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範文

本文已影響 1.57W人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1: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範文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講的是由於人們亂砍濫伐,原本靠鋒利的斧頭建造的美麗家園,又終究毀在了鋒利的斧頭之下。課文篇幅短小,語言樸實,然而其蘊涵的道理卻非常深刻。

在尋找小村莊消失的原因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通過自讀勾畫談體會,瞭解引起小村莊變化的原因,通過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來感悟課文所要傳達的意義——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我引導學生從二至四的內容中去找句子。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我緊緊抓住一些重點詞句進行品析,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如:“誰家……誰家……”“拎起”“一棵一棵“不斷擴大”“各式各樣、應有盡有”這些重點詞句,很好地表現小村莊的人們沒有約束和節制,上山砍樹非常隨便,強烈體現了人們對森林的破壞。學生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觸摸到課文靈魂深處的東西,深刻體會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帶着這種感悟、情感去讀書,讀好它。因此,語文教學要想讓學生真情流淌,就必須牢牢抓住文中的重點詞、關鍵詞,讀讀、議以、品品,讓學生在品中感悟,與作者產生共鳴。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2: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講的是由於人們亂砍濫伐,原本靠鋒利的斧頭建造的美麗家園,又終究毀在了鋒利的斧頭之下。課文篇幅短小,語言樸實,然而其蘊涵的道理卻非常深刻。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探究慾望。

教學一開始,圖文並茂的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美麗的小村莊”:鬱鬱蔥蔥的森林,清澈見底的河水,湛藍深遠的天空,如詩如畫,空氣清新甜潤。再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把小村莊的美淋漓盡致在表現出來,使同學們不由得陶醉其中。正當同學們身臨其境地感受着小山村的美景時,我一邊出示小村莊變化後的圖,一邊說:“不知過了多少年,最後這麼美麗的小村莊什麼都沒有了。”通過這種強烈的對比,巨大的視覺衝擊,深深地觸動了學生的心。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爲什麼會消失呢?學生們一下了產生了懸念,從而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探究慾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多元解讀文本,進行心靈對話。

閱讀教學是師生間、生生間、學生與文本間、學生與作者間的審美對話過程。教學中緊緊圍繞“小村莊爲什麼會消失?”這一問題展開討論。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讀課文2——4自然段,找出表示變化的時間的詞“一年年”“一代代”,讓學生體會到這個變化的時間很長很長。然後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一代代的人們都做了些什麼,把有關的句子劃畫出來。如學習重點句“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這一句時,我抓住“誰家”問學生:“你家想幹什麼?”學生們說出了“蓋新房”“做傢俱”“要柴火”“搭木棚”“造工具”等種種人們只顧自己的生活所需而做的砍伐之事。我說你能從兩個“誰家”體會到什麼?學生都說體會到村裏的人對樹木的任意砍伐。我又說:“還可從哪個字看出他們任意砍伐樹木?”同學都說“從‘拎’字也讓人體會到那些村民他們想砍就砍,沒有人管他們。”這時我順勢讓孩子觀察後面的插圖,體會村民的無度砍伐所帶來的後果。又如學習重點句“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帶着問題,讓學生再讀課文,把找到的答案用直線畫下來。這樣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並通過質疑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學文的過程中,也藉助了課件的手段,讓學生認識了“犁”,體會了“裸露”,更通過一段真實的影像,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洪水的無情,內心的體驗也更加強烈。

三、通過寫話練習,增強環保意識。

學生通過感情朗讀課文以及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了課文內容,並理解了含義深刻的句子。在學生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的基礎上,最後我設計了一個環節:學到這,你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些啥?把這些話寫下來,以通過小練筆來增強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學生們都能聯繫實際告誡村莊的人們以後不要破壞環境,要愛護大自然,否則會受到大自然最嚴厲的懲罰。學生們在自主感悟與交流後,情感會自然噴發而出,對這個令人辛酸的小村莊的感嘆會油然而生,保護環境,珍愛大自然的感情也會水到渠成地產生。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3: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通過寫一個小村莊的人們無節制地亂砍濫伐樹木,使周圍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最後受到大自然嚴厲的懲罰──整個小村莊都被咆哮的洪水捲走了,從而告誡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這篇課文雖然篇幅短小,語言樸實,但寓意深刻,讀後耐人尋味是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和指導學生朗讀的好課例,因此,在備課時我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文中蘊含着的道理”做爲主要教學目標。圍繞着這個教學目標,我展開了教學,其中最令我滿意的環節是第四個環節:拓展延伸,昇華情感。我們都知道適度的拓展延伸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昇華情感。當學生走進文本後,我設計了多元解讀教材的環節:故事講完了,同學們心中充滿了感慨,你一定有許多話想說,想對村裏的人們說些什麼?學生們對於我的問題做出了各種回答:有的同學對村民們的行爲表示譴責,有的學生則對村民們以後的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建議,還有的學生對村莊的毀滅表示可惜。(通過這一回答可以看出同學們掌握了本課的教學目標,突破了教學重難點。)在這基礎上出示課件讓學生觀看我收集破壞環境圖讓學生選出自己想說的圖暢所欲言。引導學生深入解讀文本,同時自如走出文本,有效地落實“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這一新課標理念。

整節課我和孩子們的心情都是沉重的,因爲美麗的村莊付出的代價太大了,爲了讓孩子們從陰霾中走出來,看到蔚藍的天空、燦爛的陽光,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若干年以後人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當學生看到這一題目時,他們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紛紛舉起了小手,看到這一現象,我知道我的目的達到了。結果可想而知,若干好的小村莊變得更加美麗了。

教學的驚喜有時候是在課內,但也還有課外的延伸。教學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倡議孩子們爲我們周圍的環境做點小事。沒有想到週末的時候,有幾個孩子設計並製作了有關環保的廣告語和廣告牌,分別放在了人們破壞環境嚴重的地方。我的心裏泛起了喜悅的漣漪。

是啊,什麼是語文,我想孩子們把我們學習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讓語文的精粹浸染他們的靈魂,讓他們快樂生活,健康學習,我想那麼我的語文的目的就達到了。

反思這節課的不足之處,一是對學生的朗讀評價語不夠豐富,這也是我今後教學的努力方向。二是如果學生再回顧一下整個故事,安排這樣一個環節:“這是一個怎樣的小村莊?誰來說說這個小村莊的故事?”前後呼應,加強了整體,感覺會完美點。

有人說,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的確,只有在挫折與困頓中不斷反思才能成長,但我是個唯美的人,當好一名教師,擁有一節無撼的課是我永遠的追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