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古詩

黃鶴樓各種古詩

本文已影響 3.64W人 

導語: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下面由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黃鶴樓各種古詩,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黃鶴樓各種古詩

  送康太守【唐】王維

城下滄江水,江邊黃鶴樓。 朱欄將粉堞,江水映悠悠。

鐃吹髮夏口,使君居上頭。 郭門隱楓岸,侯吏趨蘆洲。

何異臨川郡,還勞康樂侯。

  黃鶴樓【宋】遊景仁

長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萬景收。 漢水北吞雲夢入,蜀江西帶洞庭流。

角聲交送千家月,帆影中分兩岸秋。 黃鶴樓高人不見,卻隨鸚鵡過汀洲。

  黃鶴樓【唐】崔灝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唐】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射。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唐】李白

一爲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黃鶴樓》【唐】賈島

高檻危檐勢若飛, 孤雲野水共依依。 青山萬古長如舊, 黃鶴何年去不歸?

岸映西州城半出, 煙生南浦樹將微。 定知羽客無因見, 空使含情對落暉!

  延伸:形容黃鶴樓的句子

1、 "對江樓閣參天立,全楚山河縮地來。"這是黃鶴樓上,遊客們津津樂道的楹聯。沖決巴山羣峯,接納瀟湘雲水,洶涌奔騰的長江呼嘯而來,在三楚腹地與漢水交匯。龜蛇兩山兀然而立,夾江相峙,山川靈氣吐納,大江氣象動盪,黃鶴樓於是應運而生。檐角高翹,輕巧飛揚,氣勢恢宏,金碧輝煌。這,就是"天下絕景",就是"天下江山第一樓"——黃鶴樓。

2、咀嚼着名句佳詞登臨黃鶴樓之巔,這裏大廳寬敞,光線明豁,金流玉錯的天花藻井投射下富麗而熱烈的氣氛。90平方米的長江萬里圖貫通四壁,工筆重彩繪出了滾滾長江穿山破霧奔流到海的壯闊畫面。大禹治水、屈原行吟,漢唐耕稼,明清檣帆……都在歷史長河中疊映出現。寫浩浩古今於一幅,縮萬里長江於一室,時間和空間的尺度驟然縮小了,我們肅然站在畫卷前尋找自己的起始,再放望天地無極,大江東逝,驀然感悟:那永恆追求,不息探索,百折不曲直趨未來的長江不就是我們生之於斯,長之於斯,歸之於斯偉大民族的寫照麼!

3、 黃鶴樓共有五層,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每一層都有寬大的迴廊和休息室,室內佈置有仿古的桌椅,牆上有古今名人的字畫。我們登上第四層樓,進入室內,一幅《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巨大壁畫出現在眼前。

4、 黃鶴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美譽。"沖決巴山羣峯,接納瀟湘雲水,浩蕩長江在三楚腹地與其最長支流漢水交匯,造就了武漢隔兩江而三鎮互峙的偉姿。這裏地處江漢平原東緣,鄂東南丘陵餘脈起伏於平野湖沼之間,龜蛇兩山相夾,江上舟輯如織,黃鶴樓天造地設於斯。"黃鶴樓簡介如是介紹!

5、登上黃鶴樓頂樓放眼望去,武漢三鎮盡收眼底,或俯瞰,或眺望,一片綺麗風光,令人賞心悅目。真有登斯樓也,則有去國還鄉之志。黃鶴樓坐落在蛇山頭,由於這列山丘東西延綿,形似長蛇,俗稱蛇山。隔江對岸的則是漢陽的龜山,由於地層錯動和大江衝擊,造成龜蛇兩山隔江對峙的獨特地貌,長江大橋則把兩岸山系連成一體,這樣,東西延綿的莽莽山嶺和南北穿行的浩浩長江在武漢大地上畫了一個巨大的十字,黃鶴樓正好在這個交點旁。東望則又是一番景象,山嶺延綿起伏,湖泊星羅棋佈,再往東,則是著名的東湖風景區。站在今古盛名的黃鶴樓頂,望着滾滾流去的長江水,念着遠在千里之外的學生和同事妻兒們,注視着車水馬龍的武漢長江大橋,聽着樓下千年大鐘的撞擊聲,回顧起自己走過的四十二年人生路,思緒萬千,感嘆萬千。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善待一切,把平凡的人生路走好。

6、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吳國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傳說是爲了軍事目的而建,孫權爲實現"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於此),在形勢險要的夏口城即今天的武昌城西南面朝長江處,修築了歷史上最早的黃鶴樓。黃鶴樓在羣雄紛爭,戰火連綿的`三國時期,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着江夏城地發展,逐步演變成爲官商行旅"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使不少江夏名士"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最後一座"清樓"建於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毀於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此後近百年未曾重修。

7、 1957年建武漢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佔用了黃鶴樓舊址,如今重建的黃鶴樓在距舊址約1千米左右的蛇山峯嶺上。1981年10月,黃鶴樓重修工程破土開工,1985年6月落成,主樓以清同治樓爲藍本,但更高大雄偉。運用現代建築技術施工,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構。飛檐5層,攢尖樓頂,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層邊寬30米,頂層邊寬18米,全樓各層佈置有大型壁畫、楹聯、文物等。

8、 黃鶴樓的形制自創建以來,各朝皆不相同,但都顯得高古雄渾,極富個性。與岳陽樓、滕王閣相比,黃鶴樓的平面設計爲四邊套八邊形,謂之"四面八方"。這些數字透露出古建築文化中數目的象徵和倫理表意功能。從樓的縱向看各層排檐與樓名直接有關,形如黃鶴,展翅欲飛。整座樓的雄渾之中又不失精巧,富於變化的韻味和美感。

9、 登得頂層,憑欄遠眺,"極目楚天舒",不盡長江滾滾來,三鎮風光盡收眼底,甚是雄偉壯觀。橫跨長江的大橋與黃鶴樓相對,那滔滔江水自西向東滾滾而去,一邊是高速線,一邊是鐵路線,把蛇山和黃鶴樓夾在中間。可以說,腳是車水馬龍,機車轟鳴,身邊是人頭攢動,喧囂不止!面對如此情景,那隻遠去的黃鶴怎能再飛回來?就是詩人重回故地,我想他也不可能再即景而生情,詩興大作,脫口而出,一瀉千里了!弔古懷鄉,千古佳作,是要觸景生情的,沒有良好清幽的景緻,哪有動人心魄、感人肺腑的情?喧鬧和嘈雜,就是崔顥重生,李白再世,也難以有此心情來賦詩作賦了!真正是:眼前有景道不得,紅塵滾滾在上頭啊!

10、 蛇山景緻優美,應該說是滾滾紅塵中的一片綠洲,黃鶴樓聞名遐邇,應該是文人墨客心中的一片聖地!一首詩讓黃鶴樓聲明鵲起,一首詩也讓崔顥名垂千古!還有那首《岳陽樓記》,還有那篇《滕王閣序》!詩文的作用,何其大也!千百年後,誰能想到,一介文人,當峨冠博帶零落成泥之後,一杆竹管筆隨意塗劃的詩文,竟能裝點山河,鏤刻人心?!誰又能想到,小小的文人,竟能把恁小的一個生僻角落,鐫刻成人人心中的熱土?!這,就是他們的魔力!又豈能是那些只知到處塗鴉,到處"留名"的凡人所通企及!?

11、 滔滔江水一路東去,美麗蛇山沉默不語。青山綠水不再,詩文亙古長存!走吧,不去想它了,喧鬧隨處都有,只要心裏想着那隻西去的黃鶴,只想想那令人千古不忘的詩文,哪怕黃鶴樓的周遭再喧鬧,都已經無所謂了!

12、 寬大的門廊環抱着長寬30米的樓體,層層拔節而上各抒飛翼挺起黃鶴樓高大偉岸的軀幹;四角攢光的巍峨樓頂上四座歇山式騎樓旁逸斜出,重迭錯落,形成氣勢磅礴的五頂並立之勢。四塊大匾各有15平方米之巨,臨江西面是舒同題寫的"黃鶴樓"字體遒勁鋼猛、入木三分;南北東三匾是三位名公巨卿手書的"南維高拱","北斗平臨","楚天極目",鐵筆銀鉤,各具神態,俱爲赤金鑲成,字徑盈米,數裏可辨。仰視,樓頂正中荷花瓣形座基便託着葫蘆形的寶頂和藍天白雲相吻,樓身剛勁筆立的直線表現着果斷、堅毅;檐角那空凌飛揚的曲線體現着豪邁、升騰,寶頂上穩定而平衡的圓則宣示着圓滿而和諧的終局,成爲建築和天空之間請視線停頓的句號,令人恍然醒悟,這是大地吟誦給蒼天的無言頌詩,是民族唱給歷史的無聲浩歌。

13、 跨進樓門是一座高達十餘米的華麗大廳、雕樑古雅、藻井絢爛;鋼製格扇門窗散發着木質氣息。巨大的彤形柱上飛瀑般瀉下—幅長達20米的長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盡古今愁"。巨幅陶瓷壁畫上,仙人跨鶴吹笛於祥雲旭日中徜徉飛舞。置身於斯,我們也彷彿飄然進入一個夢幻般的仙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