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四年級教案

四年級下冊:《自然之道》教學實錄

本文已影響 2.27W人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

四年級下冊:《自然之道》教學實錄

生:喜歡

師:養過小動物嗎?

生:養過。

師:有誰養過金魚啊?

師:看來我們班的養育專家真不少!我可真是找對人了。在這裏,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你們,前段時間,老師也養了兩條小金魚,過年走親訪友幾天回來後,看到我的兩條金魚還在快活地游來游去,當時,我心想:這兩天,可把我的兩條小金魚餓壞了,於是,趕緊給它們大把大把地餵食。可是沒想到,第二天它們卻死了。這是爲什麼呀?(生紛紛舉手)

師:你告訴我?

生:它們脹死了。

師:你告訴我?

生:一次吃了好多。

師:你也想告訴我?

生:也可能是被脹死的。。

師:謝謝小專家的指點!我可真糊塗。原來給魚餵食也是講規律的。像我這樣,一次喂得太多,急於求成,反而會害了它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發生在大自然的一個真實的故事。請看老師寫課題。板書:自然之道

師:請同學們齊讀一遍。

生:自然之道

師:在這裏,“道” 是什麼意思?

生:規律

師:對,“道”就是規律。“自然之道”就是——

生:自然的規律

(評點:教師用自己的生活經歷,採用向學生請教的方式,拉近了學生的距離,又激發了學習興趣。)

師:聲音真好聽。那這篇課文想要告訴我們一個什麼樣的自然規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把書打開,翻到35頁。在讀文之前,老師有個要求:請看大屏幕,請同學們大聲地讀一讀初讀要求。

生:齊讀“初讀要求”

師:好,帶着這個要求把課文讀一讀吧!

師:都讀好了。下面,誰來說說讀了課文以後,你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生1:太平洋綠龜讓我們給糟蹋了。

師:這個詞用得真好!

生2:這篇文章講了遊客極力要求嚮導把幼龜抱到大海去,可是嚮導把幼龜抱走不久,成羣的幼龜都從巢穴魚貫而出了。

師:不錯,你讀了幾遍?

生2:一遍

師:一遍就知道講了什麼,真不錯。

生3:講了遊客們不懂得幼龜的自然之道,還引起幼龜成羣而出,結果被食肉鳥吃了。

師:啊,你真會用自己的語言回答,真棒!

師:那這篇課文講的是我和七個同伴以及一個生物學家嚮導到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島旅遊。在海島上,他們見到了幾種動物,你們想知道這些動物長得什麼樣嗎?

生:想

師:一起來看吧!(投影出示)

師:這是——

生:海龜

師:太平洋綠龜,用一個詞來形容它?

生:綠

師:還有呢?

生:龐大

師:這個詞用得真好!接着往下看。這是——

生:幼龜

師:太平洋綠龜小時侯,也用一個詞來形容它。

生:小。

師:那文中會怎樣形容它呢?

生1:太平洋綠龜的體重在150公斤左右,幼龜不及它的百分之一。

師:你也找到了。

生2:太平洋綠龜的體重在150公斤左右,幼龜不及它的百分之一。

師:都找出來了,我們一起來讀。(生齊讀)

師:150公斤左右有多重呀?

生:300斤

師:哦,相當於我們5、6個同學合起來體重那麼重。哦,真重啊!大自然真是神奇啊!

師:我們接着往下看。這是——

生:海鷗

師:文中所說的食肉鳥中的一員。

師:這是——

生:鰹鳥和海鷗

師:這兩個詞你們讀得很正確。在這篇課文中,有很多詞語不好讀,老師把他們找出來了,考考你們!誰第一個接受挑戰?嗯,這位小姑娘。

生:讀詞

師:讀得很正確,挑戰成功!挑戰者2號,你來!

生:讀詞

師:還有同學想讀。那麼這樣吧,我們男女同學來比一比,有請男同學。

(男生齊讀)

師:女同學倒着讀。(女生齊讀)

(評析:通過引導認識文中的動物開始進入識字、學詞,爲進一步學文打下基礎;讀的方式多樣、靈活,能達到檢測自讀效果的作用。)

師:啊呀,老師讓你們倒着讀、順着讀、跳着讀,都沒有考倒你們。36位狀元真棒!在這些詞語中,有些詞、有些字是要我們會寫的。其中,這兩個字寫起來有些複雜。(投影出示愚蠢)老師想讓你們仔細地看一看。這兩個字是什麼結構?

生:上下結構。

[!--]

師:像這樣的字,上面的筆畫比較多,下面的筆畫比較少,我們寫的時候要注意上寬下窄。來看老師寫:“愚”字上半部分的最後三筆是豎、提、點,同學們跟着我寫。下面的心字寫得扁一些;“蠢”字上面是一個“春”,下面兩個蟲也要寫得扁一些,還要靠緊。同學們,請你們漂漂亮亮地把這兩個字寫在課題邊上吧!(同學寫字,教師巡視,適時評價)

師:都寫好了嗎?

生:寫好了。

師:我們把這兩個字再讀一遍。

生:愚 蠢

(評析:重視寫字,抓住字的關鍵筆畫進行重點指導,適時評價,學生有收穫。但筆畫規則不恰當。)

師:看,字不但會讀了,而且我們也會寫了。這樣,這兩個字就被我們牢牢地記住了。同學們,這兩個字出現在文中的哪句話中呢?請快速地把它們找出來吧!

師:啊,找得可真快!晶晶,你說!

生: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師:找得完整嗎?

生:我們很快知道: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師:在這裏,有個標點——冒號,它不能單獨地成爲一句。我們一起來讀。

生:讀

師:看這裏,蠢和事組成了一個詞——。

生:蠢事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什麼事是蠢事呢?

生:好心辦壞事。

生:幫助別人幫了倒忙。

生:好心反而辦壞事。

生:做了不該做的事

師:剛纔老師說的自己大把大把地給金魚餵食,做的是——

生:蠢事

師:我們以前學過的一篇寓言故事——揠苗助長,其中的種田人把禾苗一棵一棵地拔高,做的是——

生:蠢事

師:那,請同學們看課文,文中的我們做了什麼蠢事呢?請你們細心地讀,找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吧。(指名說)

生:嚮導抱走幼龜不久,成羣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

師:這位女同學,請你說。

生:那隻先出來的幼龜,原來是龜羣“偵察兵”,一旦遇到危險,便會返回龜巢。

生:那隻幼龜被嚮導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以爲外面很安全,於是爭先恐後地結伴而行。

師:讓我們一起來好好地看這一段話。(投影出示)請同學們齊讀一遍。(學生齊讀)

“那隻先出來的幼龜,原來是龜羣“偵察兵”,一旦遇到危險,便會返回龜巢。那隻幼龜被嚮導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以爲外面很安全,於是爭先恐後地結伴而出。”

師:那麼,從這段話中,你明白了什麼?

生:我知道幼龜原來是有“偵察兵”的。

師:幼龜原來是有“偵察兵”的,你真會讀。

生:我也知道了幼龜原來是有“偵察兵”的,而且幼龜很聰明。

師:同學們,是啊!它可不是普通的幼龜,它是龜羣的偵察兵。它遇到危險,會自己返回龜巢。

師:而我們不知道,我們幹了——

生:蠢事

師:請同學們把這段話再讀一遍。(生齊讀)

師:這隻幼龜它出來幹什麼呀?

生:它出來偵察。

師:你是從哪段知道的?

生1:——

師:不要緊,坐下聽別人說。

生2:那天我們上島時,已近黃昏,很快就發現一隻大龜巢。突然,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

師:真會聯繫上下文讀書。她讀得是第幾自然段?

生:第三自然段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這隻幼龜是怎樣執行它的偵察任務的吧?(投影出示第三自然段內容)

“正當幼龜躊躇不前時,一隻嘲鶇突然飛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師:男同學先讀。(男同學齊讀)

師:這幼龜,它是怎樣偵察的呀?

生:這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xuè)。

師:巢穴(xué)

生:正當幼龜躊躇不前時,一隻嘲鶇突然飛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師:還有人想說

生:突然,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

師:“欲出又止”是怎樣的行爲?

生:出來一下又進去一下。

生:想出去但又停止不動。

師:下面我們用手錶演一下欲出又止。想出去又停下腳步。從這個動作中,我們感受到當時幼龜什麼樣的心理?

生:猶豫的心情

生:恐懼的心情

生:躊躇的心情

師:它這麼躊躇,它這麼猶豫,有沒有道理?

生:有

師:從哪個方面看出來?

生:正當幼龜躊躇不前時,一隻嘲鶇突然飛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師:它感受到了危險。是啊!這隻幼龜,它很猶豫,是因爲它覺得很危險,可是我們卻要抱走它。我們幹了——

生:愚蠢的事。

師:來,讓我們把自己想象成那隻幼龜,讓我們讀出當時幼龜猶豫的心理和危險的氣氛吧。

生:突然,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正當幼龜躊躇不前時,一隻嘲鶇突然飛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師:我們讀書啊,就要這樣入情入境。這隻幼龜被抱走,其他在巢穴裏的幼龜看到又會怎樣呢?來,我們來看這幅圖。(投影出示)

生: 嚮導抱走幼龜不久,成羣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

師:什麼是“魚貫而出”?

生:一隊接着一隊出來。

生:像游魚一樣出去。

師:你是怎樣理解的?

生:我是根據“魚貫而出”這個魚字理解的。

師:很好,你真會理解。像幼龜這樣一個接着一個出去叫做——

生:魚貫而出

師:來,我們把這句話再讀一遍。(生齊讀)

師:這隻幼龜被抱走,其他幼龜也爭先恐後地爬向大海,我們幹了一件——

生:蠢事。

[!--]

師:請同學們看到課文,把課文的第五自然段一起讀一遍。然而,預備讀。

生:“然而,接着發生的事情……於是爭先恐後地結伴而行。”

師:從以上文字,我們知道是誰抱走幼龜的?

生:嚮導

師:嚮導是幹什麼的?

生:指導別人來遊賞的。

師:你的課外知識可真豐富。

生:引導的。

師:那會讀書的你們知道文中說他不僅是位嚮導,還是一位——

生:生物學家

師:你們知道嗎,生物學家是幹什麼的?

生:專門研究動物的。

生:研究生物的。

師:是呀,生物學家是對動物、植物非常瞭解,也很有研究的人。他肯定不會向老師那樣糊塗呀。可是他抱走這隻幼龜呢?來我們好好地讀這一句話。(投影出示)一起讀。

生:嚮導極不情願地抱起那隻幼龜,朝大海走去?

師:這裏有個詞——

生:極不情願

師:同學們真會讀書。從這個極不情願,你知道了什麼?

生:嚮導其實根本就不想抱那隻幼龜。

師:那你是怎麼理解極不情願這個詞的?

生:嚮導他是生物學家,他知道自然規律。他爲了讓大家知道自然規律,犧牲那隻幼龜來告訴我們。

師:你真會讀書啊,還加上了自己的理解。我們從這個此“極不情願”,大家都知道什麼意思啊?大家一起說。

生:很不情願。

師:很不情願,非常不願意。那麼是什麼原因使他非常不願意抱起這隻幼龜呢?

生:嚮導的冷淡招來了同伴們一片“不能見死不救”的呼喊。

師:哦,這是課文的第四自然段。一個人在說,一片呼喊,在呼喊什麼呀?

生:不能見死不救。

師:我們要救這隻幼龜,是我們覺得這隻幼龜很危險。我們要救完全是出於我們的一片憐憫之心,出於我們的一片同情之心,出於我們的一片好心。

師:可是,我們好心救起這隻幼龜,卻使其他的幼龜得到了錯誤的信息,爭先恐後地爬向大海。我們幹了一件——

生:蠢事。

師:然而,事情並沒有到此結束。從巢口到大海的這一大片海灘滿是成羣的幼龜,這時候他們又遭遇到什麼呢?請看。(投影出示課文插圖)這是文中描述的一幅場景,你看到了什麼?

生:成羣的食肉鳥在吃海龜。

生:那些潮鶇、海鷗,還有鰹鳥在吃幼龜。

生:數十隻幼龜已經成了潮鶇、海鷗,還有鰹鳥的口中之食。

生:食肉鳥吃得很飽。

生:食肉鳥把海龜全部給叼走了。

師:那你彷彿聽到了什麼?

生:幼龜在叫喊。

生:發出歡樂的聲音響徹雲霄。

生:它在食肉鳥口中掙扎。

師:孩子們,你們都入情入境了。文中又是怎樣描寫的呢?(投影出示)誰來讀?

生:“不一會兒,數十隻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雲霄。“

生:“黃昏的海島,陽光仍很明媚……它們可以飽餐一頓了。”

生:“這時,數十隻幼龜已經成了潮鶇、海鷗,鰹鳥的口中之食。”

師:來,讓我們把第七自然段齊讀一遍。(生齊讀)

師:這時候的我們不僅心裏早已明白,而且不由地說出來了。(引讀)

生:“天啊!”“看我們做了些什麼?”

師:這裏有兩個標點。注意,這什麼標點?

生:感嘆號

師:你覺得應該怎樣讀?

生:感嘆的語氣。

師:我們感嘆什麼呀?我們感嘆“數十隻幼龜已經成了潮鶇、海鷗,鰹鳥的口中之食。”

師:讓我們感嘆道——

生:“天啊!”“看我們做了些什麼?”

師:一隻幼龜被救了,可成羣的幼龜卻被害了。“天啊!”“看我們做了些什麼?”(讀)

生:“天啊!”“看我們做了些什麼?

師:一隻潮鶇被我們趕跑了,可數十隻食肉鳥卻吃得飽飽的,它們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雲霄。多麼令人悔恨哪?

生:“天啊!”“看我們做了些什麼?”

師:我們做了些什麼?我們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師:這時這位嚮導,這位生物學家嚮導,這位親手抱起那隻偵察兵的嚮導,也情不自禁地發出悲嘆。來,課文哪一自然段描寫了?

生:第八自然段

師:來,一起讀一遍。(生齊讀)

生:嚮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傷害。”

師:這裏有個詞——悲嘆,悲嘆和感嘆有什麼不一樣?爲什麼要用悲嘆呢?

生:更恰當一點。

師:怎麼恰當呢?

生:悲傷

師:這時,嚮導心裏會想些什麼?

生:他們會想:如果我們先前沒有抱起那隻小龜,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那樣的傷害。

師:是啊!這時候嚮導的心情是非常的——

生:低落

師:非常的

生:難過

師:那讓我們一起來悲嘆,師領讀。

生:齊讀“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傷害。”

師:爲什麼?爲什麼好心救起一隻幼龜,卻害了成羣的幼龜?

師:爲什麼是我們的好心卻變成了蠢事呢?你想說。

生:因爲是我們不懂得自然規律。

生:因爲自然是有規律的。

生:因爲我們不能違背自然規律。

(評析:採用多種方式,幫助學生體會詞語的意思,抓住重點句子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讓學生換位思考,體會幼龜的心理、我們的“愚蠢”以及嚮導的“悲嘆”,從而,更深刻地領悟到不僅要懂得自然規律,更要自覺遵循自然規律這個道理。)

師:是啊,我們不能違背自然規律。我們人類在面對大自然應該怎樣去做呢?這其中又蘊含着怎樣的自然規律呢?讓我們下節課深入探究學習。

(評析:結尾處設疑感慨,把學生引向課外,激發探究的慾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