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5篇

本文已影響 1.82W人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十分經典的法國影片,它講述了一位老師與一羣學生之間的故事,想必每一個看過的觀衆都會被它所感動。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5篇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

今天我又觀看了《放牛班的春天》,這是我第二次觀看。第一次是音樂老師給我們看的,第二次是我們自己觀看的。第二次觀看後讓我有了很多的感受。

這部電影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精彩的故事:馬修來到了一個名叫“池塘之底”的學校當教學老師。但是,他並不知道這所學校裏個個都是“壞”孩子。學校裏最讓孩子們害怕的人就是校長,只要校長說一聲安靜,所有人都不敢說話。儘管如此,馬修還是以他特殊的教學方法去教學生們東西。後來,馬修發現了那些“壞”孩子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都喜歡唱歌,不管他們唱的好不好聽,他們都喜歡唱。發現他們喜歡唱歌后,馬修就像讓他們成爲“合唱團”。從此,學校裏多了許多美妙的歌聲。但一次意外事故,馬修被解僱了。

馬修是一位非常非常陽光的老師,他教會孩子們許多東西。古話說得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馬修雖然被解僱了,但在他臨走時,孩子們把祝福寫在紙上,折成飛機扔向馬修,最終得到了善報。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放牛班的春天”是什麼意思了。“放牛班”指的是孩子們,“春天”指的是成功,而“馬修”就是領路人。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2

在十一小長假裏,我又把《放牛班的春天》看了一遍。

這部片子主要講了學監馬修在來到“池塘之地”之後和那些與衆不同的孩子們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從這部電影中我可以深刻的感覺到馬修在來到“池塘之底”之後的那份艱辛和時時刻刻的忐忑不安。他在學校裏組織了一個合唱團,讓與衆不同的孩子們發現了自己獨有的嗓音,並從中獲得興趣。之後他們又遇到了種種困難,但在學監馬修的帶領下,他們突破險阻,繼續爲音樂奮鬥着。最後,他們獲得了成功。

從這個故事中我可以感受到生活原來就是這樣:哪怕你處在一個不美好、不和諧的地方,但是隻要你對身邊的一切充滿希望,並去努力改變他們,相信在不久後,你身邊的一切事物都會被你所感染,從而改變。就像馬修,他在“池塘之底”工作,就是爲了改變那羣可愛的孩子們,讓他們感受到音樂的樂趣,從而從中受益。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3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有關於音樂的片子《放牛班的春天》,這個片子講述了一個叫馬修的學監來到“池塘之底”的問題少年學校,雖然一來就遭到同學的捉弄和惡作劇,甚至把馬修最重要的樂譜給偷走。

但是,馬修他並沒有像其他教師那樣把他們關進禁閉室或送到哈森校長的辦公室裏,而是用他的善良和寬容感化了所有的學生,併成立了合唱團。並且經過努力,受到學生、教師和伯爵夫人甚至校長的支持。就在這一切都十分順利的時候,一場大火燒燬了學校,馬修也因爲帶着學生去小山後遊玩而失守被解僱了,但同學們捨不得他,用動聽的歌聲和滿載着祝福的紙飛機歡送自己的學監——馬修的故事。

我覺得對我影響最深的是馬修先生,馬修先生多麼像我們的父母呀,我們總會有自己的人生的低點,於是自暴自棄而父母卻一次次寬容我們,教導我們一步步走向成功。

看完這部片子,我明白了爲什麼叫《放牛班的春天》的原因:他們原來是一羣無惡不作的壞孩子,所有人都認爲他們原來一個問題少年班。但馬修來了,他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就像春天一般。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4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后,讓我深有感觸。主人公面對坎坷的事業經歷而能笑對生活的樂觀心境讓我佩服,而他對學生的那種執着的關愛,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並能挖掘出每個學生的優點的精神讓我感動。

這部電影裏的主人公克萊門特·馬修在一個名叫“池塘之底”的學校裏擔任學監,這個學校裏有調皮的孩子,殘忍的校長,冷酷的教師,還有嚴厲的制度。每當孩子們犯了錯的時候,哈森校長總是去殘酷的對待他們,要麼關禁閉,要麼就狠狠罵一變,但馬修並不是這麼對待孩子,而是懷着一顆仁愛之心看待這些孩子,關心這些孩子,他對學校殘忍的“行動—反應”制度恨之入骨,馬修他熱愛音樂創作,他用愛心去關懷孩子,在他的執着下,費盡心思組成了一個合唱團,爲孩子們譜寫歌曲,用音樂去引導他們的心靈。

教育本身就是一種看似平實、簡單,但卻崇高的工作。教師這一行最重要的就是要具有一份責任,就像歌德所言:“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具有一種愛。”

在這部電影裏,“放牛班”的意思就是我們常說的“對學生不教不管”,如果馬修學監初衷見到“放牛班”的孩子,就開始抱怨,心中不愛這些孩子的話,那麼我想放牛班的孩子就永遠是放牛班的孩子,永遠都沒有春天的降臨。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5

今天我帶我的學生去看了《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看完後我的心靈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感謝學校讓我給學生這樣的安排,使我又受到了一次良好的師德教育。

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馬修到一家學校擔任學監,這個學校被成爲池塘之底,這個學校由調皮的孩子,殘忍的校長,冷酷的教師,嚴厲的制度構成。馬修懷着一顆仁愛之心看待這些孩子,對學校殘忍的“行動—反應”制度深惡痛絕。他熱愛音樂創作,他用愛心關懷孩子,在他的執着下,費盡心思組成了一個合唱團,爲他們譜曲,用音樂引導他們的心靈。當然,最後的結果是音樂淨化了孩子的心靈,也對他們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看完這部影片,我爲哈珊校長的粗暴殘忍而憤恨;爲孩子們曾經不幸的遭遇而惋惜;爲孩子們遇到馬修而慶幸;爲馬修的善良真誠而感動;爲杭莫治的改邪歸正而釋懷;爲佩爾諾的執著堅守而歡欣。

看了這部影片,感動之餘,我也得到了深刻的啓示: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應該看到:學生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關鍵要看怎麼去挖掘,怎麼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優點天賦潛能和愛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長起來。因此這部影片值得我們觀看,更值得我們品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