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問答

求常見的詩歌鑑賞題和答題技巧?

本文已影響 3.61W人 

一、古詩鑑賞離不開三個問題

求常見的詩歌鑑賞題和答題技巧?

一是寫什麼?(內容)、二是怎樣寫的?(方法)三是爲什麼寫的?(主題)

讀懂古詩的寫法,就能快速有效的答題。

二、答題方法

1、捕捉信息

把握詩歌基本信息的要素

(1)詩歌的吟詠對象及特點

對象就是人、事、物、景。

(2)、作者藉助吟詠對象所表達的情感和道理。

(3)、作者表現吟詠對象及抒情言志所運用的表達技巧。(列清單)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表面是閒,實際是煩。抒發的是屋內寂寞、無聊的情感。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列清單:

時間、地點、人物、

事件:聞笛----折柳----故園情。

情感:(故園情)思鄉懷遠之情。

技巧:接物抒情。

列舉古詩的清單,可操作性強,但應注意:所列舉的信息要緊扣題中所問,要起到爲解題提供分析材料的作用。

三、抓住關鍵詞語

如何捕捉有效信息,方法是抓關鍵詞語。什麼是關健詞語?

詩中的名詞(寫景、寫物、寫人),有時還得注意名詞前的修飾語,弄清它寫了什麼。

動詞、形容詞、能反映詩人辛勤的形容詞。

秋詞 張籍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試析此詩寫了生活中那個“尋常”的細節?表現了他什麼樣的情感?

“開”字,動詞。表達了詩人什麼情感?又打開信封,這樣一個細節:家書將要發出時,又覺得有話要說,故“又開封”。

見秋風起,從而引起對家鄉的無限深切思念,所以又打開信封補寫。又要補寫,是應爲有說不盡的思念的話。

徵人怨、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1、爲什麼說這是一首邊塞詩?結合詩句具體說明。

2、詩題爲“徵人怨”,通篇雖無“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請做簡要賞析。

找出名詞,分類:金河、玉關、黑山,地名,邊塞的地名。物名:馬策、刀環、青冢,黑山。動詞:貴、繞、詩題:怨、

地名、物名都有邊塞特徵。怨是表達徵人心情的動詞。

(1)寫了徵人戍邊生活,所以說是一首邊塞詩。

(2)第一句“怨”、年年調動頻繁,第二句怨天天練兵辛苦,第三句怨天氣寒冷,第四句怨景色單調。通篇雖無怨字,卻句句有怨情。

看標題,把握情感。

四、如何鑑賞?鑑賞:內容,形象、表達技巧、評價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語言、技巧

用了什麼語言、技巧,表達了什麼,表達了什麼形象,抒發了什麼情感。

歸納、梳理出相應的解題思路。

練習1

《南浦別》.白居易

“南浦悽悽別,西風嫋嫋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第三句中“看“字看似平常,實際非常傳神,請簡要賞析。

“腸一斷“不忍離去,不願分別。

五、語言(煉字)類考題答題的基本思路與步驟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結合詩句、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情態。

“看“字。每回看一次,都令自己肝腸寸斷,彷彿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情景。

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或在整體上分析表達技巧的作用。

《除夜作》 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雙鬢明朝有一年。”

第三句採用了一種特殊的表現手法,請做簡要分析。

答:用了借物抒情的表現手法。

第三句採用虛寫(想象)的寫法。而想象故鄉親人對遠在千里之外的我的思念。既顯得悽婉含蓄,也更深化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答題步驟:

1、準確點出了何種表現手法。(點手法)

結合詩句的具體內容進行分析(內容、寫法)

詩句不直接寫詩人自己思念故鄉和親人,而虛寫(想象),故鄉親人在這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

3、闡述運用該手法的好處。(效果+形象+情感)(析手法)。這樣寫,既顯得委婉含蓄,也更深化了自己的思鄉之情。

《從軍行》 王昌齡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問:這首詩刻畫了怎樣的人物形象?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答: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獨坐高樓,黃昏吹奏“關山月”的邊關戰士形象,抒發了無奈之情。

五、形象類考題答題的基本思路與步驟

1結合詩句,用自己的語言把形象描摹出來,這首詩刻畫了一個邊關戰士的形象。

------描摹形象。

2、簡練概括形象的特徵。

他獨坐高樓,一遍遍吹奏《關山月》,因思念家鄉而惆悵無奈。----形象特徵

3、點出詩人的思想感情

深深地同情(詩人的思想感情)

總結:詩賞析

語言是起點,形象、意象是重點,情感是終點。

六、答題思路

1、答法:研究題幹

(1)、方向:

思想、氣氛、形象、結構、手法、

(2)、層級:

填空(用詞)、簡答(問什麼,答什麼)、簡述(溫習議論文,觀點+材料)

2、性質判斷:

規範、半開放、開放。觀點,符合社會價值觀,符合邏輯。

問到人或物特徵,用形容詞。注重意譯的重要。古詩的表現手法與文學作品的表現手法高度重疊。

3、古詩詞的藝術手法

藝術技巧:藝術手法就是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描寫、抒情、修辭手法、表現手法:借景抒情、卒章顯志、借物抒情、

特徵與功能。

例題:

(一)閱讀劉禹錫的《賞牡丹》 一詩,完成第7 題。(6 分)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⑴本詩題爲“賞牡丹”,爲什麼寫“芍藥無格”“芙蕖少情”?(2 分)

⑵品味“唯有牡丹真國色”中的“真”的表達效果。(2 分)

⑶閱讀全詩,說說作者在詩歌中所表達的感情。(2 分)

解答:(1)烘托(反襯、襯托也可以)(1分)牡丹的高貴富麗,令人喜愛(1分)。

(2)“真”字加強語氣,對牡丹高度的評價,順勢引出末句,既寫了時人對牡丹的癡狂般的觀賞習俗,又反映了牡丹所具有的獨特魅力。(3分,答到“加強語氣”或“高度評價”得1分;答到“時人對牡丹的觀賞”或“牡丹具有的獨特魅力”得1分)

(3)表達了作者對牡丹的讚美和喜愛之情。(2分)

七、練習

(一)、 浣溪沙 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1.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是千古名句,簡析這兩句詩好在哪裏。(2分)2、你認爲晏殊《浣溪沙》中表現的愁和李煜《相見歡》中表現的愁有何不同?(3分)答題:

(1)、(2分)將自然景物與人的感受巧妙結合,含蓄地表現了詞人傷春懷人的感情。(2)、(3分)李煜的愁苦是因爲他此刻淪爲階下囚,去國離鄉,孤身登樓,內心苦痛千絲萬縷。晏殊的愁則着重表現對人事變遷、聚散無定的惆悵和對春意衰殘、時光流逝的惋惜。

(二)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1.對這首詩的鑑賞,下面說法最恰當的一項是( )

A.這首詩描繪的是社會歌舞昇平、國家蒸蒸日上的繁榮景象。

B.這首詩描繪了江南處處春景,抒發了詩人流連忘返的心情。

C.這首詩表現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國破家亡之恨的現狀。

D這首詩表現了詩人不忘歷史教訓、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答案:( )

讀蘇軾的《浣溪沙》一詞,完成下列各題。山下蘭芽短浸溪,鬆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10. 開合理的想象,說說詞的上闋描寫了一幅怎樣的畫面。11. 這首詞中你讀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答:寫暮春遊清泉寺所見之幽雅景緻。山下溪水潺湲,溪邊的蘭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夾道的沙石小路,經過春雨的沖刷,潔淨無泥。時值日暮,松林間的杜鵑在瀟瀟細雨中啼叫着。這是一幅多麼幽美寧靜的山林景緻啊!

答:表達了作者樂觀曠達,即使在失意中也人老心不老壯志滿懷的豪情

(四)、閱讀唐朝韋應物的《滁州西澗》後,回答下列問題。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注: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初夏,韋應物自尚書郎出任滁州刺史。大約在興元元年(784)或貞元元年(785)春,他罷滁州刺史任,但仍留在滁州閒居西澗約半年,後改任江州刺史。這首詩大約就寫在此時。

(1)對於一些好詩,我們常常譽之以“詩中有畫”。這首詩確實就像畫一樣,試用自己的話描寫一下前兩句所展現的畫面。

(2)這首詩練字精巧。試分析一下“春潮帶雨晚來急”中“急”字的精妙之處。

試結合全詩說說這首詩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答:

(1)西澗邊上峯巒疊嶂、樹高林密,一叢叢綠草惹人憐愛,就在這一片靜謐之中,從林木深處傳來了黃鸝那婉轉悅耳的歌聲。(2)“急”字寫出了潮和雨的動態,形象地寫出了急雨驟至,春潮帶雨,澗水猛漲的飛轉流動之勢,襯托出山澗的閒淡寧靜。(3)全詩傳達出一種悠閒恬淡的心情,以及一個歷經宦海沉浮的文人想要脫離繁華塵世,追求自然閒靜的心態。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無爲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1、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表達了與知己的惜別之情,體現出高遠的志趣。2、試對“風煙望五津”中的“望”字作簡要分析。

一個“望”字,相隔千里的秦、蜀兩地連在一起。自長安遙望蜀川,視線爲迷濛的風煙所遮,微露傷別之意。

3、試對“風煙望五津”中的“風煙”字作簡要分析。

“風煙”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卑溼荒遠,上任路途的艱險。

4、試分析“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句中蘊含的哲理。

寫出了友誼的哲理,真正的友誼是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既是永恆的,也是無所不在的。成爲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情厚誼的不朽名句。

5、試分析該詩與其它送別詩的不同之處。

這首詩不同於其它送別詩,開闢了送別詩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字裏行間體現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高遠的志趣和曠達的胸懷。

下列各首古詩, 然後回答問題。

(七)、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註釋】①墨梅:水墨畫的梅花。②洗硯池:寫字、畫畫後洗筆洗硯的池子。

1、詩中的梅花有哪些特點?

2、詩人借墨梅要表達怎樣的思想品格?

(答案: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2、表現了詩人鄙薄流俗,獨善其身,孤芳自賞的品格。 )

(八)、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註釋】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師董庭蘭。②黃雲:烏雲。③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陽黯淡無光。

1、“千里”,有人寫作“十里”,你認爲用那個字更好?爲什麼?

2、詩的後兩句表達了對友人怎樣的情誼?這兩句與王維送別詩“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格調有什麼不同?

(答案:1、用“千”字好。“千里”境界壯闊,可以着力渲染淒寒悲苦的氣氛,又與詩的後兩句情調相諧。2、表達了對友人的勸慰和讚美之情,鼓勵朋友樂觀豪邁,積極進取。這兩句詩氣勢雄壯,胸襟開闊,一掃纏綿憂怨的老調,是壯偉之音。)

(九)、渡漢江

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註釋】①這首詩寫於作者貶謫嶺南逃歸途中。

詩歌前兩句裏的“斷”和“復”反映詩人怎樣的貶謫生活?

按常理說後兩句似乎寫作“近鄉情更切,急欲問來人”更恰當,這裏的“怯”和“不

敢”反映了怎樣的心理?

(答案1、作者貶居嶺外,思念親人,又長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訊,精神極爲痛苦。2、因爲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卻又時刻擔心家人的命運,怕他們由於自己的牽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這種抒寫,更顯真切、耐人咀嚼。)

(十)、山行留客

張旭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爲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註釋】①物態:景物的樣子,這裏指(山中的)景色。②便擬歸:就打算回去。

1、首句的“弄”字歷來爲人稱道,請從修辭和表達效果上品味這個煉字。

2、詩中哪兩個字說明客人要回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爲進,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喜愛與希望同友人共賞美景的願望?

(答案:1、這個“弄”字,用擬人的手法,化靜爲動,將萬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靜景寫活了,給景物注入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同時也給客人留下了一個廣闊的想象空間,彷彿是要讓客人自己意識到——如此美景,留下來是值得的!2、輕陰,入雲深處亦沾衣

(十一)、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註釋】①泥融:指凍泥融化,又軟又溼。

詩的前兩句選用了哪些意象描畫了春天的景象?

後兩句中的“泥融”、“沙暖”呼應了前面哪兩個字?一“飛”一“睡”有着怎

樣不同的情態?

(答案:1、“遲日”、“江山”、“春風”、““花草”。2、呼應“遲日”,這是工筆細描的特定畫面,既有燕子翩飛的動態描繪,又有鴛鴦慵睡的靜態寫照。飛燕的繁忙蘊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機,鴛鴦的閒適則透出溫柔的春意,一動一靜,相映成趣。)

(十二)、江上漁者

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註釋】①漁者:捕魚的人。②但:只。③鱸魚:一種頭大口大、體扁鱗細、背青腹白、味道鮮美的魚。

這首詩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

聯繫《岳陽樓記》的名句,說說這首詩表現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1、對比,岸上人來人往,只想着鱸魚的美味,船上漁民風裏來浪裏去:通過兩幅畫面的對比,反映了漁民勞作的艱辛,表達了對“江上往來人”的規勸。2、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漁人疾苦的同情,這是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一個寫照。

(十三)、送友遊吳越

杜荀鶴

去越從吳過,吳疆與越連。

有園多種桔,無水不生蓮。

夜市橋邊火,春風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經年。

【註釋】①吳越,指今蘇杭一帶。

這首詩表現了吳越之地哪些特色?

“夜市橋邊火”,請賞析“火”這個字的妙味。

(1、答案:江南水鄉,風光秀美,物產豐饒,市鎮繁榮,民風淳樸。2、“火”字,既可使人想象夜市繁榮、熱鬧的景象,而“火”與橋下的水相映照,波光粼粼,更增添詩情畫意。)

(十四)、江陵愁望有寄

魚玄機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註釋】①⑴江陵:今湖北江陵縣。②掩映:時隱時現。

1、“千枝”“萬枝”與後面哪個詞呼應?“枝”字的重複有什麼表達效果?

2、“江橋掩映暮帆遲”,這是怎樣的一幅畫面?請展開聯想和想象,作具體的描繪(30字左右)

(答案:1、“掩映”,通過“枝”字的重複,不僅寫出了楓葉之繁茂,而且表現了思婦望君的急切心情。2、極目遠眺,但見江橋掩映於楓林之中;日已垂暮,而不見那人乘船歸來。)

(十五)、東欄梨花

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註解】 雪:指梨花。

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詩歌還用了哪些詞來描繪梨花?寫“柳深青”有什麼目的?

看着雪白的梨花,詩人爲什麼會產生“惆悵”的心情?(請用原詩回答),這反映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1、淡白、清明,是爲了襯托梨花的潔白以及繁盛。2、“人生看得幾清明”, 抒發了詩人感嘆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

(十六)、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十七)、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兩首詩裏“遠行人”、“一人”分別指誰?

詩的後兩句都是詩人的想象,這從哪兩個詞語上看得出來?

3、“抱膝燈前影伴身”,這句描繪了詩人怎樣的形象?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1、都是指詩人自己。2、想得、遙知。3、詩人抱着膝蓋,對着孤燈,形影相弔一直坐到深夜,表達了孤獨悽苦和對家人的深切思念。)

(十八)、春 遊 湖

宋•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

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渡,

小舟撐出柳陰來。

1春遊湖的夾岸桃花蘸水開的"蘸"用的十分傳神,請作簡要賞析。

2"小舟撐出柳陰來"一句表現了作者什麼心情?

答: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桃花開得繁密(多);寫出桃花嬌豔欲滴的美麗。

答: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喜歡美麗的春天,抒發了作者喜悅的心情。

(十九)、十 五 夜 望 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1、 有人認爲“桂花”一詞,有點題之妙,你同意嗎?作簡要說明。

2、 將末句的“落”字改作“在”字,你認爲哪一個更有表現力?爲什麼?

1、答:桂花既可指庭院中的桂樹,又可指傳說中的月亮上的桂樹,這就暗寫了詩人在望月,從而表現了更豐富的美的聯想,因而“桂花”有點題之妙。

2、答:“落”字更有表現力,它能給人以動的形象,彷彿那秋思隨着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似的,而“在”字就沒有這樣的藝術效果。

(二十)、移家別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1、 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人寫了哪些景物?

2、 這首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

1、答:柳條、藤蔓、黃鶯。

2、答:以“柳條藤蔓系離情”,黃鶯的“頻啼”,化無情爲有情,運用擬人的手法,借物的的挽留、眷戀襯托出人與人的依依惜別之情。

(二十一)、東 欄 梨 花

宋•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1、 前兩句寫春末夏初景物特點,找出能體現季節特點的詞語。

2、本詩的詩眼是哪個詞?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答:淡白、深青

2、答:惆悵。作者由花開花謝,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暫,年華似水,發出“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慨。“惆悵”一詞包含作者對生命短促的感慨和無奈的思想感情。

(二十二)、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長掃淨無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

兩山排闥送青來。

1、詩中寫景從 寫到 ,既是對主人的讚歎,又寫出了山水的情態。

2、 這首詩最後兩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描寫自然景物?試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1、答:院內 院外

2、答:擬人,把山水寫成富有生命情感的親切形象:水繞農田,彷彿像母親用雙手護着孩子一樣;青山排闥,彷彿是爭相前來爲主人庭院增添色彩。

(二十三)、渡 漢 江

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註釋】本詩系作者從被貶地嶺南逃回洛陽,途經漢江時所作。

1、 賞析首句中“斷”字的表達效果。

2、“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表達作者怎樣的心情?

答:1、寫出了詩人與親朋音訊隔絕的現實,更突出詩人的思家之切。

答:2、詩人因自己被貶謫又逃歸的特殊身份不敢向從家鄉來的人問訊;表現了詩人想問又不敢問的矛盾而焦慮的複雜心情。

(二十四)、夜 雪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1、這首詩是從哪些角度描寫夜雪的?

2、從詩歌描寫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樣的心境?

答:1、觸覺、視覺、聽覺

答:2、孤寂淒冷

(二十五)、菊 花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1、詩中第二句中“ 遍繞”“日漸”表現了怎樣的情景?

2、詩人喜愛菊花的原因是什麼?這首詩寄託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1、表現作者癡迷、流連忘返的情景。

答:2、菊花在四季中謝得最晚(此花開盡更無花),寄託作者對高潔隱逸人格的追求和孤傲個性的自我欣賞。

(二十六)、雨 後 池 上

劉 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

東風忽起垂楊舞, 更作荷心萬點聲。

1、簡析這首詩是怎樣表現雨後池塘水面的平靜的。

2、試從“靜”與“動”的角度對本詩進行賞析。

答:1、水面如同剛磨過的明鏡一樣,倒映出池塘邊的房檐和楹柱,以此來表現水面的平靜。

答:2、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鏡”“照檐楹”等寫出了荷花池塘雨後迷人的靜態。三、四句“忽起”“垂楊舞”及垂楊葉上雨滴被風吹到荷葉上發出的萬點聲響等,表現了雨後池塘上的一種動態之美。詩既寫了靜態又寫了動態,以靜顯動,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組成了一幅雨後池塘春景圖。

(二十七)、江郎山和韻①

宋•辛棄疾

三峯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尋不可幹②。

正直相扶無倚傍,撐持天地與人看。

【註釋】①和韻:唱和別人詩詞,仍採用原詩的韻。 ②幹:求取,這裏指接觸的意思。

1、這首詩寫出了江郎山山勢 、 的特點。

2、 詩人借描繪江郎山表達了怎樣的人生理想?

答案:

1、高直、陡險

2、要做一個剛正不阿的人,人生要建功立業。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