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二年級教案

2年級《天鵝、大蝦和梭魚》教學片斷

本文已影響 2.97W人 

  篇一:2年級《天鵝、大蝦和梭魚》教學片斷

表演“天鵝、大蝦和梭魚”。我設計的目的在於激發學生的語言,我先請一位同學到臺前來演“大蝦”。

2年級《天鵝、大蝦和梭魚》教學片斷

師:“大蝦”要怎麼演呢?

(學生有的比出動作。有的說要弓着腰,)

師引導:蝦子、天鵝、梭魚要怎麼演才能演得好,全都在書上。趕緊去書中找一找、讀一讀。

(學生讀書。)

師:老師要和她表演大蝦,同學們可要注意看一看我們的表情,等一下畫一畫、說一說。

(師生兩人共同表演。師生的表演引來陣陣笑聲,學生紛紛要求發言,師請另一同學到黑板一上畫畫。)

師:你能講講你畫什麼嗎?

生:老師眼睛是閉着的,嘴巴張開,還有點歪,眉毛皺起來。

師:現在你明白什麼叫“使勁”嗎?現在表演正式開始,

三個扮演者開始表演了。(表情動作都不錯。)其中一個邊演邊說“怎麼那麼重呀!”老師趁機補充:“即興表演得好,還把大蝦的心裏話講出來了。其他同學也來講講他們還會講些什麼呢?”

生:“我的腰太酸了。”

“我快沒力氣了。”

“我的脖子快斷了。”(師:說得好,你看天鵝是用脖子來拉套的,觀察得很仔細,大家要向他學習。)

“夥伴們,一二加油!”

“你們到底有沒有用力啊!”

“你沒用力還敢說我。”

“你們早上沒有吃飯呀!”……

反思:“有形式而無實質”是教學改革中存在的一個問題。新課程提倡的活動是外顯活動和內隱活動的.統一。旨在引導學生通過動口、動手、動腦,親自體驗過程。這個環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表演是一個載體。目的在於活躍課堂,激發學生的語言,豐富學生的想象,進一步深化對寓言的感悟。表演落到了實處。學生的精彩發言令人折服,令人欣喜。三隻動物不合作而鬧出笑話的形象畫面歷歷在目。

  篇二:2年級《天鵝、大蝦和梭魚》教學片斷

師:每個小組一個同學讀,其他三人評一評。老師要看看哪一個小組合作得最好。   (大部分小組分工合作得很默契。可是還有一兩個小組還在爭論誰來讀。)

師:我現在請兩個小組的同學來講講他們剛纔是怎麼合作的。

(一小組代表:我讀。他們給我提了意見,“費”讀成“份”,還有就是讀得快了。師請另一組(合作不好的小組)介紹,這小組的同學又開始爭吵,“我叫他讀,他不讀……”)

師:現在我明白什麼叫“自尋煩惱”。

許多同學也都喊起來,“我也知道了。”

生:“你們一直吵,現在人家都讀完了,你們卻一遍也沒讀。”

生:“一個人讀不就行了嗎?到現在還在爭吵,被大家笑話。”

師插話:這就叫“自尋煩惱”。

反思:這一環節可以說是不得已而爲之。大班額合作小組太多(十三組),老師的指導確實有限。老師沒有對合作不好的小組進行及時的指導,結果浪費了寶貴的讀書時間。如何進一步提高合作的效率,特別是加強對薄弱小組的輔導,這就顯得尤爲重要。值得慶幸的是老師能因勢力導,充分利用現成資源,引導學生理解詞語。課堂的資源十分豐富,關鍵在於老師能不能把握好。在生成資源的利用上,我覺得還是有些遺憾。要是在此處,能讓學生繼續發揮,如用“卻”說一句話。或者讓學生研究研究要怎樣解決合作的問題。或是加強對學生的習慣滲透,哪怕是一句話,也能起到四兩拔千斤的作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