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題破山寺後禪院》閱讀題

本文已影響 3.81W人 

《題破山寺後禪院》

《題破山寺後禪院》閱讀題

(一)背景和作者簡介:(見註釋)

作者介紹:常建,唐代田園詩人。其作品往往通過對田園景色的描繪,表現對大自然秀麗風光的熱愛和對悠閒恬靜的田園生活的嚮往,歌頌隱逸生活,抒發閒情逸致,有時流露出對污濁官場的厭惡。藝術風格上樸素真切,清新自然,詩情畫意,渾然一體。本詩是常建的代表作。

(二)朗讀、背誦。

指導學生學會正確停頓,流暢朗讀。如: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三)賞析

1、“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首句 “清晨”二字點明出遊的時間和地點。詩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見他對這塊佛教聖地的嚮往之切。下句緊扣“清晨”描繪出這座寺院的全境:初升的`太陽,正照着寺院中高聳的樹林。“古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寧靜。

2、“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這一聯詩人抓住寺中獨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繪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竹徑”,竹林叢中小路。“幽處”幽靜的地方。“禪房”僧侶們的住所。“花木深”,指禪房深藏在花木叢中。這兩句用語精當,意境幽邃,成爲歷史讀者讚賞的名句。“竹徑通幽處”,有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和聯想,去描述詩意的書作“曲徑通幽處”。

3、“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這一聯緊承上聯,進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山光”山中的景色。“悅”,用作動詞,使……歡悅。“空人心”,使人心中的雜念消除。“空”,消除。形容詞用作動詞,“使……空”。上句表面上是寫山光使飛鳥也怡然自樂,實際上,鳥的怡然自樂是詩人心情愉悅的反映。下句寫人心對潭影而空,既是詩人表達了寧靜的內心感受,也隱約流露了對現實的憤慨和反感。這兩句詩以動顯靜,因景生情,含蓄雋水。

以上四句詩人抓住山寺中獨特的景物,運用了以靜顯靜,以動顯靜的表現手法,塑造了一個幽深靜寂、安祥和平、自然高遠的境界。

4、“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尾聯是上一聯的補充,進一步以鐘磬音響輕輕迴盪,以動顯靜,映襯山寺萬俱寂的寧靜氣氛。“萬籟”,指自然界萬物發出的各種聲響。“俱”,都,全部。“寂”,寂靜,沒有聲音。成語“萬籟俱寂”出於此句。“磬”,是石或玉製的打擊樂器。和尚在念經或進行其它宗教活動時,都用敲鐘和擊磬表示開始和結束。

5、小結:這首詩以凝鍊簡潔的筆觸描寫了一個景物的獨特、幽深寂靜的境界,表達了詩人遊覽名勝的喜悅和對高遠境界的強烈追求。全詩層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簡潔明淨,感染力強。由本詩演化出的成語“曲徑通幽” “萬籟俱寂”,沿用至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