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三年級語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及反思

本文已影響 2.03W人 

  【教材分析】

三年級語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及反思

本文正如它的題目,講述了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環境優美的小村莊,村莊周圍是鬱鬱蔥蔥的森林。人們靠着手頭鋒利的斧頭,將樹木一棵棵砍下來,建造房子、製造工具、打造傢俱,過上了“不錯”的日子。但是由於過度的砍伐樹木,致使土地裸露,極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終於在一場連續的大雨之後,咆哮的洪水將小村莊捲走了。這個故事講述的不僅僅是“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莊裏的人們錯誤的行爲以及這種錯誤行爲所引發的嚴重的後果──不愛護自然,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本文呼籲人們應該愛護樹木,保護周圍的環境,維護生態平衡。這篇文章短小,語言樸實,但在讀完課文之後,讀者會油然而生一種對人們錯誤行爲的惋惜和譴責。

本文隱含的道理卻非常深刻,本文沒有一處譴責人們濫砍亂伐樹木的行爲,卻把抽象的含義化爲具體的物象,讓學生從這些可視可感的畫面中去領悟、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體會其表達效果;二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引導學生爲建設和擁有一個綠色的家園做出自己的努力。

 【學情分析】

本文語言淺顯、樸實,用娓娓道來方式向學生講述了一個村莊從發展到毀滅的過程。但文章中也有含義很深的句子,與學生的人生體驗有些距離,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教學中,讓學生結合體會,談感受,教師適當點拔。

 【教材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①在讀中品詞析句,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②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理解小村莊消失的原因,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體會其中表達的效果。

③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方面:

創設情境,以讀爲主,開展研究式和體驗式學習,鍛鍊創新素質。

3、情感與態度方面:

領會愛護家園、保護環境、愛護樹木,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 教學難點:聯繫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前收集有關資料。

 【教學課時】

2課時

  【學科與德育的有效融合點】

在本課的教學中,採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爲學生營造了一個新型的良好的課堂氛圍。爲達到本課與德育的有效融合,我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教學:

1、創設情境,激活情感。

在這裏,一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小村莊在我的故事中娓娓而來。首先通過直觀畫面,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思維,讓學生感受到“美”的氛圍。然後畫面急劇變化,突如其來的洪水毀掉了這個美麗的村莊,從聲音、畫面方面激活學生潛在的情感,小村莊從“美麗”到“毀滅”的過程給他們帶來了震撼心靈的感覺。第一次與大自然進行心靈碰撞爲他們理解小村莊的消失奠定了情感基礎。

2、自主釋疑,知識反饋。

在學生自由讀課文的基礎上,再深入瞭解小村莊變化的原因。在教學中,課件演示讓學生看到了一個色彩斑斕的情感畫卷。在這個時候,學生的心裏一定有很多的疑問,很多的想法,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通過剛纔的課件觀看,老師逐步深入的引導,拉近了學生與課文之間的時空距離,學生心裏那麼多的“問號”,學生經過反覆的朗讀,展開想象和有意識地思想,有針對性去討論,能充分、深刻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在他們自己的探索中一步一步的清晰、明顯,讓學生進一步領會愛護家園、保護環境、愛護樹木,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

3、發展思維、深化主題

心靈對話,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一種精神上的溝通,心靈上的碰撞,通過對話的相互作用,讓學生達到實踐語言、發展思維,獲得思想啓迪的目的。本課學習中,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他們互相傾聽着、互相解讀着、互相體悟着。學生圍繞話題精心閱讀,在與語言文字的反覆接觸中,不斷調動自己的思維、想象、情感介入到對文本的層層解讀中,使對話得以深入。同時,在老師的引導、點撥下,在多層面、多角度的對話過程中,學生不斷釋放自己的潛能,不斷生成情景,生成體驗,生成智慧和思想,課堂呈現出一種動態生成的態勢。這既是學生和作者心靈的交融,也是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生命的互動。最後,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教學策略】

在教學中,我運用多媒體手段,圖文結合,努力激發、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參與學習,使其自身的語文能力在探究、發現、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得到提高與發展,體會到學習進步的快樂,培養他們自主、自信的學習品質。再通過多種形式的解讀,小組間的合作交流,使學生在讀中有所悟,在合作學習中獲取新的知識,從而真正地成爲學習的主人。在這堂課中,我綜合了觀察法、談話法、討論法、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情境性教學等方法來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使學生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一、導入自學

二、檢查自學情況,學習生字

三、讀通課文,初步感悟

 第二課時

一、準備階段。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二)創設情景,讀中釋疑

1、圖文結合,學習第一自然段

①自讀課文思考:這曾經是一個什麼樣的小村莊呢? [板書:美麗]

②學生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象小村莊的美麗景色。

③學生彙報,教師相機貼畫。

④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畫面,展開豐富的想象,感情朗讀,讓學生感受到“美”的氛圍。爲他們理解村莊的消失奠定了情感基礎。)

二、思辨探知。

(一)前後對比,產生疑惑

1、教師引導:多美好的生活環境啊!你們願意居住在這美麗的環境中嗎?可是,一年年,一代代過去了,這個美麗的村莊卻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變得什麼都沒有了。[板書:什麼都沒有了]

2、引導:是什麼沒有了? (教師把貼圖逐一擦去)

3、指導朗讀:什麼都沒有了。

4、引導質疑:同學們,你們看了小村莊這樣的變化,心裏有什麼疑惑嗎?

(設計意圖:學生感受到“美”的氛圍後。感受村莊從“美麗”到“毀滅”的過程給他們帶來的那種震撼心靈的感覺。引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將學生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本課的重點。)

(二)探究閱讀,感悟交流

1、探究:小村莊爲什麼發生這麼大的變化?

①默讀思考:課文第2—4自然段,邊讀邊想:小村莊爲什麼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請用“——”劃出相關的語句。

②四人小組交流:小村莊變化的原因。

③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在自主交流中營造探究學習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合作中收穫,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2、彙報交流:

句子1: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梨,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① 引導想象,人們亂砍濫伐,破壞環境的隨意性和嚴重性。

②師小結:隨便什麼人,隨便什麼時候,隨便什麼原因,都能用鋒利的斧頭隨隨便便地砍樹,想砍多少就砍多少。

③指導學生讀出惋惜、着急的感情。

(設計意圖:緊緊抓住一些重點詞句進行品析,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如“誰家……誰家……”,“拎起”等一些重點詞句,很好地表現小村莊的人們沒有約束與限制,上山砍樹非常隨便,強烈體現了人們對森林的破壞。)

句子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教師引導感悟:

①[課件演示: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引導感知:人們對環境的破壞還在持續着,環境在不斷地惡化。

②引發感受,感情朗讀。

③教師引讀:就是因爲亂砍濫伐,十年、二十年、幾十年,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一代、兩代、十幾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就這樣,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過渡引讀:句子3 :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傢俱,還有大量的樹木隨着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

師:大量砍伐樹木的確爲人們帶來了暫時舒心的生活,然而,無知的人們此刻還不知道無休止地破壞環境給他們帶來了……帶來了……帶來了……也帶來了……(引導學生說出過度砍伐樹木給人類帶來的危害。)

(設計意圖:語文學習過程既是知識積累、能力培養的過程,更是學生情感體驗,個性張揚的過程。教師重視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積極主動的感受感悟,與言語對象發生共鳴,體味言語對象表達的獨特之處,提高語感能力,準確引導學生感情朗讀。)

句子4、然而,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可是,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捲到了何處。

①自由讀:用“﹏﹏﹏”畫出小村莊被毀滅的句子。

②學生彙報句子。

③讀了這些詞句,你彷彿看到什麼情景?你彷彿聽到什麼聲音?理解詞語:“沒喘氣兒”。

④看錄像,再現情景。

⑤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學業生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觸摸到課文靈魂深處的東西,帶着這種情感、體驗去讀書,展開想象,達到心靈的巨大觸動。)

(三)總結深化,讀中悟理。

1、再次回顧最後一段,感情朗讀。

2、教師引讀:洪水過後,鋒利的斧頭(沒有了),優美的環境(沒有了),眼前不錯的生活(沒有了),人們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家園(沒有了),就連許多鮮活的生命也都(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

3、交流啓示:

(1)你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些什麼呢?

(2)小結昇華

(設計意圖: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感受,着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靈活性思維,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同時引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從而認識到,增強環境保護意識,保護綠色家園的重要。)

三、自我構建。

(一)小練筆

孩子們,學習完這篇課文之後你們的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慨吧,現在把你的感受寫下來吧!

1、開始練筆

2、展示學生作品。

(設計意圖:讓學生立足於剛掌握的知識,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又加強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和善於表達自我的能力、寫作能力。讓學生在自然真實的生活中主體內化、主體自悟。)

(二)佈置作業,延伸課堂

課後,以小組爲單位,爲保護環境出謀劃策,想想辦法,寫在原稿紙上。

(設計意圖: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寫寫做法或建議,讓學生懂得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

【板書設計】

7、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鋒利的斧頭

美麗 什麼都沒有了

亂砍濫伐

(設計意圖:這堂課的板書設計緊緊扣住課文的寫作主線:導致小村莊從美麗到一無所有轉變過程及其原因。非常簡單但又層層深入,清晰,重點突出,從直觀上一目瞭然但又意義深遠,從而深化了整個主題——保護環境。)

 【教學反思】

本課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6冊的課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美麗的小村莊,由於村裏的人們不加節制地砍伐樹木,周圍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最後受到了大自然嚴厲的懲罰——整個小村莊都被咆哮的洪水捲走了,那個美麗而寧靜的小村莊從此消失的無影無蹤。它告訴了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生態環境。

整組課文都是圍繞着“保護環境”爲主題,通過質樸、深蘊的語言,將學生帶入了一個全新的視野窗口,激發了他們內心強烈的情感共鳴,深深感受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從而深化了主題。因此我們認爲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瞭解小村莊變化的原因。

下面我把這節課進行教學反思。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閱讀與想象充分結合的教學方法,爲學生營造了一個新型的良好的課堂氛圍。爲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激活情感

一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小村莊在老師的語言情景中娓娓而來,通過直觀的畫面,充分的朗讀,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讓學生感受到“美”的氛圍。然後闡述這美麗的村莊被突如其來的洪水毀掉了,什麼都沒有了,從兩種不同的畫面激活學生潛在的情感。讓他們幼小的心靈裏,感受到村莊從“美麗”到“毀滅”的過程給他們帶來的那種惋惜和不安的感覺。爲他們理解村莊的消失奠定了情感基礎。

(二)自主釋疑,知識反饋。

《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使他們成爲語文學習的主人。這個時候,學生的心裏一定有很多的疑問,很多的想法,再運用質疑的方式,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學生在自由讀課文的基礎上,深入瞭解小村莊變化的原因。這樣做,爲學生的有效學習指明瞭方向,也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這個教學步驟中,我們以課堂爲主陣地,始終將“分組討論、合作交流”作爲一種激活課堂信息交流、促進學習目標達成的有效教學方式。

首先是討論前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開展觀察思考,比如:“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梨,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學生經過反覆的朗讀,展開想象和有意識地思想,有針對性去討論,能充分、深刻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弄明白“人們砍伐樹木的隨意性。討論中,學生都有各不相同的想法,有的是成熟的見解,有的僅僅是幼稚的疑問。這些想法,都使學生有一種“一吐爲快”的心理需求,使課堂討論呈現一種“個性思想展現,交流意識濃厚”的良好氛圍。

(三)發展思維、深化主題

孩子們對大自然總是有一種莫名的親近,而且還有着意想不到的創造潛能。學文的整個過程中,是可引導學生感悟語言,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來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古人說:“感人心者,先莫乎於情”。在這種“引——放”的教學方式下,教師始終通過充沛的情感,用生動語言掀起學生情感的波瀾,使自己和學生的情感融爲一體。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