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高中語文《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3.28W人 

 [教學目標]

高中語文《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

A、把握這首詩故事情節的發展過程,通過人物對話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摯感情。

B、從詩歌的寫作時代和作品反映的時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內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義色彩。

C、熟悉漢樂府的文學常識與《孔雀東南飛》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背誦默寫詩歌中的名句。

D、掌握文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幾個文言實詞

  [教學重點

] 1. 疏通文義,把握故事發展過程,分析人物感情;

2.掌握文中的“偏義複詞”和“謝”“相”“見”“迎”的一詞多義。

3.識記有關文學常識,背誦有關名句。

 [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B

 [教學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語

由該課文的教學目標和學習重點導人新課。

 二、簡介有關文學常識

1、樂府和樂府詩:概念略。舉例:《上邪》《戰城南》

2、漢代樂府與南北朝樂府

3、“樂府雙璧”: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和北朝樂府《木蘭辭》

4、《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民間敘事詩。選自南朝徐陵所編《玉臺新詠》。

 三、結合小序簡介本文故事情節

開頭小序,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成詩的經過。故事發生在漢代末年的建安年間,是以真人真事爲基礎創作的。

四、導讀全詩,把握情節和人物

課文較長,重點引讀,理清情節線索,鑑賞人物對話。

故事梗概:

東漢建安年間,才貌雙全的劉蘭芝和廬江小吏焦仲卿真誠相愛。可婆婆焦母因種種原因對蘭芝百般刁難,蘭芝毅然請歸,仲卿向母求情無效,夫妻只得話別,雙雙“誓天不相負”。

蘭芝回到孃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來,先是縣令替子求婚,後是太守譴丞爲媒。蘭芝因與仲卿有約,斷然拒絕。然而其兄惡言相向,蘭芝不得已應允太守家婚事。仲卿聞變趕來,夫妻約定“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蘭芝出嫁的喜慶之日,劉焦二人雙雙命赴黃泉,成千古絕唱。

故事結尾與其它中國民間文學幾成千篇一律,充滿浪漫主義的理想色彩:兩人合葬,林中化鳥。(其它如《梁祝》中的“化蝶”、牛郎織女的“七夕相會”)

 五、要求學生結合課文註解通讀一遍

解決下列問題:

1、基本解決翻譯問題;

2、理清故事脈絡和矛盾衝突的變化和激化;

3、注意人物對話的特點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六、教學後記

  第二課時

 一、結合課後練習一理清故事結構

開頭兩句:託物起興,引出故事。

第一部分:蘭芝被遣(2~5自然段)——故事的開端

第二部分:夫妻誓別(6~12自然段)——故事的發展

第三部分:蘭芝抗婚(13~21自然段)——故事的發展

第四部分:雙雙殉情(22~31自然段)——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告誡後人(32自然段)——故事的尾聲

本詩以時間爲順序,以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和封建家長制的迫害爲矛盾衝突的線索,也可以說按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別離、抗婚、殉情的悲劇發展線索來敘述,揭露了封建禮教破壞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歌頌了劉蘭芝、焦仲卿的忠貞愛情和反抗精神。

 二、人物形象和對話

本文成功地塑造了劉蘭芝、焦仲卿的藝術形象,除了他們的悲劇行爲外,對話在表現典型性格方面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劉蘭芝:堅強、持重,不爲威逼所屈,也不爲榮華所動。

“十三能……十六誦詩書”——知書達禮

“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不卑不亢

“處分適兄意,那得任自專”——外柔內剛

2、焦仲卿:忠於愛情,忍辱負重,但膽小怕事。

“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堅貞不逾

“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叛逆精神

3、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長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的典型;她既極端的蠻橫無理,又一味的獨斷專行。對焦劉的婚姻強行拆散,對兒子軟硬兼施。(對話鑑賞略)

4、劉兄: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的幫兇。此人性行暴戾,趨炎附勢,尖酸刻薄,冷酷無情。(對話鑑賞略)

 三、文章的表現手法

1、人物對話的個性化;(見二)

2、鋪陳排比的手法;

3、起興和尾聲

 四、本文出現的“偏義複詞”

便可白公姥:意義偏“姥”

晝夜勤作息:意義偏“作”

我有親父母:意義偏“母”

逼迫兼兄弟:意義偏“兄”

五、本文出現的古今異義詞

共事二三年:共同生活(一起工作)

可憐體無比:可愛(值得同情)

汝豈得自由:自作主張(沒有約束)

本自無教訓:教養(失敗的經驗)

處分適兄意:處理(處罰)

便可作婚姻:結爲親家(結爲夫妻)

葉葉相交通:交接(與運輸有關的)

六、歸納“謝”“相”“見”“迎”的一詞多義

參見有關資料與練習。

 七、作業佈置

1、背誦課文精彩語段;

2、課後練習二三題;

3、《知識與能力訓練》

 八、教學後記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