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人教版三上:《亡羊補牢》教學設計與反思

本文已影響 3.77W人 

  一、教案背景:

人教版三上:《亡羊補牢》教學設計與反思

1.面向學生: 小學

2.學科:語文

3.課時:1課時

4.學生課前準備: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二、 教學課題:

1、認識2個生字,掌握2個多音字。

2、通過多種形式地讀,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寓言蘊含的道理。

3、懂得應該聽取他人的勸告,及時改正錯誤的行爲。

 三、教材分析:

亡羊補牢》這則寓言只用了幾斷簡短的文字講敘了一個生動有趣的,並且很與現實生活接近的這麼一個小故事。從養人的羊圈破了個洞丟了羊,鄰居勸告修補羊圈,他認爲沒用,到第二天又丟了羊才番然醒悟,應該聽取別人的忠告,找到補救的方法之後再也沒丟過的小故事。理解了故事內容之後,重點是讓孩子們從這個小故事中得到一個道理,就是無論做錯什麼事,只要善於聽取別人善意的勸告後,及時改正還不算晚。

這則寓言故事中所點到的錯誤是幾乎任何人都有可能犯下的,但是通過它的告誡會時時提醒孩子們這是一個可貴的品質。所以在教學時讓孩子們在讀懂故事的基礎上,挖掘故事背後的寓意纔是最關鍵的。

教學重點:理解詞語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義

 四、教學方法:

情境法、自主合作法、多層次朗讀法

1.以情境導入,課前採用多幅圖片展示,先讓學生走入香港這個繁華的都市。

2.通過多媒體課件輔助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進行多層次朗讀,使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課文,體會寓意,從而知道要虛心接受他人的勸告,發現問題及時地改正。

  五、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掌握2個多音字。

2、通過多種形式地讀,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寓言蘊含的道理。

3、懂得應該聽取他人的勸告,及時改正錯誤的行爲。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詞語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引入新課

1、出示課題,這是個成語,讓我們一起來讀一遍。(學生齊讀)

2、這個成語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嗎?

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3、現在你知道這個成語的意思了嗎?(學生嘗試解釋)

4、從這個課題,你知道了什麼?你有什麼疑問嗎?(學生自由回答、提問)

5.這也是一則寓言故事

(二)、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出示學習方法l

(三)、通讀課文,理解內容

1、本課的生字、生詞我們都弄清楚了,現在你能讀課文嗎?(指名讀課文)大家思考:這篇寓言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用一句話概括)

板書:第一次第二次

2、羊是怎樣丟的呢?默讀課文的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丟羊是什麼原因?第二次丟羊又是什麼原因?

學生結合問題自由回答:第一次丟羊是因爲羊圈有個窟窿。

第二次丟羊是因爲他沒有及時把羊圈修補上。

小結:那麼這部分可以用課題中的哪兩個字概括?(亡羊)對,這部分告訴我們,養羊人是怎麼會丟了兩次羊。

3、養羊人又是怎樣“補牢”的呢?結果又怎樣呢?讓我們自由地讀一讀第5自然段。

結合朗讀,自由回答:養羊人後悔了,趕快把羊圈補上了,以後再也沒丟羊。

4、練習複述

(四)、品讀評價,體會寓意

1、請你評價評價這位養羊人,你認爲他是個怎樣的人?

2、全班交流評價

(1)養羊人是個不聽勸告的人:

A、從他與街坊的對話中,看出他不聽別人的勸告。

他的話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漫不經心,毫不在意,無所謂的語氣)大家嘗試讀一讀,指名朗讀。

街坊的話應該怎樣來讀?你是從哪個詞知道的?(從“趕快”知道街坊很爲他着急,感到可惜,讀出勸的語氣)

指名嘗試讀

分角色來讀對話,體會對話雙方的不同的心情。

B、從第4自然段中的兩個“又”,感覺他這個人太一意孤行了。知道有第一次的丟羊,就應該想到還會丟,可他偏偏不去修補,導致他又有了第二次的丟羊。

這兩個“又”應該怎樣來讀?大家嘗試讀第4自然段,體會養羊人的可氣之處。

(2)養羊人是個知錯能改的人

這個養羊人真是可氣,那麼養羊人就沒有一點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嗎?

默讀最後一段。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