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漫談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本文已影響 2.75W人 

1,古代戰爭

漫談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古代軍隊的編制和我們今天的編制不同。春秋時期,許多大國設立上、中、下三軍,晉國、吳國甚至還擴大到五軍、六軍。據《國語·齊語》記載,齊國以五人爲一伍,十五爲一戎,十戎爲一卒,十卒爲一旅,五旅爲一軍。以後各個朝代沿用“軍”爲作戰單位,但人數多少不同。“冠軍”的說法最早是在軍隊裏使用的。一般把戰功顯赫、英勇善戰的人封爲“冠軍將軍”。而“殿”有後的意思。古時候,軍隊行軍,被派擔任後衛任務的部隊叫殿軍。殿軍往往走在軍隊的最後,因而最後一名也叫“殿軍”。

軍禮是師旅操演、征伐之禮。《周禮·春官·大宗伯》說:“以軍禮同邦國”,這是講對於那些桀傲不馴的諸侯要用軍禮使其服從和同。《出征前祭天祭地,把即將征伐之事報告上帝,表示恭行天罰,以上帝的名義去懲罰敵人。出征前告廟有受命於祖的象徵意義。軍隊獲勝而歸,謂之“凱旋”,其時高奏凱樂,高唱凱歌。天子親征凱旋,大臣皆出城迎接,有時遠至數十里之外。如果是命將出徵凱旋,有時皇帝也會親率百官出城至郊外迎接,以示慰勞;有時則派遣大臣出城迎接。這都稱爲“郊勞”。軍隊打了敗仗,稱爲“師不功”,或稱爲“軍有憂”。軍隊回國則以喪禮迎接。國君身穿喪服,頭戴喪冠,失聲痛哭,並且吊死問傷,慰勞將士。

古代的戰爭非常頻繁。除了擊、攻、戰等表示一般的進攻和作戰外,其他一些表示戰爭的.詞大都有或褒或貶的感***彩。如徵,就含有褒義,指上對下,有道對無道的戰爭;伐是中性的,它強調“師出有名”,是一種正式的戰爭,如《廉頗藺相如列傳》說“其後秦伐趙,拔石城”;侵含貶義,是不宣而戰的入侵,如《六國論》說“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古代的戰爭,指揮者通過旗和金鼓來指揮,軍隊中的各種旗幟很多,其中帥旗叫“旌麾”,如《赤壁之戰》“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又有“麾下”一詞,義同“部下”,如《垓下之戰》“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戰旗不倒,表明指揮者仍在指揮,如果戰旗倒了,則表明徹底失敗了,所以《曹劌論戰》中,曹劌“望其旗靡”,然後才讓魯莊公下令追擊齊軍。

擂鼓是進攻與衝鋒的信號,並能起鼓舞士氣的作用,所以《子魚論戰》中捉“金鼓以聲氣也”,《曹劌論戰》中也說“一鼓作氣”。金是鉦之類的響器,古代鳴金收兵。

古代的戰鬥要列戰陣,古人對陣法極爲重視,《子魚論戰》中的“宋人既成列”,就是指宋軍列成了戰陣。

從殷商直到戰國時期,作戰的主要方式是車戰,比如齊魯長勺之戰(《曹劌論戰》中記錄的就是這次戰鬥),就是一次車戰,所以齊軍失敗後,曹劌“視其轍亂”,因爲潰不成軍,所以車轍才亂成一片。古代大敗“敗績”,據認爲就是“敗跡”,也就是“轍亂”,由此來指稱慘敗。古代天子有兵車萬乘,諸侯有兵車千乘,所以《過秦論》中稱秦始皇統一天下登帝位爲“致萬乘之勢”。

先秦時期,大國有上、中、下三支部隊,稱爲“三軍”,如《子魚論戰》上說“三軍以利用也”。

古代戰爭中使用的是冷兵器,如刀、劍、戟、箭等,火藥發明後,才逐漸出現了火器,但仍不普遍,一直到近代,唱主角但是 仍是冷兵器。

2,古代刑律

(01)黥刑:又叫“墨刑”,額頰上刺字塗墨。

(02)劓刑:割鼻子。《史記 商君列傳》“行之四年,公子虔誠,劓之”

(0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如:成名“旬餘,杖至百”

(04)刖刑:將腳砍掉。《和氏璧》“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也”

(05)宮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馬遷即受此刑)

(06)臏刑:剔去膝蓋骨。如“孫子臏腳,兵法修列”

(07)大辟:砍頭。如“惟大辟無所要,然猶質其首”

(08)炮烙:將人燒烤的一種酷刑。如:“久之,聞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

(09)車裂:又叫“五馬分屍”。如“秦惠王車裂商君”

(10)湯鑊:將人煮死。如《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請就湯鑊”

(11)腰斬:從腰部斬籪。如《史記 商君列傳》“不告奸者腰斬”

(12)凌遲:又叫“千刀萬剮”。

(13)棄市:暴屍街頭。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