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范進中舉》教案(第三、四課時)

本文已影響 1.91W人 

  第三課時

《范進中舉》教案(第三、四課時)

  教學目的

感知藝術形象,學習運用描寫人物的手法。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小說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情節、環境。上面兩節課我們已經對故事情節和環境有了一定的瞭解。本節課我們討論學習范進等人的性格特點及社會意義,課文在刻畫人物形象上的寫作特點。

  二、感知藝術形象

1、思考:根據范進的言行,說說范進對待科舉的態度。概括范進這一形象的特點。

范進形象:猥瑣懦弱而又圓滑世故。(可從范進對待胡屠戶及張鄉紳的態度判斷),熱衷功名受封建文化毒害。中舉前唯唯諾諾,中舉後則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張鄉紳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會的新貴,特權階級的人員。

范進對功名的熱衷除了從他堅持不懈地參加考試中可以看出之外,還有一處細節可以體現:即平日他不是一個感情容易外露的人,所以他可以忍受胡屠戶的辱罵,可以冷靜的賣雞救命,但一見喜報帖便歡喜得瘋起來,鮮明的反常,可以充分表現他的利慾薰心、可悲可笑。

2、范進形象的典型性、典型意義。

思考:范進中舉喜極發瘋,在當時類似的狀況並非僅有,課文中哪裏透露這一社會狀況?

明確:報錄人在范進發瘋後鎮定的提出瞭解救方法,可見他見過類似的情形。這也便是范進形象的典型意義所在,從范進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批“心豔功名富貴而媚人下人者”的儒生形象。

附:讀過,《儒林外史》的人補充還有哪些儒生和范進同類?

如周進,薛家集的`老塾師,是個六十多歲的老童生,常受他人的輕蔑、侮辱。在他別無出路不得不與商人爲伍之時,一見到貢院號板,便滿腹委屈,當着衆商人的面,撞頭痛哭,遍地打滾,“直哭到口裏吐出鮮血來”。聽到幾個商人要湊錢爲他捐個監生,他就爬在地上磕頭:“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進變牛變馬也要報效!”他與范進均是大半生窮途潦倒,受盡冷遇和歧視,最終爬了上去。而且一個喜瘋,一個哭死,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類人的大批存在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及其對讀書人的腐蝕和毒害。作者對之的態度也是顯而易見的,作家借一個報錄人之口,設計治療這種瘋病的靈丹妙藥是狠狠打他一個嘴巴,表現作者對科舉制度懷着深惡痛疾的態度,作家痛感科舉制度已把讀書人腐蝕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

3、其他人物形象

(1)胡屠戶:欺貧愛富,粗俗勢利,蠻橫倨傲(前);阿諛奉承,趨炎附勢(後)的市儈形象。

(2)張鄉紳:早已中舉,做過知縣,是地方上的一霸。范進中舉的當天就來拉攏,送銀送房,與范進稱兄道弟。這就表明他急於結交新貴,攀附范進宗師周學道和湯知縣,以達到鞏固和擴大自己權勢和目的的道貌岸然,老奸巨滑的性格。

(3)衆鄉鄰:嫌貧攀富,前倨後恭,說明封建科舉的流毒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從他們身上足見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

  三、刻畫人物手法

1、以人物自己的語言表現人物性格。如范進對胡屠戶的稱呼由先前的“岳父”到中舉後的“老爹”。

2、運用細節描寫、側面烘托。如范進喜瘋的過程。用老太太的慌,烘托范進昏厥的怕人等。結合習題五。

3、運用誇張、對比的手法進行諷刺。范進中舉驚喜得發瘋,運用了誇張的手法,但並不失真。“中舉發瘋”在當時雖不是普遍現象,卻也“會有實情”的,因而是真實可信的。當時的讀書人熱衷“舉業”,一旦功名到手就如癡如醉,驚喜若狂。作者根據現實生活加以誇張的描寫,具有辛辣的諷刺效果。對比手法主要用於描寫胡屠戶這個人物,鮮明的對比,使他的前倨後恭,欺貧愛富、趨炎附勢、嗜錢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儈的性格躍然紙上。

思考:文中還有運用諷刺的地方,請通讀全文,把你覺得好笑的地方一一標記出來,想一想笑後隱含着什麼?

 作業佈置:

比較孔乙己與范進形象

第四課時

  教學目的:

1.欣賞諷刺藝術,讀懂課文。

2.范進與孔乙己形象。

 教學過程:

  一、解決遺留問題

談談你認爲課文中好笑的地方。(笑過之後要想想在笑的背後蘊含的深意)討論爲主,教師點撥。

明確:在笑的背後是作家對腐朽的科舉制度以及深受其害的范進.胡屠戶.張鄉紳等人的醜惡形象的無情揭露和諷刺,抨擊和鞭撻.憎惡和輕蔑,否定和唾棄,是作家憤世嫉俗的感情。

 二、孔乙己與范進

1、我們前面還學過一位深受科舉制度毒害的形象---孔乙己。孔乙己與范進有什麼異同之處?

明確:異:范進終於中舉,而孔乙己直到臨死“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

設疑(1)范進遭胡屠戶辱罵還唯唯連聲,而孔乙己在酒客們嘲笑他有偷竊行爲時,爲什麼硬撐“竊書不能算偷”,范進能在大庭廣衆中尋人買雞,孔乙己卻餓得“臉色青白”也不肯脫下長衫?

(2)范進中舉後,對張鄉紳曲意附和,而孔乙己對人們問他識不識字都不屑回答?

(3)孔乙己窮得要討飯,卻將茴香豆分給孩子,范進卻在胡屠戶受銀假謙讓時,又說“若銀用完了再來向老爺討着用”的客氣話?

從疑問中明白范進自卑自賤、圓滑世故、狡詐虛僞,而孔乙己雖窮困卻有清高的傲氣,腐儒之風,帶着些許善良。

同:同受封建科舉的毒害,都迂腐至極,都不會“營生”,對社會的擺佈都同樣的軟弱無力。(質疑:若孔乙己也中了舉,他會怎樣?從而明確兩人的共同之處)

腐朽的科舉制度使讀書人以功名爲念,將青春乃至大半生浪費在應試和科場上,致使讀書人只知經書八股,根本沒有真才實學,喪失謀生的本領。

這種制度一面造成一批爬在人民頭上的老爺,一面造成一大批對社會毫無價值的廢物。從另一角度而言,范進和孔乙己猶如一對孿生兄弟,他們命運的差異僅僅是個形式問題,而在本質上一致的,中與不中變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們無論如何都逃不出悲劇的命運(或在福祿中生,或在困頓中死),這是社會的悲劇!

2兩篇小說你喜歡哪一篇?爲什麼,辯論發言。

不統一答案(提示:吳限於鞭撻科舉制度的弊害和知識分子的精神墮落,而魯迅則將批判的矛頭直指封建末期的整個病態社會。

作業:選取一個你熟悉的有鮮明性格的人物,寫一篇記敘文,運用一定的描寫人物的手法。

 板書設計:

中舉前對比中舉後

生活家境每日小菜飯大爲衆鄉鄰奔走效力

範鄉試無盤纏殷勤送禮

狀況貧寒賣歡換米煮粥改觀張鄉紳登門拜訪

百般拉攏

社會地位觀世寶尖嘴猴腮地位才學高天上星宿

中地位卑微癬蝦蟆不三不四陡高品貌好賢婿老爺

行爲忍氣吞聲喜極而瘋

舉表現卑怯畏縮圓滑世故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