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語文《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2.37W人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語文《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語文《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1

《梅蘭芳學藝》一課給我們講述了梅蘭芳小時候拜師學藝、勤學苦練、終成大器的故事,全文語言精煉生動、緊扣“勤學苦練”,將一個勤奮好學的梅蘭芳展現在我們面前。

本課我是這樣進行的,首先,我用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團花圖案作背景,再輔以梅蘭芳的頭像做成課件出示,一開課,就營造出濃濃的民族味道,爲學生了解京劇作了鋪墊。

然後通過讓學生欣賞梅蘭芳唱戲的片段,使學生對梅蘭芳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並由此導入課文,學習課文第一段,學生熟讀課文,讓學生通過讀進行說話練習,使學生讀懂第一段,明白梅蘭芳小時候不是唱戲的料子,並且知道什麼是“料子”?

接着,由這樣一個不具備唱戲條件的人最後有了什麼成就?這個問題引出課文第三段,在這一段中抓住“世界聞名”、“京劇大師”這些詞來理解梅蘭芳所取得的成就,並用講故事來使學生明白大師是指品德高尚,又有才華的人。抓住“勤學苦練”來使學生知道他的這些成就和他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再接着由“勤學苦練”這個詞引出第二段,在這段中抓住“緊盯、注視”這些詞來理解課文,理解詞語時,我採用的方法是讓先讓學生說,再親身體驗,這樣學生的感受會更加深刻。通過表演讓學生明白眼睛會說話,這樣學生在表演的同時結合實際就理解了文章的內容。

最後一個環節是進行拓展,讓學生通過練習裏學習的四字詞語來勤能補拙、笨鳥先飛、人一己百、奮起直追等詞的回憶和讀,使學生結合梅蘭芳學藝的事情,既弄明白了這些詞的意思,又使學生更加懂得梅蘭芳的成就和他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語文《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2

《梅蘭芳學藝》講述了梅蘭芳小時候拜師學藝,經過勤學苦練、終於成爲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全文緊扣“勤學苦練”,將一個勤奮好學的梅蘭芳展現在我們面前。

由於學生對梅蘭芳瞭解比較少,所以我決定從課題質疑入手,重點抓住梅蘭芳是個什麼人、他想學什麼、是怎麼學的等幾個問題展開教學。首先,我讓學生讀課題,然後讓他們提問題。然後,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去發現、聯繫生活,探究尋找答案,抓住關鍵詞句深入領悟勤學苦練的學藝過程。

其中“勤學苦練”是全文的中心詞,概括抽象,如何使二年級的兒童對其產生真切的體驗和深切的感悟呢?在教學中,我採取了不同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詞語。讓同學來學學文中梅蘭芳 “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注視水中游動的魚兒”這樣的動作,接着讓孩子們談談做這些事情時自己的感受,有的學生說我頭暈了,有的說我的眼睛有點酸,有的學生說我的眼淚要流下來……這樣小小的一個活動,讓學生體驗到練習的“苦”和“累”,從而使學生明白了“苦練”的含義。

語文《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3

《梅蘭芳學藝》講述了梅蘭芳小時候拜師學藝,經過勤學苦練,終於成爲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的故事。全文語言精煉生動,緊扣“勤學苦練”,將一個勤奮好學的梅蘭芳展現在我們面前。

作爲一節公開課,我很認真地蒐集資料、寫教案、製作課件,並在備課過程中,將梅蘭芳苦練眼神的辦法作爲重點設計。由於這一段中有許多重點詞語很難理解,所以,我在設計的時候有意識地將其與生活情境相聯繫,把語言文字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加深對課文的感悟。如,“眼睛沒有神兒”、“眼睛會說話”,設計讓學生上講臺用眼神表現喜怒哀樂,在生動的演繹下,學生就理解了什麼叫“眼睛會說話”。

“勤學苦練”是全文的中心詞,概括抽象,如何使二年級的孩子對其產生真切的體驗和深切的感悟呢?我設計了一個“練眼神”的小環節,讓學生來學學梅蘭芳“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注視水底遊動的魚兒”這樣的動作,通過出示“黑屏”,讓學生緊盯屏幕上來回移動的鼠標來練眼神,這個環節下來,孩子的反應和我預期的一樣,他們紛紛表示眼睛很累、很酸,與此同時,學生體驗到了梅蘭芳當時練習的辛苦。

最後,出示問題“你從梅蘭芳身上學到了什麼?”,由此引發學生的熱烈討論,大屏幕適時出示“勤能補拙”、“笨鳥先飛”,讓學生了解到本課的中心思想,不管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努力才能獲得成功。

回顧整堂課,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時間的安排上,由於前鬆後緊,最後的生字學習環節有點來不及,所以匆匆帶過,這是比較遺憾的,也是較大的教學失誤。另外,在朗讀的指導上沒有多花心思,朗讀的方式不夠多樣化。

兩位師傅給我的點評也是一針見血,讓我發現了自己忽略的問題,比如整堂課“學生主動學習”沒有體現出來,講到“找出梅蘭芳學藝的決心沒有動搖,他又是怎麼做的?”這個問題的時候,也由於我的“性急”,在沒有做充分反饋交流的情況下,就急於在大屏幕上公佈了答案,並說“同學們找的答案是不是和老師一樣?”想來,這句話極不妥貼。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也被我自己打破了。師傅還建議第二課時的教學可以適當滲透課文語段的背誦指導,是啊,我只顧抓“勤學苦練”,忘記了這篇課文時要求背誦的,這樣的顧此失彼,真是不應該。

這堂課給我帶來的經驗教訓真是不少,今後勢必繼續努力,突破自己。

語文《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4

  一、讀正確、流利並不是十分容易達到的。

我制定的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是讀正確、流利,初步瞭解課文內容。學會六個生字。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我從課題導入新課後,讓孩子們把課文讀正確,像往常一樣讓他們自由讀兩遍後,來指名讀,三個小朋友有兩個讀不準確。這樣,我不得不改變計劃,又給了讀一遍的時間。再來指名檢查。纔算勉強過關。這樣比原計劃超時了五分鐘。然後是讀流利的訓練。這次,我給的時間長一點,先自己練習,然後同桌相互檢查。最後,我又叫了三名同學讀,還是有兩名同學掌握不好停頓,有讀破句現象。因此,我範讀了一遍。又讓孩子們練習。並說一會來比賽讀,看哪一組讀得好。練習以後,再檢查,每組抽一名來代表本組。這一回效果好多了,可照我想的還有距離。因此,最後我和孩子們比賽讀,男生讀第一段,女生讀第二段,我讀第三段。這樣又加強了一遍。下課鈴聲響了。這一節課我只完成了一個任務。但細算起來,課文一共讀了十一遍。總說得過去了。心裏踏實了些。

  二、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下來並不像我想得那麼難。

由於第一課時,只進行了讀正確、讀流利的初讀訓練。因此第二課時的任務要重一些,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並學完十個生字嗎?我沒有把握,但很有信心。上課伊始,我就給孩子們提出了明確的任務:“這節課我們有兩個任務,第一是有感情是朗讀背誦這篇課文,第二個任務是學會本課的十個生字。你們有信心嗎?” “有!”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不知爲什麼?這一課時孩子們學得十分輕鬆。從第三自然段學起,每一段抓住重點詞,來體會梅蘭芳的勤學苦練,加上一些表演,以演促讀。孩子們讀得繪聲繪色,最後學第一自然段,我讓孩子們對梅蘭芳的師傅說點什麼?孩子們有的說:“您有點太狠心了!”有的說:“您說他不是料子,可他卻成了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還有個孩子說:“您怎麼說這麼好一個人纔不是學戲的料子?”這時,我引導孩子們說:“他當時的表現確實給師傅這樣的一個印象,在後來的訓練中,他的師傅對他要求可嚴格了,是師傅教他唱、做、念、打的功夫。直到多年以後,梅蘭芳還是那麼感激他的師傅,你們說,梅蘭芳除了有師傅的幫助,最重要的是什麼?這樣一引導,學生不難說出勤學苦練的意思。這時我送給孩子們兩個詞:“勤能補拙,笨鳥先飛”。這樣把練習六的成語也學習了兩個。

我讓孩子們來自由練習背誦課文,孩子們練了二遍之後,就都舉起了手,我先集體檢查了一遍,一看口型,確實百分之九十都會了,然後又找了幾個中等生,他們背誦得真好,這樣背誦就OK了。

還剩下十分鐘,學生字綽綽有餘。我充分放手,讓孩子們看一看哪個字難寫?哪個字容易出錯?學生很快找出了三個字:“緊、或、視”,我重點指導了這三個字。其餘的自己來學會、寫好。當所有的孩子寫完時,還有一分鐘才下課呢!

細想起來,第二節課看起來輕鬆,其實功夫還在第一課時的初讀。

語文《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5

上個星期,我上了一節《梅蘭芳學藝》,改了兩次教案,收穫很多。細細回味,有欣喜,也有遺憾。

《梅蘭芳學藝》一文介紹了梅蘭芳拜師學藝,最終成爲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的故事。課文先介紹了梅蘭芳拜師學藝受阻,接着重點介紹了梅蘭芳學藝的決心及自己的勤學苦練,終於成爲一代名師。

本節課思路清晰,我選用依次抓重點詞朗讀每小節,讀中體會,以讀促思,體會梅蘭芳的勤奮刻苦。本節課有兩大亮點;

一、拓展故事。

教學第一小節時,我讓學生自讀自悟,暢談讀完這一小節的想法,把學習的'權力交給學生。由於學生對梅蘭芳的瞭解不是很多,所以我適時地補充了他小時候的故事:梅蘭芳小時候眼睛近視,迎風流淚,老師朱素雲多次教導仍不見效果,拂袖而去,說:“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吃,我也沒辦法。”拓展的小故事讓學生明瞭梅蘭芳天資不足,連老師都對他沒有信心。通過學生想象梅蘭芳和自己的對話,感受他學藝決心的堅定。

二、巧抓關鍵詞。

“勤學苦練”一詞是全文的關鍵詞,我緊扣這一詞語設計教學。通過朗讀第二小節來感受他的勤學苦練,天道酬勤,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成爲一代京劇大師也就水到渠成。

在教學第二小節的過程中,我抓住“他常常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或者注視水底遊動的魚兒”一句進行朗讀,緊扣重點詞“緊盯”“ 注視”“ 常常”來理解。爲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緊盯”“ 注視”,我先讓學生進行簡單表演,從而明白詞語意思,接着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親自當一回梅蘭芳,緊盯飛到教室裏來的一羣鴿子。雖然只有短短一分鐘,可學生仍感眼睛酸澀。緊接着,我創設情境,秋高氣爽的早晨、驕陽似火的中午、大雪紛飛的冬天,梅蘭芳都在堅持練習,感受梅蘭芳的堅持。然後,讓學生進行角色對話,通過媽媽勸說梅蘭芳回家,可他雖覺得勞累仍不停止練習,強烈的對比中感受梅蘭芳學藝的決心如此堅定。這樣的詞語教學,老師一步一步,有的放矢,層層深入,“緊盯”“注視”這兩個詞語就牢牢地印在了學生的腦海中。

語文《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6

《梅蘭芳學藝》一課給我們講述了梅蘭芳小時候拜師學藝、勤學苦練、終成大器的故事,全文語言精煉生動、緊扣“勤學苦練”,將一個勤奮好學的梅蘭芳展現在我們面前。在執教本課時我以以下三個步驟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質疑導入

在開講本課時,我以一曲《霸王別姬》爲學生創設情鏡,引出“京劇”以及“梅蘭芳”,從而引出課題。因爲學生很少接觸京劇,剛聽到時非常驚訝,因此對於學習課文,一下子就有了興趣。隨即我又從課題發問,引導他們質疑課題,走入課文:梅蘭芳是個怎麼樣的人?梅蘭芳是怎樣學藝的?梅蘭芳在學藝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困難?他又是怎麼克服困難的?

二、實踐體驗幫助學生理解詞語

文中有許多學生不易理解的詞語,如“眼睛沒有神兒”“眼睛會說話”“緊盯”“注視”“著名”“京劇大師”“勤學苦練”等,怎樣讓學生能理解這些詞語呢?只有讓學生真切的體會,才能感悟到梅蘭芳先生在克服眼睛沒神過程中的不容易,深刻感受他的勤學苦練。梅蘭芳是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以及注視水底遊動的魚兒。爲了讓孩子體會何爲“緊盯”和“注視”?我就讓孩子們也來“緊盯”和“注視”課件裏飛翔的鳥兒以及遊動的魚兒。不一會孩子們眼睛發酸,就說受不了了。通過這一實踐體驗,孩子們對於梅蘭芳也更敬佩了,更明白了什麼叫“勤學苦練”?同樣可以看出孩子們更樂學了。

由於我在教學第二自然段中,給予學生的體驗的時間較多,在各個環節過渡和小結時語言羅嗦,導致了後面的拓展教學沒有充分地展開、完成,這也提醒我自己,在今後的教學中,注意自己的教學用語,使自己的教學用語更爲規範、精練,爲學生的學更好地服務。

語文《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7

《梅蘭芳學藝》這篇課文簡潔明瞭。一開始講梅蘭芳爲什麼勤學,然後是如何勤學,最後講勤學的結果。我在教學前對文本進行了鑽研和細讀,也讀到了一些文字背後的東西。

首先讀到了詞語的背後,在“緊盯、常常、注視”幾個詞的背後能懂得勤能補拙;其次讀到了課文的背後,從梅蘭芳苦練眼神,拓展到練唱功,練武功;再次讀到了人物的背後,梅蘭芳作爲京劇大師,不僅勤學,而且有藝德。在此,我補充了一個梅蘭芳在抗戰時的故事,這也足以體現老師對文本把握深度,力透紙背。

  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了以下幾點:

第一,緊扣關鍵詞,品讀文本。通過關鍵詞句悟出文本的意思。教學第二段,緊扣關鍵句“梅蘭芳常常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或者注視水底遊動的魚兒”展開教學,層次分明,悟語言,反覆讀,理解句子的意思。通過實際練習,讓學生觀察老師不斷揮舞的手指,體驗梅蘭芳的艱辛。再通過一組拓展想象,這樣就讀中悟語,讀中悟情。還有讓學生體會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學生肯定會產生疑問。眼睛怎麼會說話呢?我先請學生用眼神表示生氣、高興、然後再回到文本中。勤能補拙的道理悟出,詞語教學就活了。

第二,有效地利用了課程資源,把課備厚了。《梅蘭芳學藝》這篇文章比較短,與學生生活有距離,老師如何豐富文本內涵呢?一方面,豐富了人物的背景資料,和京劇的資料。其次,挖空白點,設計想象點,如梅蘭芳如何練眼神,如何苦練其他,對文本進行深度挖掘。

第三,將詞語讀厚了。如對大師的理解,按學生的實際水平覺得水平高的人就是大師,我就補充梅蘭芳在抗戰時拒絕爲日本人表演的故事,這樣的補充能讓學生領會人物的精神。同時,關注看了語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統一,如教師組織學生拓展交流梅蘭芳勤學故事,另一方面,培養了學生傾聽的習慣,最好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再進行說話訓練,使語文練習與人文精神結合。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