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國學常識

中國古代兵制常識

本文已影響 3.66W人 

:商、西周軍隊組織單位。軍中五人爲一伍,伍伍爲兩,四兩爲卒,五卒爲旅,五旅爲師。商代有三師,西周有六師。歷代沿用其制,人數多少不一。

中國古代兵制常識

三師:商代軍隊組織,分左、中、右三師。

西六師:西周時周王的禁衛軍。駐屯於西土,共六師。

成周八師:西周時駐屯於成周(今洛陽市)的宿衛軍,共八師。用於守衛中原和征伐南方各族。

殷八師:西周時駐屯於衛國的宿衛軍,共八師。用於守衛東土和征伐東方各族。

:春秋以後的軍隊組織單位。春秋時各大國多設有上、中、下三軍,公約有戰車千乘,士兵三萬人。後來晉、吳等國曾擴至五軍、六軍。歷代沿用其制,人數多少不一。

三軍:春秋時各大國多設有上、中、下三軍,其中以中軍最強。晉國中軍的長官稱元帥。

三行:春秋各國皆用戰車作戰。公元前632年,晉國爲了抵禦翟族,在上、中、下三軍以外,創設三支步兵,稱爲“三行”,即中行、左行、右行。

帶甲:戰國時對步兵的通稱,因穿戴甲冑而得名。

武卒:戰國時魏國考選步兵,凡身穿“三屬之甲”,手執“十二石之弩”,揹負“菔矢五十個”,荷戈,帶三日之糧,能在半天跑一百里的,才得中選。中選者稱爲武卒,免除其全戶徭役並給予田宅。

五都之兵:戰國時齊國經過考選和訓練步兵,也稱持戟之士。駐防於五都。亦稱“五家之兵”或“技擊”。

銳士:戰國時秦國經過訓練的步兵。

南軍:西漢時禁衛軍有南軍北軍之分,南軍守衛未央宮,由衛尉統領。因未央宮在長安城內的南面,故稱。衛士由各郡輪流,一年更換一次。除未央宮外,,南軍亦守衛長樂、建章、甘泉等宮。

北軍:漢代守衛京師的駐屯軍,漢朝常備軍的精銳和主力。初由中尉統率,因駐守長安城內北部,故稱。漢武帝時,擴大北軍,改北軍中壘爲中壘校尉。又增設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等七校尉,分別駐守長安城中及附近各地,並隨軍出戰,中尉也改稱執金吾,不再統率北軍。東漢時,省去中壘,並胡騎入長水,虎賁入射聲,置北軍中侯以監五營,稱爲北軍五校。

羽林:漢代禁衛軍。西漢武帝時選拔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六郡之良家子,守衛建章宮,初稱爲建章營騎,後改稱羽林騎,其意爲國羽翼,如林之盛。隸屬光祿勳,爲皇帝之護衛。東漢稱爲羽林郎。後代禁衛軍亦常有羽林之名,三國時期吳國的宮廷禁衛部隊亦稱羽林。

虎賁:西周精銳的武士稱謂。春秋以後爲天子侍從的衛士。平時守王官,王出行則隨前後。漢代有虎賁中郎將、虎賁郎,歷代沿用,一直到了唐朝才被廢止。

 期門:西漢護衛禁軍名稱,亦爲官稱。武帝建元三年(前138)置,地位近郎官,執武器,隨從皇帝出行。漢武帝時選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六郡良家子組成。武帝微行,這些衛士執兵器護衛,因“期諸殿門”,故稱期門,隸屬於光祿勳。平帝時改稱虎賁郎。

材官、騎士、樓船:西漢時根據地方特點訓練的各個兵種:西、北邊郡產馬地區訓練騎兵,稱爲騎士;內地不產馬地區訓練步兵,稱爲材官;江、淮以南各郡訓練水軍,稱爲樓船。

輕車:即駕車作戰的士兵,西漢兵種之一。漢初常用於戰爭,後逐漸失去作用,至武帝時完全成爲儀仗隊。

正卒、戍卒:漢代制度:男子從23歲起需服兵役兩年。一年在本郡服役,稱爲正卒;另一年戍守邊境或到京師守衛皇宮,稱戍卒或衛士。至56歲免。

  青州兵: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十二月,曹操從青州投降的黃巾軍主力中選拔三十萬身強體健者,編成爲具有相對獨立性的“青州兵”,成爲曹操爭奪天下的主力部隊。

 北府兵:東晉孝武帝初年謝玄組建訓練的軍隊。太元二年(377),建武將軍、兗州刺史、監江北諸軍事謝玄召募徐(治京口)、兗(治廣陵)一帶勁勇以抵禦前秦。東晉稱京口爲“北府”,所以稱這支軍隊爲北府兵。

 世兵制:中國古代強制部分鄉民世代當兵的制度。又稱軍戶制、士家制。世兵制最早出現於春秋時期齊國。管仲將國都分爲士農15鄉和工商6鄉。其中士農之鄉民平時務農習武,戰時充當士兵出征,世代相傳。三國時期,魏國曾實行士兵制,男丁終身爲兵,父死子承,兄終弟及。魏晉以後,世兵制幾起幾落,一直延續至清。當時的八旗兵以旗人(軍戶)世代充任,凡族人男丁“人盡爲兵”,“三丁抽一”,留家者爲餘丁;綠營兵一人當兵,全家編入軍籍,父在子爲餘丁,父死由子替補,世代以當兵爲業。軍籍由兵部統管,不入民冊。1840年鴉片戰爭後廢。

 軍戶:軍戶即爲中國古代世代從軍、充當軍差的人戶。東晉﹑南北朝時,士兵及家屬的戶籍隸于軍府,稱爲軍戶。軍戶子弟世襲爲兵,未經准許不得脫離軍籍。北魏軍戶亦有用俘虜充當的。宋朝將應募充軍的人戶稱爲軍戶,軍士年老退伍後除籍。軍戶制度在元﹑明兩朝最爲完備。

府兵制:中國古代兵制之一。該制度最重要的特點是兵農合一。府兵平時爲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隙訓練,戰時從軍打仗。府兵參戰武器和馬匹自備,全國都有負責府兵選拔訓練的折衝府。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建於大統年間(535~551),歷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趨完備,唐太宗時期達到鼎盛,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5)停廢,歷時約二百年。

 鷹揚府、折衝府:隋文帝開皇中置驃騎將軍府,每府置驃騎﹑車騎二將軍。煬帝大業三年(607)改驃騎府爲鷹揚府,改驃騎將軍爲鷹揚郎將,車騎將軍爲鷹揚副郎將(鷹擊郎將),隸於各衛,統領府兵。唐代改稱折衝府,其主官改稱折衝都尉﹑果毅都尉。

飛騎:唐初,以隨李淵起兵太原的部分將士置玄武門駐屯,所領兵號爲“元從禁軍”。太宗貞觀十二年(638)分置左右屯營,所領兵名飛騎,隸屬屯衛。高宗龍朔二年(662),左右屯營脫離屯衛獨立,改爲左右羽林軍,所領之兵一度改名羽林郎,不久仍舊名飛騎。飛騎早期由元從禁軍的子弟和衛士(府兵制下的兵士)中選充,玄宗先天二年(713)規定,一律從衛士中簡補。次年,又從出征吐蕃的兵募中選拔壯勇之士爲飛騎。隨着府兵制的衰落,衛士不再上番宿衛,飛騎全部出於招募。飛騎的任務是宿衛宮禁,但有時亦奉命出征。

彍騎:彍,意爲迅疾。唐玄宗時設置的禁軍的名稱,由長從宿衛改名。唐朝保衛京城的南衙禁軍,原由諸州府兵輪番上值,分屬十二衛。由於府兵制被破壞,諸軍府番上的衛士(府兵)常不足額,到玄宗初年,十二衛十分虛弱。開元十一年(723)開始在兩京及其周圍地區的府兵及白丁中簡募強壯者,免除其徵鎮賦役,作爲南衙禁軍,稱爲長從宿衛。十三年,改名彍騎,共十二萬人,分隸十二衛,替代番上府兵,專任京師警備任務,間或用以出征。十六年,一部分騎編入左右羽林軍,又成爲北衙禁軍的組成部分。開元末,吐蕃入攻劍南,唐曾經派遣關中彍騎遠征。天寶間,由於北衙禁軍擴大,彍騎已不被重視。當時,禁軍日益腐敗,彍騎更不堪作戰。安史之亂後,彍騎繼續存在,一直延續到唐末,但人數很少,僅供皇帝儀仗和京師部分衙署警備之用,且多納資代役,其地位無足輕重。彍騎之制,實際上僅存在於玄宗開元中至天寶末,爲時甚短。但它的出現,標誌著府兵制瓦解﹑募兵制代替徵兵制,是中國中古兵制演變的大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