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及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2.13W人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範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及教學反思

一、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

1、瞭解小中見大、以事寓理的記敘方法。

2、掌握“灌、峭、嘲、納、翼、遙、攀”等7個字。

能力訓練:

1、 能有感情地誦讀課文,複述故事情節,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感悟文章所寄予的生活哲理。

2、 初步學會與《在山的那邊》進行比較閱讀。

思想情感教育:

1、感受“我”在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對生活的意義。

二.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教學《走一步,再走一步》,讓學生學會有感情地誦讀課文,在複述故事情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進而感悟生活哲理。 ·

二、教學設計

①感知內容

故事導入:

1945年1月,在英格蘭的沃頓空軍基地。一個上尉飛行員接受了一項任務,駕駛沒有任何武器裝備和防護設施的蚊式雙引擎飛機深入到德軍本土執行偵察任務。他覺得幾乎無法完成任務,想象着飛機坐艙被炮彈擊中,自己鮮血飛濺,連跳傘的力氣都沒有。

第二天,他駕機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誡自己,現在,只是起飛,飛起來就行。升到兩萬五千米高空時,他又告誡自己,現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無線電的指導下,保持這個航向20分鐘,就可以到達荷蘭的素文島,這個,不難作到。·

就這樣,他不斷告誡自己,下面只是飛越荷蘭,這並不難,然後是飛臨德國,根本不須想更多的事。而且,還有後方的無線電支持。就這樣,一程又一程,這位上尉終於完成了任務。當他接受盟軍的獎勵時,他說,我之所以成爲孤膽英雄,完全是因爲我小時侯一段經歷的啓示。·

同學們,你們想知道這個人是誰,他是怎樣克服自己的困難的嗎?

[學生討論後明確]:

1、他就是作者莫頓·亨特,剛開始他非常怕死,但是他自己改變了想法,認爲自己現在在英國沃頓空軍基地起飛,只要飛起來就行。第二步飛二十分鐘就可以輕鬆到達荷蘭,第三步不用多想就可以飛到德國,終於完成了任務,成了孤膽英雄。·

2、他所採用的方法就跟課文題目一樣,採用了走一步,再走一步,把大困難便成小困難,逐一克服,終於取得成功。·

出示幻燈,展開討論:同學們,你在生活中遇到過哪些困難? [聯繫自己在玉海中學的住校生活]

[明確]

1、我很想家,很想回家看看爸爸、媽媽。

2、以前的我對父母依賴性很強,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現在,衣服要自己洗,生活要自己照顧,現在六天了,我想我會很快適應這裏的生活的![師進行表揚]

……

[小結]大家提到了“依賴”,我想雄鷹教小鷹學飛的故事可以給大家一點啓發:鷹媽媽爲了讓小鷹學會飛翔,就把小鷹從懸崖上的窩中推了下來,小鷹拼命的拍打翅膀,重重的掉在地上;鷹媽媽又把小鷹叼到窩中,又一次次地推了下來,終於小鷹也學會了飛翔。

可見在困難面前,只有知難而進,鼓起勇氣和信心,就像上堂課中餘滿同學提到的“不要氣餒,堅持到底,成功就在終點等你!”今天,老師向大家推薦美國作家莫頓·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看看他是怎樣從一件小事,感悟到一個人生哲理,給我們以啓示的。·

②默讀文章

要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中心意思,還要讓學生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現代文每分鐘不少於500字。默讀完課文,請學生複述課文內容。

屏幕投影複述要點:時間、地點、人物、環境、故事過程

[學法指導]

a.默讀要求(時間、內容)

b.複述要求(時間、地點、人物、環境、情節)

學生討論、交流、補充、評論(可小組交流,也可大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複述課文內容時,要突出“脫險”的過程這個重點。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複述不是背誦,即使給與複述較好的學生以鼓勵。

合作探究1:

通過複述故事情節,同學們瞭解了文章的大意,是寫“我”童年一次“脫險”的經歷。他是怎樣脫險的呢?其中又蘊含什麼生活哲理?作者是怎樣說的?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最後一段,思考下面的問題。·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

a.“我”陷入怎樣的險境?又是怎樣脫險的?

b.這件小事給你哪些啓示?

學生朗讀課文後,四人小組討論以上問題。

[教師小結]:從這篇課文中,可以學到作者小時候在那座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這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人生經驗。無論怎樣的危險和困難,只要把它分解開來,分解爲一小步一小步,困難就不大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個人生的哲理。這給我們一個啓示,在生活中要善於感悟,善於感悟,人就會聰明起來。21·cn·jy·com

合作探究2:

聯繫你的生活,講講你“吃一塹,長一智”的經歷,把你的感悟與同學們分享,讓大家都變得聰明起來!

例1:小學五年級期中考試我考了全班第三十名,開完家長會,爸爸對我說期末考試一定要考前十名,當時我想天哪!我怎麼辦?打死我也做不到呀!我對學習漸漸失去了興趣。辦主任發現了,找我談心。告訴我,先定目標考到前二十名,再考前十五名,再努力爭取考前十名,而且他說他非常喜歡聰明的我,而且他堅信我一定可以實現我的想望的。[教師鼓勵,“想望”一詞已能夠學以致用!語言積累很重要!]·

[小結]這位同學所用的方法跟作者小時候在那座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這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人生經驗。無論怎樣的危險和困難,只要把它分解開來,分解爲一小步一小步,困難就不大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個人生的哲理。這給我們一個啓示,在生活中要善於感悟,善於感悟,人就會聰明起來。[給大家2分鐘背誦黑體字,並比賽誰背得最好。]

③體驗反思

同學們,學習了《走一步,再走一步》這篇文章後,請你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感受。[大屏幕投影問題:聯繫生活,說說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樣戰勝困難,實現理想的?]

學生拿出準備的練筆,可小組交流,也可全班交流(只要學生聯繫自己,無論體會大小,教師都要鼓勵)。

[教師小結]居里夫人說過,“生活對於任何人都非易事”。大家在學習了《在山的那邊》、《走一步,再走一步》兩篇課文,給你留下什麼思考呢?

進入初中,這是人生路上的一個新的起點。要在新的起點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對無數困難。怎樣面對無數困難,將是我們初中學習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實際問題。希望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學習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堅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山的那邊”永遠召喚着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達理想的彼岸。

第二課時

一、教學重點、難點:

1、 理清課文的結構和詳略安排。

2、 能找出課文中描寫心理活動的語句並理解其作用。[藉此對“我”的性格進行分析]

二、教學過程:

(一)分析結構

1、按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啓示把故事分成四個部分,並在課文中標出。(板書)

2、概括每一個部分的大意並用一句簡短的語句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3、記敘的順序是什麼?(順敘)

板書設計:

(二)分析描寫心理的詞語並理解其作用。

1、從第一部分中我們可以得知“我”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孱弱多病,常受到母親“不要冒險”的訓誡)或“乖、懦弱、膽怯”

2、但在玩厭了彈子游戲想找新花樣來玩的心緒中,禁不住夥伴們的鼓動,終於也跟着大家去爬懸崖,結果被困在了懸崖上。21教育網

3、齊讀第二部分,劃出描寫“我”的心理狀態的詞語。

(全身顫抖、冷汗直冒、心在嶙峋的胸腔裏面撲撲亂跳、嚇得幾乎要暈倒、軟弱地哀求、頭暈目眩、啜泣、恐懼和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動彈。)·

4、這些詞語描寫出“我”當時的一種什麼狀態、心理?

(有被拋棄的委屈、有受嘲笑的羞辱、有不知所措的迷惘、有不該冒險的悔意;然而最強烈的是恐懼感)

5、如何理解課後練習三中的前一句話?

(“我”此時非常害怕摔死,以致自己在啜泣一時也不知道。)

6、爲何不直接寫“我”哭了?

(一是真實的需要,“我”太害怕了以致連自己哭了也不知道;二是寫法的需要,這樣寫更能將“我”當時的恐懼心理描寫得真切、生動。)·

7、分析“我”爬下懸崖時心理經歷過幾個變化過程?

最初:毫無信心 “我下不來…..我會摔死的。”

繼而:信心萌發 “這似乎是能辦到的”

隨後:信心大增 “我”能辦到

最後:激動啜泣

8、學習《走一步,再走一步》,還給你哪些啓示呢?

①假如你是“我”,將怎麼辦?

②假如你是“我”的同學,將怎麼辦?

③傑利與其他孩子有什麼不同?

④父親爲什麼不把“我”抱下懸崖,而是教“我”自己下來?

請同學們在課間討論交流,整理在練筆本上。

[明確]重點討論④:

父親是爲了能讓“我”學會自己面對人生中的困難,他救得了兒子一次,但不可能救他一輩子。

父親教給我好方法,讓我一輩子受用。

[小結]:授之以魚,莫若授之以漁。父親並沒有責備不聽話的“我”,先是安慰“我”,他要和“我”一起回家吃晚飯;給“我”鼓勵,給與信心和勇氣,“你能辦得到的。”;他還誇“我”,說“好”,讓“我”不要擔心;當“我”踩到了岩石後,他又一次誇“我”,說“很好”,並告訴“我”如何做下一步。可見“父親”指點有方,給“我”信心和勇氣,終於有了人生第一次成功的經歷·

[總結]本文是美國作家莫頓·亨特65歲那年寫的回憶8歲時一次爬懸崖的經歷。作者把這一經驗推而廣之,成爲人生的寶貴財富,成爲戰勝一切艱難的法寶。

這篇課文,特別是“着眼於那最初的一小步”這一句,說的是困難再大,也是可以分解的,一個大困難分解成一個個小困難,就不難克服了。這篇課文,它啓發我們在生活中要善於感悟,凡事要想一想其中包含一個什麼道理,悟到哲理就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就成爲一筆精神財富。善於感悟,寫作文,也有東西可寫,在不起眼的題材上也能寫出好文章。

(三)比較閱讀:

大家在學習了《在山的那邊》、《走一步,再走一步》兩篇課文,給你留下什麼思考呢?你覺得它們有什麼共同之處?·

[明確]兩篇文章都提到如何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在山的那邊》告訴我們人們要實現遠大理想,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鬥,要一次次戰勝失望,征服所遇到的任何困難。[或在困難面前,不要氣餒,要堅持到底,成功就在終點等你。]

[教師總結]

居里夫人說過,“生活對於任何人都非易事”。進入初中,這是人生路上的一個新的起點。要在新的起點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對無數困難。怎樣面對無數困難,將是我們初中學習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實際問題。希望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學習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堅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山的那邊”永遠召喚着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達理想的彼岸。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

和學生共同學習完《走一步,再走一步》,感覺這課有得有失。得在學生結合實際對文章主旨的感悟,失在朗讀教學環節處理不到位。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由於時間關係,我的教學環節中的朗讀訓練不夠到位。朗讀一直以來是語文教學最重要的教學手段,以讀帶講,從讀中悟,古人都總結出了“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寶貴經驗。這一點我是很贊同的,在教學中也注意了朗讀訓練。在這篇課文中,“‘嗨,慢着’我軟弱地哀求道,‘我沒法……’”大多數的同學能自己處理輕重緩急,注意到情感的變化。特別是幾個朗讀好的學生,讀起來聲情並茂,抑揚頓挫。這是本文的朗讀難點,要把那種哀求的味道,那種軟弱地哀求的味道讀出來不是件容易的事。朱立然,那個學習不肯努力的小男孩卻把它讀得那麼精彩,那種哀求的味道讀得我心軟。馮旭滿含嘲諷的一句“再見”“你要是想呆在那,就呆在那好了”更是讓大家如臨其境。然而,因爲在引導學生去感悟它複雜的情感上,用去了不少時間,結果本來就滿打滿算的時間現在是遠遠不夠了,只好忍痛割愛,以至脫險部分也沒有充分展開讀,原先設計的通過分角色朗讀體會父子之間的情感交流也只好忍痛割捨。·

原來設計的意圖是先讓學生通過朗讀感悟我在父親的幫助下怎樣樹立信心,增強勇氣,獲得巨大的成功感,然後讓學生設想如果父親是自己爬上去把我背下來,我的人生又該是怎樣的人生,通過比較讓學生體會父親博大的愛的同時,明白路是要靠自己走的。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這個人生哲理的理解。這樣層層深入,特別是結合自身的感受,學生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就會牢牢記住這個人生哲理,用它指導自己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然而,因爲受教學時間的限制,後面的安排也被捨棄了。這無疑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

通過這一環節的反思,我意識到課上要有主有次,不能面面具到,即使有取捨,也要慎重,語文課堂的琅琅的讀書聲不能少。

當然,這節課也有讓我欣喜的方面。在總結本文主旨後,我安排了下面的環節:

“同學們,人生路上會有許多的困難,要想最終達到成功,也許並不難,它只需要你走一步,再走一步。請你以生活中你熟悉或熟知的人物的例子,以簡單的小故事形式來闡釋這段話,好嗎?”

我發現,原先的課堂沉悶氣氛一掃而空,同學們的熱情一下子高漲起來。爲了充分理解,我採用了同伴合作,我給各小組三分鐘的時間交流。豐富多彩的答案流瀉而出:

1童第周曆經生活的艱難,邁出艱難的一步,最終成爲大科學家。

2王獻之靠“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精神,練黑了一墨池的水,終成大書法家。

3李時珍歷經27年的艱苦鑽研,實現了找一棵再找一棵,終於成就了《本草綱目》。

4唐僧師徒堅持闖一關,再闖一關,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回真經,功德圓滿。

5我在練習掂勺炒雞蛋時體會到:要想成功並不難,它只要你試一次,再試一次。·

6張海迪高位截癱堅持自學外文,她做到了學一篇,再學一篇,最終精通七國文字。

7愛迪生憑藉“試一次再試一次”的毅力,實驗失敗數千次,終於有了近千項發明。

8居里夫人戰勝種種艱難險阻,終於提煉出了鐳元素。

9勾踐臥薪嚐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忍辱負重,等待時機,終於成功。

10孔子仕途不通,轉而著《春秋》,堅持著一篇,再著一篇,最終成爲中國文化的聖人。

11屈原理想難以實現,被放逐轉而著《離騷》,成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聲名卓著的詩人

12曹雪芹一生窮困潦倒,由於他笑對生活,堅持改一次,再改一次,10年批閱增刪數百次,纔有了今天的鉅著《紅樓夢》。

13音樂巨人貝多芬雙耳失聰,扼住命運的咽喉,不斷奏一曲,再奏一曲,創造了享譽世界的《命運》交響曲。

14劉翔面對110米欄,跨一步,再跨一步,終於登上世界冠軍的寶座。

我完全陶醉在學生們的精彩闡釋中。贊可夫曾說:“ 教師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通過這一教學環節,使我更清醒地認識到,作爲一名教師,我們應時刻謹記着,每一個學生,都是活生生的智慧的個體,我們要讓那一顆顆個性的種子,發芽、開花、結果。只要我們精心的呵護學生在閱讀中形成的蓓蕾,儘可能的給他們以陽光的溫暖,雨露的滋潤,總有一天,這些小小的蓓蕾就會綻放出迷人的花朵,散發出醉人的馨香!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