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詳析中國古代文化原生態舞蹈

本文已影響 1.76W人 

舞蹈是我國最古老的藝術,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禮樂”中“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認爲,“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

詳析中國古代文化原生態舞蹈

所謂“原生態”舞蹈,應當是古代先民們“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產生的,是較少受到“現代化”侵入的具有“文化源頭”意義的民間舞蹈。

一般認爲,原生態舞蹈是廣場的而不是劇場的,是自娛自樂的而不是表演性質的,是參與的而不是觀賞的,是隨機的而不是規範的,是省力的而不是刻意的,是傳承的而不是創編的。原生態舞蹈是由普通民衆在民俗儀式或民俗活動中傳承的民間舞蹈。

從民族學、民俗學、民族和文化心理學的角度去把握,我們會發現原生態舞蹈有以下一些精神和文化內涵:以圖騰符號爲神聖力量的崇拜性;以生命本體爲主題的儀式性;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主題性;以民間生活爲基調的大衆性。每一個舞蹈不一定完全包含,但都與其中一個或幾個內容有關。

以圖騰符號爲神聖力量的崇拜性。圖騰是原始氏族和部落羣體的標記和象徵,圖騰文化作爲形成民族文化心理深層結構的原始積澱層,具有民族文化之元、民族靈魂之源與人性本真的元初意義。原生態舞蹈就是表現圖騰崇拜或本身即以某種作爲圖騰符號的動物動作爲舞蹈動作,使其獲得羣體認同的.標記性,滿足和實現社會性集體意識和歸屬心理。例如,龍舞與漢族人民對龍的圖騰崇拜是分不開的。而少數民族中對銅鼓的崇拜、對竹的崇拜,許多民族的儺儀儺舞中對天地神靈的崇拜,是原生態舞蹈中一個重要的元素。圖騰崇拜性舞蹈,源於人們對神靈的崇拜和祖先信仰的需要。

以生命本體爲主題的儀式性。儀式是人們的行爲方式,儀式舞蹈在原生態舞蹈中佔有重要位置。儀式舞蹈產生於對超自然神靈的敬畏和依靠。在原始社會,原始宗教、圖騰崇拜、巫術祭奠等活動都離不開舞蹈。儀式舞蹈在行爲上可以分爲兩種,一種是膜拜行爲,一種是模擬行爲。無論是對神靈的膜拜還是以神靈依附及裝神扮鬼,目的都是爲了藉助神靈的力量來實現驅邪納吉,反映了他們對生命的追求和生活的嚮往,寄託着人們對美好未來的願望。

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主題性。中國是一個傳統的農耕社會,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占主導地位的思想是“天人合一”。這種觀念反映在原始文化心理中,就是對大自然的敬畏與對自然秩序的服從,並在此基礎上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天”的初始含義爲“神”,人只能消極被動地順從。人們後來認爲天即自然,是指大自然及自然界的演化規律。“天人合一”就是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統一。表現在原生態舞蹈中,就是反映人們祈天禱地、求取風調雨順的各種儀式舞蹈,而具有原生態性質的民族民間舞蹈,也含有大量類似內容。

以民間生活爲基調的大衆性。原生態舞蹈是作爲人類活動的內容存在於民衆之中的,是民間生活與生產活動的一個部分,是以民間生活爲基調,以大衆審美爲旨趣的民間舞蹈藝術。生產活動是人類最基本的活動,以人類體力活動形式爲基本表現形式,形成反映勞動活動的原生態舞蹈,同時表現出勞動中自然流露的美好感情。我州的苗族板凳舞、彝族“阿妹戚託”等便是這種源於生產生活的舞蹈。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