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阿里山紀行》教案設計(蘇教版八上)

本文已影響 3.58W人 

 【教學要求】

《阿里山紀行》教案設計(蘇教版八上)

思想品德要求:

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知識要求:

1. 學習移步換景的寫法。

2. 欣賞音樂美、情韻美的語言。

能力要求:

會寫一般描寫景物的記敘文。

 【重點難點】

1. 體會江山的美麗多嬌,愛我中華、愛我世界。

2. 欣賞散文優美、雋永的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真切感情。

3. 瞭解課文移步換景、融情於景的寫景方法。

4. 學會寫參觀遊覽的文章。

5. 學會如何向遊人介紹當地的景物。

 【課文學習】

 一. 教學目標

學習移步換景的寫景方法。

誦讀課文。

  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大陸湖泊衆多,山川秀美,可是你們知道臺灣嗎?那也是個風光獨特,景色宜人的寶島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描寫寶島優美風光的文章《阿里山紀行》。

(二)簡介作者

吳功正(1943—),《江海學刊》雜誌社研究員,社長兼總編輯。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他在美學、文學等領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的研究方向是門類美學和斷代美學史。代表作有《小說美學》《中國文學美學》《古今名作美學鑑賞》《六朝美學史》(獲1997年江蘇省政府第五界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唐代美學史》等著作。

本文是作者1997年7月香港迴歸之時,應邀赴臺灣講學——中國美學和美學史,在遊覽了阿里山後,聽報告中,創作的“衝動驟然襲來,如飆風急雨、飛星走電。我只得翻開聽報告作記錄的筆記本作稿紙,疾書而成。報告尚未作完,我的文章卻已寫成。”

(三)講析課文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風靡(mǐ) 純粹(cuì) 堪稱(kān)

鑲嵌(qiàn) 魚鱉(biē) 雄踞(jù)

1. 層次劃分

第一部分:(第1段),簡述兩岸學者歡聚臺北的融洽場面,以《大海啊!故鄉》和《高山青》開啓全文,定下抒情基調。

第二部分:(第2~9段),描寫遊覽阿里山的全過程,這是遊記的主體部分。這一部分可以分兩大層次。

第一層:(第2段),描寫進阿里山的全過程,側重描寫進山時獨特的感覺,突出幽深的特點與不同尋常的氛圍。

第二層:(第3~9段),描寫到阿里山神木的經過及所見到的如詩如畫的風光,抒發作者由衷的讚美之情。

第三部分:(第10段),寫下山。仍以《高山青》作結,呼應開頭,令人回味無窮。

2. 分析課文

(1)提問:什麼叫移步換景?本文如何運用這種寫景方法的?

明確:移步換景就是不固定立足點和觀察點,一邊走一邊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一次描寫下來。遊記一般都採用這種寫法。

《阿里山紀行》是一篇遊記,是這樣採用了移步換景法來描寫阿里山美麗的風光:

第一,作者把行蹤線索交代得很清楚。“從臺北松山機場搭機,僅四十分鐘就到了臺灣的中部城市嘉義,然後改乘森林小火車進山”;“經過三個小時的運行,到了阿里山站”;“從火車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峯迴路轉,迂曲穿過一片林區”;“曲徑幽路”;“幾乎在樹身之間串行,我們終於看到了神木”;“下山的路上”。從進山到下山,行蹤交代得非常清楚。作者邊行、邊看、邊描寫所見風光。

第二,作者能抓住景物的特徵進行描寫。進山時抓住林海中幽深的特點來寫;到阿里山小火車站抓住不同尋常的古典文化氛圍來寫;在深山深處,抓住潭水清澈、林區寧靜、曲徑幽路,森林無邊的特點來寫;到了神木,抓住神木的巨大和悠久的特徵及“巨創”來寫。這些富有特徵的鮮明的畫面,一幅幅的舒展自如地展現在讀者眼前,使我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第三,作者注意從不同立足點看到的局部景物應各具特點,各局部景物合起來又能反映描寫對象的總面貌、總特徵。作者在採用移步換景法描寫了各個景點的特徵後,把這些特徵會合起來就反映了“阿里山風光美如畫”的共同特徵;幽深、寧靜、清涼、神奇,體現了祖國山河無比美麗。阿里山是純自然形態的,有面——大片森林,有點——“神木”,點面結合;由緩緩遊賞到漸入佳境,層層深入。作者用多彩的筆,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完美圖畫。移步換景是按照時間順序來安排材料的,一般以行蹤爲線索,這樣可以表現景物在不同時間裏的風貌神韻,可以展現景物的各種變化和不同面貌,給人一種移動感,使讀者感受到一種動態美、整體美。本文成功的運用了這種表現手法。

(2)提問:下面這句話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有什麼好處?

“森林恰似一片汪洋,無邊無際。樹木姿態各異,如幢頂,如傘蓋,如古寺寶塔。”

明確:比喻。“汪洋”極言森林之大,“幢頂”言其高,“傘蓋”言其茂密,“古寺寶塔”言其密不透風,遮天蔽日。形象地描繪了山中森林良好的生態環境。

3. 重點欣賞本文的語言。

提問:本文的語言怎樣體現了音樂美和情韻美?

明確:詞語本來就是聲音和意義的結合。用詞語構成句子,連綴成篇,念起來自然就有了一定的聲感。聲感就是指語言的聲音節奏所給人的一種具體的感受,美的語言能夠做到和諧動聽,流暢自然。所謂“擲地作金石聲”。我國清代桐城派認爲“文章之妙不出於字句聲色之間,舍此便無可窺尋。”

本文的語言典雅凝練、和諧暢達。句式多樣,節奏感強,賦予音樂美。

語言的音樂美表現在:

首先在於節奏美。“節奏是藝術的生命”。從語言的角度看,文句的長短、整散、語勢的急徐、直曲,字音的響沉、抑揚,它們錯雜相間,使文章聲勢呈現有規律的變化,和諧流暢,而構成聲音的節奏。本文的語言就做到了這一點。例如:“潭無魚鱉、林無鳥獸,偶或有如蟬、如蠅、如蚊的聲音,側耳諦聽、分辨、捕捉,卻又沒有。那是靜謐的世界、淨潔的世界,甚或禪的世界。偶有人聲也是悄悄的,捨不得打破山間的安寧。”讀這段文字,我們彷彿聽到了“如蟬、如蠅、如蚊的聲音”,“在靜謐的世界裏若有若無,引導讀者進入了一種“禪的世界”、這段文字流暢而節奏鮮明,對偶句、比喻句、排筆句,整句與散句交錯使用,形成了輕鬆、舒展、迂曲、迷人的節奏,富有音樂美。

其次,在於擬聲美。客觀事物在其發展變化中,往往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響,因此在漢語中便出現那了模擬各種聲音的詞,這種詞叫擬聲詞。自古從來人們就十分重視運用這種詞語來表述客觀事物。擬聲詞運用的好,不但形象逼真,而且還能顯示出響亮的音樂美。本文也是如此。例如,作者模擬小火車的聲音,用了擬聲詞“咣噹咣噹”,使讀者聯想到古式小火車,觸發了“思古幽情”。

再次,在於音樂美。本文作者注意了雙音節詞的運用。例如:“即令受此巨創,被用碗口粗的鋼索系在另幾棵原始大樹上,依然拔地參天,八面威風,雄踞山間,無可匹敵。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標緻、靈魂。”

這段文字全部使用雙音節詞,讀來整齊勻稱,琅琅上口,富有節奏感,顯示音樂美。本文有時還妙用助詞,使句子完整,音節整齊,便於誦讀。例如:“它們排列整肅,如孫武之軍陣、秦皇之兵馬。”這裏連用助詞“之”,不僅使句式整齊,而且使文章足句足拍,起到調節音節的作用。

最後,在於修辭美。恰當運用修辭格不但使文章語言生動活潑,而且也能調節音節,增強語言的音樂美。例如:“森林恰似一片汪洋,無邊無際。樹木姿態各異,如幢頂,如傘蓋,如古寺寶塔。它們排列整肅,如孫武之軍陣、秦皇之兵馬。”這段文字中用了六個比喻句,句式整齊,結構勻稱,節奏鮮明,和諧動聽。讀起來自然悅耳。總之,情韻美與音樂美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文生於情”,“情動於衷而形於言”“情以物遷,辭以情發”,這些古代的論斷都闡明情韻於語言的關係。

本文的情韻美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融情於景;二是託物寄情。

4. 精巧的結構。

一線貫穿,首尾呼應。全文的線索便是歌曲《高山青》,起到金線穿珠之效。以歌起興,以歌作結,呼應有方。

逐層深入,搖曳生姿。文中,“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說到了臺灣?”“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說到了阿里山?”是兩個推進文勢的句子。藉助於它們,文章便呈現出深入之勢,有搖曳之感。

文有波瀾,筆有情趣。結尾一段。先宕開一筆,又寫到“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然後則轉折筆鋒,“但整個旅程卻沒有看到”。這一宕一折,便使文筆避免了呆板,產生了波瀾。

(四)歸納總結

1. 中心思想:

本文通過移步換景,形象地描繪了遊覽阿里山所見的迷人風光,抒發了作者獨特的感受,由衷地讚美了“阿里山的風光美如畫”,讚揚了臺灣人民的生態意識和利用生態發展旅遊的理念,含蓄地表達兩岸人民的心融會起來的共同願望。

2. 寫作特點:

(1)移步換景描寫阿里山美麗的風光。

(2)富於音樂美和情韻美的語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