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我愛這土地人教版語文七年級教案

本文已影響 2.95W人 

一、教學目標

我愛這土地人教版語文七年級教案

(一)知識和能力: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達到背誦默寫。

(二)過程和方法:在朗讀中體味感悟現代詩歌的特點;結合背景體會並理解作者的強烈情感。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民族情感的深情體驗。

二、學習重難點:結合背景體會並理解作者的強烈情感。

三、課時安排:2課時

四、課型:朗讀課,賞析課。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誰不愛自己的母親.誰不愛自己的祖國?穿越時空,只有一種感情能將民族的心聯繫起來,那就是對祖國深深的愛戀。著名詩人艾青就眼含熱淚寫了一首對祖國母親的深情讚歌——《我愛這土地》。今天,讓我們—起來感受它。

(二)穿插一:背景資料介紹

艾青出生於1910年,浙江金華人。他生長在農村,自幼爲貧苦農婦哺養,對農民有着兒子般的深情。長大後的曲折經歷、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長爲—個革命者。他的早期詩作多詛咒黑暗,調子沉重憂鬱,但對生活充滿希望與憧憬。

《我愛這土地》寫於抗日戰爭開始後的1938年,當時日本侵略軍連續攻佔了華北、華東、華南的廣大地區,所到之處瘋狂肆虐,妄圖摧毀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國人民奮起抵抗,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詩人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滿懷對祖國的摯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詩。

(三)活動一:深情地朗讀

我愛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着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着/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颳着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

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1、學生結合背景資料、根據自己的理解自己試讀。

2、教師範讀。(師板書:悲壯、激昂、深沉)

3、聽課文錄音。

4、齊讀。

5、自讀。

6、指名學生朗讀。

7、跟老師讀。

8、再聽不同的課文錄音。

9、小組比賽讀。

10、齊讀。

(四)活動二:細膩地體味

1、回顧《石榴》一課,引入象徵手法的概念。

2、初讀詩歌我們知道作者把自己比作一隻鳥,藉助鳥的歌唱來抒發自己的感情。那麼這隻鳥歌唱的內容有哪些呢?請同學們幫老師找找看。(土地、河流、風、黎明)

3、引入意象的概念。

4、探討詩中意象的象徵意義。多媒體顯示。

板書:

鳥——詩人自己

土地——災難深重的祖國大地

河流、風——不屈不饒、永不放棄的抗爭精神

黎明——苦難人民的希望、抗戰即將勝利的黎明

最後兩句詩——直接抒情。教師小結:全詩巧妙地通過多種意象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愛國之情,從而激勵着當時中國人民抵抗侵略者的鬥志。

全班站立齊讀全詩(朗讀目標:讀出深沉、激昂、悲壯之情)

(五)活動三:問題探討:詩中哪些地方體現了詩人濃烈的、熾熱的、真摯的愛國之情?

1、小組討論;

2、推選代表回答;

3、師生共同形成答案。

板書:“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飽受磨難都要拼盡勁用整個生命去歌唱。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耗盡生命後投身土地懷抱。熾熱地眷戀土地,獻身祖國。

“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直抒胸臆,捧出那顆熾熱的、真摯的愛國心。

“……”:六個省略號,傳達出詩人深沉的愛國之情,餘韻未了。

(六)課堂小結:同學們,這首詩凝聚着詩人對祖國大地母親最深沉的愛。讀了這首詩,相信同學們一定感受到了那個苦難的年代,詩人對祖國最真摯的愛的表白。這心聲,是歷久不衰的主旋律,更是永遠唱不盡的主題。(學生跟着幻燈片的滾動朗讀)

(七)課外拓展:結合上幾張圖片,聯繫我們今天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假如你是一隻鳥,你會唱些什麼?請選擇適當的詞語填空.

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應該用的喉嚨歌唱:這被滋養着的土地,這永遠洶涌着我們的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颳着的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

爲什麼我的嘴角常含?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可從下面詞語中選出最能表達詩意的進行填空:

笑容、笑眼、埋葬、融化、夕陽、朝霞、啼血、圓潤、

憤怒、激情、感動、猛烈、狂風暴雨、和風細雨

(八)佈置作業:課後思考練習一、二、三。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