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記承天寺夜遊教案設計

本文已影響 1.11W人 

教學目標

記承天寺夜遊教案設計

整體感知,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感受文章中描寫月色語句的精妙

揣摩作者寫作本文時的心情

教學重難點:感受文章中描寫月色語句的精妙

揣摩作者寫作本文時的心情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學生說出關於“月”的詩句。聽王菲演唱的蘇軾的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這首歌大家都比較熟悉,也知道《水調歌頭》是首詠月懷古的詞。同爲一輪或圓或缺的明月,不同的賞月者卻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在他們的筆下自然也就別有一番情致。因此在我國的古詩文中就有很多描寫到月亮的語句,如剛纔這首《水調歌頭》中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我們非常熟悉的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等等。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不同的心境下對月亮也會有不同的感受。就如蘇軾,他在《記承天寺夜遊》中抒發的月夜下的感受就與《水調歌頭》中的不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他的這篇遊記《記承天寺夜遊》。

二、破題了解

1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 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世族地主,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7歲知書,十多歲傳文,一生文采風流。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

蘇軾生活的時代大興“新法”,改革之風大盛。由於他反對王安石“新法”而被調離出京。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說他寫詩諷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獄。這就是當年有名的“烏臺詩案”(烏臺,指當時的御史府)。出獄後貶爲黃州團練副使。

之後他幾經貶謫,直到宋徽宗接位,大赦天下,他纔得到內徙的機會,但至常州便病逝了,時年66歲。死後諡“文忠公”。

學生看蘇軾圖片,三蘇亭圖片

2 介紹寫作背景

元豐二年,蘇軾由於和當時主張革新、實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見不同,作詩諷刺新法,因而被捕下獄。後出獄,責授黃州團練副使。這是個有職無權的閒差,於是他在郡城舊營地的東面開荒種地,有時也遊樂于山水,詠唱雄偉江山,感懷英雄人物,寫下了許多極其動人的散文和詞,如《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

《記承天寺夜遊》記的是元豐六年十月,蘇軾和好友張懷民同遊承天寺的情景。全文僅八十餘字,描繪了在承天寺夜遊時看到的月下美景。文章風格清麗、冷峻,而又不乏灑脫。

看承天寺圖片

三、聽錄音學朗讀

四、學生整體感知

1 .理解字詞

欣然:愉快的樣子。入戶,欣然起行。欲:想要。

念:想。與爲樂者:共同遊樂的人。遂:於是。至:到。

亦:也。相與:一同,共同。於:在。

2.理解全文

五、整體理解(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1、閱讀過全文,你覺得文中作者敘事、寫景、抒情都圍繞哪個字來寫,請說說理由。

明確:文中敘事、寫景、抒情都緊扣着”閒“字。入夜即“解衣欲睡”,見“月色入戶”便“欣然起行”,因“無以爲樂者”就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兩人在夜深人靜之時竟興趣盎然地“步於中庭”,這些都可看出作者與懷民兩人都是“閒人”,只有“閒人”纔有如此的閒情逸致,纔會觀賞到如此美妙的庭院月景。

2、文中描寫庭院中的月色,着力表現了月色的什麼特點,你覺得這段描寫好不好,好在啊裏?

月色的特點可用“空明”來概括。這段寫月景寫得出主要在於1、比喻運用傳神:“積水空明”比喻庭中月光清澈透明,“藻荇交橫”比喻月下美麗的竹柏倒影。文中沒有出現“月”字,但兩個比喻卻使人感受到了無處不在的皎潔的月光。2、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積水空明”正面比喻月光,“藻荇交橫”卻是用竹柏倒影來側面烘托,二者結合創造出一個冰清玉潔的透明世界。

六、重點探究

蘇軾是被貶到黃州時寫下了《記承天寺夜遊》你認爲他當時的心境是怎樣的?你怎樣來看待他的這種心境?

元豐六年已是蘇軾被貶到黃州第五個年頭了,雖然耕種田地可以自我安慰,雖然有壯麗山河可遊樂,卻仍感壯志未酬,心憂政事。這種心情從最後的兩個反問句便可體會。

月色與竹柏處處皆有,爲何此處月光與竹、柏分外令人動情?原來只是因爲有了作者和張懷民。因爲兩人的經歷有相似之處:兩人同是被貶之人,雖有壯志,無法實現,只是“閒人”而已。自謂“閒人”反映了他胸懷憤懣又自嘲、自解的心態。

七、比較拓思

柳宗元被貶永州時,寫下了《小石塘記》,蘇軾被貶黃州時寫下了《記承天寺夜遊》,同樣是被貶之人,同樣是寄情于山水之間,他們當時的心境有何不同?

柳宗元與蘇軾雖處於不同朝代,但他們在政治上的遭遇是相似的,在仕途失意時他們同樣選擇寄情山水也排遣愁懷、抑鬱,但二者的心境還是有不同的。柳宗元在《小石塘記》中流露得更多的是他政治上遭受挫折後內心的憂傷與悲苦,這從他對小石塘周圍環境的描寫中便可感受得到;而《記承天寺夜遊》則不同,;蘇軾在抒發壯志難酬的憤懣的同時,還呈現出自嘲、自解的心態,這從文中“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中可以感受得到,可以說蘇軾的心態要比柳宗元更樂觀一些。

八、總結歸納

主題思想:課文描繪了作者在承天寺夜遊時看到的月下美景,抒發了他壯志未酬的苦悶心情。

九、課外拓展

作者與張懷民夜遊承天寺,在文中對承天寺的月景作了精妙的描寫,試想象一下當時庭院中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請根據其意境寫一段文字,描繪一下作者筆下承天寺的月景。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