果,他很高興。“就這樣做下去吧!”說明他要幫父親抄下去的決心很大。

句子②

每天晚上到了十二點,敘利奧就起來工作。

從“每天十二點”體會到爲了幫助父親,他是可以克服一切困難的。

句子③

敘利奧出世以來第一次捱罵,心裏很難受……敘利奧重新振作起來,心裏暗暗對自己說:“唉,還是繼續做下去。白天多用點功,夜裏仍舊工作吧!”

從“心裏很難受,繼續做下去,仍舊工作”去體會。敘利奧長這麼大,第一次受到父親的責罵,心裏真是很難受,可看到父親和一家人高興的樣子,他堅定了繼續做下去的決心。

句子④

敘利奧一聲不響地受着責備,忍住了就要流出來的眼淚,心裏卻很歡喜。

從這句話中我們能體會到他怕父親知道,就不會讓他做了,所以他沒有告訴父親。

句子⑤

“啊,不是這樣!您不要這樣說,爸爸!”敘利奧含着眼淚懇求說。他真想把經過的一切說個明白,可是話到了嘴邊又咽了下去,心裏反覆說:“哎呀,不能說,還是一直瞞着下去,幫爸爸做事吧。學校的功課是非學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幫助父親養活一家人,稍微減輕父親的疲勞。對,這樣做對!”

從“懇求”體會出敘利奧的心裏非常難受,委屈。

從“更重要,對,這樣做對!”體會到敘利奧把幫助爸爸做事,減輕父親的疲勞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心中還十分肯定自己的做法是對的。說明他很體諒父親的辛苦。

句子⑥

又過了兩個月,敘利奧繼續夜夜工作,白天疲倦不堪;父親見了兒子,仍舊動怒。最傷心的是父親對兒子漸漸冷淡了……敘利奧看到這個樣子,傷心得不得了。

從“夜夜”體會到敘利奧這樣工作,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難以忍受的。

從這句話中我們還能體會到父親的冷淡,使他傷心到了極點,可爲了幫父親,他仍舊沒有爲自己辯解。

句子⑦

可是一到十二點鐘,這個決心不知不覺又動搖了,好像睡着不起來,就是逃避了自己的責任,偷用了家裏的兩角錢一樣。於是他忍不住仍舊爬起來。

追問:你是怎樣理解“好像睡着不起來,就是……偷用了家裏的兩角錢一樣?”

(敘利奧把幫助爸爸工作看成了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如果不幹,就是對這個家的不負責任。)

句子⑧

敘利奧聽了心裏像刀割一樣……父親確實不愛他了,眼裏已經沒有他這個人了。“啊,爸爸!沒有您的愛,我是活不下去的!——無論怎樣,請您不要這樣說。……

追問:請你想象體會,什麼是刀割一樣?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敘利奧此刻已是傷心欲絕,他是那麼愛他的家人,同樣他也需要父母對他的愛。)

2、敘利奧受到父親的責罵,冷落後是否停止了工作呢?

(沒有,習慣的力量,爲爸爸分憂的信念使他半夜又起來。)

追問:敘利奧爲什麼要偷偷地做?不告訴父親呢?

(因爲父親無論如何也不會答應。“不要。你應該用功讀書,功課是你的大事情,就是一個鐘頭,我也不願意佔用你的時間。“父親很愛敘利奧,如果敘利奧告訴了父親,父親不會讓他做的,他也就幫不了父親了。)

3、敘利奧是在什麼情況下幫助父親工作的?

家裏的生活很清苦。一家人的生活全壓在父親的肩膀上。他白天在鐵路上工作,晚上又從別處接了文件來抄寫。工作很辛苦,父親常常訴苦:“我的眼睛似乎壞起來了。這樣的夜工,會縮短我的壽命呢!”

敘利奧心疼父親,想爲他分擔一些。

4、事情的結果怎麼樣呢?請你認真25—30自然段,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

(父親知道了真相,心中充滿了愧疚,也充滿了對兒子無盡的愛。)

四、總結,體會文章中所表達的情感。

敘利奧爲了幫助父親維持家中的生活,減輕父親的重荷,默默幫助父親工作,雖被誤解仍堅持着,表達了他對父親、對家人深沉的愛。同樣,父親對這個家、對兒子也是十分摯愛,寧可自己受累,也不願意耽誤兒子的學習。使我們感受到了父子間那份真摯的愛。

五、作業

1、分角色表演課文最後一部分內容。

2、預習《向命運挑戰》一課。

六年級上語文的課件 篇3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激發學生類似體驗,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學習作者善於運用比喻、擬人、想象等手法來抒(來自: 書 業網)發情感的方法。

4.掌握本課8個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摘錄好詞好句。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1)導語:同學們,春風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報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聲有色,有情有意。我們這學期學習的第一組課文,將帶領我們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領略大自然的風姿,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與大自然互訴心聲、交流感受。

(2)揭題:今天,我們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進山林,去拜訪他的朋友。請同學們一起讀課題。

(3)看課題猜猜,作者拜訪的會是怎樣一位朋友?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作者去山中拜訪的朋友到底是誰呢?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

(2)讀後交流,瞭解大意。

讀通課文,學習字詞

(1)學生自由讀,看誰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流暢。

(2)誰能把自己讀得最流暢的一段讀給大家聽?

師隨機糾正,重點點撥。

拜訪古橋,朗讀體驗

(1)下面,讓我們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訪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請同學們一起讀課文第3自然段。

(2)一進山,一眼就看到這座古橋,老朋友相見,作者心裏默默地對他訴說些什麼呢?請同學們在書上畫出有關句子。

(3)再讀讀畫線的話,體會體會,作者是懷着怎樣的心情對古橋訴說的?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

(4)交流感受。結合理解“德高望重”,體會老橋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爲大家服務的品質。

(5)體會寫法。

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對老橋的深厚感情,生動地傳達給了我們讀者。

抄寫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聽寫詞語,複習引入

(1)聽寫詞語。

清爽 德高望重 吟誦 唱和 瀑布 陡峭 挺拔 身軀 津津樂道

精緻 蘊含 奧祕 別有深意俠客

(2)引入:這節課,我們繼續跟隨作者,走進山林去訪友。

讀文感悟,體驗情感

(1)默讀課文第4—7自然段,用橫線劃出,訪問了哪些朋友?

(2)再讀課文,找一找,從哪些描寫中可以看出“我”和山裏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3)交流感受,隨機教學。

①第4自然段:重點點撥對樹的有關句子的體驗。

讀一讀,體會作者當時人樹相融的感受。

感受幻境,體會寫法。

②第5自然段:通過朗讀,感受與山中朋友的親熱。

朗讀,讀得親切、熱情,像是在對老朋友打招呼。

體會寫法:排比的句式、擬人的手法。

③第6自然段:難點是體驗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

從“一朵落花”“一片落葉”“一塊石頭”中,讓我們感覺到生命的輪迴、世事的變遷。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只有像作者那樣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

④第7自然段:一場突如其來的雨,給作者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也使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真是變幻莫測,令人陶醉。

學習首尾,體會寫法

(1)再讀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你們又感受到了什麼?

作者清晨進山,到“帶回一路月色”,從這兒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那份親密無間。

(2)體會寫法: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首尾呼應,前後兩次寫到“滿懷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訪友”之行充滿了好心情,

課外延伸,強化體驗

在作者的眼裏,這一花一樹,一鳥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們能跟我們說話,能跟我們交流,她們成了我們的朋友,難怪作者進山看景,變成了“山中訪友”。

這種類體驗,你們也有過嗎?和同學交流交流。

背誦積累,提升感悟

選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背下來。

六年級上語文的課件 篇4

教材分析:

《學奕》這篇文言文選自《孟子.告子》,講述了二人學奕,因學習態度不同,二人學習結果也迥異不同的故事。故事告誡人們學習要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課文文辭凝練,寓意深刻,是孟子的傳世名篇。

學情分析:

本課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名篇是我國曆史文化寶庫中的精品,是古代文學的結晶,也是學生接受經典文化薰陶浸染的良好載體。教師如果能激發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帶領他們身心愉悅、陶醉忘情地走進古色古香的文言文世界,那麼,這將對學生今後古典文學的學習,尤其是文言文的學習發揮十分積極地作用。所以,本課教學,教師要緊緊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有學習興趣,達到思維興奮點,因此在“備教材”的同時,教師也要在“備學生”上下足工夫。

教學要求: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背誦,做到正確、節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從反覆誦讀中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特點。

2、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悟自得,初步瞭解文言文的方法——熟讀成誦,閱讀注 釋,聯繫上下文讀通讀懂。

3、體會做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朗讀名言,導入新課

1、出示名言,指名朗讀。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問:大家知道這些句子出自何處嗎?(《孟子》)

你對孟子這個人又有哪些瞭解?(學生交流)

2、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孟子的一篇經典之作——《學弈》。

問:“弈”字是什麼意思?“學弈”呢?

同學們知道他們下的什麼棋嗎?(引導學生看插圖,並出示實物。)

二、範讀激趣感知全文

1、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對個別難度的句子,對照譯文多讀幾遍。同時圈出難理解的詞語,在相應的地方標上註釋或記號。

2、解決生字詞

hong hu zhuo fu

鴻 鵠 弓 繳 弗 若

3、師範讀

要求:邊聽邊想老師在讀這篇文言文時與平時讀課文有什麼不同。

指名回答(朗讀時,一是速度比較慢,二是句中停頓較多。)

4、指名朗讀,糾正字音。

三、研讀探究理解文意

1、師: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那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呢?還是誦讀。下面我們再讀課文,並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指名回答。

2、師:也就是一位老師教兩名學生學下棋的故事。文中那一句話介紹了這位老師?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結合譯文了解句意,找出停頓,練習朗讀。

3、結合譯文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

善:誨:思援

4、文中沒有提到學生的名字,我們來給他們起個名字。

(1)一人爲專心致志者,這個稱呼合適嗎?理由呢?從文中找出相關句子。

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爲聽。

理解句意,找出停頓並練習朗讀。

問:還可以怎麼稱呼這個人?

(2)另一個人起什麼名字?(按照剛纔的方法來學習)

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5、這兩個人的名字如果送給你,你喜歡哪個名字,爲什麼?(學生自由回答)

文中的結果是怎樣的?找出相關句子理解並朗讀。

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6、他們倆都跟弈秋學習,結果卻不同,是他們的智力不一樣嗎?

爲是/其智/弗若與?日:非/然也。

7、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學習結果?從中你受到了什麼啓發?可以結合自己的學習來談一談。

8、帶着對文章的理解,再讀課文。

(1)自己讀。

(2)指名讀,其他同學評議。

(3)前後桌互讀互評。

9、練習背誦。

四、小結

1、通過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可以是學習文言文的方法,也可以是明白的道理,還可以是自己的感受。

2、師總結:無論做什麼事只有專心致志,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三心二意,將一事無成。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板書:

學弈

一人 專心致志 學有所成

一人 三心二意 一無所獲

六年級上語文的課件 篇5

教學目標:

1、自學本課的生字新詞。瞭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氣氛。

2、通過閱讀,能找出春節“開始”“高潮”和“結束”的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熱愛北京,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4、能仿照課文說說自己家鄉過年的習俗,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瞭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氣氛。知道春節“開始、高潮、結束”的日子。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瞭解單元內容,導入新課

1.瞭解單元導語。從今天開始,我們要進入第二組課文的學習了。請同學們讀一讀單元導語,看看這組課文安排了什麼內容?

(1)本組課文主要是講不同地區的民風民俗。

(2)我們可以結合課文的學習開展調查活動,去了解節日、服飾、飲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風民俗。

2.瞭解課文安排。我們再看看課文的題目,看看圍繞“民風民俗”,本組教材安排了哪些內容?

3.學生回憶過春節的情景。

可以讓學生先回憶:我們是怎麼過春節的?藉此引導學生感受春節是喜慶的節日,是團圓的節日!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解答疑問

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北京的春節》,把自然段標出來,同時想一想: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會兒提出來。

1.整體感知。說說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2.交流讀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1)在學習過程中,自己讀懂了哪些地方?如:

臘月:農曆的十二月。臘月的最後一天,就是我們說的除夕。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我們說的過年。

初旬:一個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初旬就是一個月的開頭十天。

(2)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讀懂,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如:

空竹:可以看看錄像或圖片,瞭解空竹有不同種類,玩法很多,還能發出哨聲,很好玩。

逛天橋:不是逛我們平常說的人行天橋。天橋是老北京一個非常熱鬧的地方,當時有河也有橋,所以叫天橋。天橋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有很多民間藝人在賣藝,有很多北京小吃,還有很多說書的,還可以買賣各種東西等。

殘燈末廟:結合註釋,聯繫課文內容,可以知道是指春節結束的時候。

三、默讀填表,瞭解春節的時間和風俗習慣

1.瞭解北京的春節有多長時間。

北京的春節是從哪一天開始,到哪一天結束?(課文在第一自然段開頭寫了“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在最後一段又寫了“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可見北京的春節時間特別長,有一個多月。)

2.默讀課文,合作填表。

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老舍先生寫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老舍先生寫到的'時間畫出來,填在表格的左邊;再看看在這些時間裏具體有哪些風俗習慣,填在表格的右邊。填表的時候可以同桌合作,一會兒再向大家彙報。

時間 風俗習慣

3.彙報交流,瞭解寫作的順序和春節的習俗。

(1)請同學們一邊聽一邊對照自己填寫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做上記號,等會兒一起討論討論。(“風俗習慣”一欄不強求填得全面細緻,表格內容供參考。)

(2)根據表格的提示,同學們發現了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嗎?(時間順序)

四、自由朗讀,練習難讀的句段

1.自由練讀:通過閱讀填表,互相交流,我們對北京春節的習俗瞭解得更清楚了。現在自由練習朗讀課文。如果有覺得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爭取讀好。

2.展示朗讀:剛纔自己着重練讀了哪些難讀的地方,讀給大家聽聽。

五、結束語與作業佈置

這節課,我們瞭解了北京春節的習俗,瞭解了課文的寫作順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練習了難讀的語句。這篇課文中有很多生字新詞,下課後請同學們認真抄寫,準備在下節課聽寫。

第 二 課 時

一、聽寫新詞,對照課文,檢查改錯

初旬、蒜瓣、翡翠、色味雙美、餃子、雜拌兒、榛子、栗子、鞭炮、風箏、截然、寺院、逛廟會、張燈結綵。

二、回顧寫作順序和主要內容

上節課填寫了表格,進行了彙報交流。現在回憶回憶,同桌互相說說:老舍先生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主要寫了什麼?

1.寫作順序:時間順序。

2.主要內容:主要介紹了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結束。人們在臘八那天要熬臘八粥和泡臘八蒜,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除夕非常熱鬧,初一的光景卻截然不同,到元宵節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三、分清詳略,練習朗讀

1.分清詳略:文中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略?

(1)默讀思考: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詳寫的部分做上記號。

(2)集體交流:明確作者詳寫的是“臘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個部分。

2.練習朗讀:朗讀詳寫的四個部分,注意讀得正確、流利。

(1)自由練讀。

(2)展示朗讀:你覺得自己哪部分讀得好,就讀哪個部分。在朗讀、評價、集體練習中達到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的目標。

四、深入詳寫片段,感受北京春節的熱鬧,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在老舍先生詳寫的四天中,你最喜歡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讀一讀,勾畫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結合自己過年的感受,做一些批註,準備和大家交流交流。

整個交流過程要注意讀悟結合,在深入瞭解北京春節的習俗的同時,感受北京春節的熱鬧氛圍,體會老舍先生語言的魅力。交流重點如:

1.臘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1)熬臘八粥:“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乾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體會到老舍先生語言的通俗和有趣。

(2)泡臘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雙美”兩個詞,體會到老舍先生語言簡練,給我們呈現出一幅鮮明的畫面,這也是老舍先生語言的魅力。

2.除夕。抓住總起句“除夕真熱鬧”來體會。

(1)從人們活動的角度來體會。“家家趕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還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足以看出人們差不多全都在慶祝除夕,當然熱鬧了。

(2)從“味、色、音”的角度來體會。“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紅紅的對聯”“各色的年畫”“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老舍從香味,到色彩,到聲音,進行了全方位描寫,充分表現了除夕的“熱鬧”,足見老舍先生描寫的細膩。

3.正月初一。主要通過人們的活動來體會。

(1)與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數鋪戶要到初六纔開張。

(2)人們的活動:男人們在午前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販們在寺廟外邊擺攤,小孩子們則愛逛廟會,還有很多人蔘加賽馬賽駱駝的比賽呢!總之,每個人都沒閒着,或者走親訪友,或者逛街、比賽,可謂輕鬆自在。

4.元宵。主要通過對燈的描寫來體會。

(1)勾畫出寫燈的

語句,自由朗讀體會。

(2)談談自己的體會。

燈的數量多:從“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家中也有燈”等詞句就可以感受到。

燈的種類多:從“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燈”可以感受到。

(3)老舍先生着力描寫燈的數量多,種類多,目的是什麼?

爲了突出“元宵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突出“元宵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這也是寫元宵的總起句和總結句,作者採用的是總—分—總的段落結構。

五、回顧全文,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引導學生經過討論懂得:老舍在整體介紹春節習俗的同時,着力突出“臘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這四天,讓春節的風俗習慣給我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這也是詳略得當寫法的好處。

六、學習“閱讀鏈接”

引導學生體會到老舍爺爺在《北京的春節》裏寫“做年飯”和“吃團圓飯”都只寫了一句話。但梁實秋和斯妤卻寫得很詳細。同時懂得,同樣寫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寫法。在以後的習作中,我們也要善於靈活運用不同的寫法,寫出個性,寫出特色。

六年級上語文的課件 篇6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感受山雨帶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領略大自然的美。

3.學習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感受語言的優美,體會作者對山雨的情感。

三、教學時間: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多媒體出示畫面)師:我們的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術師,他變幻莫測,多彩多姿,有時,讓我們沐浴着燦爛的陽光,有時也讓我們欣賞皚皚的白雪,當然,有時也讓我們享受着濛濛的細雨…… 作家朱自清就曾經這樣描寫雨,咱們一起來讀一讀,

(多媒體出示語段)“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着,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樹葉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2、師:這個地方的雨,是祥和安寧的雨。而有一個地方的雨卻是優美動聽的,孩子們,想親自去感受感受嗎?

3、咱們今天就跟着作者趙麗宏一起走進山林,去感受山雨的美麗。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脈

1、請同學們先自由地、放聲地讀讀課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並將好詞佳句用橫線劃下來,多讀幾遍,並將課文讀通讀順。

2、交流同學們自主發現的好詞,集體品讀。

3、課件出示,全班讀。

溼潤的山風 輕盈的雲霧 無字的歌謠 飄飄灑灑的雨絲

輕捷柔軟的手指 優雅的小曲 水淋淋的嫩綠 清新的綠色

4、剛纔你們透過文字和作者一起初次遊覽了雨中的山林。你願意用讀的方式帶着老師到山林中走一走嗎?(指名讀課文)

5、這篇文章是按什麼順序寫的?(教師板書:雨起、雨中、雨後)

(三)朗讀賞析,深入感悟

1、默讀課文,思考:

(1)作者是從哪兩方面觀察山雨的?

(2)你從哪些描寫中感受到作者豐富的想象?

2、感悟山雨的音樂美。

(1)指名讀寫山雨聲音的句子.。

(2)你從這些句子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奇特的想象?你從這些描寫中體會到什麼?

(3)學生彙報,老師給予指導。

(四)、總結全文,拓展閱讀。

1、作者是怎樣細緻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

2、拓展閱讀。《雨》(馮劍華)

3、作業:(任選一項)

(1)選擇課文中你喜歡的詞語寫一小段話;

(2)自己試着寫一寫我們生活中看到的雨景。

六年級上語文的課件 篇7

【教學目標】

1、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思想感情。

2、瞭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穫與昆蟲之間的聯繫。

3、學習海島戰士在艱苦條件下紮根海島、改造海島的愛國情懷,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戰士小高說的最後那句話的含義,體會海島戰士紮根海島、建設祖國的愛國情懷。

【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師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出示中國政區圖,引導學生從中發現我國領海上有大大小小許多島嶼。師:爲了保衛祖國,解放軍戰士就住守在那遠離大陸、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的海島上,他們也無時無刻不在思念祖國母親,駐紮在海島上的邊防戰士,則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着對祖國海島的愛,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西沙,去了解一個真實而動人的故事。

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一、預習探究

1、引導學生看略讀課文導讀要求。默讀導讀的內容,並劃出它的要求。

2、根據要求讓學生快速默讀課文,並劃出有關的詞句。

3、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二、合作交流

1、誰來回答第一個問題?

(1)戰士小高爲什麼要把昆蟲帶往寶石島?

(2)小高是怎樣帶昆蟲的?

◆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邊,懷裏緊緊地抱着一隻紙箱子。

◆大提包裏可能裝着些什麼?紙箱裏呢?爲什麼 “扔”大提包而 “緊緊地抱着”紙箱呢?此時此刻,小高在想些什麼?

(3)沒有昆蟲時的小島是怎樣的?

過渡:這個西瓜來得容易嗎?(不容易)那面對這來之不易的西瓜戰士們是怎樣吃的?

三、品讀感悟

(1)戰士們都笑着,用兩個指頭捏起一小片來,細細地端詳着,輕輕地聞着,慢慢地咬着,不住發出嘖嘖的讚歎聲。好像有一股甘泉,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

◆戰士們這般品嚐着西瓜,你們平時是這麼吃西瓜的嗎?我們一起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嚐嚐這個西瓜吧!可以讀,也可以想象畫面,還可以模仿戰士們吃西瓜時的神情和動作。

(生自由“品嚐西瓜”)

◆你從中嚐出了什麼?帶着這種感情讀讀課文!

★殘存下來的這個西瓜在戰士們的精心照料下終於成熟了,端詳着手中的西瓜,戰士們怎捨得一下子吃掉? 戰士們都笑着……

★這個殘存的小西瓜經過戰士們的細心呵護,終於長大了,戰士們品嚐着自己的勞動果實,怎能不激動、高興呢?戰士們都笑着……

(2)他笑嘻嘻地說:“我就不相信,這些小精靈會不愛我們祖國的海島,會不願在這裏安居樂業。”

◆這是一個什麼句?(雙重否定句)改成肯定句怎麼改?(他笑嘻嘻地說:“我相信,這些小精靈一定會愛我們祖國的海島,一定會在這裏安居樂業。”)這些小精靈一定會愛祖國的海島,一定會在這裏安居樂業!那我們的這些邊防戰士們呢?(他們也一定會愛上祖國的海島,一定會紮根、建設海島。)

過渡:這些小精靈真的在這裏安家了嗎?你從那句話知道?

(3)我忽然發現窗玻璃上停着一隻蝴蝶,正對着朝陽,扇動着它那對彩色的翅膀。

◆彩色的翅膀除了我們剛上課時說的指這些小昆蟲,還指什麼?

◆蝴蝶正對着朝陽扇動着彩色的翅膀,它肯定很快樂!其他的小精靈也會很快樂,生活在海島上的戰士們也一定會很快樂。“彩色的翅膀”表面上指這些小昆蟲,實質上指戰士們愛島如家,安居樂業的愛國情感。與課題相呼應。

四、拓展延伸

1、想一想,經過十幾代海島戰士的努力,現在的海島又會是怎樣的一番新景象呢? 把自己想象的內容寫下來。

2、給遠在祖國海島的邊防戰士寫一封信,說說你的心裏話。

六年級上語文的課件 篇8

一、總體構思

這篇課文充滿了神奇浪漫的想象,題目的設計很有深意,耐人尋味,在教學中要通過對題目的分析討論,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和創新意識。本文的內容富有教育意義,課文通過米妮出去找工作的故事,刻畫了一個誠實、善良、勤勞、懂禮貌、樂於助人的小姑娘的形象,學習時要結合對主人公性格的分析,讓學生討論該怎樣學習主人公的優秀品質。本文的動作描寫,然後心理描寫非常獨到細緻,要在教學中通過朗讀來認真品味、理解,弄清楚這些描寫的作用及好處,並在作文中學會運用這些寫法。

二、過程設計

教法學法

這篇課文的內容比較簡單,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通過討論交流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並允許學生持有不同的見解。對於主人公性格的分析,要讓學生結合課文的具體內容來概括,儘量避免用簡單的詞彙來給主人公的性格下定論。對於主人公的美德,可以要求學生聯想讀過的其它文章,思考哪些人物具有和本文主人公相類似的性格。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輔以多媒體教學。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是否嘗試過在假期出去找一份工作來爲自己掙點零花錢呢?可能有很多同學有這個想法,只不過還沒有付諸實踐;也可能有的同學已經有過在假期賣報紙、冰棒、鮮花的經歷了,可是大部分同學可能都還不需要自己出去掙錢來補貼家用,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中,大家會認識一位懂事的小姑娘,我們來看看她是怎樣出去找工作的。

(二)字詞積累

勉強? 蔥蘢? 眷顧? 真摯? 津津有味

以上詞語,要求學生注音,並在文中找出相應句子,再分別另造一個句子。然後因爲詞語不多,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在課堂上完成。

(三)誦讀課文

本文語言活潑生動,充滿豐富的想象,誦讀可以分以下幾個步驟來完成:

1、老師有感情地朗讀前四段,做好感情的鋪墊。

2、學生分組朗讀課文其餘部分,可以讓一個朗讀水平較好的女生扮演米妮的角色,然後一部分同學齊讀小矮人的話,其餘同學讀課文的敘述部分。

3、誦讀的同時思考問題:

小姑娘米妮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中?課文開始爲什麼不直接寫她出去找工作,而是從她的身世寫起呢?

誦讀結束後,學生進行討論,

明確:米妮的家庭很貧困,“一家人勉強吃飽穿暖”,可是家裏的氣氛卻十分溫馨、和睦,母親勤勞能幹,女兒也很懂事勤快,“在這兩個幸福的孩子看來,都充滿了歡樂。”這些內容看起來無關緊要,卻爲後面故事的發展做了重要的鋪墊,因爲我們可以順理成章地想到,米妮勤勞誠實的美德,應該只有在這樣的家庭中才能形成。

(四)思考和討論

1、要求學生在文中找出能夠體現主人公性格的有關語句,用鉛筆畫出來,並指出這些語句反映了主人公什麼方面的性格,並指出哪些是正面描寫,哪些是側面描寫。

明確:懂禮貌

①“她匆匆地趕過去,敲了敲小屋的門,沒有人答應。她敲了一次又一次,還是沒有人來應門。她想,這兒可能沒有人住吧!她打開門,走了進去,決定就在這裏過夜。”

——正面描寫。先敲門,直到判斷可能沒有人住才進去,多麼懂禮貌的孩子!

②“米妮看到了小矮人,就出來見他們。‘你們好,’她說,‘我是米妮.格雷,我出來找工作,因爲我親愛的媽媽病了。我是天剛黑時進來的,我——’”

——正面描寫。見到房子的主人,先問好,再介紹自己,再說明進來的原因,很有教養。

③“所以她謝了謝他們,答應了下來,……”

——正面描寫。答應幫小矮人工作後首先道謝,這裏的描寫雖然簡短,但是不容忽視。

? 勤快能幹

①“她的兩個女兒……把家裏收拾得乾乾淨淨,像一隻新的髮夾一樣光鮮。”

——這是正面描寫小米妮的勤快能幹。

②“等她的手一暖和過來,她就開始整理房子。”

——正面描寫。在家裏就養成了愛勞動的好習慣,稍事休息馬上幹活。

③“她洗了盤子,整理了牀,擦了地,正了正火爐前的地毯,把十二把小椅子沿着火爐擺成了一個半圓。”

——正面描寫。做事情有條不紊,能幹。

④“一進門,她就吃驚地縮回了腳,她看到了十二張小牀,每張牀上的被褥都是亂糟糟的,一張佈滿了灰塵的桌上亂七八糟地放着十二個盤子,房間的地上也非常髒,到處落滿了灰塵,”“你剛來時我們的房子的樣子有點慘,但現在你已把它收拾得清潔有敞亮。”

——房子裏先前的髒亂和後來很清潔敞亮形成鮮明的對比,從側面突出了小米妮的能幹。

⑤“第二天一早,……她做了一頓可口的早餐。小矮人們離開後,她打掃了房子,並補好了小矮人的衣服。晚上小矮人回家來了,他們發現爐子裏的火燒得紅紅的,桌上一桌熱氣騰騰的晚飯正等着他們。”

——這段話,先從正面描寫,再從側面描寫了小米妮的勤快和能幹。

善良和樂於助人

“米妮心裏也很高興,她很喜歡這些善良的小矮人,希望能幫助他們。所以她謝了謝他們,答應了下來。”

——心理描寫。不僅答應的很爽快,而且在這前後的行動中,確實可以看得出,小米妮是很盡職盡責的。

誠實認真

“‘地毯下的塵土!地毯下的塵土!’米妮心裏的那個小小的聲音在說。她再也忍不住了,便拿起掃帚,開始掃地毯下的塵土。”——心理描寫。在激烈的心理矛盾之後,米妮選擇了誠實,於是也收穫了金幣,這也許是她所有美德的回報吧。所以在那以後,她“總是認認真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而且總是要擦地毯下的地板。”

(五)交流活動

1、請學生概括米妮的性格,說說米妮這個形象在現代社會有什麼現實意義?

這一問題的討論,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結合當前獨生子女身上的一些特點尤其是弱點,針對他們身上普遍存在的嬌驕二氣、不夠勤勞、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種種現象,進行深入討論,應當通過討論,讓學生認識這些現象存在的巨大隱患,比如由於懶惰或者生活自理能力差引發的身體素質下降、心理問題、就業問題等。

2、聯繫自己讀過的故事,想想有哪些故事的主人公和米妮一樣具有令人難忘的美德。要求學生說出故事的名稱、大致情節、人物的姓名,以及自己對這個故事和人物的認識。

這一話題的討論最好讓學生在課前有一定的準備,討論時自由發言,不一定拘泥於課文中涉及到的美德,諸如關於勇敢、誠信、捨己爲人等美德的故事都可以。討論時老師可做適當點評,通過這一討論可以讓學生得到道德教育,同時可以鍛鍊學生的表達和交際能力。

例如:王爾德的《快樂王子》的故事:小王子生前不知道憂愁,死後被塑成雕像站立在廣場上,親眼目睹人民生活的苦難,善良的王子託小燕子把裝飾在自己身上的珍珠、寶石、金片,全部送給了最需要幫助的貧苦的勞動人民。

安徒生的《海的女兒》的故事:大海深處,生活着無憂無慮的人魚們,可是大海最小的女兒人魚公主愛上了一位英俊的

王子,因此將自己的聲音送給女巫,乞求女巫幫助自己變成人形,以來到自己心愛的人的身邊。可是女巫告訴她,一旦王子娶了其他的女人,她就將永遠變成泡沫。人魚公主爲了愛情,毅然接受了女巫的條件,將自己的尾巴,變成了兩條光潔修長的腿。可是,失去了聲音的她卻無法向自己心愛的人傾訴愛情,終於有一天,王子娶了另外的新娘。新婚之夜,人魚公主的姐姐們給了她一把刀,只要她殺死王子和他的新娘,自己就可以變回人魚的模樣,回到大海里繼續無憂無慮的生活。人魚公主並沒有這樣做,她不忍心看着自己心愛的人死去,寧可讓自己一個人痛苦,於是在太陽升起來的時候,她變成了泡沫。但是,由於她的善良、真誠,上帝使她的靈魂得到了永生。

3、朗讀從“不久,小矮人們回家來了”到“就像月亮一樣圓潤、閃亮!”這幾段文字。

討論:

A、這幾段文字集中寫了小米妮的心理矛盾,“雖然當時沒有人知道,但自己心裏卻很不安。”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你願意把它說出來嗎?

這一節討論老師可以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做引導,要求學生說出真實感受,有很多學生可能有這方面的經歷,比如踢足球砸破了別人的玻璃窗,自己一直沒有主動認錯;弄丟了朋友的東西,朋友卻不知道等等,通過這一節的討論,要讓學生自己感受到,坦誠地說出自己的錯誤求得朋友的諒解,比忍受內心的自責要痛快得多。

B、這一節的內容和故事的題目有着緊密的聯繫,想想作者爲什麼要用這個題目,並自己爲課文擬一個新的標題。

明確:這幾段文字是故事的關鍵,本文雖然寫了小主人公很多美德,但作者着力刻畫的還是“誠實”這一主題,而且通過小米妮打掃地毯下面的塵土獲得金幣這一情節,告訴讀者“只要認認真真去工作,就回得到好的回報”這一道理。用 “地毯下的塵土”做標題,因爲它是揭示文章主題的主要內容。至於學生自己爲本文設計的標題,只要能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合情合理即可。

(六)小結

本文的學習我們通過分析小主人公的形象,學到了運用多種描寫手段刻畫人物的方法,尤其是本文的心理描寫和行動描寫,都值得我們仔細品味,並把它運用到我們的日常寫作中去。同時,通過本文的學習,我們可以從主人公身上發現許多美德,而這些,也許正好是我們所欠缺的。

(七)佈置作業

寫一篇300字以上的短文,描述自己熟悉的一個人,要求至少運用兩種以上的描寫手段(語言、行動、肖像、細節等描寫),突出其主要性格。

六年級上語文的課件 篇9

教學重點: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2、質疑問難。

3、明確學習目標。

4、學習第一段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揭示課題我們知道,窮人是受苦的人,是生活貧困的人。

在我們小學 階段的學習中,學過哪些課是講窮人的故事的?(《賣火柴的小 女孩》、《小音樂家楊科》、《伏爾加河上的縴夫》等)。這些 課文,有的揭露了資本主以社會的黑暗,反映了窮人生活的悲 慘;有的表現了窮人嚮往幸福,追求美好境界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們再學一篇課文,題目就是“窮人“。這篇小說是 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那麼這篇課文的“窮人”指的哪些人?文章又是通過寫“窮 人”的什麼事來反映人物的品質的了請大家帶着這兩個問題默讀 課文。

誰能說說課文主要寫了哪些人物了他們的關係怎樣?

西蒙(寡婦)------>兩個孩子

2、回答導言提出的第二問。

課文主要寫“窮人”的一件什麼事?表現了“窮人”的什麼 品質?

3、課文按什麼順序寫入事情發展順序)請按事情發展順序分 段。

三、啓發學生質疑問難。

下面請同學們把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來。看誰提的問題 質量高。要着重考慮文章的中心。寫法。結構,不要糾纏在個別 情節上。

(讓學生思考提出問題)

四、明確學習目標:

1、大家提了不少問題,下面我也想問問你們出們根據自 己讀課文的初步印象,根據你對這篇課文特點的瞭解,你們考慮 一個問題:“你認爲你學這篇課文應當從裏面學什麼?琢磨琢 磨,也就是說學這篇課文的目的是什麼?

2、老師歸納學生的意見,得出:

(1)通過理解課文能回答課後的問題。(理解方向)

(2)文章寫得生動感人,怎麼樣才能把文章寫得生動感人?看 看我們能不能從這課中學到一些方法(寫法上)

(3)學習窮苦人民,樂於助人的高尚品德。(思想上)

五、學習第一段1、默讀課文,誰能說說這段主要寫了什麼?

(寫桑娜在寒風呼嘯的深夜,焦急地等候出海捕魚的丈夫歸 來。)

(1)文章寫桑娜擔心着丈夫用了一個什麼詞?(心驚肉跳)

什麼是心驚肉跳?

(2)桑娜爲什麼會心驚肉跳了

①外面波濤轟鳴,狂風怒吼,正起風暴。

②夜也深了)

找出有關句子讀。

(3)桑娜擔心什麼?(丈夫會出事),從哪看出?(爲丈犬祈禱)

口讀。

師:是啊,在這麼惡劣的天氣裏,即使是大輪船在海上航行 也很危險,何況是一隻小船呢!

再指導朗讀桑娜爲丈夫祈禱一句。(讀出焦急、祈求的語 氣,加上動作)。

(4)學到這,你覺得桑娜的家境怎樣?桑娜的心地如何?

(家境貧困、心地善良)

(5)你們說桑娜家境貧困,爲什麼課文又寫她家裏“溫暖而 舒適”,你是怎樣理解的了

(這種“舒適’,只是相對而言,只不過是僅僅說得過去而 已:爐火末滅,屋內乾淨,孩子們能安睡。而這些,是靠漁夫夫 妻二人的勤勞和心血才能維持啊!)

六年級上語文的課件 篇10

學習目標

1.學會“埃、倫”等12個生字,正確書寫“冶煉、溶解、沉澱、分析、隱退、乏力、榮譽、頭銜、里程碑、人聲鼎沸、卓有成效”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學研究中所體現出來的卓越的思想品質,體會“美麗”的深層含義。

4.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有關居里夫人的文字、圖片或資料,生字、新詞、重點語句的課件。

2.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閱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新課,走近居里夫人

1.播放多媒體課件,觀看居里夫人的演講錄像。

2.同學們,你們知道眼前這位端莊、漂亮的女士是誰嗎?(居里夫人)

3.課前同學們已經蒐集了有關居里夫人的資料,相信居里夫人的形象已經定格於同學們的頭腦中,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你心目中的居里夫人。

4.請幾名學生自由發言。

二、編寫習作提綱,試寫居里夫人

1.通過交流,同學們對居里夫人有了更多更深的瞭解,現在如果讓你來寫居里夫人,你打算寫些什麼內容、怎樣去寫?請同學們快速構思,列出寫作提綱。

2.與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自己的作文思路。

3.每小組推薦一名代表在班內進行交流。

三、初讀感知課文,瞭解作者思路

1.結合學生的作文思路進行簡單小結。

2.同樣是寫居里夫人,我們看看作者樑衡在紀念居里夫人逝世100週年時創作的《跨越百年的美麗》是怎樣寫的。請同學們認真閱讀第18課(板書課題)。

3.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認讀生字新詞。

5.指名分段讀課文,糾正字音,疏通難讀的句子。

6.默讀課文,想一想作者寫了有關居里夫人的哪些內容。

7.學生交流,引導學生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課文的思路。

四、細讀探究課文,理解“美麗”內涵

1.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想居里夫人的美麗表現在哪裏,請從文中畫出有關語句。

2.根據學生的發言,機動教學。教師邊引導學生體會居里夫人的“美麗”所在,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品讀有關語段,深入理解“美麗”的內涵。

(1)外表美。重點品讀下面語句。

瑪麗·居里穿着一襲黑色長裙,白淨端莊的臉龐顯出堅定又略帶淡泊的神情,那雙微微內陷的大眼睛,讓你覺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來。她的報告使全場震驚,物理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而她那美麗、莊重的形象也就從此定格在歷史上,定格在每個人的心中。

引導學生理解“定格”是什麼意思,怎樣理解“而她那美麗、莊重的形象也就從此定格在歷史上,定格在每個人的心中”這句話。

(2)內在美。相機出示有關語句。

①就像是在海灘上撿到一個貝殼,別人也許僅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卻要研究一下這貝殼是怎樣生、怎樣長、怎樣衝到海灘上來的。別人摸瓜她尋藤,別人摘葉她問根。

重點引導學生感悟居里夫人執著的探究精神。

②這點美麗的淡藍色的熒光,融入了一個女子美麗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瑪麗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種更可貴的東西,她堅定、剛毅,有遠大、執著的追求。這種可貴的性格與高遠的追求,使瑪麗·居里幾乎在完成這項偉大自然發現的同時,也完成了對人生意義的發現。

引導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體會居里夫人執著的信念與追求。

③她從一個漂亮的小姑娘,一個端莊堅毅的女學者,變成科學教科書裏的新名詞“放射線”,變成物理學的一個新的計量單位“居里”,變成一條條科學定律,她變成了科學史上一塊永遠的里程碑。

直到她身後40年,她用過的筆記本里,還有射線在不停地釋放。

從這兩段話中引導學生感悟居里夫人的巨大貢獻及其爲科學而獻身的偉大精神。

④她本來可以躺在任何一項大獎或任何一個榮譽上盡情地享受,但是,她視名利如糞土,她將獎金贈給科研事業和戰爭中的法國,而將那些獎章送給6歲的小女兒當玩具。

引導學生體會居里夫人一心想着人類的科學事業,視名利如糞土。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居里夫人最美的地方。

五、回讀通覽課文,理解題目含義

1.請同學們再次瀏覽課文,結合課文談一談什麼是真正的美麗,爲什麼美麗能跨越百年?

2.小結:外在的美是短暫的、易逝的,只有內在的美才會是永恆的,不變的。居里夫人的“美麗”不僅表現在她美麗的容顏,更重要的表現在她那堅定執著的信念與追求、爲科學獻身的崇高精神、淡薄名利的人格魅力上。所以,她的美麗纔會牢牢銘刻在人們心中,纔會跨越百年,甚至是永遠。

六、自主完成作業,課外拓展閱讀

1.寫會本課生字新詞,摘抄自己喜歡的語句。

2.閱讀愛因斯坦的《悼念瑪麗·居里》原文。

第二課時

一、聽寫生字新詞,回顧課文內容

1.聽寫下面詞語:

冶煉、溶解、沉澱、分析、隱退、乏力、榮譽、頭銜、里程碑、人聲鼎沸、卓有成效

2.同桌互查,自我改正,教師指導普遍存在問題。

3.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哪些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爲深刻。

二、互相質疑解疑,深入探究文本

1.請同學們再來認真閱讀課文,想一想是否還有不懂的問題,在課文中作出標記。

2.提出不懂的問題,也可以提出感興趣的問題與同學們一起進行探究。

3.共同探究:具備怎樣的品質才能成爲一個真正的科學家?

(此處可補充閱讀瑪麗·居里《我的信念》一文,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居里夫人的高貴品質。)

三、欣賞品析課文,感悟表達方法

1.你認爲課文中哪些語句特別好,作出標註。

2.交流自己喜歡的語句,說明理由,並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有關語段。

教師相機出示有關語句,引導學生細細品味,體會作者在遣詞造句上的特點。

3.上節課老師讓大家試寫居里夫人,列出寫作提綱,現在對照你的提綱,想一想這篇課文在佈局謀篇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借鑑之處。

4.教師小結:這篇課文作者選取了居里夫人人生中具有典型性的片段, 由表及裏,應用多種手法對居里夫人的形象、人格及心靈、精神進行了盛讚,使居里夫人的形象躍然紙上,熠熠生輝。作者的寫作方法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四、進行隨文練筆,提升內心感受

1.下面讓我們也拿起筆來,把你心中對居里夫人的讚美之詞寫下來。

2.讀一讀剛纔寫下來的對居里夫人的讚美之詞,共同賞評。

五、課外拓展閱讀,自由進行習作

作業超市,任選一題。

1.繼續蒐集有關居里夫人的資料,寫一篇有關居里夫人的短文,可以按照原來擬定的提綱寫,也可以結合自己閱讀《跨越百年的美麗》和愛因斯坦寫的《悼念瑪麗·居里》後所受到的啓發,重新構思並完成作文。

2.蒐集其他一些科學家、歷史文化名人的事蹟,仿照《跨越百年的美麗》寫一寫你心目中最崇敬的一位科學家或歷史文化名人。

六年級上語文的課件 篇11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魯迅先生爲別人想得多,爲自己想的少的高貴品質.

2、練習概括課文中心思想.

3、學習本課生字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與段之間內容上的聯繫,練習概括中心思想.

教學難點:

體會伯父說的含義深刻的話語,19《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生字新詞。

2、瞭解魯迅其人。

3、瞭解人們對魯迅的懷念。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2、介紹作者.

作者是周曄,魯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曄在魯迅先生逝世九週年也就是1945年寫的回憶文章,記錄了魯迅晚年的幾件事.

3、看題目,爲什麼作者稱了“伯父”還稱“先生”?

“伯父”點明瞭作者和魯迅的特殊親屬關係.

“先生”則是全社會對魯迅的敬稱.這兩者並列,使之既是具對親屬懷念,又是對魯迅崇敬的感情.

二、逐段閱讀課文,講講每段的段意,並加小標題.

“深切的懷念”第一段:魯迅先生逝世後,人們沉痛地悼念他.

“談論《水滸傳》”第二段:魯迅先生教育“我”認真讀書.

“笑談“碰壁””第三段:魯迅先生以“碰壁”爲比喻抨擊舊社會.

“救助車伕”第四段:魯迅先生熱情救護和幫助車伕.

“關心女傭”第五段:魯迅先生關心女傭阿三.

三、讀第一段,思考並討論.

1、人民羣衆崇敬和愛戴魯迅先生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參加追悼念的人多;②送來的花圈輓聯多;③送花圈輓聯的有各種各樣的人.)

2、什麼事使“我”驚異?

(看到伯父受到這麼多的人的崇敬和愛戴,感到伯父跟一般人的伯父不一樣,是一位深受人們愛戴的伯父的事.)

3、小結: 這段講了人民羣衆崇敬和愛戴魯迅先生,引起了“我”的深思,更激起“我”對伯父的懷念.

四、學習第二段,討論.

1、我是怎樣讀《水滸傳》,結果如何?

“囫圇吞棗”什麼意思?伯父問的時候.“我”就張冠李戴亂說一氣.“張冠李戴”什麼意思?

2、伯父聽了“我”的回答,怎麼說?伯父的年紀比“我”大,爲什麼記性反而比“我”好呢?

(魯迅先生之所以“記性好”,是因爲他讀書,而“我”並不是記性差,主要是讀書馬馬虎虎)

馬馬虎虎(反義詞)→認認真真

3、爲什麼“我”聽了伯父的話會“又羞愧,又悔恨,比捱打還難受”?

(伯父年紀這麼大學習還非常認真,對學過的知識記得牢,自己與伯父對比,學習太馬虎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同時也認識到伯父的話是對自己學習態度婉轉的批評,所以……)

4、臨走的時候魯迅爲什麼送作者兩本書?

(勉勵作者要認真讀書)

5、這個小故事反映了魯迅先生什麼品質?

小結:這個小故事講魯迅跟“我”談《水滸傳》從中啓發教育“我”要讀書,反應了(對待學習認真嚴肅,關心下一代)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19《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2、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

3、體會文章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三段,思考並討論.

1、什麼叫“恍然大悟”?“我”當時有沒有真的“恍然大悟”?從哪裏看出來?

(作者年輕小,不魯迅先生話的含義)

2、在座的人爲什麼哈哈大笑?

(作者天真無知,把伯父的話錯了,在座的人爲她天真,幼稚的解說而感支好笑)

3、引導學生理解“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四周黑洞洞的”是說舊社會的黑暗;“容易碰壁”說明革命者隨時都會遭到迫害.魯迅先生在舊社會經常碰壁,說明受迫害.魯迅先生在舊社會經常碰壁,說明受迫害很深.這個句子用反問和比喻的手法,既真實生活在反映了舊社會人民沒有絲毫的自由,革命者外外遭受迫害的社會現實,又表現了魯迅先生幽默的性格和勇於跟黑暗勢力進行鬥爭,不怕挫折的樂面主義精神.)

4、作者回憶了這個小故事是想說明什麼?

二、學習第四段,討論:

1、畫出描寫車伕傷勢嚴重的句子,讀一讀,並議一議,這麼冷的天,那位拉車的怎麼能光着腳拉着車在路上跑呢?

(“坐在地上呻吟,車子扔在一邊”、“兩隻手……”、“地上淌着一灘血”、“臉上現出難以忍受的痛苦”.車伕家裏窮,連一雙鞋都買不起.天氣那麼冷還在拉車,說明他要拼命掙錢養家餬口.車伕的處境的舊社會勞動人民悲慘生活的一個縮影)

2、伯父他們是怎樣救助車伕的?找出一系列不示動作的詞.這些詞表示魯迅什麼感情?

(“扶上”、“蹲着”、“半跪着”、“夾出”、“洗”、“敷上”、“紮好”、“掏出”、“給”表達了他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關懷)

3、事後魯迅先生爲什麼臉變得“那麼嚴肅”、“最後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臉變得嚴肅是因爲想到車伕在那樣嚴寒的天氣裏還光着腳拉車,受了傷也沒錢治,這是黑暗的舊社會造成的.他無法控制自己對舊社會憎惡的思想感情.“吧一口氣”是對在舊社會苦難中掙扎的勞動人民的同情和對給勞動人民造成如此痛苦的黑暗社會的憎恨.)

4、小結:這個故事講魯迅先生熱情救護和幫助受傷車伕,表達了他對勞動人民深切同情和對舊社會的憎恨.

三、學習第五段.

1、魯迅先生是怎樣關心女傭阿三的?又是怎樣對待自己的?

(爲自己想得少,爲別人想得多)

2、齊讀最後一小節,這一節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既是對開頭照應,又是全文中心句,點明中心作用)

板書設計:

18、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魯迅其人

他的事蹟

他的品格

作業設計:

一、抄詞.

追悼 正月 愛撫 逝世 搞不清楚 張冠李戴

愉快 碰壁 微弱 咳嗽 飽經風霜

二、把詞語補充完整.

張( )李( ) 囫圇( )( ) ( )然大( ) 三( )半( )

( )經風( ) ( )聲( )哭 難以( )受 接連不( )

三、閱讀句子並作答.

聽了伯父這句話,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捱打捱罵還難受.

⑴文中“這句話”指:“___________________”

⑵這句話表面在誇自己,實際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這句話體現

六年級上語文的課件 篇12

〔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編造、強調、教訓、駁倒、論證、糊弄、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饒有趣味”等詞語。

2.讀懂課文描寫的故事,理解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體會到一個人具有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懷疑能力的重要性。

3.進一步學習通過具體的事例說明道理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正確理解懷特森老師運用與衆不同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具有懷疑精神的做法。

〔教學準備〕:

1、PPT課件

2、學生收集關於不迷信書本、不迷信的故事、文章。

〔教學模式〕:

目標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導入新課。

1、故事引入:教師講述蘇格拉底《嗅蘋果》故事,問:你們聽了故事,想說什麼?(不要人云亦云;獨立思考;判斷事物真僞)

過渡:今天我們認識一位老師,他讓我們懂得獨立思考,敢於懷疑。

2、出示課題:(板書:我的老師)。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們最想知道的是什麼?(提問:“我”的老師是誰?(師板書:懷特森先生)他是位怎樣的老師?作者爲什麼說懷特森先生是他的老師?

過渡:這堂課我們解決這些問題,只要大家認真閱讀,很快就能在課文中找到答案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提出要求,學生自讀課文。

思考:

(1)讀準字音,畫出四字詞,並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懷特森先生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2、課堂交流

(1)這篇課文中的新詞,誰來讀讀?它們的意思你都明白了嗎?

編造強調教訓駁倒糊弄出人意料侃侃而談目瞪口呆饒有趣味

(2)誰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具體描寫了懷特森老師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學過程。天上課,懷特森老師給我們講授“貓蝟獸”這種動物,我們根據課堂筆記做的隨堂測驗竟然都得了零分,原來懷特森老師講的關於貓蝟獸的一切都是編造的,他希望我們從這個零分中吸取教訓,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具有懷疑的能力。

(3)請你說說懷特森老師是怎樣的老師?

三、品讀課文,理解“”。

1.出示句子: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

2.讓我們再一次讀讀課文,:想想文章從哪些方面寫出他的這些特點的,找出來並在小組內交流交流。

3.課堂交流。

(1)一次測驗,我們按照課堂筆記回答的每一道題,都被畫上了紅叉叉,我們都得了零分;

(2)老師講課的信息都是錯誤的,我們做的課堂筆記也是錯誤的信息;

(3)課堂上傳看的貓蝟獸的頭蓋骨也只是普通的貓的顱骨;

(4)希望我們多去發現問題,大膽提出來;

(5)科學課對於我們來說就成了一種“冒險”;

(6)他說,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僞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的能力。

過渡:懷特森老師獨特教學方法表現在他設計了圈套,讓我們上當受騙。這樣的老師也算是的老師?

4、提問:對於懷特森先生的這一做法,他的學生理解嗎?他們當初是怎麼想的?

(我們全都氣炸了,這算什麼測驗?這算哪門子老師?)指導朗讀。

5、作者爲什麼認爲這樣的老師是的老師呢?從課文中找出有關語句

6、交流,彙報,教師點撥,相機板書

(1)使我們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常常會在課後花好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去思考和論證”

(2)使我們“逐漸增長了見識,也逐漸懂得如何去接近真理。”(討論:如何去接近真理?)

(3)使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引導理解:“書本、”指什麼?爲什麼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你知道有哪些人或事體現不迷信書本,不迷信?如伽利略等)

教師總結:通過學習,相信大家都明白了懷特森先生設計這堂課的真正用意,他是想通過這件事讓他的學生明白“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僞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的能力”“不要讓自己的腦子睡大覺,一旦發現問題,就應該立刻指出來”。

(板書:獨立思考獨立判斷敢於懷疑不迷信書本不迷信)

7、提問:作者現在體會到老師的用心良苦了嗎?(讀句子)

四、教師總結,課外拓展。

1、教師手指板書小結全文:這篇課文通過具體的一件事,爲我們闡述了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要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敢於質疑的道理。科學需要懷疑,需要“冒險”,需要挑戰,只有這樣我們纔會擁有善於發現、探求真知的能力。

作者這樣寫是運用什麼寫法?(通過具體的事例說明道理)

2、讀了課文,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爲什麼?

3、你還知道哪些不迷信書本、不迷信的人物或故事嗎?

五、作業超市。

1、寫一寫你心目中的老師。(通過具體的事例說明道理的寫法)

2、讀冰心寫的《我的老師》。

六年級上語文的課件 篇1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受最深的地方。

2、揣摩優美的語句,體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

3、體會人類與大自然休慼與共,不可分割的關係,懂得應該保護環境,愛護家園。

4、理解含義深刻的語言,能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或者學過的課文來理解。

教學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背景,直奔主旨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5課,齊讀課題。

2、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還記得嗎?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指名讀:19世紀50年代,“華盛頓特區”的白人想購買美國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領地。

3、書信是表情達意的工具,在這封書信中,西雅圖酋長最想告訴買主什麼?(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4、這句話在文中先後出現了幾次?他反覆重申這句話的用意是什麼?

二、感受美景,感悟深情

1、從什麼地方可以體現出這片土地是神聖的?課文的第一部分具體提到了哪些事物?請你們在書上圈一圈,畫一畫。

2、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中出現了很多的“每一”,這些詞語可以去掉嗎?比較誦讀去掉“每一”和保留“每一”。

3、播放課件,領略美景,再次用詩歌的形式誦讀這如詩如畫的美景。

4、印第安人是如何看待這些事物的?

5、他們的這些情同手足的親人而今卻要拱手讓人了,他們的心裏好受嗎?再讀: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三、細讀課文,聆聽叮囑

1、印第安人不得不和他們的親人分離,他們對這片土地的新主人有什麼期盼呢?

2、板書:善待河水照管空氣照顧動物

3、還有哪些是西雅圖酋長沒有明說的?板書:……

4、如果你是這片土地的新主人,你覺得西雅圖酋長的哪句話最能打動你?爲什麼?

5、解決重難點詞句。

6、我們再來看看這句話: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聖的。這句話中有幾個動詞,你們能找出來嗎?這種放棄是一種怎樣的放棄?這種轉讓是一種怎樣的轉讓?這種記住又是一種怎樣的記住?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

7、不僅僅你們這代主人要時刻牢記,你們還要教育你們的後代,引讀課文第9自然段。該段最後一句話和我們學習過的一篇文章所揭示的道理非常相似,你能回憶起來是哪篇課文嗎?(《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8、速讀課文第10自然段,完成填空。我們熱愛大地就像______眷戀__________一樣,你們要像我們一樣______它,______它,爲了子孫後代,你們要獻出全部的______和______來保護大地。

9、150多年以前,印第安人就有了強烈的環保意識,是因爲他們明白一個道理:大地不屬於人類,而人類是屬於大地的。這句話怎麼理解?我們能否給這句話補充兩個詞語?大地不( )屬於人類,而人類是( )屬於大地的。你爲什麼這樣加?(預設:僅僅完全)

四、總結課文,暢談收穫

西雅圖酋長早已離開了我們,然而他的這封書信卻永久地流傳了下來,讀了他的這封書信,你想說些什麼?(板書:保護環境,愛護家園)

地球只有一個,這片土地上生存的所有山川河流、動物植物都是上天的寵兒,我們唯有愛護他們,鮮花纔會爲我們盡情綻放,雄鷹纔會爲我們展翅翱翔,泉水纔會爲我們叮咚流淌,讓我們時刻銘記:這片土地是神聖的。(反覆讀課題)

五、佈置作業

1、背誦優美的句段。

2、調查身邊的環境。

六年級上語文的課件 篇14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2.瞭解課文的幾處對比描寫的作用。

3.認識4個字,學會7個生字。

二、基礎知識:

嚼、(嚼子)、(嚼舌)、(咬文嚼字)

帽、(帽子)、(草帽)、(衣帽整齊)

剖、(解剖)、(剖析)、(剖腹藏珠)

輟、(輟學)、(輟筆)、(筆耕不輟)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課文講了“我”畫了一幅“蛇肚子裏的象”的畫,可是卻無法讓大人們的理解。而當我不再和他們研究圖畫轉而談論大人們感興趣的話題時,他們都很高興。作者通過這樣簡單的一件事,對“缺乏同情心和理解力的不可理喻的大人們”的委婉的批評。

本課節選自法國飛行員(注意,不是作家)聖埃克蘇佩裏所寫的《小王子》,這是一部哲理童話。

2.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3.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4.教學突破點:

教學時以這兩幅圖畫的產生以及圍繞它們發生了怎樣的故事爲爲中心,瞭解作者是怎樣清楚有序進行表述的。

教法設計: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同學們,《蛇肚子裏的象》這篇文章是一位法國作家的作品,誰能給大家讀一遍課文?在讀時要注意法國人說話的特點和語氣。

2.同學們評議讀得怎麼樣。

(二)再讀課文,學習生字

(三)在把文章讀流利的基礎上,體會文章的主要內

容;觀察作者畫的這兩幅畫,談談你的看法。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結合書後習題,試着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並試着給文章分段。

2.根據時間順序可以給文章分爲兩段:

第一段(1—4)“我”畫了兩幅蛇肚子裏的象,可大人們都不能理解。

第二段(5)“我”迎合大人們的視覺,從他們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這樣才能使他們接受。

第二課時

(一)鞏固複習,回顧上節課的內容。

請兩名同學分別來讀文章的兩個部分,試着概括其主要內容。

(二)理解課文

1.精讀文章進行學習,將其中你認爲最值得研究的語句找到,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其中的含義。(結合書後第二題所給出的重點句子)

2.含義深刻的句子:

分別從孩子和大人的兩個角度來體會他們不同的看法。

3.在讀這個故事時,可以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小組討論

1.討論書後的“討論”題,聯繫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體會。

2.相機進行朗讀指導。人物的語言要符合人物形象、身份、特點,在讀到評論性的語言時要讀得沉穩、深刻。

3.體會這個個故事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整篇文章有帶給我們什麼啓示呢?

板書設計:

蛇肚子裏的蛇

自己的角度、不被理解

大人的角度、被人接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