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優秀教案及評點

本文已影響 1.28W人 

  設計理念: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優秀教案及評點

體現“以學生髮展爲本,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理念,把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爲教學的主導方式,重視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統一生成,師生共同運用教材,佔有、整合,充實更多的教學資源。

  設計特色:

以質疑定向,學生參與確定三個教學目標;以讀書爲本,自讀、自悟、自得總結收穫;以體驗拓展,在表演中感受文章內涵;以生活爲源,把課堂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

 教學目標:

1.充分領悟大自然與人類生存的密切關係,認識到“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破壞環境就是毀滅人類自己”的深刻哲理,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2.以三個問題爲線索,感受理解小村莊原來是什麼樣的,後來爲什麼消失了,給人們以怎樣的啓示。體會文章在對比中蘊含因果的表達方式;

3.學會生字新詞,掌握三種句式,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背誦課文片斷。

 教學流程:

  第一板塊

從課題預測內容,自主提出學習的第一目標,解決“有怎樣一個小村莊”的問題。

學生讀到課題《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時,不約而同地產生一個疑問:有怎樣一個小村莊?或者說這個小村莊究竟是什麼樣的呢?這就是學生產生的第一個問題,也是這節課教學的第一個目標,而這個目標的確定是學生在閱讀時產生的真實的問題。繼而師生共同探究:怎樣完成這個目標任務呢?學生悟出靠自己讀書和互相探討,讀懂爲止。

學生通過有感情的誦讀,到黑板前繪畫,理解感受領悟課文的思想情感,直至把描寫小村莊美麗的語句用自己的真情實感流利地背誦下來。這一系列的對語言本體的潛心品味,正是學生學會讀書的過程。

 學生歸納出

1.我們是在品讀中充分感受了課文的意境,是用“心”在讀書;

2.這一段先概括後具體,把小村莊村前、村後、上空、地上的情況有順序地描寫出來了,我們理解了課文內容,所以很順利地背誦下來;

3.我們根據課文內容展開豐富的想象,使課文變成畫面,活生生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4.課文裏重點詞句的提示幫助我們有條理地記憶;

5.我們反覆誦讀不下十幾遍,熟讀成誦……

這種學習方式充分體現了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立體地在學習過程中的綜合性完成。

 第二板塊

因課文內容突變,學生繼而提出學習的第二目標,解決“小村莊爲什麼會消失”的問題。

學生讀到課文結尾:“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時,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新的疑問:爲什麼這個美麗的小村莊變成“什麼都沒有了”?這是學生產生的第二個問題,也是這節課教學的第二個目標,而這個目標的確定不僅是學生的真實的問題,而且是讀書深入的必然結果,是符合學生閱讀邏輯的自然產物。

這個目標的達成,學生主動提出:1.要深入讀書,應該拿起筆來,把小村莊消失的原因一一畫下來,找出重點詞、句、段,全面領悟;2.建議同學之間相互研究,把各種不同意見進行比較和分析,相互啓發,互幫互學;3.能夠統一的認識,就變成大家共享的成果,不能夠統一的認識,各人保留自己的看法,不必強求統一。

在充分讀書和交流的基礎上,學生提出如下幾種觀點

甲:我們組認爲下面這句話很重要:“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棵砍下來。”這句話道出了一個根本原因就是亂砍濫伐。一個“砍”字,高度概括了小村莊消失的根本原因。

乙:“一年年,一代代,山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這句話揭示出小村莊的人們不僅僅是一年砍,一代人砍,而是年年砍,代代人砍。毀掉了樹木,破壞了生態環境,造成水土流失一年比一年嚴重,洪水來了,才把小村莊捲走了。我想把這句話修改成這樣:一年年,一代代,清澈的河水乾涸了,茂密的樹林遭到破壞,蔚藍的天空一片混濁,肥沃的土地逐年貧瘠。

丙:課文中寫:“大雨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可是,小村莊,卻不知被洪水捲到了何處。”這裏的一個“卷”字,充分說明破壞了大自然的環境,必然會遭到大自然的懲罰。

學生通過對這三個句子的理解,不僅掌握了語言所表達的思想內容,而且對小村莊消失的原因有了透徹的領悟。

 第三板塊

從全文整體來看,學生感悟到這篇課文不僅告訴人們不要亂砍樹,還有更深的意義在裏面,這更深的意義是什麼呢?這是學生提出的第三個問題,也就是這節課的第三個學習目標。

每位同學都用充滿深情的話語,向世人送上一句震撼人心的話語,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學生思索後寫出各不相同的話語。

學生會寫出

1.21世紀的人們啊,你們還想讓這個小村莊的悲劇重演嗎?擦乾眼舊,投入行動吧。

2.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破壞環境,就是毀滅人類自己。

3.我們的水資源是多麼寶貴啊,珍惜它吧,不要讓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只是人類的眼淚。

4.再不保護我們唯一的家園,黃沙將遮蔽天空,人們的呼吸都將十分困難。5.噪聲污染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危害很大,在宣傳環境保護時,不要忽視對治理噪聲污染的宣傳。

6.工廠排出的廢氣,汽車、摩托車的尾氣,燃燒各種廢棄物放出的有毒氣體,都是大氣的污染源,讓我們一起來制止這些破壞環境的現象吧!……

引導學生結合現實生活談一談我們學校周邊和住宅附近還有哪些不符合環保要求的現象,並提出解決的方法或建議。

第四板塊

創設情境.用召開記者招待會的形式,引導學生切身體驗破壞環境造成的惡果,完成對文本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閱讀全過程。

請三位學生分別扮作小村莊劫後的倖存者,他們分別是:A村長、B先生、C女士。其中A村長對小村莊的毀滅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B先生是村中砍樹最多的人,爲了眼前的利益嚴重破壞生態平衡,C女士是村中堅決反對砍樹而且積極植樹的典型。

全班其他同學扮作各家媒體的記者,向三位倖存者發問,三位倖存者一一回答記者的問題。

記者招待會後,老師號召全體同學拿起筆,向全社會呼籲: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全人類要共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可以寫詩歌,編小品,繪圖畫,譜歌曲,做調查,寫報告,作書法,搞展覽,上網查資料,介紹環保知識等等。最後用美妙的環保歌聲結束這節課。

整個教學流程總的設計意圖是:以學生的個性發展爲出發點和歸宿。師生互動,充滿真情,張顯生命的活力。因勢利導,巧妙靈活的教學走向,紮紮實實地完成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充分體現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評點

這是執教者整合了在南國北疆名師示範授課的豐富實踐經驗後,反覆修改形成的教學設計,在表述形式上有所不同。不斷的預設和生成,經歷了多次理論——實踐——理論的步步提升,使“設計”更臻完美。這樣的語文課,是真正的師生共建、共享的語文課,它使教學過程完全演化爲學生認識自我、表現自我、發展自我的過程。於是,語文不再是“唯理性”的語又,而是充滿了詩意的激情,成爲充滿情趣、充滿靈動的語文,這是綠色的語文課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