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初二上冊課文《阿里山紀行》說課稿

本文已影響 1.79W人 

一、導語:江山多嬌。訪名山遊大川,一山一林,一溪一潭,莫不使你賞心悅目,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真切地寫下來,確實是一大樂事。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學生調動情感體驗,自由發言。)同學們遊覽了不少地方,增長了許多見識,而且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很了不起。的確,祖國山河壯麗,美景隨處可見。大家知道,我國有一個被稱作寶島的地方,對了,是臺灣。能說說你對它的瞭解嗎?好,有的同學說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有的同學通過“海峽兩岸”節目中瞭解了許多歷史,有的同學從小學讀本中知道有一個地方叫“日月潭”,今天,老師再帶大家認識一個地方,請聽歌曲(播《高山青》,)聽出來了嗎?對了,臺灣還有一個叫做阿里山的地方,那裏的姑娘美如水,那裏的小夥壯如山,這是老師對臺灣的最初印象:人美。想不想親自到阿里山去看一看呢?1997年7月初,當代作家、文藝評論家、美學家吳功正先生應一批臺灣學者的邀請,赴臺灣講學,交流兩岸文化。他在遊覽了迷人的阿里山風光後寫下了一篇文章《阿里山紀行》。

初二上冊課文《阿里山紀行》說課稿

二、讓我們跟着作者走近阿里山去尋美。請同學們放聲朗讀,盡情想象。到阿里山走了一圈,想來大家收穫不小,請自由發言,談談你的見聞和感受。你最欣賞的是那古典風味的森林小火車,好,很有品位;你喜歡那清澈透亮的姊妹潭,有眼力;你注意到那兒的森林是未加採伐的原始森林,由此可見臺灣人的環保意識強,有見地……好,這個同學想把神木介紹給大家,請發言。對了,它是臺灣著名的紅檜,木有香氣,樹齡大約有三千年。請讀描寫神木的句子,讀出氣勢來。請再齊讀兩次,僅僅是在寫樹嗎?不,分明是在寫人,寫阿里山人,寫臺灣人,寫我們中華民族所特有的精神和意志。可見同學們對阿里山以及臺灣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三、美景還需美文繪。這篇文章一發表,就被公認爲美文。究竟美在哪裏?請同學們再次走進文本研讀從內容、結構、語言等方面來賞析。建議大家跳讀,並用圈點批註法批註。下面,我們把探究結果做一交流。

結構美:移步換景、首尾呼應、前後照應、過渡自然……

語言美:比喻形象、句式多樣、用詞逼真、多角度描摹、和諧悅耳……

運用多種修辭多角度描摹主要體現在第4、5、6、7段,請女生讀4、5段,男生讀6、7段,再次欣賞文章的語言。建議大家課後積累 到摘抄本上。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文章開頭結尾提到的兩首歌,請聽《大海啊,故鄉》

情感美:身處兩岸,心心相通……

我想:宋美齡同意蔣介石移靈大陸,其實已透露出渴望迴歸的意願,隨着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玉的成功訪問,臺灣一定會很快回到祖國的懷抱。

四、通過吳功正先生的這篇美文,我們進一步瞭解了阿里山的如畫風光和地域文化,阿里山的美景僅此嗎?課前,同學們給我提供了不少資料,我把它做了整理,我們跟着導遊再去阿里山看一看。(圖片,錄音)原來,作者並未描繪阿里山的四大奇觀,請聯繫寫作時間背景小組討論。“一切景語皆情語”。1997年7月初,香港剛剛回歸,作者取道香港前往臺灣,那特有的親切感,初訪的新鮮感可想而知,所以,在作者眼裏,阿里山步步是景,步步生情。同學們一定很熱愛自己的家鄉,熱愛家鄉的一草一木,何不把對家鄉的特殊情感傾注筆端呢?我們壽陽有方山國家森林公園,有五峯山、龍泉寺,有長徵文化廣場……或者,你的身邊,某一個不爲人注意的地方,請借鑑文章的寫法,向老師、同學作一介紹。

五、回顧我們這節課的學習,先走進阿里山賞美景,又走進文本賞美文,然後走進生活尋美點,借鑑文章的寫法抒美感,這也是我們學習遊記類文章的一般方法。

同學們,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美的發現,只要用你美好的心靈去感悟,用你聰慧的眼睛去觀察,用你靈敏的耳朵去傾聽,用你生花的妙筆去描繪,你就會發現,景就在你我身邊,美就在你我筆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