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詩經讀後感七年級

本文已影響 1.19W人 

導語:《詩經》是一部具有相當價值的民歌集子。上到士大夫,下到市井之徒都是《詩經》的作者。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詩經》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詩經讀後感七年級

  詩經讀後感精選範文【1】

《詩經》是一部具有相當價值的民歌集子。上到士大夫,下到市井之徒都是《詩經》的作者。從地域上看,《詩經》基本上囊括了當時中國所有的開化之地。詩經基本上能反映當時社會中人的生活風貌,人的原始狀態。

之所以說是原始,是跟後來的社會有區別,特別是在中國有了相對成熟的儒家道家思想之後,人變得不再跟以前的人一樣自然可愛。 《詩經》是儒家經典之一,更是孔子當年使用的教材之一。後世必然要對《詩經》進行適合當時社會的解讀甚至歪曲,這更使得《詩經》不自然了。

說了這些,我也給自己的閱讀粗略地定了三個着重點,以便在隨後的閱讀中加以考察:

1,《詩經》的語言。經者,經緯也。《詩經》便是詩的經緯。語言的立法體系有兩條,一是詩,一是史。詩的語言是高度感性的,史的語言是高度理性的。這次閱讀,可以算是對《詩經》作爲語言立法者的地位進行一次考察。《詩經》的第一身份是民歌,其語言是當時絕大多數人都能聽懂,並樂於傳誦的。如同現今的流行音樂一樣。同時《詩經》的語言可以算是漢語的源頭。希望通過這次閱讀,能體會到更多漢語的智慧與生命力,能像普通先民一樣自然地進入漢語源頭的語言場域,體會言說歌詠的魅力。

2,先民的生存生活狀態。中國的歷史發展就像一重一重的山脈,而最高的山峯就應該是孔子老子所代表的思想學說。對理解孔子老子這些高峯而言,理解他們之前的先民的生存生活狀態,以及他們思考的狀態,就顯得很有必要。

3,《詩經》的解與注。《毛詩》作爲現在唯一流傳下來的註釋,其影響力非常。我打算在自己“解”的同時適當對《毛詩》的注進行膚淺分析,全當訓練。因爲資料與精力的限制,更不能涉及到更多儒家後學對《詩經》的註解。不失爲一遺憾。

  詩經讀後感精選範文【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千古傳誦的佳句,讓我第一次認識《詩經》。閱讀之後,不禁被它那清新、高雅、和諧、神祕的氣質所吸引,愛不釋手。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是戀愛中人的典型心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一位厭戰思妻士兵的內心獨白。“豈不懷歸,是用作歌,將母來諗。”是徵人對父母深深的思念;“誰謂河廣,一葦杭之。”是身在衛國的宋國人的思鄉之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含蓄地表達出詩人對某種可望而不可求的理想的追求。

“淡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生動地展示了一名堅貞不屈的女子誓死捍衛自己愛情的決心;“雖速我獄,亦不女從。”是一位女性對逼他從婚的貴人的斬釘截鐵的答覆。

“勿剪勿拜,召伯所說。”是人民愛屋及烏,對有德政的召伯的遺蹟的珍重;“民之罔極,職涼善背。”是詩人對昏庸腐敗的統治的博大、崇高、深沉的憂患。“碩鼠碩鼠,無食我黍。”是人民不堪剝削壓榨,忍無可忍,幻想投奔“樂土”的詩。

睿智、沉靜,是詩人的性格,含蓄,樸素而又精緻,是詩的語言,詩人用詩的形式,抒寫的卻是他們並不平靜的心靈。對愛的自主追求,對自由的渴望,對正義的崇奉……每一種感情都是如此的強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顆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誠。

閱讀《詩經》,我看不到古時人們的閉塞,愚昧與保守,我看到的盡是愛,智慧,自然,希望與陽光。一切美好的詞彙,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詩。那麼和諧,那麼執著,那麼崇高,那麼聖潔,每一首詩都是一首動聽的歌,每一首詩都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每一首詩都擁有一個美麗而高尚的靈魂。

昔日雄霸天下的帝國已化爲雲煙;當年國色天香的羅裙已散入黃土……今天,真正觸動我的情感與靈魂的不是幾件博物館裏的文物,而是那些經久不滅的人的故事。一首首清新而高雅的詩,講述着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我彷彿被帶到了遙遠的國度,歷史又重新展現在我的眼前:恍恍惚惚,若隱若現,神祕而悠遠……我彷彿聽到了來自遠古的聲音,隱隱約約,斷斷續續,彷彿要告訴我什麼……也許是歷史,也許是故事,也許是未來,也許是別的什麼。愛,自由,正義,是《詩經》永恆的主題,這也是生命永恆的主題。閉上眼睛,用心靜靜地聆聽,你可以聽得到——那來自遠古的心靈的呼喚。

同是天涯淪落人,只是我們的結局是那麼的完美。

  詩經讀後感精選範文【3】

徐志摩的詩有很多都很經典,但唯一讓我無法忘懷的是那首《再別康橋》……

第一次讀這首詩是在前幾天校播音主持工作室招聘主持人的時候,但我不知道自己應該誦讀一首什麼樣的詩,正在煩惱的時候,我突然在家裏的“垃圾堆”裏發現了它,一本《徐志摩詩歌全集》,封面以破的不成樣子,好像有些年頭了。我輕輕地翻閱着。卻被這樣的一句話吸引住了。“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招手,做別西天的雲彩。”用“輕輕地”修飾,讓我感到詩人是那麼無奈,悄然無息的來又要這樣走。把招手和西邊雲彩寫在一起又是那麼的巧妙,又顯得詩人是那樣的灑脫。又寫出了詩人對他要離別的地方和在那的生活的嚮往。因爲感受過離別的感覺所以我突然對這首詩有一種特別的喜愛。“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又是一次巧妙的搭配,把金柳比喻成新娘,新娘也是要離開的家的人,又一次寫出詩人對要離別地方的不捨。“波光裏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詩人在離別前回眸着往事。“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再一次寫出詩人對康河的留戀。“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着彩虹似的夢。”勾起了他對當年的舊夢。“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裏放歌。”這句話把這種願望達到了高潮。但是下一句“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爲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這一節內容的突然改變讓人心爲之作痛。“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無奈而又深情地餘音讓我蕩氣迴腸。我深呼一口氣又吐出,反覆的讀着這首詩,靜靜地揣摩着,詩人離別的痛苦的心情……

人的一生就像一個不會回頭的旅行者,有時候會遇見好的風景,因爲留戀而不想離開。但是人總是要往前走的,即使曾經的景色是多麼讓你流連忘返,也要把它變爲記憶,繼續前進。因爲只有走出這裏才能遇見更多你意想不到的更加美麗的風景。所以要懂得放棄,下面的風景將會給你更多的驚喜。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