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記承天寺夜遊》課堂實錄

本文已影響 1.9W人 

課前一兩分種播放貝多芬的《月光曲》,幻燈出示明月與海相輝映的背景圖片,讓學生自讀課文。鈴響後,打出課題。

《記承天寺夜遊》課堂實錄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板書)

師:你對蘇軾瞭解多少呢?誰來說說?

生:(結合註釋)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號東坡居士。

生: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並稱“三蘇”。

師:還有嗎?

生:1079年,他因反對王安石被貶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後因作詩“謗訕朝廷”而獲罪被貶黃州。

師:講得很好。現在聽老師來讀課文,注意字音,劃出節奏。

(教師配樂朗讀)

師:大家覺得這裏有沒有需要特別強調的字詞和停頓?

生:荇(xìng)

生:念/無與爲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師:這句停頓把握有點難,(幻燈出示)我們來看看該怎麼讀?

生:念/無與爲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師:很好,這裏的“念”是考慮、想到的意思;“遂”理解爲“於是”。我們來讀一下。

(齊讀這句)

生:還有,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師:讀得不錯。注意,這裏的“蓋”是語氣詞,相當於“原來是”。

(齊讀這句)

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師:節奏把握得非常好!我們也一起來讀讀。

(齊讀這句)

師:現在我們自己來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學生自由朗讀)

師:大家讀得很投入。但是,要更好地把握文言文的節奏,還需要我們對文章內容的瞭解。現在,請大家結合註釋瞭解文章內容,還有字詞不能解決的可以在小組中討論交流。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師(討論聲漸弱):大家還有哪些字詞或句不能翻譯的嗎?

生:“月色入戶,欣然起行。”的“戶”怎麼解釋?月光照進窗戶,(我)高興地起身走出來?

師:大家覺得呢?是窗戶嗎?

生:應該是門的意思。我從《古代漢語詞典》裏查出來的。

生:“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伯影也。”怎麼解釋?

生:月光照在庭院中,好象水一樣澄澈,水中藻、荇交錯相生,原來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生:“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怎麼解釋?

生: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的閒人啊。

師:這裏的“但……耳”可以理解爲“只……罷了”。

師:基本理解了內容後,我們一起朗讀課文,把握好節奏,順便揣摩一下作者的心情。

(學生齊讀課文)

師:讀得不錯,流暢,注意節奏。通過以上的朗讀和理解,我們對文章的內容有了初步的認識。那夜遊過程中,作者的狀況怎麼樣呢?

師:本文記敘了一件什麼事?

生:記敘了作者和張懷民一起在夜裏遊承天寺的事。

師:去夜遊的一般會是什麼人?

生:與衆不同的人。

生:心裏有事睡不着覺的人。

師:蘇軾自己怎麼說?

生:閒人。

師:那根據你對課文的理解,給“閒”字組詞,並從文中找理由說說爲什麼?

生:悠閒(板書)。我從“相與步中庭”看出,他們很悠閒地散步。

生:空閒(板書)。因爲此時蘇軾被貶黃州做的是團練副使,是一個沒有實權的官,他很清閒。

師:**預習時能勤查資料,瞭解背景,很難得,值得大家學習。

生:閒趣(板書)。文章裏說“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從“欣然”兩字可以看出作者夜遊的時候心情應該很不錯,在被貶的情況下還能自得其樂,很有閒情逸趣。

師:說得真好。在遭遇不幸時,還能保持這種閒趣,可見他是一個非常——

生:(齊說)樂觀的.人。(板書)

師:(出示幻燈)

請大家用“我認爲蘇軾是一個_________的人,因爲___________”說話。

師:我們還可以從哪看出他是個樂觀的人,或者你還認爲蘇軾是一個怎樣的人,因爲什麼?

生:我認爲蘇軾是一個有情趣的人,因爲他能把竹子和柏樹的影子看成是藻、荇。庭下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生(疑惑):院子裏有水嗎?

師:是寫水嗎?

生:不是,寫月光,說月光照在院子裏,像水一樣透明。

師:從哪個字看出不是寫水?

生:“如”,像的意思。

師:能翻譯一下這句嗎?

生: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縱橫交叉,都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

師:翻譯得很好。月夜出遊,別有一番情趣。這裏虛實相間,如幻似真,賦予了月夜承天寺一種靈性。誰能來爲我們解讀一下這幅畫面

生:這裏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月光比作水,生動地寫出了月光的空明(皎潔)。

生:這裏虛實結合,用筆墨不多,但是卻爲我們畫了一幅很生動的山水畫。

師:中國畫重在寫意,寥寥幾筆,卻已有萬千意境。這位同學肯定在國畫上很有造詣,獨具慧眼。那這裏虛在哪?實在哪呢?

(經過這番辯駁,學生思維開闊了不少。)

生:這裏的月亮和竹柏應該是實寫的,“月光如水”和“水中藻荇交橫”則是作者藉助想象有感而發的,是虛寫的。

生:我覺得既然這裏可以把月光比作是一泓積水,也可以把裝滿月光的院子看作是一個池塘,這裏的竹柏就是水草。

生:還有“我”和張懷民,我們不是很象池塘裏的兩條小魚嗎?

(生笑。)

師:想象真豐富,幽靜的月夜池塘,兩條小魚在水草叢裏追逐、嬉戲,好不自在悠閒。

師:能不能把這句背背。

(很多學生已成竹在胸,順利背出。)

師:你認爲他還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生:我認爲他還是一個幸運的人。因爲被貶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但是卻還能找到象張懷民這樣和有共同愛好的人一起散步。

師:你爲什麼覺得他們有共同愛好?

生:文中說“念無與爲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他想找個一起遊樂的人,會馬上想到張懷民,我們一般說志同道合的人才會在一起。

(有生笑)

師:有一定道理。

生:下面還提到他去找張懷民的時候,“懷民未寢”,也沒有睡。沒準他也正愁沒人一起夜遊呢!

(小笑聲止,陸續有學生沉思,過會,又有學生舉手)

生:文章最後提到“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說明作者認爲他們有共同志趣,他應該把張懷民當成了比較要好的朋友。

(很多學生認同這種說法,在下面小聲迴應)

師:是啊,人生難得一知已,蘇軾和張懷民原來就是朋友。而此時在異地他鄉能得見老友,確實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學生先驚奇,而後釋然)

師:我們來背背這幾句。看誰能用自己的方法最快背下來?

(生背,過不一會,馬上有舉手。點名當場示範背。)

師(吃驚):那麼快而且把全文都背下來了。你是怎麼背的?

生:我在預習的時候按照時間、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來讀背,並且我還發現如果能把翻譯和課文結合起來讀讀記記,記得速度更快。不信大家可以試試。

師:學習時能找方法,思考着學,真不錯。還有哪些同學也用這種方法預習和背誦的呢?

(馬上有幾個學生舉手)

師:那我們現在試着來背背看,可以適當參看課文。

(在幾個學生的帶動下,基本背下來)

師:欣賞完剛纔的這幅“月下竹柏圖”,我們猜想一下作者當時的心情怎樣?

生:悠閒。

生:平靜。

生:應該還有憂傷。

師:你爲什麼這樣想?

生:因爲作者是被貶黃州,而且當的官又是沒有權的。或許他是苦中作樂。我覺得他心裏是不平靜的,很矛盾。

師:苦中作樂。說得好。那如果再用“閒”字組一個詞,你覺得還可以怎麼說?

生:閒中有愁。

(下面有學生提醒“閒愁”)

生:這樣的話,前面提到的“如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這裏的竹柏應該在動,因爲作者內心是不平靜的。

(學生表示贊同)

師:(板書“閒愁”)是啊,蘇軾滿懷抱負,愛民如子,在杭州做官時就曾爲當地百姓修了一座蘇堤。爲了紀念他,西湖名菜中還有一道以他的號來命名的菜呢!

生:(爭搶說)東坡肉。

師:蘇軾壯志難酬,抒發感慨,哪夜沒有月光,哪裏沒有綠竹和翠柏,只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的閒人罷了。

生:有一種不被重視的傷感。

師:如果此刻蘇軾就在你的面前,你想對他說些什麼呢?

生:我想對他說,我很佩服你,雖然你被貶官,但是卻仍然有這麼好的心態。

生:我想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你不放棄,一定可以重新站起來。

生:蘇軾,你在那麼艱苦的時候,還能找到朋友一起散步聊天,你應該感到慶幸。

生:我想說,你不要傷心,人們會記住你的功勞的,你應該爲自己感到驕傲。

生:……

師:剛纔大家與蘇軾做了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情真意切,我想如果他知道大家對他的理解,應該感到欣慰。

師:此時的蘇軾雖有“閒愁”,但他有沒有因此而意志消沉、悲觀失望呢?(幻燈出示)我們再來看幾首他被貶時寫的詩,感受一下。

蘇軾《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蕭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誰料春風吹酒醒,威冷山頭斜陽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師:從這些詩中,你看到了什麼?

生:我看到了一種樂觀。

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達了對人們的祝福,對美好事物的期待。

生:他沒有因此而消沉,我看到了他的自我安慰。

師:是啊,蘇軾曾多次被貶,詩詞中難免會有哀傷之情,但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作爲詩人的樂觀、豁達。(板書)

師:借月抒懷是古人慣用的手法,你還知道哪些關於月的詩句,又感受到了什麼樣的心情?

生:我從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感受到了他的濃濃的思鄉之情。

生:我從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感受到他對人們的美好祝福。

生:我從“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也感受到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

生:我從“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感受到對朋友的思念之情。

生:……

師:蘇軾遭遇“文字獄”,被貶黃州,壯志難酬,卻沒有消沉,仍能在不幸中找尋內心的平衡。這些都表現了詩人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學習了本文,希望同學們在欣賞月下小景時,也能體味學習到他那笑對人生的人生信念。

師:好,下面讓我們帶着這樣一種閒中有愁,又不失樂觀的感情來背一下全文。

(生背誦)

師:今天的課就到這裏,下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