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國學常識

山水詩的主要特點

本文已影響 3.91W人 

導語:我國山水詩首創於東晉詩人謝靈運。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山水詩的介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山水詩的主要特點

山水田園詩是古代詩歌的一個重要的種類,其著名的詩人有王維、孟浩然、陶淵明等人,詩人們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閒的田野,緣景抒情,因寄所託,表達自己的理想、志趣。

明朝的胡應麟在《詩藪》中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王國維亦云“一切景語皆情語”,因此,在鑑賞山水詩首先要以“景”爲基礎,緊緊抓住“情”,從景物入手來理解情。

繪山水之景

這是讀懂山水的第一步,先從字面上弄懂意思,然後才能深入詩歌的核心“情”。這就需要我們賞詩的想象力:

1、勾勒輪廓。即按方位,有序地在腦海中展現意象的方位、形狀。

2、給景物着顏色。

3、將景物動態化。就是根據詩歌內容,讓景物動起來,增加圖片的真實性,更貼切實景。

4、給畫面補充細節。詩歌的精煉,使它可能把所有的物象都表現出來,這就要學生去補充細節。可以達到提高學生思維的完整性、全面性、深刻性的目的。從而也使畫面更加生動逼真。

繪山水之景的第一個好處是:可以在做題時,幫助我們準確理解詩意,找到詩眼,幫助答題。

繪山水之景的第二個好處是,可以幫助我們回答“描繪景物有什麼特點”之類的`題目。這類題目往往要我們回答如下內容:富有層次感(即回答近景、遠景、靜景、動景等內容)、有聲有色。這些內容就是在繪山水之景時就能解決的。

品山水之情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山水承載着古人與今人的情思,寫山水以寄情,賞山水詩以品情。當古人情寄山水之時,往往是其入世受挫之際,因此山水詩大多創造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藉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嚮往和自己遺世獨立的高蹈情懷。

那麼如何從詩中品出詩人之情呢?

默讀悟情。

詩味是可以讀出來的。雖然不能放聲讀出,但仍然可以通過默讀來體味感情,當那首清靈飄逸的《再別康橋》珠璣般的語言在腦海中縈迴的時候;當元人馬致遠“老樹昏鴉”、“小橋流水”、“西風瘦馬”的憂寂畫面在眼前若隱若現的時候;當老杜沉鬱頓挫的節奏在耳際鏗鏘迴響的時候,我們已經能感覺出詩歌所含的情:或激昂,或哀傷,或悲憤,或欣喜……

以景推情。

詩人的感情總是通過山水錶現出來的,這就叫情滿於山水吧。要品味山水之情,首先要從詩本身出發,一般來說,特別要注意描繪山水的的修飾性詞語,這些詞語往往就含着作者的感情。諸如:“空”“瘦”“長”“壯”等修飾詞,本身就含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另外,山水意象本身更有極強的暗示性,比如“雨”“梧桐”“芭蕉”等就帶着哀愁傷感的情緒。

知人論情.

“知人論世”是中國古代文論的一種觀念,是評論文學作品的一種原則。語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人是不能離開時代而生活的。這就還需要了解他的時代。掌握“知人論世”的原則,有助於理解古代文學作品。

《唐之韻》第一節給我們介紹了唐朝政治氣氛的寬鬆大度給唐詩的繁盛提供了可能,這就是其時代土壤。可每一位詩人的人生經歷,性格特點都會在他的詩歌中刻下深深的烙印。愛國憂民的杜甫可以寫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雄渾悲慨,內向溫婉的李清照就有了“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的綿密悱惻。曹操橫槊賦詩,《觀滄海》慷慨悲涼;曹丕志得意滿,《燕歌行》志深筆長;曹植少年才俊,《白馬篇》英逸豪邁。同爲盛唐山水田園派詩人,王維追求隱逸,詩中有畫;孟浩然追求入世,語淡而意長。我們循着這一印跡,就可以更加清楚的瞭解詩人詩歌中所表達出來的感情。

正所謂“詩言志”。至於“言”何“志”,那就有必要對作者的生平及生活的背景有所瞭解,纔可能探知。因此,我們在鑑賞詩歌時,首先要明曉作者的生平、思想,瞭解當時的創作背景.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