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集合15篇

本文已影響 1.68W人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集合15篇

幼兒園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通過玩風車這個活動讓幼兒知道用撥、跑、甩、吹等方法使風車轉起來,。

(2)能大膽的在同伴面前講述自己的發現。

(3)激發幼兒對風車探索的興趣,體驗探索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多於孩子人數的雙、單輪風車、盆子、米若干。

2、在角落裏擺放一隻電風扇和若干風車用布遮住。

3、幼兒平時玩過風車。

三、活動過程:

(一)玩單輪風車,初步獲得讓風車轉起來的經驗,體驗探索的樂趣。

1、教師出示五顏六色的單輪風車,提問:小朋友你們認識我嗎?看看我身上穿了什麼顏色的衣服?你們想不想和我一起玩?請小朋友和我玩的時候要仔細觀察,說一說你是怎麼玩的?

2、幼兒自由挑選插在米里的單輪風車,選一個空的地方玩。

3、幼兒自由探索,教巡迴觀察。

(1)觀察孩子探索單輪風車的玩法,抓住個別典型的玩法。

(2)教師引導幼兒用語言交流自己的玩法和發現。

4、引導幼兒在同伴面前講述自己玩單輪風車的發現。

(1)讓孩子停止玩風車,坐下來休息,教師:小朋友帶着風車寶寶回家了。你們看老師的風車寶寶多聽話,我叫它停它就停,叫它休息它就休息。小朋友你們的風車寶寶聽不聽話,我們也讓它休息下吧。小朋友和風車寶寶玩的開心嗎?

(2)教師引導幼兒講述並演示自己的玩法,教師:“你是怎樣玩風車寶寶?”請幼兒演示給同伴看,同時請同伴一起嘗試風車的玩法。

(3)小結:通過吹,撥,跑、甩讓單輪風車轉起來。

(二)玩雙輪風車,引導幼兒比較兩種風車的不同玩法。

1、教師激發幼兒玩雙輪風車的興趣,教師:風車寶寶還有許多的

好朋友想不想找出來玩?我們一起把它叫出來,風車寶寶你好,快出來吧。(模仿風車寶寶)小朋友門好,我是雙輪風車寶寶,你們想跟玩嗎?你們跟我玩的時候看看我會不會轉,來跟我一起玩吧。

2、幼兒自由挑選插在米里的雙輪風車,選一個空的地方玩

3、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巡迴觀察。

(1)教師觀察幼兒玩雙輪風車的玩法,抓住個別玩雙輪風車典型的玩法。

(2)教師引導幼兒用語言交流自己的玩法和發現,比較兩種風車的不同玩法。

4、講述發現

(1)教師引導幼兒休息,教師:小朋友帶着風車寶寶回家了。風車寶寶說

今天和小朋友玩的真開心,不過我有點累了,讓我休息一下吧。小朋友你們看這雙輪風車寶寶會不會轉起來?

(2)引導幼兒比較兩種風車的不同玩法,教師:你是怎樣讓風車寶寶轉起來的?這個雙輪風車寶寶和剛纔的單輪風車寶寶有什麼不一樣?它們玩的時候有什麼不一樣?

(3)小結:雙輪風車寶寶除了可以吹、撥、甩、跑讓它轉起來,還可以用在地上推讓雙輪風車寶寶轉起來。

(三)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索風車的興趣,拓展幼兒的思維。

1、教師激發幼兒興趣,教師:老師這兒還有一個很大的本領,可以讓很多的風車一起轉起來,你們相信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很多轉的風車)請你們猜猜看是什麼東西讓許多風車一起轉起來?小朋友猜猜得對不對呢?(出示電風扇)小朋友除了電風扇還可以有什麼辦法使風車寶寶轉起來?

2、幼兒相互討論。

小結:小朋友想了這麼多東西讓風車寶寶轉起來,讓我們可以再來玩一玩。

(四)延伸活動

1、利用戶外活動引導幼兒探索風車,讓幼兒知道風可以讓風車轉起來。

2、收集扇子、玩具電動吹風機等工具引導幼兒區域活動時繼續探索風車。

幼兒園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2

活動目標:

1.運用太陽鏡感知周圍事物的變化。

2.激發幼兒積極探索的興趣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各色兒童太陽鏡,成人太陽鏡,各色玻璃紙,紙製鏡框,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談話展開,直接導入。

1.講一講太陽鏡的作用。天氣越來越熱了,很多人都戴上了太陽鏡,太陽鏡有什麼用呀?

2.示範正確的戴法。(教師可以故意戴錯,請幼兒糾正正確的戴法:兩隻彎彎的鉤是掛在耳朵上的。還可以引導幼兒打開眼鏡和收起時的方法,輕拿輕放,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3.幼兒選眼鏡。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款太陽鏡戴上

(二)幼兒探索

戴着太陽鏡去旅遊。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到各個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戴上太陽鏡後不同的變化。探索過程中和幼兒個別指導交流。

(三)師生交流

你帶上眼鏡後有什麼發現?

(四)師生總結

原來太陽眼鏡可以把周圍的東西變成和它一樣的顏色呀。(詩歌出示)"我帶上了紅色的太陽鏡,小草變成了紅色,小亭子變成了紅色……,老師的臉變成了紅色,一切都變成了紅色,太陽鏡呀真好玩。請幼兒用詩歌的語言表述自己戴上太陽鏡的發現。

(五)交換太陽鏡再探索

1、呀!怎麼你的太陽鏡和我們的不一樣呀?引導孩子和同伴交流太陽鏡的不同。(顏色多樣:紅、黃、藍、綠、紫、咖啡等;款式不同: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小動物造型;大小不同:成人的和兒童的)

2、交換太陽鏡再探索,和好朋友交換不一樣的太陽鏡,我們再去旅遊了!

延伸活動:

自制太陽鏡。教師做好的框架,請幼兒用透明彩色玻璃制粘貼鏡片。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爲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幼兒園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發現顏料是溶於水的,並能使水改變顏色。

2、幼兒通過塗色、搖瓶、開關瓶進一步激發對製作飲料的興趣,體會成功與驚喜。

活動準備:

空瓶、顏料、筆、水箱、準備好的各種飲料。

活動過程:

一、出示礦泉水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出示礦泉水。】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啊?瞧一瞧礦泉水它有顏色嗎?對了,它是透明的,我還可以從這邊看到你們呢!

師:這瓶礦泉水它可神奇了,它還會變魔術呢,你們瞧!

【教師搖動水,示範變顏色。】

師:你們瞧,礦泉水變成了什麼顏色的呀?你們想想看,礦泉水現在變得像我們喝的什麼飲料呀?

師:這瓶礦泉水它也會變哦!猜猜看它會變成什麼顏色的飲料呢?我請一個寶寶來搖一搖,變變看呢?

【請幼兒來搖,變飲料。】

二、通過討論發現祕密。

1、揭密

師:哇,這些礦泉水真神奇,能夠變出這麼多不同顏色的飲料,那它們是怎麼變出來,怎麼做的呢?你們想不想知道呀?

師:那我請一個寶寶來打開瓶蓋看一看呢!

【引導幼兒揭祕。】

師:是怎麼變的呀?原來瓶蓋裏面藏了什麼呀?

師:哦,原來呀!小瓶蓋裏塗了各種顏色的顏料,顏料遇到水以後,就跑到水裏,跟水溶在一起了,所以就變出了各種各樣顏色的飲料了!好玩嗎?

2、討論如何塗色。

師:哪位小朋友也想來試一下,做一瓶彩色的飲料呢?

【請幼兒來示範,師講解。】

師:小朋友要先拿瓶子,擰開蓋子,用筆蘸上自己喜歡顏色的顏料,塗在蓋子裏面,然後拿着小瓶子去水箱裏裝水,裝的時候呀可千萬不能把水撒在地上,裝好水以後,擰緊蓋子,搖一下,這樣彩色的飲料就做好了。

師:哇,好棒呀!

3、激發幼兒自己來製作飲料。並提要求。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做呀?

師:那請寶寶們輕輕的走到桌子邊上去做你喜歡的飲料吧,注意顏料不能弄在衣服上哦!

【幼兒操作。】

【引導做好的孩子和同伴交流自己做的是什麼顏色的飲料,是什麼飲料。】

【教師可根據幼兒能力,可製作不同數量的水。】

三、請幼兒收拾材料,將製作的東西擺好,有機會擺設在創遊區。

師:小朋友你們的飲料都做好了嗎?你做的是什麼飲料啊?

【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飲料。】

師:哪位小朋友和他做的飲料顏色是一樣的呀?

師:我聽說呀!我們的寶貝饞嘴街上也開了一家飲料店,讓我們把這些飲料送到它們店裏去賣,好不好呀?

【結束活動,將此活動與接下來的創遊相結合。】

幼兒園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4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組織幼兒排隊或遊戲時都要求幼兒知道自己的位置,可我發現小朋友對序數的概念比較模糊,往往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根據這個發現,我們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先進理念爲指導,讓孩子“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以及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通過動手、動口、動腦從而輕鬆地掌握序數的概念。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活動中認識單向序數第一至第五,初步建立序數概念。知道序數表示物體排列的順序。

2.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3.教育幼兒知道喝白開水有益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1-5的數字卡片人手一份、五隻小羊的圖片、五種飲料的圖片、幼兒的操作材料板人手一份。

活動重點:認識5以內的序數,能手口一致的從左到右點5以內的數。

活動難點:能將5以內的序數正確排列。

活動過程: 一、出示羊村的小羊們引起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說說它們的名字。

二、遊戲《排隊》

1.將小羊們排好隊,引導幼兒說說從左往右數每隻小羊的排列順序。出示數字卡片,教幼兒用數字表示序數,幫助幼兒理解序數的意義。

2.學習說“xx排在第xx“或“排在第xx的是xxxxxx“的句子。

三、遊戲《好喝的飲料》

1.出示五瓶飲料,引導幼兒說說每種飲料的名稱,引導幼兒說說從左往右數每種飲料的排列次序,操作數字1-5的卡片表示序數。

2.引導幼兒說說每種飲料的顏色,說說“xx顏色的飲料排在第xx“3.嘗試把五種飲料的擺放位置調整後,再次鞏固對序數的認知。

四、幼兒操作遊戲活動《幫羊羊們擺飲料》

指導幼兒貼1-5的數字卡片表示飲料從左到右的排列順序,可以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飲料排列順序。

五、小結活動

1.今天我們學會了用數字表示物體排列的順序,它就叫序數。可以讀成“第1、第2、第3、第4、第5“。

2、飲料雖然很好喝,但也不能喝的過多,過多的糖分會容易發胖,而且還含有色素,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不好,要多喝白開水,它是既解渴又健康的飲料。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下來,孩子的學習興趣始終十分濃厚,玩中學、學中玩,幼兒也都達到了目標制定的內容,活動過程中,突出重點,遊戲中經過教師提示與指導幼兒能更進一步地瞭解,正確運用5以內地序數進行遊戲,是本活動的亮點。孩子在玩中學會了通過思考、討論來學會排序,達到了我設計這個活動的目的。本次活動第一環節我出示5只小羊,讓幼兒幫忙編號,這個環節是初步掌握5以內的序列,在第二環節,我加深了難度,進一步啓發幼兒探索,通過幫小羊挑選飲料,讓幼兒學習能夠按指定的方向標誌來幫小羊拿飲料,幼兒在說說做做這樣愉悅的氣氛當中,幼兒都能順利的完成任務。在第三環節中,我再次結合動手操作遊戲:貼序數,幼兒再次更明確的表述飲料的位置是第幾?整個活動幼兒參與性很高,但還是有個別幼兒不能按照飲料位置來確定是第幾,我將在下次活動中繼續加強,我爲幼兒創設寬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幼兒通過動口、動手、動腦從而輕鬆地掌握序數的概念。在遊戲中學習、體驗學習給孩子帶來的快樂,發展幼兒思維的邏輯判斷能力,培養學習興趣。不足之處表現在:由於在活動中請幼兒個別操作把握不夠,還有孩子的操作能力瞭解不夠,導致活動時間超時。對於引導幼兒學說“xxxxxx排在第xx“或“排在第xx的是xxxxxx“的句子這一環節處理不好,沒能很好的體現出來。

幼兒園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5

目標

初步感知5以內的數量,能夠手口一致的點數並說出總數。

聽到指令後能準確點數並做出反應,體驗數數活動的樂趣。

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後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情景表演去小象家做客,蔬菜卡片:兩顆白菜、三根黃瓜、四個茄子、五個西紅柿。

2、數腳印,4個大圓、5個小圓。貼在地面上,當做大象、小象的腳印。

3、大小呼啦圈兩個。

知識準備

幼兒已對4以內數量有經驗和認識。

說教學法

(一)教法

小班幼兒的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指南》中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爲了吸引孩子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採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活動中我運用了:

1、情景表演法:活動導入部分既要讓幼兒發現問題,引出下面一系列的疑問及探索,又要通過幼兒感興趣的方式設置懸念,因而我設計了“去小象家做客”這一情節,並通過情景表演的方法啓發幼兒思考來理解數的概念。

2、談話法: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啓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較好的語言習慣。因而我設計了“數腳印”着一環節,通過談話法讓幼兒感知5以內的數量。

3、遊戲法:根據“幼兒園活動組織應以遊戲爲基本形式,教育寓遊戲之中”這一精神,我採用了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引導幼兒主動學習的重要方式。

運用這些方法,我克服教師說教的傳統形式,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

(二)學法

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遊戲活動,既讓幼兒獲得了學習的技能又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爲了更好地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幼兒看一看、數一數、說一說、玩一玩等多種形式,讓幼兒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說活動的過程

爲了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性的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等原則,設計了三個環節來展開: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開始我以創設情境“去小象家做客”引入活動。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要去小象家做客,我準備了些蔬菜。先請小朋友數一數,每種蔬菜有幾個?”這時引導幼兒伸出右手食指,從左向右依次點數並說出總數。

此環節以“去小象家做客”引入活動,能有效的吸引孩子,引發孩子的興趣,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孩子通過數蔬菜的數量,探索、感知5以內的數量,並能跟着老師嘗試用手口一致的方式點數1~5以內的數量。

第二環節:數腳印。

(1)水果數好了,現在我們就到小象家做客。請小朋友坐好,閉上眼睛,跟老師一起數數,當我們數到5的時候你們就把眼睛睜開,睜開眼睛時我們已經到小象家了。咦?今天小象不在家,孩子們快看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腳印,猜猜這會是誰的腳印呢?(幼兒說出是大象和小象的腳印)

(2)然後讓幼兒一起數一數,大腳印有幾個?小腳印有幾個?

此環節是爲了讓孩子們再次感知5以內的數量,並能嘗試自己來點數,突出了本活動的重點,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

第三環節:遊戲“量腳印”

爲了讓活動更完整、更有趣,我設計了“量腳印”的遊戲,小班的孩子參與遊戲的積極性很高,從而把整個活動推向高潮。

(1)老師和小朋友交替念兒歌《腳印》。當老師說到“5個小孩那麼大”時,5名幼兒跑到大圓內,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數一數,看看是否正確。

(2)遊戲繼續,老師和小朋友交替念兒歌。請幼兒依次參加遊戲,進行嘗試,教師可以隨機變化兒歌中的數量,幼兒聽到指令後做相應判斷。

此環節是運用遊戲,讓孩子加深對5以內數量的認識,讓孩子聽到指令後能準確點數並做出反應,體驗數數活動的樂趣。

結束活動:活動結束後讓幼兒數數週圍物品的數量,並且提示幼兒要一個一個的點數。

這節課,我通過以上三個環節的教學設計,既遵循了概念教學的規律,又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爲主的學習方法,使幼兒學有興趣、學有所獲。

幼兒園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6

活動目標

1.對物體沉浮產生好奇心。

2.體驗科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藥瓶1個並將藥瓶裝一大半多的水。

2.一個大的透明飲料瓶,並裝一大半水。

活動過程:

1.出示小藥瓶激發幼兒的奇心。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

幼:藥瓶

師:對,老師要用這個小藥瓶來玩一個遊戲,小朋友們想看嗎?

幼:想。

3.教師操作實驗,引導幼兒觀察並請幼兒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大膽表達。

教師將一大瓶水拿出,將小藥瓶放入大瓶水中,擰緊瓶蓋,再收用力擠壓水瓶,看看會發生什麼?

小結:這是因爲擠壓水瓶時,壓力會增加,水會進入藥瓶內,使得藥瓶重量大於水的浮力,所以就會往下沉,鬆開手後壓力釋放,重量變輕,所以藥瓶就浮起來了。

4.教師請幼兒操作,並在邊上巡迴指導

5.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7

目標:

1、認識靜電這個自然現象。

2、親身操作利用"靜電"釣起小魚。

3、感知科學探索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筆

2、電光紙的小魚

3、池塘掛圖

4、光滑的物體(瓶子)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小貓釣魚"

1、"謎語"導入:

師:苗苗三班的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個是什麼小動物嗎?

(八字鬍,往上翹,說起話來喵喵叫)幼:小貓咪師:對,就是小貓咪。那小貓咪喜歡吃什麼呢?

師:就是小魚,那我們今天就去釣魚吧!

2、提出矛盾點師:哎呀,粗心的小貓咪只帶來了釣魚竿卻沒有帶來釣魚線,小朋友們你們有什麼好方法可以幫助小貓咪。

幼兒:——

二、教師展示"靜電"實驗

3、展示靜電現象師:小靜老師,今天要用一個神奇的方法來釣魚哦。

(摩擦筆桿,去吸池塘裏面的小魚)師:我一邊做你們一邊和我說"霹靂啪哩轟""霹靂啪哩轟"師:你們看!小魚釣上來了!

師:你們想不想試試看?

4、教師介紹靜電師:你們知道爲什麼我們的小魚杆可以釣魚呢?

幼:自行發言師:這個就是靜電寶寶的威力!當我們用筆擦擦我們的頭皮時,要注意力氣的大小哦。不同的力氣會產生不同魔法效果哦。由於摩擦(邊說邊做動作)靜電寶寶就會出現

三、請幼兒親身試驗這個現象。(在過程之中重點關注大小的區別)教師觀察總結幼兒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師:我們發現當我們用大大的力氣的時候小魚兒就容易吸引上來,當我們用小小的力氣的時候小魚兒就不太容易吸引上來。

師:我們請剛纔成功的小朋友來試試看師:那麼沒有成功的原因是什麼呢?(進而引出另外一個關係,摩擦的表面。我發現有的小朋友的衣服是光滑的羽絨服,有的衣服是毛毛糙糙的,提供光滑的物品比如塑料瓶等)教師在根據實際的操作情況進行總結

三、靜電的其他現象

1、教師總結影響靜電的兩組關係:摩擦的大小和摩擦的表面對於吸引小魚的區別。

2、教師進一步介紹靜電這個現象而且,靜電寶寶經常會在秋冬天的時候出現。你們注意過他們嗎?

4、穿衣服的時候聽到噼啪的聲響

5、拉手的時候會突然電一下6、梳頭髮的時候梳着梳着就會頭髮飛起來。

這些現象的原因都是因爲靜電寶寶,皮膚與衣服之間以及衣服與衣服之間互相摩擦,便會產生靜電寶寶。

3、延伸活動:防靜電

1、拓展環節——防止靜電寶寶出門前去洗個手,或者先把手放牆上抹一下去除靜電

2、科學區角:可以講課上的道具放到區角,讓幼兒可以在課下時候再次進行操作。指導幼兒重點關注不同紙張的區別會對靜電產生造成的影響。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爲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幼兒園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8

活動目標:

1、在探索中感知木耳在水裏泡發後的有趣現象。

2、運用多種方式,體驗木耳的不同變化,感受快樂。

3、願意動手嘗試玩泡發實驗,激發科學探究的興趣。

4、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悅。

5、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幹木耳、水、盆活動過程:

(一)品嚐木耳菜,感受木耳做菜後軟軟的特性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來品嚐一道好吃的菜。

師:吃好的小朋友快來告訴我有什麼感覺?你的感覺是怎樣的呀?(軟軟的—這個詞語真好聽,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香香的———這是你品出來的味道!)師:看你們吃得香香的,一定很美味,這道菜吃到嘴裏軟軟的,很鮮美。它是用什麼做成的呢?(雞蛋,那黑黑的是什麼呢?)謎底藏在你們的椅子底下,去找一找吧。

(二)觀察幹木耳,瞭解幹木耳的特徵師:黑黑的東西是木耳,我們來看看,這個木耳長什麼樣子呢?你可以用手摸一摸,搓一搓,也可以聞一聞,說說你的感覺。(硬硬的———你的感覺和我是一樣的;小小的—————你是看出來的;黑黑的————顏色你也看出來了,有味道———這是木耳特有的香味,我們一起來聞一下!)師:幹小木耳小小的,硬硬的,我們來學一學他的樣子。

師:咦?幹木耳小小的硬硬的,剛纔吃的木耳卻是軟軟的,爲什麼不一樣呢?告訴你們一個小祕密,這是生的幹木耳,他還會變魔術呢!

(三)運用多種方式,感知體驗木耳泡發的有趣變化1、實驗操作,感知木耳泡發後的變化師:我們請熱水朋友來幫幫忙,把小木耳輕輕的放進盆子裏,小心熱水燙,讓小木耳泡一會兒。

(1)幼兒操作,感知。

師:老師給小朋友也準備了木耳和水,請你也去試一試,看看木耳會發生什麼變化。

教師巡迴指導幼兒操作和觀察:你可以去看下別的小木耳發生了什麼變化?再去看看你的木耳這時發生哪些變化了?你可以用手摸一摸,有什麼感覺?

(2)講解觀察結果,得出乾溼木耳的不同師:你的小木耳在熱水裏發生了什麼變化?你用動作來學一學!我們一起學一下!

師:你用手摸到泡熱水後的木耳有什麼感覺?誰會用動作學軟軟的感覺?

師:小木耳泡了熱水澡以後啊,慢慢變大變軟了,在熱水裏翻個身子。誰會學學它的變化。我們一起來學一下。

小結:原來小小的硬硬的幹木耳泡水後會變大,變得溼溼的、軟軟的,這個現象叫泡發。

2、體驗遊戲"變呀變",感受快樂師:小朋友,你們想做小木耳嗎?我們一起來玩個"變呀變"的遊戲,快乾乾的小木耳快到我身邊來吧!你們泡發出來了以後,我還會炒一盆香香的木耳菜呢。讓我看看哪個小朋友學做幹木耳學得最象,這位小朋友把自己的小身體抱得緊緊的真象一顆乾乾硬硬的小木耳。

師:乾乾的小木耳準備洗個熱水澡啦,快跳進水裏,在水裏泡一泡,翻一翻,扭一扭,慢慢變大啦!這個小朋友把小手小腳都伸展開來好大哦!讓我摸下有沒有泡發開了!老師檢查:真的一個個泡得軟軟的大大的,看來好炒菜了!快讓我撒點佐料,炒一炒!(老師這裏炒一下:這個木耳可真香啊!那裏炒一下:這個木耳一定很好吃……(跟着音樂做小木耳,隨着音樂慢慢變大。教師扮演炒菜者翻炒木耳。)師:一大盆香香的炒木耳做好了,讓我來品嚐一下吧!啊嗚啊嗚,真好吃!遊戲好玩吧!請你們輕輕地回到位置上去。

(四)遷移生活經驗,瞭解其他可以泡發的食物。

1、通過課件,瞭解更多泡發食物。

師:我們的小木耳可真會變魔術,生活中我們還有很多東西一下子吃不了,人們就會把他們曬乾,以後要吃的時候就用水把他們泡發開,再做做吃。來看看還有哪些食物也可會玩泡發小魔術的。

2、結束活動,延伸內容師:會玩泡發魔術的東西還真不少呢,我們可以回家問問爸爸媽媽還有哪些食物也會玩這個小魔術的,去告訴更多的好朋友!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追求一種“寬鬆、自然、科學、愉快”的活動氛圍,讓孩子在合作中成長,在分享中體驗快樂,在成長中擁有自信。活動基本達到預定的目標,孩子們在活動中的積極性很高。如果在這個活動中設計一些能抓住某件事物或某個現象來重點讓孩子觀察、探討其變化的環節,活動效果會更加突出,並會讓延伸活動更加豐富。

幼兒園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9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玩有關圓形的物品,初步感知圓形的基本特徵。

2、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及操作能力。

3、能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1、圓形積木、鈕釦、薯片罐、八寶粥罐、圓形棋子等,每個面上都粘有一個圓形。

2、課件一個(春姑娘送禮物的畫面,許多圓形寶寶滾動的畫面,由圓形組合成的花、太陽、小雞、鳥、鍾等畫面)。

3、用硬紙板做的斜坡8個,牙籤,中心有小孔的圓片,有軸的長方形積木,輪子等若干。

活動過程:

1、課件導入,引起興趣。

師:"看,誰來了?"(出示春姑娘送禮物的課件)幼:"春姑娘。"

2、自由玩一玩有關圓形的東西,初步感知圓形。(出示禮物箱)師:"春天來了,春姑娘給我們送來了許多禮物。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什麼禮物?再玩一玩。玩的時候看看它們長的什麼樣?"(把"禮物"發給幼兒後自由玩)師:"有些什麼禮物呢?"幼:薯片。

師:薯片罐長的什麼樣?

幼:圓圓的。

師:"還有什麼禮物呢?"幼:八寶粥。

師:八寶粥罐長的什麼樣?

幼:圓圓的。

師:"還有什麼禮物呢?"幼:鈕釦、積木。

師:那它們長得什麼樣?

幼:鈕釦、積木都是圓圓的。

師小結:原來春姑娘送給我們的禮物裏都藏着一個圓形寶寶(出示課件)。它長得圓圓的,滾來滾去非常好玩。

師:"我們趕快把藏在禮物裏的圓形寶寶找出來吧。找到後可以和圓形寶寶手拉手做好朋友。"幼兒找出粘在禮物上的圓形,撕下後粘貼在自己的衣服上。

(評析:大膽嘗試讓幼兒積極地與操作材料互動,引導幼兒自由地看看、摸摸、玩玩、找找、貼貼,給他們營造了一個寬鬆、愉快的心理氣,爲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創造了條件。)

3、嘗試在圖上找出與圓形相似的實物的某一部分。

師:"調皮的圓形寶寶們滾呀滾。怎麼不見了,到哪裏去了呢?"(出示許多圓形寶寶滾動的課件。)師:"原來調皮的圓形寶寶們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我們一起來把它們找出來好嗎?可以先和好朋友找一找,說一說。"幼兒自由講述圓形寶寶藏在哪裏了。

師:"圓形寶寶藏在哪裏呢?誰來告訴大家?"幼A:圓形寶寶藏在太陽裏。

幼B:藏在花裏。

幼C:藏在小雞的身體裏。……師:"你們的小眼睛真靈,看圓形寶寶還藏在哪裏了?"(出示圓片和輪子)(評析:通過電教手段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而且讓幼兒在寬鬆的"捉迷藏遊戲"氛圍裏自由地與同伴交流,不僅鍛鍊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增強了其大膽發言的信心。)

4、分組嘗試製作有趣的小輪子及汽車,在斜坡上滾動,進一步感知圓形的基本特徵,體驗活動的樂趣。

"調皮的圓形寶寶還藏在圓片和輪子裏,它們還想手拉手到斜坡上玩一玩。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助它們,好嗎?"幼兒自選材料製作,有的幼兒把兩個中心有小孔的圓片用牙籤接起來變成一對小車輪,還有的幼兒把帶軸的長方形積木裝上4個小車輪,就成了一輛小汽車等。然後孩子們嘗試着讓它們從斜坡上往下滾動。

(評析:在做做玩玩中,氣氛顯得更加輕鬆、自由,幼兒的操作興趣高漲,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充分地調動,在探索中獨立地獲得學習經驗,動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活動結束:

1、找找還有哪些東西也是圓形寶寶變的?

2、給圓形娃娃塗色。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爲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幼兒園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10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指紋的種類和用途,知道每個人的指紋是各不相同的。

2、簡單瞭解指紋的特點、作用,豐富詞彙:指紋。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能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1、圖片:指紋;

2、泡沫印尼、放大鏡、白紙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的小手上都有一個祕密,找找看是什麼祕密?

讓幼兒觀察自己的小手。

二、展開

1、引導幼兒認識指紋

(1)瞭解指紋小朋友伸出你的小手,告訴幼兒(教師指着手指肚)這裏叫手指肚。

(2)仔細看看你的手指肚的皮膚上有什麼?

(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有細紋)小結:這些細紋我們叫它指紋。豐富詞彙:指紋

2、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指紋

(1)你和旁邊的小朋友比較一下,你兩個的指紋一樣嗎?

(2)請小朋友用手指蘸印尼將指紋印在紙上

(3)請幼兒用放大鏡觀察自己手上的指紋和紙上印的指紋說一說指紋是什麼樣的,像什麼?

3、討論指紋的形狀指紋的形狀有:

箭形水波形旋渦狀等告訴幼兒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世界上的人沒有一個完全相同的指紋,每個人的指紋一生都不會變,因此可以用指紋辨別人。

4、發現觸摸過的地方能留下指紋

(1)教師演示蘸有紅色印泥的手指觸摸玻璃杯請幼兒說出有什麼發現?

小結:當我們的手指和物體接觸時,將會留下指紋。

(2)教師演示手指不蘸印尼去觸摸這些東西請幼兒說出有什麼發現?

(幼兒討論:會不會留下指紋呢?)

小結:我們用眼睛看不到,也會留下指紋,會留下許多汗孔,汗腺分泌出的汗通過汗孔在到達手,手指上的汗碰到物體時就會留下指紋5、引導幼兒說出指紋的用途教師小結:

你可別小看指紋,它的用途可大啦!指紋由皮膚上許多小顆粒排列組成,這些小顆粒感覺非常敏銳,只要用手觸摸物體,就會立即把感覺到的冷、熱、軟、硬等各種“情報”通報拾大腦這個司令部,然後,大腦根據這些“情報”,發號施令,指揮動作。

指紋還具有增強皮膚摩擦的作用,使手指能緊緊地握住東西,不易滑掉。我們平時畫圖、寫字、拿工具、做手工,所以能夠那麼得心應手,運用自如,這裏面就有指紋的功勞。

不會寫字的可以按手印。

三、結束,手指印畫讓幼兒用手指沾上印尼,印出各種圖案。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因經過較爲充分的準備,總體來說是比較成功的。尤其因爲這次活動的生成不是單方面出自老師的設計,而是融入了幼兒的自主選擇,是真正能夠讓幼兒感興趣的課題。課後,大部分孩子都比較全面的掌握了指紋的特徵、用途等。由於這是幼兒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所以孩子們的準備都比較積極,在課堂上的提問也更加踊躍起來,師幼互動較好。更重要的是,他們有了自己的思考,在這次活動中,他們不僅是課程的參與者,更是課程的設計者。我作爲老師也及時對課程計劃做出了相應更改。然而本次活動也同樣存在不足之處,我沒有充分考慮到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變數,例如幼兒對創胞胎的指紋問題提出的疑問,如果不是當時準備時碰巧準備了雙胞胎的`指紋放大圖,在幼兒提出問題時,我就只能枯燥的講解知識,而不能直觀的讓他們觀察,那我講課的效果將會大打折扣。而由於時間原因,最後的遊戲和總結時間都比較倉促。因此我認爲在以後的課程教學中,我應當更加註意考慮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充分準備並加強對時間的控制。

幼兒園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11

一、活動目標:

1.認識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知道不同的動物生不同的蛋,知道蛋有蛋清、蛋黃、蛋殼組成。

2.能用比較觀察的方法,感知蛋有大小、顏色的不同。

3.喜歡和蛋做遊戲,體驗探究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實物若干及對應的動物媽媽展板。

2.蛋框、蛋託、盤子、透明盒以及 ppt 課件等。

三、活動過程:

1.創設“蛋寶寶大聚會”的情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願望。

將蛋寶寶的家佈置在場地中央。請幼兒看一看、摸摸。

提問:“你認識這些蛋嗎?他們分別是什麼蛋?”

鼓勵幼兒講述自己認識的蛋,並說出蛋的名字。發現這些蛋的形狀是一樣的,都是橢圓形的。

2.玩“找不同”的遊戲,鼓勵幼兒通過觀察、比較,發現大的不同。

提問:“仔細觀察你認識的蛋。這些蛋都是一樣的嗎?它們有什麼不同?”

鼓勵幼兒自由探索並說出自己的發現:蛋的大小,顏色花紋等都不同。

引導幼兒一起玩“蛋寶寶排隊”的遊戲。

鼓勵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感知蛋的大小。能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排列。

小結:我們剛纔認識了四種蛋: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它們形狀一樣,大小、顏色、花紋不同。鵝蛋最大,鵪鶉蛋最小,雞蛋偏紅色,鵝蛋是白色的,鴨蛋是清綠色的,鵪鶉蛋上有斑點。

3.玩“蛋寶寶找媽媽”的遊戲。通過遊戲知道不同的動物,會生不同的蛋。

提問:“這是什麼蛋?他的媽媽是誰?”

小結:原來不同的蛋是有不同的媽媽。母雞生雞蛋,鴨子生鴨蛋,鵝生鵝蛋,鵪鶉鵪鶉蛋。通常,大的動物生的蛋也比較大,小的動物生的蛋,也比較小。

4.鼓勵幼兒嘗試將蛋打開,自主探索、發現蛋有蛋清、蛋黃、蛋殼三部分組成。

請幼兒逐一將蛋打開。提問:”你是怎麼打開的?”引導幼兒說出蛋有外殼,外殼很薄,容易碎。

提問:“蛋裏面藏着什麼?蛋清蛋黃分別是什麼樣子的?”

請幼兒說出打開後發現的祕密。

小結:原來所有的蛋殼裏面都有蛋清、蛋黃。蛋清是透明色的,蛋黃都是黃色的。所有的蛋都有蛋清、蛋殼、蛋黃三部分組成。

5.請幼兒說一說蛋的吃法,知道蛋裏面有豐富的營養,要每天吃一個雞蛋。

提問:小朋友,平時媽媽是怎麼給你做雞蛋吃的?

小結:不光是雞蛋,蛋裏面有豐富的營養,小朋友要每天吃一個雞蛋哦,讓我們長得更高、更壯。

活動反思

幼兒對各種動物的蛋非常感興趣。科學活動《大大小小的蛋》不正如孩子們的心意嗎?通過這次活動,能夠讓幼兒認識更多的蛋寶寶。《大大小小的蛋》的活動目標是通過觀察認識各種各樣的蛋。知道鵝、鴨、雞、鵪鶉都會生蛋;而且蛋有大小和顏色的異同等。蛋是幼兒經常吃到的食物,它是來源於生活的教材。

活動一開始,爲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我設計了寶寶聚會的遊戲情景。激發幼兒想了解更多的大大小小的蛋寶寶的願望。再出示各種各樣的蛋之後,並沒有直接告訴孩子們是什麼蛋,而是讓孩子們自己說一說,增強了孩子們的自信心。並且在活動中,我鼓勵幼兒運用各種感官觀察各種蛋。並且在活動中我請幼兒把蛋寶寶拿在手中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從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討論中,可以看到他們對蛋的探索願望,被激發出來了。

小班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侷限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性的活動有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孩子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即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爲了讓幼兒感知“不同的動物會生不同的蛋”,我和幼兒一起玩“蛋寶寶找媽媽”的遊戲。爲幼兒準備鵝媽媽、鴨媽媽、雞媽媽、鵪鶉媽媽的圖片。請幼兒將蛋寶寶實物送到媽媽的身邊。教師:小朋友手中的蛋

是什麼蛋?是誰的寶寶呀?我們把她送到她們的媽媽身邊吧。請幼兒分別把手中的蛋寶寶送到對應的動物媽媽身邊。由表及裏,我拿出雞蛋,請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打開蛋。在打開蛋殼的時候,孩子們聚精會神。請幼兒觀察並知道所有的蛋都有外殼,蛋殼很薄,容易碎。蛋殼裏面有蛋清蛋黃。蛋清都是透明色的,蛋黃都是黃色的,蛋清蛋黃營養豐富。通過這一環節,幼兒知道了蛋都有蛋殼蛋清蛋黃三部分組成。

幼兒園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12

目標:

1、幼兒探索防暑降溫的各種辦法。

2、瞭解在夏天帶草帽的好處引發幼兒用各種方法制作大草帽。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準備:收集各種防暑用品

過程:

一、幼兒互相觀察談談有哪些防暑用品。你們這幾天帶來了很多防暑用品,看看都有些什麼?這些用品有幾種?

二、說說用用他們怎樣使人們感到涼快。

你用過那些?感覺怎樣?有沒有讓你感覺到涼快?

重點介紹遮陽帽:夏天太陽很大,我出門時會戴一頂遮陽帽。你們戴過嗎?有什麼感覺?在夏天戴遮陽帽可使人們避免陽光的直射,感覺不那麼熱,臉上的皮膚不容易曬傷。

說說你們帶來的各種遮陽帽都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幼兒介紹)如果讓你來做一頂遮陽帽你會怎麼做?選用什麼材料?樣式等我們下次到區角去做做看好嗎?

三、幼兒談論還有哪些防暑降溫的方法。

那麼除了我們今天帶來的還有什麼在夏天防暑降溫的好方法?我們還可以回去問問爸爸媽媽看他們有什麼好辦法。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幼兒園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13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蝴蝶的外形特徵及蛻變過程。

2.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觀察結果。

活動準備

1.將幼兒蝴蝶標本、圖片佈置成展覽臺。

2.幼兒用書、掛圖。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講述自己和蝴蝶的趣事。

2. 閱讀幼兒用書《美麗的蝴蝶》,引導幼兒用簡單餓語言描述自己餓觀察結果閱讀幼兒用書《美麗的蝴蝶》,引導幼兒自由描述觀察到的蝴蝶的外形特徵和翅膀上的花紋特點,瞭解有關蝴蝶的生活習性。

教師:蝴蝶是一種昆蟲。蝴蝶的種類繁多,愛吸食花蜜。蝴蝶的翅膀闊大,顏色美麗,靜止時四翅豎於背部。蝴蝶的腹部瘦長,翅膀和身體上有各種花紋。

3.初步瞭解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過程。

閱讀幼兒用書《毛毛蟲變蝴蝶》。

教師:毛毛蟲是怎樣變成蝴蝶的?

幼兒嘗試講述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過程,教師提升幼兒的認識結果。

幼兒用圖片排序,瞭解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過程。

活動延伸閱讀幼兒用書《美麗的蝴蝶》,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述雲南大理蝴蝶泉的風景。

資料包雲南大理蝴蝶泉位於蒼山雲弄峯下,泉水清澈如鏡。每年一到"蝴蝶會",成千上萬的蝴蝶從四面八方飛來,在泉邊漫天飛舞,大如巴掌,小如銅錢。無數蝴蝶還鉤足連須,首尾相銜一串串地從大合歡樹上垂掛下倆直至水面,五彩斑斕,蔚爲奇觀。

最大的蝴蝶展翅是可達24釐米,最小的蝴蝶展翅是隻有1.6釐米。大型蝴蝶更引人注目,專門有人收集各種蝴蝶的標本。

蝴蝶翅膀上的鱗片不僅能使蝴蝶豔麗無比,還像蝴蝶的一件雨衣。因爲蝴蝶翅膀上鱗片裏含有豐富的脂肪,能保護蝴蝶,所以,即使下小雨是,蝴蝶也能自由的飛行。

幼兒園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14

紅紅的小東西

【活動目標】

情感目標:引導幼兒感受幫助他人快樂以及體驗比較過程的樂趣。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觀察比較的能力及按物點數的能力。

知識目標: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物體的特徵以及理解4以內數字的意義。(重點)

難點:幼兒能夠仔細觀察、比較以及辨別事物。

【活動準備】

教師製作的圖片(鈕釦、老鼠、絨毛兔、小熊、小貓)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情境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1)出示第一張圖片,讓幼兒盡情想象。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好朋友,請小朋友們看看這個紅紅的小東西它是誰?(幼兒自由想象),大家說的都有道理,聽,誰在哭?原來是這個紅紅的小東西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找不到好朋友,你們願意幫她找一找和小夥伴嗎?好,咱們大家一起去找找看吧!

二、活動展開。

1、比較櫻桃和紅紅的小東西的區別。

(1)出示老鼠吃櫻桃的圖片。

師:我們來到了誰的身邊?小老鼠的身上有沒有和紅紅的小東西一樣的物品呢?(幼兒通過觀察找到櫻桃和紅紅的小東西相似)這裏有幾顆小櫻桃呢?(教師帶領幼兒按物點數那小東西的名字是是叫小櫻桃嗎?我們一起來問一問(播放紅紅的小東西的哭聲),紅紅的小東西的名字不叫小櫻桃,爲什麼呢?

(2)讓幼兒比較紅紅的小東西與櫻桃的特徵。

教師讓幼兒觀察比較兩者,知道紅紅的小東西與櫻桃的不一樣。

教師小結:原來櫻桃有細長條的小尾巴,紅紅的小東西沒有,所以紅紅的小東西沒有找到他的小夥伴們,別灰心,咱們繼續幫他找。

2、比較絨毛兔的眼睛與紅紅的小東西的區別。

(1)出示絨毛兔的圖片。

師:咦?我們來到了誰的家?小兔子什麼地方和紅紅的小東西相似呢?那你們覺得紅紅的小東西應該叫紅眼睛嗎?

(2)讓幼兒比較紅紅的小東西與紅眼睛的特徵。

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找出紅紅的小東西與紅眼睛不一樣的地方。

教師小結:絨毛兔的紅眼睛裏有白色的眼球,而紅紅的小東西中間有黑黑色的東西,所以,他的名字不叫紅眼睛。

3、比較小熊的紅燈籠與紅紅的小東西的區別。

(1)出示小熊與紅燈籠的圖片。

師:別灰心,看看小熊的家吧!你們猜,紅紅的小東西叫什麼名字?(紅燈籠)爲什麼有的小朋友沒有猜他的名字呢?哦!原來是你們的火眼金睛發現了紅紅的小東西與紅燈籠不一樣的地方啊!

(2)請幼兒說一說兩者的區別

教師小結:原來紅燈籠上面有好看的花紋裝飾,紅紅的小燈籠身上沒有,所以紅紅的小東西名字不叫紅燈籠。

4、出示小貓的圖片,讓幼兒比較觀察。

師:喵喵喵,誰來了?咦!小貓咪爲什麼這麼焦急呢?誰來說一說?哦,原來小貓咪是來找它的鈕釦的,小貓身上現在有多少鈕釦呢?咱們一起數一數吧!我們問一下紅紅的小東西,它的名字叫不叫鈕釦?(師幼一起大聲說,紅紅的小東西你叫不叫小鈕釦?傳來笑聲音樂)原來它的名字就叫什麼呢?(小鈕釦)

三、活動結束。

小貓咪丟失的鈕釦找回來了,紅紅的小東西也找到了它的好夥伴,你們心裏開不開心呀?原來幫助別人可以使自己變得更加快樂,好了,小鈕釦也送回了家,我們也該回家啦!我們學着紅紅的小東西骨碌骨碌滾回家吧!

四、活動延伸

可以開展幼兒比“火眼金睛”的遊戲,看誰先最快、最正確找到兩樣相似的東西。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我根據我們小班孩子的已有特點和知識經驗,設計了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以孩子喜歡的故事爲主體,把抽象的點數巧妙的融入故事。讓孩子在聽故事的同時學會點數,並說出總數。第二個環節是培養孩子的觀察、比較能力,請小朋友找一找圖片中哪些地方不和紅紅的小東西不一樣,激發孩子的求知慾。第三個環節是感知紅紅的小東西的特徵,讓幼兒在這幾輪的比較中,讓幼兒在愉快和有趣的情境中形成對對紅紅的小東西的初步感知,最後通過知識經驗積累指導紅紅的小東西就是鈕釦。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