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六年級語文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4篇

本文已影響 1.84W人 

六年級語文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4篇

六年級語文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4篇

身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語文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六年級語文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1

課文《最大的麥穗》講述的是古希臘大學者蘇格拉底給學生上的一堂課,讓學生走進麥地去採摘一個最大的麥穗,雖然弟子們兩手空空,卻收穫了一個道理,人的一生必須實實在在地把握眼前的機會,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

文章本身的思想性很強,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我認爲學生有學習潛力,他們已具備了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默讀有一定速度,能夠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的恰當意義,能夠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已有經驗推想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他們有對文本的獨特感悟、思考和體驗,他們更有在交流和討論中提出自己看法的激情。這是我對學生學習狀態的分析,它提示我的教學設計中該如何整合利用學習資源。

一開始我就讓學生認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邊思考,把自己的感悟、理解寫在書的旁邊。給足了學生讀書的時間,讓他們有充足的思考的時間,然後再讓他們在小組討論,發揮大家的長處,聽取別人的意見完善自己的觀點。最後再在班上交流。這樣做大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動了學生腦筋。

當學生都找到顯而易見的答案時,我再進一步提問-----學生是用心尋找,麥地裏明明有最大的麥穗,可學生爲什麼就是沒有摘到呢?引導學生髮現自己認識上的矛盾,懷疑自己已有的理解,促使認真研讀課文,更積極思考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在充分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我真的希望自己能有蘇格拉底的“助產術”,我希望適時的引導能讓學生加深認識,我希望巧妙的點拔能讓思維混沌的學生豁然開朗,我希望精要的引領能幫助學生思維提升。可我經驗不夠,機敏不足,現實的課堂或許和理想有一定距離。尤其在預設中我是希望孩子在談關於最後一小節的理解中結合實際來談的,可是我引導不到位,學生沒有汲及。

六年級語文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2

《最大的麥穗》是蘇教版11冊語文中的一篇非常精彩的課文。這篇散文文筆優美,篇幅不長。它主要敘述了希臘學者蘇格拉底讓弟子們摘取一個最大的麥穗,結果這些弟子們最後兩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須實實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機遇,而不能東張西望的道理。

我覺得,課文運用聯想,借事說理,是一個重要特色。在教學中,我們要抓住本文的寫作特點,反覆朗讀。作者把在麥地裏行走比做人生,將摘取最大的麥穗與追求遠大理想聯繫起來;將眼看滿田沉甸甸的麥穗不去“定奪”,或遲疑觀望,或隨手扔掉已經摘下的,與放棄機遇、錯失良機聯繫起來;將“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與抓住時機認真去做、切實完成當前任務聯繫起來。這樣看來,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摘麥穗,作者就賦予了它深刻的意義。課文聯繫十分自然,說理也格外透徹,給人的教育應該也是非常深刻的。

學生在學習中,已經從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中讀懂了道理。他們也知道了做人應該抓住身邊的機會,不要放棄良機。但是我發現,說歸說,大道理是明白了,聯繫實際來理解,可能還有一段距離,因此,在課堂上,我設計了這樣一段對話,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寓意。

師:“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纔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你是怎麼來理解的呢?請大家聯繫實際,先自己說,然後在小組內說,最後我們一起交流。

生:(自由學習)

師:我來談談吧。從小開始,我就想成爲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所以,對於身邊的小事,我從來就不屑一顧。比如看見小朋友摔交了,比如看見鄰居的垃圾沒有時間倒了……我都不去過問。我總在找做大好事的機會,可是總沒有找到。就這樣,小的事情我不做,大的事情也不會遇到。我的同學,有的因爲從小事做起,都已經被評過“三好”或“優秀”,我呢,到現在還是兩手空空。真是後悔!

師:你能認識到這些,我感覺到很高興。你就是想說明一個道理:抓住身邊的每一個機會,那纔是實實在在的,對嗎?

生:對的,老師。

師:還有誰說嗎?

生: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勞動課上,老師要我們製作一件手工藝品。我覺得做小的東西不足以反映我高超的製作水平,所以,我做這樣,做那樣,又是捏泥人,又是做模型,一心想做一件最好的,最優秀的,可是結果貪大求全,做出來的東西都不滿意,就把它們全扔了。看了其他同學做的,有小風車,有布貼畫,也蠻不錯的。這就應驗了今天課堂上的一句話:“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纔是實實在在的。

師:你們能聯繫實際說,這真好。有時候,失敗和教訓也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失敗是成功之母啊,你們只要能吸取經驗,就一定能在今後的生活中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通過這樣的對話,學生就真正明白了課文中的哲理。至少對那些似懂非懂的人來說,這樣的對話給他們的教益是很大的。

六年級語文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3

《最大的麥穗》這篇課文敘述了古希臘學者蘇格拉底讓弟子們摘一個最大的麥穗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須實實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機遇,而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課文情節雖簡單,但思想性較強,是一篇充滿哲理性的。

作爲鎮“高效課堂”模式展示課,我該如何構建出較爲理想的課堂呢?在鑽研教材時,我發現我校 “簡真”高效課堂所強調“以學定教、順序而導”的教學方法和蘇格拉底的“點撥式”教育方法不謀而合。蘇格拉底創設的麥地課堂是充滿活力、情趣和智慧的課堂,在“課堂”中他用麥地模擬人生,用麥穗模擬人生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機遇來深入淺出教導弟子。這樣的課堂是自由的,這樣的課堂是開放的,這樣的課堂更是有延展度的。這樣的課堂不就是我們所追求的理想課堂嗎?

本文的思想性很強,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說讀懂文中蘊涵的哲理,確有一定的困難。假如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理解、討論,看似輕鬆愉快,但恐怕學生對語言文字所蘊涵的人生哲理的理解會浮於表面,其價值取向會出現偏差。反覆琢磨,決定通過“領受——領悟——提升”三個環節,採用導讀法,引領學生與蘇格拉底進行真誠的對話,去聆聽他的聲音,去感受他的智慧,讓學生的生命在“麥地”中拔節。

一、領受

1、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在課前我給同學們講了一個小故事《最優秀的人就是你自己》,文中的主人公正是蘇格拉底,通過這個小故事學生們對蘇格拉低獨特的教學方法有了初步的瞭解,激起了他們想當蘇格拉底學生的衝動。我還將蘇氏名言“最優秀的人就是你自己”送給每位同學,鼓勵同學們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生活中都要充滿自信,做最優秀的自己。這樣做同時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借班上課,我和學生之間不熟悉),可謂一箭三雕。

2、初讀文本、尋找主線

本課的教學重點就是緊緊抓住蘇格拉底的三段話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理解。所以上課伊始,我就讓學生快速瀏覽全文,找出蘇格拉底說的話。我把這些句子一一呈現在屏幕上,並告訴學生們今天我們就從蘇格拉底的這三句話着手,去領略這位哲學大師的智慧,去解讀這位哲學大師的精神世界。

二、領悟

1、緊扣主線、層層深入

明晰主線之後,我引領學生緊扣主線、逐步深入。通過第一句話讓學生明白人生的道路也是隻許進不許退。第二句僅僅一句話,看似簡單卻是蘇格拉底對弟子們的一聲斷喝,蘊涵着蘇格拉底對弟子的行爲的惋惜和微責。讓學生明白了來到麥地盡頭的弟子們兩手空空,毫無收穫,美好年華,白白浪費。學習第三句話時,學生已讀懂蘇格拉底是在用麥地模擬人生,用麥穗模擬人生中的機遇,引導學生句句刨析、理清這段話的層次:人生肯定有機遇,但未必能碰見;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抓住,使學生明白了人生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有時我們也難以發現,難以把握。因此,只有把握住身邊的每一次機會,腳踏實地地幹好每一件事,纔能有所收穫。

2、品讀感悟,順序而導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那麼如何引導學生緊密結合文本來展開個性化的閱讀呢?學生對文本的閱讀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僅僅能浮光掠影地從文中獲得一點大概的印象,有的能結合文中的關鍵詞句來深入體會。如何指導並提高學生“抓關鍵詞句來體會”的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師生交流對話的過程中,我努力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例如:在交流“弟子們埋頭向前走。看看這一株,搖了搖頭……便隨手扔到了”這段話時。我提問:從中你讀懂了什麼?當學生僅僅說出一點兒體會:弟子們找尋認真時,我繼續追問:從這段話中哪些詞可以看出?引導他找出關鍵詞:兩個“看看”、“用心地挑挑揀揀”,再讀讀這幾個關鍵詞,並在腦海中想一想、演一演弟子們“用心尋找”的模樣,以加深印象;引導學生體會弟子們兩手空空的原因時,我引導學生反覆品讀課文,邊讀邊想象他們的一舉一動,然後緊扣“埋頭”“低着頭”感受他們找尋時目光短淺、所見有限。這樣,學生能“依據文本”,“有感而發”,加強了對文本的解讀的“針對性”與“有效性”;而在學生理解比較到位時我這樣點撥:他的理解很透徹,關鍵在於他能細讀課文,並抓住關鍵的詞語深入思考,不僅理解語言文字表面的意思,而且能聯繫實際談出自己深刻的體會。這樣結合學生的實際來引導,比較實在,效果也好。

三、提升

積累運用、拓展延伸

在結束之前我出示了一組有關機遇的名言和兩首古詩,旨在以拓展閱讀的形式來增強課堂的延展性,深化認識。由於前面環節較爲紮實有效,此時學生的積累也就顯得水到渠成了。

如果說我的課堂生涯也好比是在麥地裏行走,那麼追求愉悅、互動、紮實、高效的理想課堂就是我想要採摘的最大的麥穗。只是剛起步的我,也會猶豫不決,無法作出準確的判斷。比如說在預設中我希望孩子能結合實際來談對最後一小節的理解,可是我引導不到位,學生沒有汲及;再比如說在組織學生交流自學體會時,我沒有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往往是先請閱讀水平比較好的學生回答,而他們的回答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影響了其他學生回答的積極性,因此課堂氣氛不是很好……這或許就是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吧!

六年級語文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藉課文語言材料,領悟必須善於抓住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3、能聯繫實際說出自己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纔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的感受。

4、聯繫實際談談學了課文的體會,並試着寫寫自己的人生格言

教學重點

緊緊抓住蘇格拉底的三段話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理解,領悟必須善於抓住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教學難點

能夠聯繫實際,理解“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纔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直奔主題

1、這節課,我們繼續快樂地行走在這塊麥地中,聆聽蘇格拉底智慧的語言,去尋找那——(齊讀課題)最大的麥穗

2、在弟子們尋找最大的麥穗的過程中,蘇格拉底說了三句話,找出來讀一讀。(投影出示)

3、有人說:哲學家的語言是深邃的語言,是精闢的語言,是智慧的語言。今天我們就從這三句話入手,去領略這位哲學大師的智慧。

【導入言簡意賅,同時也醒目地提出了學習方向,從蘇格拉底的三句話入手,展開教學。】

二、解讀第一句話

“你們去麥地裏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

1、指名讀

2、你們聽懂蘇格拉底的話了嗎?

”只許進不許退” 背後有什麼深意?用上所學的名言闡述你的理解。

3、蘇格拉底會以怎樣的語氣跟弟子們說這一句話呢?

出示:蘇格拉底 ( )對弟子們說:“你們去麥地裏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

【給學生自主訓練的平臺,爲學生與文本的深入對話搭建有力的平臺——用名言闡述自己的理解,學以致用,爲學生深刻領悟文本創造了最大的可能。】

三、解讀第二句話

“你們已經到頭了。”

1、蘇格拉底說這話時,弟子們完成任務了嗎?他們表現如何?

2、蘇格拉底用蒼老的如同洪鐘一般的聲音敲響了弟子的警鐘,帶着自己的理解讀,想象蘇格拉底的心情。

投影出示:蘇格拉底_________說:“你們已經到頭了。”(蒼老的如同洪鐘一般的聲音)

3、弟子們如夢初醒,說出“ 如夢初醒”的近義詞,想想弟子們明白了什麼?4、 弟子們不能完成任務,是因爲他們沒有認真對待嗎?

投影出示:弟子們埋頭向前走。看看這一株,搖了搖頭;看看那一株,又搖了搖頭。他們總認爲最大的那一穗還在前面呢。雖然,弟子們也試着摘了幾穗,但並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他們總以爲機會還很多,完全沒有必要過早地定奪。

5、這段話對弟子們進行了什麼描寫?仔細體會弟子們的表現,揣摩弟子們的心理,呆會兒老師要進行現場採訪。

6、採訪不同表現的弟子,體會抓住時機的重要。

(埋頭前行的.;摘了又隨手扔掉的;光看光搖頭的;兩手空空的)

7、隨機採訪麥地裏的小麥,強化抓住時機的重要性。

(顆粒飽滿的;比較瘦小的;準備嘲笑的;搖晃腦袋的)

8、我能理解弟子們此刻的心情,他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固然我們可以像小麥一樣嘲笑弟子們,但我覺得弟子們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善意的提醒,我們能以旁觀者的身份對他們剛纔的表現提一些建議嗎?

9、小結

送上培根的名言:人在開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樣察視時機,而在進行時要像千手神那樣抓住時機。

【“採訪”這一環節引導學生換位想象,揣摩體驗,感同身受,使學生收穫到了文字隱藏的東西,在“我是兩手空空的弟子”“我是麥穗”,兩次角色的變換中,他們對“茫茫麥田裏,抓住手中的一穗纔是最重要的”這一道理已有了認識;“爲弟子提建議”這一環節再一次將學生帶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與文本的主角對話,不斷地疊加、強化真切的體驗,使之聚集、生髮出新的深刻的認識。】

四、解讀第三句話

“這塊麥地裏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碰見它;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們剛剛摘下的。”

1、 蘇格拉底是怎麼對弟子們說的呢?投影出示,以不同的語氣指名讀

2、 明確兩個“最大的麥穗”不同的含義

3、 醉翁之意不在酒,蘇格拉底僅僅在說“麥穗”嗎?還在說什麼?

如果麥地是我們的人生,麥穗是機遇的話,蘇格拉底的話還可以怎麼說?

投影出示: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在______裏肯定有_____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碰見它;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_________就是你們剛剛______的。”

4、現在你還認爲弟子們走出麥地,手中空空如也嗎?他們收穫了一個重要的人生道理。這就是……

【在學習的基礎上能從別人的失敗中,總結經驗,領悟要領何嘗不是一種收穫呢?學生的情感此時已經有了一個“井噴”的慾望,此時的角色變換已超越了“角色變換”本身的含義,這是一次心靈與心靈的對話。】

五、解讀最後段落

“人的一生彷彿也在麥地中行走,也在尋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就不失時機地摘下它;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地錯失良機。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纔是實實在在的。”

1、齊讀

2、體會分號的用法,麥穗爲什麼要加上引號呢?體會雙引號的作用

3、理解“最大的麥穗”、“飽滿的麥穗”“眼前的一穗”不同含義

4、再讀幾遍,看看這裏哪句話在你心中佔據的分量越來越大?

突出顯示: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纔是實實在在的。

這樣的道理蘇格拉底直接跟弟子們說了嗎?潛移默化間給弟子影響,這種教育方法可以用哪一句詩形容。蘇格拉底讓弟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明白道理,真是一個高明的老師!

5、老師示範理解:

我的追求是想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今天對我來說摘取最大的麥穗就是認真上好這堂課,只有上好每一節課,把握住身邊的每一次機會,腳踏實地地幹好每一件事,我才能離我的追求更近!

你能聯繫實際,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6、指名聯繫實際理解。(教師點評)

7、創設情境,多反覆誦讀:“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纔是實實在在的。”

【通過對這段文字的品讀,學生已經理解了本文揭示的哲理,教師的示範理解降低了學生聯繫實際交流心得的難度,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通過交流有關把握機會的事例或名言,讓文本與學生之間產生心靈撞擊,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產生情感共鳴】

六、走出文本,回味無窮

1、同學們,走出那金燦燦的麥地,回首今天的快樂智慧之旅,想想自己的所得所獲,如果讓你用一句話來概括,你會怎麼說?學着蘇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圖的例句說一說。

2、積累詩句:

明日歌(節選)

金縷衣

3、寫一段“與機會失之交臂”令自己遺憾深深的往事,細緻刻畫自己的心理活動

【“聽說讀寫”的訓練,極富開放性、生成性,空間大,易表達。既聯繫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又強化了對課文主旨的理解。】

【教學反思】

每次翻閱教學雜誌,點擊教學網頁,一股“簡單語文”的清新之風就會迎面撲來。拜讀、參研、深思……語文課簡簡單單教,紮紮實實練,追求簡單而有效,迴歸本色語文,就成了我本次公開課《最大的麥穗》的指導方向。

一節課下來,感悟頗多:

簡簡單單教語文絕不是把語文教學簡單化,而是追尋着語文教學的真實,一種真真實實地引導學生學生學習母語的過程;尋求着語文教學的樸實,一種樸樸實實地引領學生潛心會文的過程;展現着語文教學的平實,一種平平實實地啓發學生對話交流的過程;體現着語文教學的紮實,一種紮紮實實地進行雙基訓練的過程。“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語文教學追尋的簡單,其實就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返璞歸真,這樣的語文,是有效的簡單;這樣的簡單,有豐富的內涵。

課堂上,你走近學生,蹲下身子,讓課堂成爲學生自由馳騁的天地,他們回報你的是一個活力四射、生機勃勃的嶄新天地!

——學生做弟子,教師採訪:師生關係是形與影的自由親和,是聲與響的相得益彰。

——學生做麥穗,吐露心聲:他們的理解充滿善意的靈性,閃耀創造的光芒,擦出智慧的火花。

——教師範例,聯繫生活理解文本,學生跟進,與課文共舞:語文與學生的生活發生“碰撞”,生髮無限的活力和生機;教師與學生的見解產生“交融”,愉快輕鬆中教學目標水到渠成。

——柏拉圖的名言引路,學生寫自己的名言: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落實知識與能力的目標,學生在字裏行間中自由生成,真情流露出對文本的個性化的感悟與創造性理解。

可見,課堂變成對話的平臺,學生就能諦聽到日落月升的呼吸、蟲蟻鳥獸的歡歌、雲裏風裏的消息;課堂變成對話的平臺,學生就能開掘潛能、催發真情、激盪憧憬;課堂變成對話的平臺,學生就能得心應手、個性飛揚、創意無限!你追求簡單、有效的語文課堂嗎?那麼不要讓學生“戴着鐐銬跳舞”,讓對話的心靈自由飛翔,爲他們留下一片蔥綠的情感、思想和智慧,你的課堂定會呈現快樂的“百花齊放”!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