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八年級上冊《阿里山紀行》教學實錄

本文已影響 1.17W人 

 一、導入新課:

八年級上冊《阿里山紀行》教學實錄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吳功正的《阿里山紀行》。吳功正爲什麼要寫這片文章呢?吳功正是當代作家,文藝評論家,他在1997年應邀講學,於是在講學期間,與一些學者一起遊覽了臺灣美麗的阿里山。然後寫下了這篇優美的遊記。

師:阿里山在我國哪個省?

生:臺灣省。

師:和我國大陸是怎樣的關係?跟哪個省隔海相望?(大屏幕展示中國地圖)

生:隔海相望;福建省。

師:阿里山就在臺灣省,是個美麗神奇的地方,你知道阿里山的一些概況嗎?

生:看大屏幕上有關阿里山的地理知識的介紹。(阿里山位於臺灣嘉義縣東北,是大武巒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山巒的總稱。最高峯爲大塔山,海拔爲2663米,東距臺灣最高峯玉山(高3997米)甚近。阿里山風景區面積約有175公頃,是臺灣著名的天然森林公園和旅遊勝地。)

師:今天我們就藉助吳功正的文字在想象中來遊玩一次阿里山。

師:這是一篇遊記,請問作爲一篇遊記有什麼共同特點?

生:在文章中要交代自己的遊蹤。所看到的景象(景物)以及作者的感受。

讀遊記要善於梳理作者的遊蹤體會作者觀賞景物時的體會,和感情的變化。

  二、整體感知:(六分鐘)

師:提問:(1)、請你說一說作者遊覽阿里山的遊蹤;(2)、如畫的阿里山應該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認爲作者筆下的阿里山,最有特色的景物有哪些?請你依次說一說.並體會歸納其中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友情提醒:凡是遊蹤的詞句劃出來;用簡要的語句概括阿里山最有特色的景物並批註在課文相應的地方。誰能簡要說說作者的遊蹤有那些變化?

(學生自主學習,在書上做圈點勾畫)

生1:做火車進山--阿里山的森林--坐了救護隊的車子進入森林的深處--到了林區的姊妹潭--進入山間的曲徑幽路來到神木。

師:遊蹤發生了五次變化。還有補充嗎?

生2:原始森林。

生3:我認爲作者筆下的阿里山最美的景色是老式的小火車、姊妹潭、原始森林、神木

師:對剛纔那位同學做簡要評價

生:好是依次說了。不足之處是最好在景物前面家上一些形容詞。比如:車頭和車箱均爲紅色的小火車。讓人眼前驟然一亮的姊妹潭,未加採伐的原始森林,拔地參天的神木,

師:在景物前加形容詞,要抓住這個景物的主要特徵。

師:還有補充嗎?

生:雲端鐵道。

師:爲什麼稱爲雲端?

生:往山上走。

生:林海和雲霧。青苔的曲徑

師:綜上所述,同學們找到 了阿里山的美景,那麼你能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感情?

對阿里山風光美如畫的喜愛之情。

師生小結:

師:邊走邊看,這種寫作方法叫什麼?

生:移步換景。

 三、開展活動練朗讀顯感情:

找到你最喜歡的畫面,用朗讀來表現作者的感情。

學生自由朗讀

學生個別朗讀

學生對朗讀做評價

語調勤快,語速把握的很好,感情豐富。

集體朗讀

  四、同學們想不想看看阿里山的風景:

看美景起名稱

風光美如畫

清澈的水

靜謐的林區 喜愛阿里山的美景

風光美如畫 無邊的'森林 熱愛祖國壯麗河山

曲徑和幽路

罕見的神木

寫法:融情於景

  五、做導遊說美景(5分鐘):

師:讀了本文後,你一定對阿里山有所瞭解,可是我們周圍還有許多人沒有領略過這裏的美麗風光,請你以導遊的身份向他們介紹一處你最喜歡的地方 ,定一個角度,向大家介紹:阿里山上的 。要求:

1.在橫線中填入一處的你最喜歡的景色,並以此寫一段100字左右的導遊詞。

2.導遊詞:生動的語言,運用比喻等修辭手法;穿插相關的人文知識。

生:寫導遊詞

生:學生交流並作出評價

生:評價,運用一些修辭方法,使語言生動形象。

  六、全課總結:

《阿里山紀行》有很多景物,學完本文後,你有哪些收穫?挑幾處印象深刻的說說。

生1:主要從內容的角度去總結

生2、我學會了如何去做導遊,語言要親切,

生3:主要從寫法上去總結

七、拓展延伸:

師:祖國的美麗的河山何止一處。你曾外出旅遊過嗎?哪一處或幾處的風景名勝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說來聽聽!請你學習本文融情於景的寫作方法,在春夏秋冬四季中任選一季,通過寫景來表達你的體驗。兩題任選一題。(課後完成)

  八、聽歌曲《高山青》結束本節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