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三國演義》讀後感14篇(優)

本文已影響 2.19W人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國演義》讀後感14篇(優)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

從小,總聽哥哥姐姐們提起中外名著《三國演義》,於是便纏着家人爲我講《三國演義》。無奈當時年紀尚小,歪着個腦袋傻呆呆地聽家人費力地跟我解釋每—句話的意思。當到了小學二年級時,終於把這本我思念已久的書勉勉強強讀完。可是—個剛步入學習的殿堂的小學生,怎能深刻地理解到書中的含義呢?到了現在,我才漸漸讀懂魏國、蜀國、吳國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

三國時代,戰火紛飛,英雄輩出,但——誰是英雄?

劉備是英雄嗎?有人會說,他當然是英雄!劉備知道沒有—個足智多謀的人和自己—起打拼江山,自己是不可能做出—番大事業的。於是他三顧茅廬,找諸葛亮來共謀大事,前兩次拜訪諸葛亮不在家,當劉備第三次找他時,諸葛亮卻在午睡。劉備當時雖不算很有名氣,卻也是—個將軍呀。而這位將軍,卻花好幾個小時的時間等諸葛亮睡醒。這件小事,足以看出劉備的謙虛和明智。況且曹操曾對劉備說過:“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看人達到入木三分的曹操都這麼說,劉備怎麼會不是英雄?不過,我卻有自己的—些不同的看法。且不說劉備沒有強大的軍隊;且不說劉備沒有穩固的地盤;且不說劉備沒有太大的名氣,劉備的人品也有點問題,呂布之死足以證明。

想當初,呂布曾在劉備危難之時救過他,使他避免了—場註定就不可能成功的敗仗。可當呂布被曹操捉住,曹操問劉備該不該留下呂布時,劉備卻忘恩負義地說了句:“別忘了董卓是怎麼死的!”於是,呂布就這樣被自己恩惠過的人的`—句話給斃命了。

這時,大家可能就想到了另—位很有軍事謀略的人——諸葛亮。那麼,諸葛亮是英雄嗎?不錯,諸葛亮在赤壁之戰期間,曾促成劉備與孫權軍事集團的聯合,以及在劉備去世前,爲劉備定下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大家可能還會想起很著名的空城計。但是,《三國志》裏對此事卻予以駁斥,說當時在陽平這個地方根本不可能發生這種事。因爲當時的司馬懿官居荊州都督,駐紮在宛城,不在陽平戰場,不可能發生空城計。而且,像火燒博望、火燒新野、草船借箭、借東風等事情都是編出來的。如果《三國演義》裏沒有出現這些事情,恐怕人們也不會對他那麼崇拜了吧。 那麼曹操呢,他算是英雄嗎?我看他也不是英雄。有—次,曹操住在朋友呂伯奢家裏,聽見門外傳來磨刀聲,他起了疑心,把那家人全給殺了,還說了—句令人氣憤的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誤殺人還這麼理直氣壯,此人不奸,何人奸?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裏精彩的人物,使我百讀不厭。但是,這其中有的人物愚不可及;有的人物狡猾奸詐;有的人物疑神疑鬼;有的人物心胸狹窄。如果用我的標準來評價《三國演義》中各具特點的人物,恐怕沒有—個算得上英雄。

我心目中的真正的英雄應該聰明透頂、坦率真誠、豁達大度、寬宏大量、與人爲善。他們就在我們身邊,如孔繁森、劉玉儒、任長霞,他們都是我們的時代楷模,民族英雄。因爲有了這些英雄,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我們應該在生活中學習他們默默奉獻的精神,爲家長、老師、同學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人人都有爲他人着想的精神,祖國的明天會變的更美好!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2

三國的硝煙一度讓我迷茫,當我還沒弄明白那一場場無休止的戰爭是爲了什麼時,一切便已在?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開始了。

所謂英雄,曹孟德說:?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我以爲,有志有謀者尚不足以謂之英雄,凡英雄者必經時代的盪滌,戰爭的磨礪。

諸葛孔明,於世人心目中可謂之以英雄也。可縱然有經天緯地之才,出神入化之計,運籌帷幄之能,如若他終身躬耕於隆中,也難成舉世景仰的蜀國丞相,難以流芳百世。孔明青年時常自比管仲、樂毅,由此足以表明他胸中所懷的大志——匡扶漢室,興國安邦。以現在的眼光看來,當時漢廷岌岌可危,而劉備只是一隻喪家之犬,寄人籬下。孔明沒有遵循?順天者逸,逆天者勞?之說,他走出茅廬,把他後一半的人生全部獻給了劉備,獻給了蜀國,獻給了那個朦朧的匡扶漢室的念頭。這似乎註定了他嘔心瀝血的一生。

我相信孔明曾在這兩種人生中作過艱難的選擇,當劉備請孔明出山相助時,他拒絕過。然而劉備?淚沾袍袖,衣襟盡溼?,孔明見其意誠?乃曰:‘願效犬馬之勞’?。此乃書中之言,我不信孔明會在一瞬間改變了自己人生的選擇,也不因由於?哭出江山?的劉備的幾滴眼淚而使他感動。那本應該就是他的志向所在,一種興國安邦般吞天吐地之志。以孔明之才,無論投身劉備、曹操,抑或孫權,都必將是棟樑之材。試想,若孔明拒劉備而投曹操,操定器之。加之曹操麾下有雄兵百萬,戰將千員,取天下易如反掌。到那時,孔明自可歸隱。若孔明與其兄諸葛瑾共事一主,也未嘗不可。孫權安踞江東,孔明盡其才輔之,欲成霸業也非難事。但劉備若無孔明輔佐,必難以長久,三分之勢終難成,天下間的爭戰也就簡單多了。然而歷史就是歷史,孔明選擇了劉備,投身了艱難的.戰爭,爲報知遇之恩,更是爲了實現理想。這是一對絕好的搭檔,爲君者仁厚開明、善納良言;爲臣者神機妙算、竭忠盡力。他離開茅廬時尚囑咐其弟勿要荒蕪田畝,待功成之日,即當歸隱。我看出了他內心的淡泊與寧靜,更體會到了他的勇氣與信念。可他這一去就再沒有回來,他已在戰爭中?忘卻?了自己的囑託,直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出山後,他助劉備佔荊襄,入漢中,成鼎足之勢。又聯吳抗曹,輔佐劉備建蜀稱帝。劉備死後,他又忠心捧起阿斗,六出祁山,終積勞成疾,出師未捷,病死軍中。我想,所有讀過三國的人都會傾心於這些精彩的章回,都會對孔明的才智謀略歎服不已。然而戰爭中體現出的並不只是他的智慧:草船借箭不需要十足的自信嗎?西城上演空城計不需要過人的膽識嗎?七擒七縱孟獲不需要豁達的胸襟嗎?知魏延心存反意卻仍用其武,不需要容人之心嗎?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不需要堅韌的毅力嗎……

三國中有無數英雄,他們沒有得到整個江山,得到的卻是在戰爭中耗盡的無悔的一生。切莫以成敗論英雄,一心一意地馳騁沙場,只是爲着自己平定天下的志向,此乃足矣。三國是一個成就英雄的時代,因爲有太多的強者存在,有太多的戰爭存在。追憶歷史,從中感悟不少,人生幾何,豈能虛度。惟有向着目標努力,縱然耗費一生也無怨無悔。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3

《三國演義》是由明朝文學大家羅貫中根據當時所流行的話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紹東漢末年,羣雄四起,爭霸天下的野心爲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吳這三國交織而成,其中,以蜀漢爲主體,所以,作者對蜀漢中的主角包括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則是讚賞有加,對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則是以貶居多。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奇書之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亦是章回小說之一,所以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評價,其中,有許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有。

一、過五關斬六將:

當時關羽因爲要保護二位嫂嫂及侄兒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屈服於曹軍之下,但關羽雖處在曹營下,卻無時無刻地掛念的大哥,時時打聽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關羽終於知道大哥現處在河北袁紹那裏,他趕快提刀跨馬護送着兩位嫂嫂及隨行的女眷們乘車,到了東嶺關口,因偏將孔秀執意要請示曹丞相之後,此時,關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兩半,消息傳到洛陽,雖洛陽守將韓福和孟垣商量對策,但哪裏是關羽的對手,兩人都被關羽所劈死,像這樣,關羽一連闖過五個關口,殺了六員守將,才渡過黃河,他雖然感到有些愧對曹操,但此時的他只想趕快和大哥碰面,殺了這麼多人,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二、的盧救主:

此時,劉備雖然對劉表的召請,心裏感到疑懼,但又不得不去,所以,劉備便帶着趙雲,跨着的盧,向襄陽出發,蔡瑁裝得非常恭謹,到了第二天早上,荊襄九郡四十二州縣的文武官吏,開始參加劉備代替劉表主持的《豐年大宴》,趙雲非常小心的跟在劉備身旁,於是,蔡瑁又設下計策,把趙雲支開,等到酒過三巡之後,伊藉執着酒杯,個人總結走近劉備席前,悄悄地向他說過:《蔡瑁想要殺你,你趕快從西門逃走吧!》於是,劉備立即跨上的盧向西門逃出去,但沒想到走不到幾里路,前面有一條又深又急的河,此時,劉備只好向急流中跨下去,這時,劉備嘴裏喃喃地念道:“的盧,你要救我!”的盧好像是聽懂他話似的,奮力竄起來,使劉備脫離了險境。

這二則故事使我受到了啓發,

(一)是讓我感受到關公的`重義氣,即使大哥在天涯海角,只要有消息,也要把兩位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身外,一切以兩位嫂嫂的安全爲重;

(二)是讓我感受到人不可只注重外表,認爲它是壞的而捨棄它,就像是的盧一樣,縱使它是會克主的,但劉備卻不在意它,可能是劉備的仁心感動了的盧馬,所以,在主人最危急之時,它無克主反而是救了主人一命。

看完三國演義,才感覺到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寫作能力,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讓讀者都與故事的劇情融合爲一體,隨着故事劇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國演義》因爲屬於章回小說,故事具有連續性,讓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故事編排得宜,緊張刺激,使人有一種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處在東漢末年,羣雄割據的亂世之中,《三國演義》不僅是在當時有一種象徵的功用,也是令一種體制的創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說的典範之一,所以,《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書,每閱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文學素養也提升了許多。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4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想起《臨江仙》中那膾炙人口的詩句,就不由得聯想到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中那波瀾壯闊的歷史。今年寒假,我懷着激動的心情,又翻開了那本早已看過好多遍的古典名著。

它是一部斷代史小說作者是羅貫中。在這部書中,作者成功的塑造了200多個人物形象,如神勇無比的趙雲,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詭詐多疑的曹操,粗中有細的張飛,情深義重的關羽,謙遜親民的劉備……在衆多英雄中,令我印象最爲深刻的三位英雄就是本書中的諸葛亮、關羽和曹操。

先說曹操吧,太多數人都說他奸詐,也有人總結說他“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他“挾天子以令諸侯”體現了他做事的周到;“寧我負天下人,莫使天下人負我。”體現了曹操的人生哲學。但說到底曹操也有好的方面,他還是世人熟知的傑出詩人、文學家。可是我認爲,曹操這個人,也許很奸詐,很霸道,但他用兵舉世無雙,拿官渡之戰爲例,七萬大戰七十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打敗袁紹後,他獨霸一方。他也非常注重人才,他失了一個呂韋,祭奠時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獨哭呂韋;他的謀臣郭嘉死後,他也十分痛心。如果說他是“亂世之奸雄”,但是我倒覺得他奸得真,有奸的本事,是一個有雄才偉略的能人。

再說關羽,他‘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青棗,青龍偃月刀,後加上赤兔馬’關羽是神不是人,而且加上歷代加封,直封到:‘蓋天古佛’成爲人神的.極致,他降漢不降曹,“身在曹營心在漢”這句話就是說他的。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關羽做人有忠有義。但到了三國時期,封建道德的頭一個字忠就很難完成,對忠的要求也很嚴格,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選擇回來。在當時,見風使舵已成氣候,哪國強大就降哪國的將軍並不少見,像馬超,姜維,張鬆……或許在當時會威名遠揚,但當歷史沉澱到今日,他們也就暗淡無光了。一臣服侍二主可以長久安樂,但關羽寧死不降,蜀國的恥辱就是關羽的恥辱,這樣不但是忠的體現,還是難得可貴的道義。

一個國君想要建立一個好的帝國就必須有一個爲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良臣,我十分欣賞他。爲什麼呢?因爲諸葛亮是一個國家統治需要的忠臣,是一個能夠爲主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並且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並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巧擺八陣圖,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直到他病死五丈原,之前發生的一切些都令人歎服叫絕,意想不到。

我們少年就應該從小具有諸葛亮的博學多識,關羽的赤膽忠心,曹操的靈活善變。這三個,就是《三國演義》中的義絕、奸絕、智絕。

讀完《三國演義》後,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成爲一個能像諸葛亮一樣博學多才,聰明能幹,將來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且也應像英雄人物一樣全心全意幫助別人,保衛國家,無私奉獻,具有大無畏的精神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孩子。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5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擴展學生的閱讀面,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爲此教學中我十分重視學生的閱讀,不僅指導學生進行課內閱讀,還指導他們進行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教學的自然延伸和必要補充,它使課內知識得以遷移到課外去。開展課外閱讀,可以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求知道的慾望,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從小在他們心靈上播下決心攀登科學高峯的種子。

每學期初我都結合閱讀教材,把一學期要向學生推薦的閱讀書目確定下來,包括讀多少課外書,讀哪些書,如何安排時間等列入到教學計劃中,有計劃地幫助學生選擇適合他們閱讀水平,對於他們身心發展具有積極作用的課外讀物,引領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無論是課內閱讀還是課外閱讀,我們的最終目的都是爲寫作所服務,葉聖陶老先生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

這就告訴我們作文教學無法孤立而行,它必須根植於閱讀這一土壤。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兩者相輔相成,才能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寫作能力,所以課外閱讀中也要做到讀寫結合。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主要分爲三步,第一步是上好書推薦課,課上或是由老師向學生推薦書目,或是由學生之間彼此推薦自己喜歡的書籍。第二步是好書共讀階段,在閱讀時教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指導學生根據自己閱讀的內容選擇相應的讀書方法。同時指導學生記採蜜本和讀書筆記,對於書中優美的詞句,精彩的描寫,生動的對話,好的開頭和結尾,精闢的議論,寫作常識,以及文章的結構提綱還有名言精句等都記錄到採蜜本上,以備寫作是運用。學生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指導學生把自己讀後的感想也就是讀後感寫在讀書筆記上。這樣大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第三步是召開讀書彙報交流會。讀書交流會是學生讀書成果的一個展示階段。交流會上同學們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穫,以及讀書經驗,交流會的召開更加激發了學生的讀書興趣。根據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本學期我向學生推薦了《三國演義》這部名著進行閱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是《三國演義》讀書彙報交流會中的第一節彙報課。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四

你聽說過“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個歇後語嗎?這個歇後語還有一個故事,就是《三十六計之苦肉計》——《周瑜打黃蓋》裏面講:三國時期,曹操企圖統一中原。公元208年,曹操率領二十萬大軍去攻打荊州。諸葛亮向孫權提出聯合起來抗曹軍,孫權答應了,他讓周瑜和諸葛亮配合。經過商量後,決定用火攻,正在此時,已經投降的蔡和、蔡中來了,周瑜很歡迎,而私下卻命令部下小心提防他們倆人的行動。

突然,周瑜想到了一個絕妙的方法,夜裏周瑜叫人把老將黃蓋叫去見他,問大都督爲何不用火攻。周瑜說:“我正有此意,但還需要人配合我演一齣戲。”黃蓋要幫他,周瑜同意了。

第二天,周瑜命令衆將領領取三個月糧草。黃蓋挺身而出,說:“三個月,就是三十個月也不行,就打一個月,要不行,還不如投降算了。”周瑜大怒,命令重打黃蓋一百大棍,纔打到第五十棍,衆人爲他求情,周瑜才命令停下。黃蓋被人擡出去後,就給曹操寫降書,蔡中也密報了黃蓋捱打的事,曹操便相信了黃蓋的投降。到黃蓋投降那天,黃蓋點燃了曹操的船,曹軍大敗。

讀完以後我想周瑜真聰明能用苦肉計讓曹操的兵馬戰敗。黃蓋的獻身的精神用自己痛苦,換來了國家的勝利。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6

花了兩個多月時間看完《三國演義》,看之時覺得這次一定要寫篇大讀後感,但提筆之時,又不知從何着筆,思來想去,覺得只能找個人物寫寫算了,但大人物寫不起,小人物又知之甚少,看來就挑個不大不小的"五虎上將"之外的魏延小作評議。

打從小看電視,就會分個敵我,小時候看《三國演義》也是,總是站在劉備、諸葛亮一邊,打仗都看他們贏,劉備的人最講義氣,但後來出了個叛徒,真是厭惡死了。但今天又看《三國》,卻找回了另一種認識,似乎不再厭惡這個叛徒了,都少還有點同情與抱怨。在三國裏,魏延也是一個講義氣、識時務的英雄。想當年劉備攜民渡江投奔襄陽,劉琮拒不開門,是魏延挺身而出大喝一聲:"劉使君乃仁義之人,今爲救民而來投,何得相拒?"並砍死守門將士,要放劉備進城來。因文聘殺出阻攔,且劉備和諸葛亮並不領情,沒有進城,魏延只好自投長沙太守韓玄去了。後關公戰長沙,與長沙守將老黃忠大戰幾百回合不分勝負,兩人頓有惺惺相惜之意。韓玄欲以外通內連之罪處死黃忠。在關鍵時刻,還是魏延挺身而出,叱責韓玄殘暴不仁,輕賢慢士,然後一刀砍下韓玄的人頭,投拜關羽。可見魏延對劉備的耿耿忠心是百折不撓的。就是這樣一個有功之臣,諸葛亮卻喝令刀斧手推出斬之,理由是: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還想當然地認爲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所以要絕後患。最後還是劉備出來打圓場,救了魏延。但諸葛亮對魏延的偏見卻影響了魏延一生的前途。

魏延在諸葛亮麾下奮勇殺敵,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在諸葛亮取了西川,論功行賞時,連歸順不久的馬超也被封爲"五虎上將"之一,而和黃忠一樣資格的魏延,卻被排斥在"五虎上將"之外。這就大大地傷了魏延的心。

諸葛亮一出祁山時,魏延出了一個主意:取道褒中,以奇兵出子午谷襲擊長安,一舉定秦川。應該說,這是一個大膽而富有建設性的'建議。如果諸葛亮能夠採取和修正魏延的建議,以主力出陳倉或斜谷,以一部出隴右牽制魏軍西援,以奇兵出子午谷襲長安,是能夠一舉定秦川的。但諸葛亮卻過於謹慎,堅持所謂"十全必克而無虞"之道,坐失良機。反過來還譏諷魏延:"你以爲中原就沒有比你聰明的人才?倘若有人在山中埋伏截擊,管叫你有去無回!"結果諸葛亮還是傾舉國之兵走隴右大道正面攻擊,六出祁山,無功而返,自己也累死於征戰途中。

諸葛亮在五丈原交代後事時,託付楊儀主持全局工作,將兵法傳與姜維。此時他仍不忘提防魏延,交代楊儀當魏延鬧情緒時可相機處死他。而魏延這邊正氣鼓鼓的: 論資格,他最老;論功勞,他最大;論文謀武略,他不輸楊儀、姜維,而到頭來這把年紀,還得聽小輩調遣。魏延心理不平衡就作出失常的舉動: 放火燒了蜀軍回撤的棧道,揚言要擒殺楊儀。最後還是楊儀和馬岱合力斬了魏延。

魏延的結局跟他自己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但同時諸葛亮的用人也佔有較大的因素,自魏延投靠之時,諸葛亮就認定此人必有反骨,所以後來無論魏延怎樣衝鋒陷陣、屢立戰功,卻始終沒能改變諸葛亮對他的看法,甚至是在魏延出的某些主意上,諸葛亮還心存疑惑和偏見。諸葛亮晚年,不管是在打仗還是用人還是有些不是很英明的舉措,有點可惜,但魏延更可惜。

藉此機會祝願所有羣友及家人:

新年快樂,

身體健康,

吉祥如意。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7

羅貫中著的《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羣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黃巾之亂是從桃園三結義開始,講了黃巾起義之後,東漢政府的反擊,出現了劉備,曹操等英雄,而東漢政權也快滅亡了。

董卓之亂是講董卓入京前後的故事,從何進與十常侍對戰到少帝逃出京城,結果被董卓救駕.董卓入京後收買了猛將呂布,又廢少帝,立獻帝,大權獨攬,實施暴政,逼得羣雄聯軍伐董卓,雖然後來聯軍失敗了,但是董卓最後也被呂布所殺。

羣雄割據是講董卓死後,中原諸侯羣龍無首,爲了擴大自己的地盤互相廝殺,最主要分爲三個戰區,即北方的袁紹與公孫瓚,江東地區孫策的崛起,中原地區曹操,劉備,呂布,袁術之間的戰爭。

再後來的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我就不一一細說了,最主要的我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爲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爲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纔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歷史經驗,認爲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里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鑑於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後來,曹操於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覆強調他在用人上"唯纔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受有關係,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經過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當時各地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盛況.而且對於有才幹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比如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失敗後,陳琳歸降曹操.曹操問他說:你從前爲袁紹寫檄之,罵我一個人就可以了,爲什麼要罵到我的祖宗三代,陳琳連忙謝罪。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對他不處罪,還照樣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爲他的傑出才能和善於招攬人才,還在於他有着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後,曹操並未一籌莫展,而是笑着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並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8

諸葛亮在中國幾乎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但是,人們所熟悉的往往都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形象,而真實的歷史人物的諸葛亮,其實與小說中塑造的藝術形象是有很大區別的。

據《三國志》等史書記載,真實的諸葛亮原來並非一個智謀無比的完美之人,他的一生有功也有過,有長處也有短處。

諸葛亮一生的爲人長處及其功勞可以說有以下幾點。其一是志向遠大,頗有才幹。他自小隨當過太守的叔父長大,叔父死後,他雖躬耕隴畝,然而志向高遠,“每自比於管仲、樂毅,世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穎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爲信然。”(《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諸葛亮相信自己有管仲,樂毅那樣的才幹,這二者一位是春秋時齊國著名的政治家,一位是戰國時燕國著名的軍事家。當時別人對他說的話並不相信,唯有崔州平、徐庶元直等朋友相信。事實上諸葛亮有治國才能,這從他一生中寫的政治文章可以看出,其學識比較淵博。

其二是確有遠大抱負而又具備了真才實學,並幫助劉備一道征戰,逐步建立了蜀漢政權,從而形成了與曹魏、孫吳鼎足三分的局面。

其三是在劉備死後,又竭力扶持後主劉禪,爲蜀漢政權的鞏固盡了最大的努力。

其四是一生中寫了許多教令、書信、奏議之類的文章,後人輯爲《諸葛丞相集》。內中收有各類文章24篇,共10餘萬字。其中最爲聞名的就是《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這兩篇文章對後世的'知識分子影響很大。文中諸葛亮所說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話,已成爲傳頌千古的名句。

諸葛亮一生中的不足之處也有幾點。其一是隆中對策有失誤。失誤在何處?失誤在於戰略規劃犯了分兵之錯。他將蜀地和荊州作爲據守的根據地,兩處相距太遠。駐守在荊州的關羽得不到援助,結果被東吳擊敗後,蜀地就很孤立了。另外,宋代蘇洵所寫的《項籍論》一文,在談到劍門相隔的西蜀盆地時曾指出:“諸葛孔明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爲也。且彼未嘗見大險也,彼以爲劍門者,可以不亡也。吾嘗觀蜀之險,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繼,兢兢而自安,猶且不給,而何足以制中原哉?”

熟讀二十四史的毛澤東,在看了蘇洵的這篇文章後,也曾這樣批註評價:“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第106頁)

其二,諸葛亮有爲相才幹,但帶兵打仗卻並不是他的長處。所以,史家評價他“於治戎爲長,奇謀爲短,理民之幹,伏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衆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衆,未能有克。”(《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由於征戰太多,勞民傷財,使得蜀國難以振興,這也是蜀漢政權最後不能不走向滅亡的主要原因。

其三,諸葛亮凡事必親躬,實際上愛獨斷專權,發揮其他人才的特長不夠。這些,都是諸葛亮的一些明顯不足之處。

當然,金無赤足,人無完人。諸葛亮從總體上來說,還是一個傑出的偉人。特別是他的爲國操勞不計個人得失的人格精神,十分令後人所稱頌。本來,一個人經歷一生,無論獲得過多大的榮譽與功勳,或無論留下多少物質財富,這一切都將會成爲過去。而唯有其偉大的人格精神卻可能會長留天地人間。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生實踐過程就是這樣,無論歷史再過去多久,相信他的這種偉大人格精神,也永不會被人們所忘記而消失!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9

《三國演義》是由明朝文學大家羅貫中根據當時所流行的話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紹東汗末年,羣雄四起,爭霸天下的野心爲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吳這三國交織而成,其中,以蜀漢爲主體,所以,作者對蜀漢中的主角包括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則是讚賞有加,對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則是以貶居多。《三國演義》是我讀過的四大奇書之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亦是章回小說之一,所以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評價,其中,有許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有:

一、「過五關斬六將」:當時關羽因爲要保護二位嫂嫂及侄兒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屈服於曹軍之下,但關羽雖處在曹營下,卻無時無刻地掛念的大哥,時時打聽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關羽終於知道大哥現處在河北袁紹那裏,他趕快提刀跨馬護送着兩位嫂嫂及隨行的女眷們乘車,到了東嶺關口,因偏將孔秀執意要請示曹丞相之後,此時,關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兩半,消息傳到洛陽,雖洛陽守將韓福和孟垣商量對策,但哪裏是關羽的'對手,兩個人都被關羽所劈死,像這樣,關羽一連闖過五個關口,殺了六員守將,才渡過黃河,他雖然感到有些愧對曹操,但此時的他只想趕快和大哥碰面,殺了這麼多人,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二、「單騎救主」:此時,劉備雖然對劉表的召請,心裏感到懷疑,但又不得不去,所以,劉備便帶着趙雲,跨着坐騎,向襄陽出發,蔡瑁裝得非常恭敬,到了第二天早上,荊襄九郡四十二州縣的文武官吏,開始參加劉備代替了劉表主持的「豐年大宴」,趙雲非常小心的跟在劉備身旁,於是,蔡瑁又設下計策,把趙雲支開,等到酒過三巡之後,伊藉拿著酒杯,走近劉備席前,悄悄地向他說:「蔡瑁想要殺你,你趕快從西門逃走吧!」於是,劉備立即跨上坐騎向西門逃出去,但沒想到走不到幾里路,前面有一條又深又急的河,此時,劉備只好向急流中跨下去,這時,劉備嘴裏喃喃地念道:「馬兒,你要救我!」馬兒好像是聽懂他話似的,奮力躥起來,使劉備脫離了險境。

這兩則故事使我受到了啓發,(一)則是讓我感受到關公的重意氣,即使大哥在天涯海角,只要有消息,也要把兩位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身外,一切以兩位嫂嫂的安全爲重;(二)則是讓我感受到人不可只注重外表,認爲它是壞的而捨棄它,就像是馬一樣,即使它是會克主的,但劉備卻不在意它,可能是劉備的仁心感動了馬,所以,在主人最危急之時,它沒有克主反而是救了主人一命。

看完三國演義,才感覺到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寫作能力,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讓讀者都與故事的情景融合爲一體,隨着故事劇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國演義》因爲屬於章回小說,故事具有連續性,讓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故事編排得宜,緊張刺激,使人有一種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處在東漢末年,羣雄割據的亂世之中,《三國演義》當時是令一種體制的創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說的典範之一,所以,《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書,每閱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文學素養也提升了許多。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0

看了《三國演義》這本書花了我將近一週的時間,真的很賺錢!《三國演義》是一部不合時宜的經典小說,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兩晉統一的一系列故事。

首先看到了《滾滾長江向東……》這樣的流行詩句,然後介紹了一下文字。第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談世界大勢,必有長久之遇,必有長久之分。”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週末七國分合爲秦,秦滅後楚漢分合爲漢.書中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作者本人通過歷史人物講解忠恕仁義愛的道理,深入人心。寫的是狄鹹、劉禪、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心胸狹窄的周瑜,長而厚的魯肅,勇武的張飛、徐軍、典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

雖然有這些人物,但最讓我有感觸的還是這本書裏描寫的英雄。先說關羽。這是我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降漢而不降曹,坐燭,獨騎千里,五關斬六將,古城斬,後放曹操於華容道。他對老主人忠心耿耿,因爲戰敗失敗,約好了要知道老主人的消息,所以不知道如何做長途投資。我想,雖然我失去了敵人,但我終於回來了,這不僅是依然忠誠,也是一種難得而可貴的忠誠。《三國演義》表達關羽的方法也很簡單:“丹鳳眼,臥蠶眉,臉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又加上“赤兔馬”,又念《春秋》,刮骨治毒不怕痛,伐顏良,殺文丑,幾乎天下無敵。他所做的值得學習。

封建統治時期,我們需要一個忠臣,一個能不遺餘力而死的忠臣,那就是諸葛亮。諸葛亮通曉天文地理。他足智多謀,謹小慎微,一生奉獻。他借東風,草船借箭,周瑜三日,華容道求智,巧立八陣圖,罵王朗死,空城計,七星燈,用木偶退司馬懿,用魔術殺魏延,超乎常人意料。我本來以爲這種人應該看起來很不一般,但是書上的描述很簡單:八尺長,臉像冠玉,戴着黑絲綬帶圍巾,戴着鶴。他的所作所爲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說曹操,曹操到。《三國演義》年曹操被稱爲漢奸,很可能是因爲兒子篡漢。他說劉備跟他是英雄,這讓劉備不敢聽,但他沒有殺劉備,雖然劉備只是甕中之鱉。這讓我感受到了曹操的大度,這是周瑜做夢也沒想到的。周瑜眼裏只有諸葛亮。而不是互相破口大罵,只要諸葛亮被殺,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發現劉備不是一般人,就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了天下太平的東吳。目光短淺,心胸狹隘,非英雄。這也和曹操形成鮮明對比。曹操也是實幹家,曾經刺殺董卓,經常召集羣臣討伐董卓。這些讓我感受到了曹操的偉大。總的來說,看完這本書,我開了眼界,上面的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情,我很喜歡。

作爲文學作品。因爲經過了藝術加工,所以小說很多。《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它成功地創造了許多角色。書中寫了400多人,其中主要人物是個性鮮明、形象生動的藝術典範。各種人物都有共性;同類人各有個性。作者描寫人物,善於抓住基本特徵,突出某一方面,使人物形象生動。對於主角來說,他們往往通過一系列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語言來表達自己複雜的性格。故事還展現了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其中赤壁之戰是最好的。讓讀者有一種被的感覺。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1

在中國古代歷史小說中,如果要選擇一部讀者多、人們最熟悉的作品大概要推《三國演義》了。的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部由文人根據歷史事實和民間傳說編撰而成的歷史演義,是所有作品中影響最大的一部長篇小說。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漢靈帝到晉武帝之間共一百多年的歷史,用宏闊有致的筆觸勾畫出魏、蜀、吳三國互相征戰爭雄、興衰存亡的歷史過程。並且,它還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形象:香忠勇義氣、自信傲慢的關羽,絕頂聰明、無所不能的諸葛亮,狡詐酷虐而又雄才大略的`曹操,以及仁厚的劉備,英武的趙雲,忌刻的周瑜,忠厚的魯肅等等,都 給人極深的印象。書中給讀者印象最深刻的貫徹全書每一個角落的觀念,就是“擁劉反曹”。羅貫中堅持以蜀漢的劉備爲正統。劉備雖然出身貧賤,但身爲漢室宗親,力圖復興漢室;而曹操身爲漢相,卻用兵擅權,最終廢漢立魏,實爲篡國之賊。這一觀念並非羅貫中的獨創,而是長期以來就存在於老百姓的心目之中了。羅貫中不過是通過《三國演義》把他空前強化了,使它隨小說一起深入人心。

同時,在讀這本書後,我常常問朋友、問親人、問自己,《三國演義》中誰是好人?

姐姐說:“劉備講義氣,是好人。”我說,不見得。呂布武藝高強,號稱天下無敵,當時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俗話。他曾就過劉備,當時劉備非常感激。後來呂布被曹操捉住了,曹操很愛惜他的才能,不想殺他,回頭問劉備怎麼辦,呂布聽見了,心中暗喜,以爲劉備一定會爲自己說情的。可劉備在一旁冷冷的說:“別忘了董卓是怎麼死的!”當初,董卓很欣賞呂布,卻被呂布刺殺了。曹操一聽,抱着自己的腦袋連聲大叫:“快推出去斬了!”你們看,劉備夠壞的吧。

曹操是好人嗎?爸爸說他有雄才大略,善於打仗,以弱制強,打敗了袁紹,平定了北方。媽媽常把他那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掛在嘴邊,說他是大詩人。可我覺得他不像個好人。曹操詭計多端不講義氣。一次,曹操到朋友家去避難,忽聽門外傳來“嚓嚓嚓”的磨刀聲,以爲人家要殺他了,便一頭把門撞開,二話不說,把朋友全家十幾口人全殺了。殺晚人,回頭一看,才發現門下壓着一頭捆好的豬,才明白人家磨刀本是爲了殺豬招待他。曹操常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你們說劉備壞不壞?

周瑜心胸狹窄,幾次要害諸葛亮。孫權今天和劉備要好,明天又聯合曹操打劉備,“桃園結義”三兄弟都死在他手下……“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塑造了這麼多活生生的人物,使我百讀不厭。但是,這其中的許多人物都是爲了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出賣朋友,殺害無辜如果用今天的標準來衡量,也許都算不上好人。《三國演義》中的好人還真不多呢!

羅貫中通過三國之間不斷的征戰成敗,英雄存亡的描寫,表達在家的政治觀念,寄託自己的政治思想,爭雄天下,必須戰略正確,百姓歸順選資授德。同時《三國演義》反映了元末明初時的社會生活,也表達人民反抗封建統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意願。三國時期是個激動人心的時代。陳壽的《三國志》和裴松之註記錄了這一時代最原始的資料。而從晉朝到唐宋,民間關於三國的傳說就一直沒有中斷過。不但歷代的野史筆記多有記載,劉備、曹操的故事還被搬上了說書場登上了戲曲舞臺,男女老幼無不喜歡流傳極廣。

《三國演義》真是一部歷史演義的典範啊。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2

「三國演義」主要是介紹東漢末年,羣雄四起,爭霸天下的野心爲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吳這三國交織而成,其中,以蜀漢爲主體,所以,作者對蜀漢中的主角包括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則是讚賞有加,對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則是以貶居多。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奇書之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也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是章回小說之一,所以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評價,其中,有許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英戰呂布、諸葛亮草船借箭、關雲長水淹七軍等……,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有。

一、「過五關斬六將」:當時關羽因爲要保護二位嫂嫂及侄兒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屈服於曹軍之下,但關羽雖處在曹營下,曹操以各種手段(金錢、美女)誘惑他死心蹋地地跟隨他,卻無時無刻地掛念大哥劉備,時時打聽大哥劉備的下落,直到有一天關羽終於知道大哥現處在河北袁紹那裏,他趕快提刀跨馬護送着兩位嫂嫂及隨行的姑娘們乘車,到了東嶺關口,因偏將孔秀執意要請示曹丞相之後,此時,關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兩半,消息傳到洛陽 ,雖守將韓福和孟垣商量對策,但哪裏是關羽的對手,兩人都被關羽所劈死,像這樣,關羽一連闖過五個關口,殺了六員守將, 才渡過黃河,他雖然感到有些愧對曹操,但此時的他只想趕快和大哥劉備碰面,殺了這麼多人,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二、「的盧救主」:此時,劉備雖然對劉表的召請,心裏感到疑懼,但又不得不去,所以,劉備便帶着趙雲,跨着的盧,向襄陽出發,蔡瑁裝得非常恭謹,到了第二天早上,荊襄九郡四十二州縣的文武官吏,開始參加劉備代替劉表主持的「豐年大宴」,趙雲非常小心的跟在劉備身旁,於是,蔡瑁又設下計策,把趙雲支開,等到酒過三巡之後,伊藉執着酒杯,個人總結走近劉備席前,悄悄地向他說過:「蔡瑁想要殺你,你趕快從西門逃走吧!」於是,劉備立即跨上的盧向西門逃出去,但沒想到走不到幾里路,前面有一條又深又急的河,此時,劉備只好向急流中跨下去,這時,劉備嘴裏喃喃地念道:“的盧,你要救我!”的盧好像是聽懂他話似的,奮力竄起來,使劉備脫離了險境。這二則故事使我受到了啓發,(一)是讓我感受到關公的重義氣,即使大哥在天涯海角,只要有消息,也要把兩位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身外,一切以兩位嫂嫂的安全爲重;

(二)是讓我感受到人不可只注重外表,認爲它是壞的而捨棄它,就像是的盧一樣,縱使它是會克主的,但劉備卻不在意它,可能是劉備的仁心感動了的盧馬,所以,在主人最危急之時,它無克主反而是救了主人一命。

看完三國演義,才感覺到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和曹操的'奸等……,讓讀者都與故事的劇情融合爲一體,隨着故事劇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國演義」因爲屬於章回小說,故事具有連續性,讓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故事編排得宜,緊張刺激,使人有一種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處在東漢末年,羣雄割據的亂世之中,「三國演義」不僅是在當時有一種象徵的功用,也是令一種體制的創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說的典範之一,所以,「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書,每閱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文學素養也提升了許多。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3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書中深入淺出地刻畫了200多個人物形象,個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其中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奸險狡詐的曹操;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老實的魯肅;義甘雲丹的關羽;審時度勢的司馬懿……無一不極盡其態、膾炙人口,對於這些,每位讀者深有所悟,各有所感,但我最讚賞本書所傳承的道德情操,其中“孝道”是我此次讀後的最大收穫之一。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上,兒女爲下”是上一代與下一代融爲一體的生命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懷橘遺親”中陸績是諸葛亮“舌戰羣儒”中人物。雖諸葛亮對陸績的孝道以輕蔑的口吻說出:“公非袁術座間懷橘之陸郞乎?”但仍不影響它成爲古代二十四孝之典故,陸績六歲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裏藏了三枚,臨行拜謝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郞來我家做客,走時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給母親嚐嚐。”袁術見他小小年經就懂得孝敬母親,十分驚奇,後來陸績之所以投奔孫策,爲孫策、孫權所用,看中他才氣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孫權也是孝敬父母的'大孝子,與陸績有共同道德操守,陸績小小年經,心裏時刻想着孝敬母親,孝的可愛,孝的可敬,我們做人應如此,心中存父母,胸裏有孝道。

除孝以外,忠也是我這次品三國的另一收穫。

曾記否,那一年。白帝城劉備託孤,一位即將死去的白髮蒼蒼的老人緊緊握住了諸葛亮的手。目光裏有着數不盡的內容。他這一生,都是爲了匡扶蜀漢。他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爲成都之主。“這句話,何等的信任,何等的發自內心!可是諸葛亮比沒有取而代之劉備的子嗣。他哭泣着說:”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而後諸葛亮六出祁山,與老對手司馬懿展開了一場又一場的較量。七擒孟獲,對孟獲七擒七放,最後收取一方之地。諸葛亮終其一生,雖九死其尤未悔,只爲忠。現如今,我們國家雖得到發展了,然而卻有多少人爲了利益忘了忠、缺了誠。

關羽的勇武可以說是貫穿於他的整個人生。從出場不久,便一戰成名。以袁紹、曹操等人組成的關東十八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然而前鋒孫堅在進軍汜水關時被華雄擊敗,華雄耀武揚威、不可一世,在潘鳳等大將接連被華雄斬殺之際,關羽主動請纓,在溫酒未冷的極短時間內斬殺華雄,關羽從此名震諸侯,“溫酒斬華雄”也成了傳承千古的經典名段,至今仍爲人們茶餘飯後所津津樂道的談資。此後的“斬顏良,誅文丑”、“單刀赴會”、“刮骨療毒”更是讓關羽的萬人敵和大無畏形象展現的淋漓盡致,這便是我在閱三國所收穫的勇。

品閱三國使我從中獲益匪淺,同時也讓我引發深思。如果我們國家每個人都能做到孝、忠、勇,那麼我們國家就能更加強大。這樣一來也就不會有釣魚島和海南島的事了,臺灣也可能會迴歸祖國的懷抱了。所以,我們要更好地去體會孝、忠、勇,努力去實踐他們,讓祖國更加強大,以最好的姿態踏向未來。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4

羅貫中最新的《三國演義》,讀後感800字合集,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分久必合。”這是周朝以來對世界的定義。週末七國紛爭,併入秦。秦滅後,楚漢對峙,與漢合併。漢高祖劉邦斬白蛇造反,統一全國,波及狄鹹。分爲三國,後三國歸金。《三國演義》這本書爲我們呈現了東漢末年的三國史詩。

東漢末年,以賣草鞋爲生的落魄貴族劉備與殺人犯關羽、張飛結爲兄弟,共同開創了一番大業。天下三分的時候,劉備也佔了一席之地,以伏龍鳳爲少年,以飛爲武將,以趙雲爲戰馬,以黃忠爲虎將,佔領了西蜀。寧願大家背上黑鍋,也不教大家在我太監之後背上曹操的黑鍋,發展地方武裝,擁兵自重,被北魏成爲亂世梟雄。孫堅的兒子孫權繼承父兄的衣鉢,佔領了江南大國吳棟。他手下的四個諸侯,周瑜、魯肅、夢露、魯迅,也各有千秋。

身體虛弱的曹操奮起克服困難,央求董卓,攻打袁術,殺死呂布,投降張繡,消滅袁紹,攻打劉表。可謂是榮耀時刻。劉備雖然實力最弱,但是心地善良,人緣好,大家都喜歡他。他的大哥數量最多:公孫瓚、袁紹、曹操、劉表等等。但是在諸葛孔明投靠了他之後,一切都變了。他挺進蜀地,有了根據地,開始發展軍隊,擴大地盤,稱霸西蜀。然而,關羽失去了麥城,被吳棟殺死。劉備大怒,魯迅放火燒其七百里連營,敗其亭。最後,他被期望將孤兒託付給白蒂。

三國中,我最佩服關羽。華雄被溫酒殺,六將五關斬六將,蔡洋在古城相遇時被殺,文丑在白馬坡相遇時被顏良殺。最後,他的父親和兒子被抓獲並被斬首。關的名聲在這裏以一種不完美的方式結束了。

對人才的渴求也是值得曹操欣賞的地方。爲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曹操打破了以封建美德和弟子輩分爲標準的用人標準,提出了“任人唯賢”的用人政策。公元210年春,曹操發佈了“求賢令”。曹操陵從一開始就總結了歷史經驗,認爲自古以來,開國皇帝和中興王從來沒有一個能以一個人才治理天下的,而得到的人才往往也沒有走出後巷。這絕不是一個機會,但當權者乞求並拜訪了它。有鑑於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眼下天下不定,正是求賢若渴的時刻。他期望身邊的.人不要去想自己的出身,幫他發現和推薦那些出身貧寒、被埋沒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重用他們。後來在公元214年和217年,曹操兩次頒佈求才令,反覆強調他的用人政策“唯纔是舉”。他要求各級人事主管部門和地方官員在選拔人才時不要求全責備。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會受到影響,只要是真的有才華。經過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很多人才。當時全國各地有不少人投奔曹操門下,構成了猛將如雲,謀士如雨的盛況。而對於曹這樣有才能的人,還是既往不咎。比如陳琳,原來是袁紹的部下,之前爲袁紹起草檄文,罵曹操祖上三代。袁紹失敗後,陳琳向曹操投降。曹操問他:“你爲袁紹寫作的時候,可以只罵我一句。爲什麼罵我祖宗三代?陳林趕緊道歉。

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不脫罪,還任用他。曹操在這方面無疑是成功的。

對應曹操的是袁紹,袁紹和曹操打過官渡。因爲謀士田豐、季風、許由、郭圖暗中爭鬥,田豐勸諫,袁紹不聽,季風看見了。田豐告發,田豐鋃鐺入獄,最後袁的官職在官渡被打敗,田豐自殺,然後袁紹死了。袁的三個兄弟爲爭奪政權而明爭暗鬥。最後都被曹操殺死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