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趣味古代文化常識

本文已影響 3.22W人 

瞭解古代文化常識,有助於提高學生對文言作品的閱讀理解能力。以下是小編爲您整理的趣味古代文化常識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趣味古代文化常識

趣味古代文化常識

一、爲什麼常常稱創始人爲“鼻祖”?

這跟鼻子有關係嗎?

要解釋“鼻祖”的來歷,首先還得從“鼻”字說起。“鼻”的本字是“自”。在上古時代,“自”就是鼻子的意思。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自”的寫法都很像人的鼻子的模樣,那時候,“自”的讀音和“鼻”的讀音是一樣的,所以許慎在《說文解字》裏說:“自,讀若鼻。”

應該說,“自”的本義就是鼻子,人們在說到自己的時候常常指着自己的鼻子,因此“自”又有了“自己”的意思,成了第一人稱代詞。“自”的這個意思後來被廣泛運用,結果反而不方便指它的本義——鼻子了。因此人們另外造了一個形聲字:在“自”之下加了一個聲符“畀”,形成了一個新字“鼻”,從此,“自”和“鼻”就有了分工,各指各的意思。因爲“自”的引申義有“從”的意思,再引申爲“開始”的意思,所以“鼻”也繼承了創始、開始的意思。《漢制考·說文》裏有“今以始生子爲鼻子”的說法,意思是把第一個出生的兒子稱爲“鼻子”,用的就是“初始”的意思。因此,最早的祖先、創始人就被稱爲“鼻祖”。

二、爲什麼罵人時一般說“不要臉”而不說“不要面”?

爲了宣泄對某人的憤怒不滿之情,常會罵“不要臉”,意思是說這人不顧顏面,不知羞恥。但卻不會罵“不要面”,這是爲什麼呢?這主要是因爲書面語和口語的不同。“面”屬於書面用語,多用於文學作品之中,相對而言,“臉”是口語,時常出現在口頭對話之中。比如我們在日常對話中會說洗臉、擦臉,卻很少說洗面、擦面。俗語說某人臉比城牆還厚,如果說成面比城牆還厚,便失去了口語生動活潑的效果。口語所要表達的意思,也可在書面中採用文學化的語言表達:比如不要臉在文學作品中,可以說成不顧顏面;洗臉亦可說成淨面等等。另外,“不要臉”在發音上擲地有聲,鏗鏘有力,比“不要面”硬朗得多。

其實,臉最早並不完全是口頭用語。明代之前的“臉”和“面”都是書面用語,經常出現在文學作品中。如唐代詩人岑參有詩:“岸花仍自羞紅臉”,李清照詞雲:“香臉半開嬌旖旎”,白居易“猶抱琵琶半遮面”以及崔護“人面桃花相映紅”都將臉、面用進了文學詞句。後世才逐漸有了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

臉和麪現在的`意思差不多,但在以前的意思卻是有差異的。臉是晚出的字,大約是魏晉以後才產生的,最初的意思就是頰,常常指婦女目下頰上可以施粉的部位。如白居易的《昭君怨》“眉銷殘黛臉銷紅”,指的就是這個部位。除此之外,“臉”在古代還有“瞼”的意思,也就是眼皮。南朝梁武帝《代蘇屬國婦》詩:“帛上看未終,臉下淚如絲。”這裏的“臉”就指眼皮。而面的範圍要比臉大,包括整個頭的前部,臉只是面的一部分。隨着時間的演進,臉的語義逐漸擴大,跟面的意思基本一致了。

三、鉤手指表示對自己說的話負責,鉤手指是怎麼來的?

小孩子喜歡鉤手指發誓,他們常常鉤着手指,同時一本正經地念道:“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鄭重其事地表示信守諾言,說話算數。情侶間耳鬢廝磨,浪漫之餘,也喜歡鉤着手指說一番山盟海誓,以見證忠貞不渝的感情。

這種鉤手指發誓的來歷並沒有確切可信的資料,以至有人以爲,鉤手指是從西方引進的,源於西方一個男女雙方鉤手指所引發的傳說。這個說法看似確鑿,卻因爲缺少事實依據而很難使人完全信服。

推敲鉤手指的來歷,可能與手指的作用有關。指,具有“旨”的含義,代表着個人的內心想法和意旨,手指相鉤就有交流內心想法的意味。再加上國人有指天爲誓的發誓形式,所以“指”便在盟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盟誓中,手指既要鄭重其事地簽名畫押,有時還要割破手指,歃血爲盟。有鑑於此,人們便簡單地以鉤手指表示約誓,同時藉手指溝通表達互相心意的認可,有時還將兩人的大拇指相摩擊當作蓋章簽名並以此爲證。

四、手的第二個指頭爲什麼叫“食指”?

大家都知道手的第二個指頭叫“食指”,這和拇指、小指、中指的命名似乎有些區別,與食指的大小、位置無關,卻從字面上看來與食物有關,這是爲什麼呢?

其實,食指最早還真的和吃有關,但可不是吃手指的意思。古人習慣用這個指頭試探湯水、食物的冷熱、味道,然後放到嘴裏吮一下,古人這樣做並不奇怪,因爲上古時代的人們可是用手直接抓起東西來吃的,因此,古人專門將這個手指稱作食指。之所以選擇食指來做這個工作,也許是因爲相對於其他手指來說,食指較爲靈活,嘗起食物來非常方便的緣故吧。

說起食指,還有段有趣的故事。春秋時期,鄭國貴戚子公(公子宋的字)的食指每次若有跳動,第二天必嘗異味。他出使晉國,食指大動,便吃到了石花魚;出使楚國,食指大動,就吃到了天鵝肉;後來吃到合歡橘之前,也是食指大動,屢試不爽。依此看來,食指與食物之間還真是有着深厚的淵源。

五、荷包很鼓就是很有錢,古人的荷包就是指錢袋嗎?

常說某人荷包鼓了,是指錢袋滿了(發財)的意思,荷包的這種意思與其功能有關。

荷包,是指佩於腰間的一些囊、帶或裝飾小品,原來是宮廷貴族佩戴的飾物。因其色澤豔麗,加上刺繡精緻美麗,博得了人們的喜愛。一件精美的荷包,從形式、紋樣、繡工到配線、布色,都經過了精心構思、精心施藝,傾注了製作者的情感和心血。後來荷包還成爲身份、榮耀的標誌,清代皇帝曾以繡荷包爲獎品頒賜羣臣、侍從,以示恩寵。

隨着民間刺繡藝術的發展,荷包逐步向民間普及,主要功能是在喜慶之時作爲禮品饋贈親朋好友,或是男女之間的定情信物,再者就是敬獻神佛以表虔誠之心。

荷包不僅是藝術品,還具有實用功能。主要是盛儲隨身使用的小物件和香料。根據內盛物的不同,演變出了很多種荷包,如錢荷包、香荷包(又稱香囊或香筒子)、針線荷包、煙荷包、扇袋、眼鏡袋、扳指兒袋、鑰匙袋、手帕袋及其他刺繡佩飾等。錢荷包的功能跟現在的錢包很類似,因此用荷包很鼓來比喻有錢是很貼切的。

六、象棋是中國人自創的,國際象棋與中國象棋有關係嗎?

《楚辭·招魂》有句雲:“菎蔽(用於六簙棋的竹製籌碼)象棋,有六簙些。”這大概是“象棋”一語最早的記載。但這裏的象棋是指用象牙做的六簙棋棋子,與現在所說的象棋並不是一回事。

象棋的發明,可能是在南北朝。北周武帝宇文邕著有《象經》一書。他很得意自己的這部著作,因此招來百官,親自給他們講解,並命人作注。可惜這部書早已失傳。從時人和後人的記述中,我們可以約略窺知它是一部講棋道的書,《隋書·經籍志》中將它列於兵書類,和《棋勢》、《雜博戲》等書並列,也可以證明這點。明朝正德、嘉靖年間的學者楊慎在《丹鉛總錄》中說:“周武帝《象經》有日月星辰之象。”也就是說,“象戲”是取象於日月星辰的。那麼,它是如何演化成後世的象棋的呢?

英國學者李約瑟認爲,這是印度人加工的結果。他認爲,北朝象戲有象徵日月的棋子,也有類似中國象棋“將”、“帥”的棋子;五代、北宋出現的“炮”,他認爲最初是表示飄忽不定的彗星的棋子。這種棋戲傳入印度後,在約7世紀時(中國初唐時期)演變成戰爭遊戲;“象”、“馬”、“車”、“兵”四種棋子,是當時印度軍隊的組成部分。經過印度人改造的象棋一面傳回中國,一面經波斯、阿拉伯傳入歐洲,衍生出中國和西方兩大象棋體系。

唐代象棋,已經接近現代象棋的形態;到了北宋,規制多變;南宋以後,逐漸定型,此時的象棋已離最初的日月星辰之象越來越遠。但是,印度、阿拉伯和歐洲人似乎沒有忘記它的天文學含義,都把象棋用於占星術。13世紀的一首拉丁詩,曾把星相符號賦予國際象棋的每一個子。雖然兩個象棋體系在後世的發展中有了很多差異,但其同出一源的標誌還是很明顯的:兵進不退、馬走日、象斜行、將帥或王一步一格等等都是它們的共同點。可以說,國際象棋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產物,它凝聚了人類共同的智慧。

七、筷子是中國人的傳統,古人一直都是用筷子吃飯的嗎?

一雙筷子妙用無比,很能表現中國文化以簡御繁、以少御多的個性。但上古時人並不用它吃飯。《禮記·曲禮上》講到請客吃飯時,說:“共飯不澤手。”“澤手”,就是雙手摩擦發熱而出汗的意思。這怎麼講呢?唐代經學大師孔穎達的註解是:“古之禮,飯不用箸(筷子),但(只)用手,既與人共飯,手宜絜(潔)淨,不得臨時始捼莎(兩手相搓)手乃食,恐爲人穢也。”原來上古時的中國人和現代的阿拉伯人一樣,是吃“手抓飯”的,並不是使用筷子作爲餐具的。吃手抓飯,使古人養成了飯前洗手的習慣。《管子·弟子職》說:“先生將食,弟子饌饋,攝衽(衣袖)盥(洗手)漱,跪坐而饋。”意思是:先生要吃飯了,弟子要準備好食物,然後洗手漱口,跪坐着吃。《左傳·昭公二十年》也記載說:“華亥(宋國大夫)與其妻,必盥而食。”

八、阿諛奉承也叫做“拍馬屁”,這是爲什麼?

生活中,我們常常把某人對他人諂媚奉承的行爲稱爲“拍馬屁”。關於“拍馬屁”的來歷,還真有幾種有趣的說法,都與蒙古人的習俗有關。一是說蒙古人有個習慣,當兩人牽馬相遇時,應該在對方馬的屁股上輕拍一下,以表示尊敬。二是當蒙古族好騎手遇到難以馴服的烈性馬時,就會拍拍馬的屁股,這樣會使馬感到舒服,騎手即可乘機躍身上馬。三是蒙古人愛馬。如果馬肥壯結實,兩股必然隆起,所以見到駿馬,蒙古人總喜歡拍着馬屁股稱讚一番。由此可見,這個詞語本來並無貶義。然而,這些禮節和習俗成了趨炎附勢者諂媚奉承的方式。當他們看到權貴策馬而來時,不管其馬優劣如何,都會爭着拍馬屁股恭維一番。因此後世就視“拍馬屁”爲巴結討好、阿諛奉承的同義詞,貶義色彩甚濃。

古代文化常識

1.稱謂類

(1)字在本名之外另取一個和本名意思有某種關係的名字,叫作“字”《禮記?曲禮?上》提出“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許嫁,笄而字”。取字是爲了便於他人稱謂,稱人用字是出於禮貌或尊敬。

(2)號又叫“別號”,一般只用於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名、字與號的根本區別是: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後者由自己取定。

(3)諡號指古代帝王、貴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後加給的帶有褒貶意義的稱號,一般由皇帝或朝廷追封,也有由其朋友、親屬或門人所加的,叫“私諡”。

(4)謙稱表示謙遜的自稱。如“愚”“寡人”“孤”“晚生”“不肖”“家母”“臣”“妾”等。

(5)敬稱表示對對方尊敬客氣態度的稱呼。如“萬歲”“陛下”“夫子”“大人”“令尊”“賢弟”等。

另外,對人的稱呼還有稱齋名、稱籍貫、稱郡望、稱官名、稱爵名及一些特定稱謂的情況

2.官職類

古代官職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職掌等方面,不同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這裏只列舉有關官職升降調動的一部分詞語,供大家參照。

拜用一定的禮節授予某種名義或職位,或結成某種關係。如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拜相如爲上大夫。”

除任命,授職。如文天祥《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

擢選拔,提拔。如《戰國策?燕策二》:“先王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羣臣之上。”

遷晉升或調動官職,主要有升級、降級兩種情況。爲易於區分,人們常在“遷”

字的前面或後面加一個字,升級叫“遷升、遷授、右遷”,降級叫“遷削、遷謫、左遷”,調復原職叫“遷復”。

謫貶官降職或流放。如范仲淹《岳陽樓記》:“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黜廢,貶退。如《國語?晉語一》:“公將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齊。”

3.地理類

中國指我國中原地區或在中原地區華夏族建立的政權。

中華古代華夏族多建都於黃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稱之爲“中華”,是漢族最初興起的地方,後各朝疆土漸廣,凡所統轄,皆稱“中華”,後也借指“中國”。

九州古代中國劃分的九個大區。九州所指,說法不一。《尚書?禹貢》指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爾雅?釋地》無“青州”“梁州”,有“幽州”“營州'《周禮?夏官*職方氏》無“徐州”“梁州”,有“幽州”“幷州”。後用“九州”泛指中國或天下。

中原又稱“中土、中州”,指黃河流域。

江河古代專指長江、黃河。

江東自漢至隋唐稱安徽蕪湖以下的長江下游南岸地區爲“江東”。

山東顧名思義,指山的東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東”之“山”可指崤山、華山、太行山等山,所以“山東”所指地域不盡相同。戰國、秦、漢時稱崤山或華山以東地區,也指太行山以東地區。另外,戰國時除秦外,六國都在崤山函谷關之東,故稱六國爲“山東”。

五嶽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

三輔西漢分治京畿地區三種職官的合稱。也指其所轄地區。漢景帝時,把京畿官內史分爲左右內史,與主爵中尉同治京城長安。武帝時,改右內史爲京兆尹,治長安以東;左內史爲左馮翊,治長陵以北;都尉爲右扶風,治渭城以西。

三秦泛指陝西關中一代。項羽滅秦後曾將秦關中之地分封秦軍三位降將爲王,因稱三王或其所轄地域爲“三秦”。

郡古代行政區域名。秦統一天下設三十六郡,隋餅後州郡互稱,明清稱府。

玉門關西漢時期通往西域的關隘。由於大ii的和田玉由此運入中土,故得名。

山水陰陽古代以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爲陽,以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爲陰。如《愚公移山》:“指通豫南,達於漢陰。”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