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高二試題

2016高中語文必修5第三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本文已影響 2.12W人 

一、基礎知識(18分,每題3分)

2016高中語文必修5第三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相同的一項是( )

A.白皙 悉心 哂笑 另闢蹊徑 熙熙攘攘

B.詭譎 攻訐 崛起 大放厥詞 精神矍鑠

C.皈依 龜縮 閨女 規行矩步 瑰麗多姿

D.湮沒 殷紅 哽咽 懨懨欲睡 奼紫嫣紅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糾葛 纏綿 蛾眉 不易捉磨 深惡痛絕

B.凝練 乾燥 羨妒 點金成鐵 酩酊大醉

C.斟酌 註銷 辯別 不求甚解 豐富多采

D.洗練 儼然 流弊 套語爛調 空中樓閣

3.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人們被陳道明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繪聲繪色的表演深深吸引了。

B.經過多次推遲,運行了15年之久的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終於在2001年3月壽終正寢,離軌銷燬。

C.我市數百名公安幹警傾巢出動,經過數夜蹲守,終於抓獲了這起槍殺案的犯罪嫌疑人。D.在“學雷鋒,做好事”總結會上,班長高屋建瓴地作總結髮言:“我們一定要向李明學習,心中有着他人。”

4.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1)面對人類,失去 之心的醫學是冰冷的,有缺陷的。

(2)只要是那些彰顯正義、美德,代表了先進文明的人,都有 得到樹碑的殊榮。 (3)沙丘上獨行的山獅,雖然沒有動作,沒有吼聲,但仍能使人感覺到那股潛在的。

(4)國慶節前夕,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盛大宴會 各國貴賓。

A.慈善 權利 雄姿 接待 B.慈悲 權利 雄威 招待

C.慈善 權力 雄威 接待 D.慈悲 權力 雄姿 招待

5.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在大自然的生命母體中,缺乏理性的人類就是癌細胞,它們得意洋洋地膨脹着,擴張着,癌變着,最終的結果就是與母體一起同歸於盡。

B.在美國所信奉的“民主、自由、人權”背後,不得不支付着沉重的代價。

C.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多動腦子,這樣才能避免少捅婁子少出錯。

D.市政府採取有力措施,制止了羣衆揭發的少數商場年終時使用代金券購物的不良現象

6.下面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談風景必是“春花秋月”,敘離別不離“柳岸灞橋”;做買賣都有“端木遺風”,到現在用鉛字排印書籍還是“付梓”“殺青”。

B.有一天傍晚,她丈夫得意揚揚地回家來,手裏拿着一個大信封。“呀,”他說:“這裏有點東西給你。”

C.對於青年學生,主要的不是引導他們向後看,而是要引導他們向前看!

D.一個沒有共產主義理想的人,不但不知道明天走到哪裏?做什麼?就是連今天做什麼?爲什麼要這樣做?都弄不清楚。

二、閱讀欣賞 (30分)

(一) 閱讀下文,回答7~11題。 (16分)

國學要對現實有用

我一向認爲“知識能用纔是力量”,對國學的看法也不例外。

所謂國學,在我看來就是研究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包括傳統典籍)的學問。這種學問有什麼用?可以先從挖掘傳統文化中所包含的思維經驗來說,這種思維經驗有兩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古人總結的某種思維經驗,現在已有更爲高深、準確的認識乃至理論了,然而古人在對道理的闡釋中卻有其獨特的感悟,今人看了仍能啓益心智,這便有用。例如《老子》講的辯證法是樸素的,當然不及現代的唯物辯證法高深、準確,但《老子》的有些闡述卻相當精闢,因此至今看來仍有打動人心的力度。例如他論證“有”與“無”的辯證關係,說“開鑿門窗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中間的空隙,纔有房屋的作用”(《老子》第十一章,

用任繼愈先生譯文)。現在造房子用磚塊、預製板之類,這便是“有”;但如果“有”過了度

,整個空間都被建築材料砌滿了,請問那房子還有什麼用?因此今人分配住房十分重視究竟

有多少“使用面積”。當然他也應該知道,倘若沒有“建築面積”,那麼“使用面積”也便

不存在了。再把這個實例提高到一般來說,《老子》就作出了“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

的結論。

又如歐陽修的名作《五代史伶官傳序》,其中反對天命論的徹底性不僅比不上後世的唯物論,甚至還比不上某些先秦思想家。文中所講的“憂勞興國,逸豫亡身”的道理也很一般化,近似“老生常談”。但歐陽修在論證這些道理的時候,卻用了生動的事例,並以富有感情色彩的筆墨表述了他的深刻體會,於是這篇文章便也能打動人心。“人心”這個東西有時很冥頑不靈,往往需要從各個角度、用各種方式來打動它,方能形成比較牢固的正確認識。正因爲如此,所以說“真理是不怕重複的”,只要不是簡單的重複就行。

第二個層次是傳統文化中有些思維經驗,直到現在尚未見有更爲高深、準確的理論可以取而代之,這就顯然更表現了有中國特色的獨創性,因而不但有用,而且大有研究之必要。這種思維經驗在中國思想史中是不乏其例的(如儒家學說中有利於調節人際關係的思想),但爲了更少疑義而易於論述,不妨以中國藝術史中的思維經驗爲例。南齊謝赫在《古畫品錄》中,以“氣韻生動”爲繪畫“六法”之首,從那以後,中國畫家無不追求“氣韻”,中國有經驗的欣賞者也都能從優秀的畫作中感知“氣韻”,這說明“氣韻”作爲一種美的表現的確存在,然而至今無人能說清楚它究竟是什麼,以及如何能達到“氣韻生動”。推而廣之來看,像“氣韻”這樣在中國藝術史上頻繁出現的獨特概念無慮數十。每一個概念都像一把鑰匙,有可能打開一個富有中國特色的美學體系的寶庫,那真是大大有用有益的事情。

傳統文化中有許多有用有益的東西,加以 、 、,便是國學的任務。這個國學的概念,其內涵比舊的以“整理國故”、考校古籍爲主的“國學”是大得多了;研究的動機也不完全相同。因爲從前研究“國學”有逃避現實的因素在,現在研究國學則是面向現實的。因此新的國學研究必須大大增加對現實有用有益的內容,以利於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兩個文明的建設;國學的發展也必將因此而獲得新的強大的生命力。但新的國學研究既然有艱鉅的去僞存真、去蕪存精的任務,那就必須充分繼承和發揚從前“國學”研究中那種求真求實、實事求是的優良學風,也必須充分利用從前“國學”研究中的正確方法與豐富成果。

國學要真正能對現實有用,看來一方面不能對傳統文化採取“玩兒”的態度,更不能把它當作“模特”,常常穿了不斷變化的“時裝”來表演;但另一方面恐怕也不能一味強調“坐冷板凳”,“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因爲任何學問要對現實有用,都必須瞭解

現實,甚至還要轉變觀念,才能使真才實學與客觀實際掛鉤對口,從而有的放矢地解決實際

問題。

[選自《金開誠學術文化隨筆》

(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7.對於至今無人能說清楚“氣韻”究竟是什麼,以及如何能達到“氣韻生動”,這一現象中蘊涵的道理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傳統文化中有些經驗,直到現在尚未見有更爲高深、準確的理論可以取而代之。

B.“氣韻”和“氣韻生動”這些獨特概念只可感知,難以具體去表述。

C.中國畫家無不追求“氣韻”,以致衆說紛紜,莫衷一是。

D.“氣韻”是一個美的表現,它只能存在於中國特色的美學體系中。

8.文中畫線處應填的短語是( ) (3分)

A.挖掘、闡釋、篩選與發揚 B.篩選、挖掘、闡釋與發揚

C.挖掘、篩選、發揚與闡釋 D.挖掘、篩選、闡釋與發揚

9.下列屬於新的國學研究必須大大注意的方面是( ) (3分)

A.充分繼承和發揚從前“國學”研究中那種求實求真的優良學風。

B.充分利用從前“國學”研究中正確方法與豐富成果。

C.必須瞭解現實,轉變觀念,有的放矢地解決實際問題。

D.徹底改變舊的國學研究中以“整理國故”、考校古籍爲主的研究方式。

10.對“更不能把傳統文化當作‘模特’,常常穿了不斷變化的‘時裝’來表演。”中所蘊涵的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強調國學研究要了解現實,轉變觀念。

B.強調新國學研究要使真才實學與客觀實際掛鉤對口,從而有的放矢地解決實際問題。 C.不能只注意傳統文化的形式上的翻新,而要對現實有用。

D.新的國學研究要去僞存真、去蕪存精。

11.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 )(4分)

A.“國學”的概念有三:整理國故;考校古籍爲主;研究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

包括傳統典籍)。作者持第三種說法。

B.作者認爲傳統文化中所包含的思維經驗,大多數都是古人的獨特感悟,具有獨創性,今人理論難以取而代之。

C.作者主張國學研究要對現實有用,因爲“知識能用纔是力量”。

D.“氣韻生動”爲繪畫“六法”之首,說法雖好,能爲人感知,但在理論上是不可知的。

E.新的國學研究必須充分繼承和發揚從前國學研究的優良學風,利用其正確方法與豐富成果。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題。(14分)

學貫中西和以中貫西

——讀《談藝錄》偶感

孔慶東

錢鍾書一直被視爲“學貫中西”的頂尖人物,但他自己並不承認是什麼“比較文學”學者。實際上,我覺得他的工作並不是“學貫中西”,而是“以中貫西”。西方的東西在他那裏已經完全中國化了。在文言的鐵幕後面,他對西方文化進行中國式的消化和理解。你讀到他文章中引用的西文,有很流暢的感覺,好像是中國人在說話,尤其是他把那些西文都翻譯成文縐縐的中國式句子,更明顯是出於“用夏變夷”的洋務派文化策略。這樣的“學貫中西”比起林琴南時代當然是不可同日而語,自有其相當大的成就,但應該指出,它在溝通的同時也正在“遮蔽”和竄改西方的精神與氣質。考慮到40年代學術界的此類現象是帶有普通性的,那麼,是不是可以認爲,這表現了那一代學人對西方文化的巨大恐懼?民族憂患意識在學術界導致建立一種以傳統國學爲支撐點的“文化鐵幕”,此中的利與弊是值得認真探討的,對今天甚囂塵上的國學浪潮也不無啓發。

再一個問題是,錢鍾書在《談藝錄》中表現出的姿態與陳寅恪等相比,有相當大的不同。錢鍾書不喜歡陳寅恪過於質樸的文風,其實這不僅僅是個文風問題,而是更深層的一個

問題。錢鍾書的確倜儻瀟灑,令人欽羨,但與陳寅恪相比,他缺少一份沉重,缺少一點擔當。他太智慧了,看透了一切,就像他的《圍城》裏所寓意的教育、愛情、家庭、事業,都是靠不住的,萬象皆空,一切都被他諷刺得一絲不掛。那麼,他在哪裏?他在幹什麼?《海馬歌舞廳》的主題歌有一句:“笑看人生的繁華,變化無奈瀟灑又何妨!”我覺得很適合錢鍾書的形象。我曾經私下說過,錢鍾書就是一個有學問的王朔,大概偏激了一點。可能錢鍾書自有他更深的考慮。從“詩分唐宋”到“論難一概”,既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困惑和焦慮,它可以說明《談藝錄》更靠近中國傳統詩話的源流,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現代美學著作。所以,今天沒有必要繼續爆炒錢鍾書的一些時代侷限性很強的東西,新的學術時代正在來臨,中國文化應該以一份平常心匯入整個人類文明。

12.結合文意,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每題2分)

(1)出於“用夏變夷”的洋務派文化策略。

(2)就像他的《圍城》裏所寓意的教育、愛情、家庭、事業,都是靠不住的,萬象皆空,一切都被他諷刺得一絲不掛。

13.根據上下文,第二段空白處應填的一個短語是(不超過方格所限)(2分)

14.作者認爲錢鍾書只是一個“以中貫西”的學者。 (4分,每題2分)

(1)他這樣說的理由是什麼?

(2)他認爲造成“以中貫西”的原因是什麼?

15.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兩項是( )( ) (4分)

A.錢鍾書在中西文化的溝通上比以前的林琴南等人成就大。

B.在文風上,錢鍾書不喜歡陳寅恪而欣賞王朔的作品。

C.除了學問上的差異,錢鍾書和王朔對西方文化所持態度相同。

D.《談藝錄》在本質上是屬於以中國傳統文化爲內核的學術著作。

E.文末的“平常心”就是指學術研究有淡泊名利的意識。

三、語言運用 (12分,每題4分)

16.仿照所給的例句,寫一段話,要求字數與例句相同。

例句:大地只有放棄如詩如畫的黃昏,纔會迎來彩霞滿天的早晨;溪流只有放棄征途的鳥語花香,纔會迴歸大海。

仿寫:

春天只有

船兒只有

17.改寫下面語段中畫線的句子,使之句式工整,節律諧調。

當憂愁煩惱襲來時,你不妨讀唐詩,吟宋詞,詠元曲,這樣,春天的風秋天的雨,可慢慢鬆弛你繃緊的神經;你急0躁的情緒會在彎彎的小橋下潺潺的流水中漸漸冷卻;“老妻畫紙爲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的情景,將徐徐釋解你惱人的憂愁。此時你會超然物外,怡然自得。

18.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夜 雪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試結合所學知識鑑賞這首詩寫夜雪時採用的側面烘托手法。

四、作文 (40分)

19.學習本單元課文,選取一位詩人或某一意象或你所熟悉的別的藝術門類寫一篇簡短的論文。要求700字左右。

第三單元優等生衝刺名校卷

1. C(A哂笑讀shěn其他讀xī B攻訐jié其他讀jué D哽咽讀yè其他讀yān)

2. B 3. B 4. B 5. D 6. A 7. A 8. D 9. D 10. C

11. B、D(B“大多數都……”與第三段相悖,D“至今無人能說清楚”不等於未來無人能說清楚,更不等於理論上不可知)

12. (1) 用中國文化改造西方文化 (2) 看透人世的一切,什麼都不放在心上

13. 學者的處世姿態(或“人生態度”)

14. (1) 錢鍾書對西方文化進行中國式的消化和理解,在溝通的同時“遮蔽”和竄改西方文化的精神與氣質。 (2)原因是20世紀40年代學者的民族憂患意識。

15. A、D

16. 春天只有放棄奼紫嫣紅的花朵,纔會迎來碩果累累的金秋。船兒只有放棄港灣的寧靜舒適,才能搏擊風浪。

17.春天的風秋天的雨,可慢慢鬆弛你繃緊的神經;彎彎的小橋潺潺的流水,會漸漸冷卻你急躁的情緒;畫紙爲棋局的老妻,敲針作釣鉤的稚子,將徐徐釋解你惱人的憂愁。

18.這首詩簡練樸實,不直接描摹雪的狀態,況且夜晚也看不到雪,而是借人的感受作側面描寫。首句寫觸覺,二句寫視覺,三四句寫聽覺。詩人以不同感覺,不斷變換角度,處處寫人,又處處寫雪。竹枝被積雪壓斷的聲音,既說明雪下得緊,也運用了以聲襯靜的手法,突出雪夜的靜寂。如果景中悟情的話,大雪嚴寒,長夜難捱,如是而已,但如果注意到這是作者謫居江州時所寫的,《琵琶行》中熟悉的詩句便躍然而出:“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城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據此,我們不難理解,詩人借天寒寫艱難淒冷的處境;借雪重寫孤寂沉重的心情。這是一個自命爲“天涯淪落人”的謫居生活的藝術寫照,抒寫淒涼痛苦的失意情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