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五猖會》優秀教案 (原創)

本文已影響 2.21W人 

  教學目標

《五猖會》優秀教案 (原創)

知識與技能:瞭解魯迅及其創作。

過程與方法:理解本文詳略得當、層層鋪墊的寫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童年魯迅對“五猖會”的嚮往和背書時的無奈。

 教學重點:

理解本文詳略得當、層層鋪墊的寫法。

  教學難點:

體會童年魯迅對“五猖會”的嚮往和背書時的無奈。

  教學方法:

自讀法、點撥法、分析探討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型:

教讀課。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語】

我們中國的農曆節日,都有哪些啊?這些節日都有些什麼代表性的東西?(元宵節-元宵、端午節-糉子、中秋節-月餅、重陽節-出遊登高)。魯迅的家鄉還有什麼其他的節日呢?他小時候喜不喜歡過節呢?帶着這些疑問,我們一起去浙江的海陽,看看每年農曆四月十五的“五猖會”。

  【五猖會介紹】

五猖又稱“五通”、“五聖”。紹興人把它們說成是馬、猴、狗、雞、蛇五種動物之精。

傳說五猖神曾屢屢騷擾地方,攪戕世界,上天派了雷公電母追殺它們,四處尋找,不見蹤影,只在閃電轟雷中有六個丁壯在修海塘。這是保境安民的好事,豈能是五猖的所做所爲?況且人數也不符,終於被瞞了過去。從此五猖不再爲虐,改惡從善,也就被百姓寬恕而敬以爲神了。自此以後,東關鎮上便有了賽五猖會的習俗,日期是農曆的四月十五。

五猖會是迎神賽會的一種,就是把五猖廟裏的“五通神”請出來巡遊。它並非是每年迎賽,往往是數年,甚至二三十年才迎賽一次,所以一旦迎賽就轟動全縣,規模異常盛大。

 【作者介紹】

魯迅:(1881-1936),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浙江紹興人,出身於沒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少年時代,正值家道衰微,祖父周介孚因科場案入獄,父親患肺病不起,從小康人家墜入困頓的途中,他深深領略了社會的世態炎涼。他外婆家在農村,使他從小有機會接觸和了解農村和農民。所以對於少年,他回憶最多的便是當鋪的櫃檯,他對祖父和父親都很討厭。魯迅本來叫周樟壽,字豫山,11歲進三味書屋讀書時改爲豫才,17歲時到南京進了江南水師學堂,第二年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鐵路學堂。此間,他接觸了科學文藝書籍,接受了進化論思想,激發了變革圖強的熱情。1902年3月即魯迅21歲時考取官費到日本留學,先在東京弘文學院。1904年4月即23歲時在弘文學院畢業,同年9月,他離開東京,前往仙台醫專學醫。1906年4月初即魯迅25歲時離開仙台回到東京,棄醫從文,開始了他的文學活動。這一年,魯迅母親催促他回家結婚,但魯迅不願意父母包辦婚姻,讓母親把姑娘另嫁他人,魯迅母親卻發電報說“母病速歸”。回家後第二天,即1906年7月26日便舉行婚禮。魯迅戴上假辮子,穿着傳統婚禮服和母親選中的姑娘朱安結婚。朱安的腳本是三寸金蓮,但她聽說魯迅是新式人物,喜歡大腳板的女人,於是做了一雙大鞋,在鞋裏塞上棉花,以此來取悅於未來夫君。結果結婚那天,在她走出轎子時因爲不小心,使得鞋子從腳上掉了下來。儘管魯迅和比他大三歲的朱安結婚了,但魯迅躲着朱安,婚後第四天,魯迅和周作人及幾個朋友就啓程到了日本。直到1909年8月才從日本回國。回國後,在杭州一所師範任教。第二年7月,即魯迅29歲時回到紹興,在紹興任教。魯迅雖然人在紹興,但很少回家,他住在學校。偶爾回次家也主要是爲了看望母親。在家裏,他常常通宵批改作業或讀書、抄書、整理古籍,他有意不與朱安接觸。1912年即魯迅31歲時到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任部員。不久,隨部遷到北京。1918年初即魯迅37歲時參加《新青年》編輯工作,並在《新青年》上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此後一發不可收拾,陸續發表了《孔乙己》、《藥》、《阿Q正傳》等傑作,同時,寫了許多雜文和論文。1919年11月,魯迅在北京西直門買了一套房子,全家團聚。但魯迅的心依然孤獨痛苦,他不吃朱安做的飯菜,不穿朱安縫的衣服,最好兩人還是分居。不過,但當朱安身體不適,他還是僱上人力車,陪同她去看醫生。1923年,魯迅在任職教育部的同時,又在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兼任國文系講師,講授中國小說史,與他的學生許廣平相認識。1925年3月,女師大發生了學潮,作爲學潮中骨幹的許廣平爲了解除時代苦悶,探討中國女子教育前途,主動給魯迅寫了第一封信,他們開始交往。從此,魯迅開始了新的生活。此時,魯迅45歲,許廣平27歲,朱安48歲。魯迅由於支持羣衆鬥爭,受到北洋政府通緝,1926年離開北京前往廈門大學任教。這一年,許廣平也從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畢業,受聘於廣東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8月26日,魯迅與許廣平同車離開北京,分別前往廈門和廣州。1927年魯迅又抵達廣州,在中山大學任教,同年9年,魯迅和許廣平離開廣州,抵達上海,10月,他們最終衝破世俗的藩籬,以同居方式結合在一起。1929年,魯迅50歲時,魯迅、許廣平之子周海嬰在上海出生。1936年10月,魯迅在上海逝世。消息傳到北京,朱安很想南下參加魯迅的葬禮,但終因周老太太需要人照顧而未到上海。1943年魯迅母親病逝,

只剩朱安一個人了。1947年,朱安孤獨地去世,身邊沒有一個人。

魯迅作品集: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而已集》;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神

話傳說演義”性質的歷史小說,如《補天》、《奔月》等)。

 【《朝花夕拾》介紹】

《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全書由《小引》《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範愛農》《後記》構成,一向得到極高的評價。裏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展現當時的世態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魯迅先生對社會的深刻觀察和對家人師友的真摯感情。敘述情切感人,又有機的糅進了大量的描寫、抒情和議論,文筆優美清新,所以被堪稱現代文學史上最高水平的回憶散文。

 【內容解析】

1、通讀課文,思考:文中一共寫了幾次賽會?分別用五個字各爲它們擬個標題,並指出其詳略。同時比較幾次賽會在內容和寫法上的異同。

明確:全文共寫了四次迎神賽會。第l、2自然段,寫“童年看賽會”,略寫。第3自然段,寫“明代的賽會”,略寫。第4自然段,寫“親見的賽會”,略寫。第5—22自然段,寫“東關五猖會”,詳寫。

2、第4部分是全文的重點。可分爲幾層?

明確:可以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第五段,介紹五猖會的來由。第二層,第6—20段,敘寫“我”去看五猖會前的情感變化的經歷。第三層,第21—22段,寫“我”的感受和疑惑。

3、“我”去看五猖會前的情感變化經歷了幾個階段?

明確:經歷了四個階段:高興 失望 夢幻 沒多大意思

第一,高興地“笑着跳着”催促。作爲孩子,最愛的是熱鬧,因此,聽說要看迎神賽

會,當然非常高興,因此總是嫌時間過得太慢,催促大家快搬東西。第二,“忐忑”、“擔心”地強記。“我似乎從頭上澆了一盆冷水”,充分展示了作者從高興到沮喪的極度失望的心情。失望,也就是對父親在孩子高興的時候讓其背書的這種教育方式的不解。第三,夢幻“鐵鉗”的幫助。在母親、工人、長媽媽默默的靜候中,作者急急誦讀的聲音發抖,彷彿深秋的蟋蟀,在夜色中嗚叫。在困境中,作者很自然地出現幻想,這幻想是“頭裏要伸出許多鐵鉗將什麼‘生於太荒’之流夾住”。終於,作者夢似的背完了。第四,熱鬧,但沒有什麼大意思。文章的最後通過對比:大家高興,而“我”卻覺得似乎都沒有什麼大意思,含蓄地反映出了父親在孩子最高興的時候讓其背書對孩子心靈的傷害。

4、爲什麼如此盼望如此嚮往的賽會,我眼裏卻變得似乎沒有什麼大意思了?反映出什麼問題?

明確:原因在於父親強制自己背書這件事情影響了我看賽會的心情。他已經對我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在這一部分裏,作者詳寫了背書一事,對五猖會幾乎沒有什麼描寫,一筆帶過,如此盛大的賽會卻沒有在我腦海裏留下印象,反而記憶最深刻的是父親強迫我背書的整一過程,由此可見,背書一事對我幼小的心靈來說是一次多麼沉重的打擊。從家庭角度來看,反映了父親專制對兒童天性的扼殺;從封建舊教育角度來看,書的內容生硬深奧,艱澀難懂,背書方法機械,採用死記硬背方式,反映出封建舊教育對兒童身心發展的束縛和危害。

5、歸納文章主旨。

明確:本文通過寫一次盼望已久的迎神賽會,卻因父親強迫自己背書而感到失望無奈的事情,突出背書一事對幼小心靈的傷害,表現對長輩不能理解兒童真實心情的傷感與困惑,反映出封建社會家長專制教育對兒童天性的摧殘和迫害,從而深刻批判了封建的教育制度的腐朽和反動。

作業佈置:預習《想北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