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九年級作文

傅雷家書讀後感範文初三4篇

本文已影響 3.65W人 

傅雷家書讀後感範文初三1

樓適夷先生爲《傅雷家書》所作的序中曾寫道:“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儘管有時會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難、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齒於人羣的絕境,而最後真實的光不能永遠掩滅,還是要爲大家所認識,使它的光焰照徹人間,得到它應該得到的尊敬和愛。”我以爲,這便是對傅雷先生生前身後所經歷的一切事情的最好註腳。

傅雷家書讀後感範文初三4篇

傅雷先生有着很典型的文人風骨與清傲,這便決定了他的剛直和嚴謹。先生衆多的優秀譯作也源於此。對於長子傅聰,先生自然寄予厚望,是以在教育方面難免嚴厲。有些“家教規矩”在強調個性發展的今天看來,我們多半是要不以爲然的;若我們自己的父母竟敢如此嚴厲而“不近人情”,只怕我們還要“造反維權”。但我卻覺得,老式的家教,並非一無是處。

中國從古時起便有讀書人家的概念,家中代代流傳着一些“可爲”和“不可爲”,長輩也會對後輩的思想與三觀作出諄諄引導,令其不至於太粗鄙。如此這般傳承下去,讀書人家的從容乃現。

當然,傅雷夫婦給傅聰和傅敏的家書中,最最基礎的“家教規矩”是不見蹤影的,我們能看到的多是父子、母子之間如同知己朋友的交流。

一九五四年二月二日除夕那封家書中,有一句話令我非常感動。先生說:“……你的一切都成熟多了,尤其是我盼望了多少年的你的意志,終於擡頭了。我真高興,這一點我看得比什麼都重。”家長不好當,“規矩”和“孩子自我意志”之間的平衡向來是個難題。先生在傅聰幼時非常嚴厲,也因此在後來的年歲中尤其擔憂傅聰沒有“自我意志”。這種期盼是非常難得的。倒不是說現在的家長全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聽話的牽線木偶,但總有一部分父母並不在意“自我意志”的建立。於是大家小的時候追求好成績、好學校,長大了以後追求好工作、好收入,心靈卻相當荒蕪。我們不知道自己爲什麼而努力,也不清楚爲誰而戰,渾渾噩噩地追求着大家都說好的東西、人云亦云地贊同着普世價值,慢慢的,自己就不見了。

而這,是讀書人最爲害怕的情形。

當今社會早已不像十年浩劫時那般,沒有誰會禁止我們讀書。即便我們的父母暫時達不到傅雷先生的高度,但只要願意,我們可以通過讀萬卷書來教育自己,讓自己的思想自由而豐足。

傅雷家書讀後感範文初三2

今年暑假我讀了《傅雷家書》這本書。其實嚴格意義上這不是一本書,而是拔傅雷給海外遊學兒子的家信編在一起罷了。但這本不是書的書卻給了我不一般的收穫。比起小說它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畢竟父親對兒子的話是我們最熟悉的;比起現在盛行的“成功祕笈”來,它不流於說教,並檔次也高了不知不少。它用獨特的方式(書信)展示了一個父親對兒子成長的無微不至的關愛,也表現了傅雷在生活中細緻、嚴謹、認真的作風。

總的來說,《傅雷家書》主要寫了傅雷對兒子生活、藝術上疑問的解答。在生活方面來說,傅雷不僅是拉家常,噓寒問暖,而是與兒子談怎樣做人,修養,戀愛,甚至於兒子長期在國外而偶爾寫錯的漢字。諸多方面,都寫得讓人心悅誠服,入情入理。這也表現了傅雷淵博的學識,而更重要的,一個多年與兒子分離的人,竟能一投筆即寫出兒子的心聲,排驅兒子的煩惱,並在生活中處處細節中給以指導,不能不說是一個父親對兒子體貼入微的關懷。

至於藝術方面,家信中也是諸多提起,處處可見,其中傅雷對不同種類不同類型藝術作品的批評,對兒子彈琴技巧的指導,及對小說中各色人等的點評,更是顯出了傅雷極高的修養,及對藝術的執着追求。

其實書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傅雷、傅聰父子之間像朋友一樣真誠交流的狀態。他們之間,雖然相隔萬里,卻能通過書信的方式像面對面一樣無所不談。試問有多少人能像他們父子一樣。尤其是年紀與書中傅聰相去不遠的我們,平日與父母的交流少得可憐,有的也大多像成績、學習、生活瑣事之流,缺乏深層次的,真誠的,有建樹的交流。

握緊拳頭,什麼也沒有;張開雙手,我們卻擁有了一切。

傅雷家書讀後感範文初三3

近日細讀了《傅雷家書》,在閱讀前、閱讀時、閱讀後,產生了不同的感受,頗爲難忘。

《傅雷家書》是傅雷與兒子傅聰往來信件的彙編,其中兩則書信還入選中學語文課本。爲什麼一父一子間的普通家信裏存在那麼深的教育意義?我在翻開書頁之前心存疑惑。

家書的傳遞開始於傅聰去波蘭學習之後,兒子剛離開家,離開祖國,父親的信中感情深摯,不捨之情令人動容。既期望孩子能在外學成,又時時想着孩子,不得不忍受鑽心的思子折磨。每每去信央求兒子多來信,收到來信後便視如珍寶,欣喜若狂。而在等待孩子的來信時,又是那麼的坐臥難安,憂心忡忡,幻想着收不到信的種種可能,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累了病了。嘆一聲,可憐天下父母心!

傅雷對傅聰的關愛細緻入微,在生活、學習、人際關係處理、藝術修養、德行品性等各個方面都千叮萬囑,苦口婆心。他說過:“做人第一,其次纔是做藝術家,再其次纔是做音樂家,最後纔是做鋼琴家。”他不希望兒子只成爲一個鋼琴技藝超羣的鋼琴家,而是期盼他成長爲一個藝德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時時告誡兒子不忘祖國,爲國自強。

這對父子的家信,其實不是普通的家信。正如傅雷所說,這些家信至少有四個作用:“其一,我的確把你當成一個討論音樂和藝術的對手;其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也可以間接傳播給別的青年;其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僅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其四,我想時時刻刻做你的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其用心之良苦,感人至深。

有些信中,也有傅雷批評別人的話語,我乍看之下有些覺得他不近人情。比如,他跟兒子說他對劉海粟畫作的看法,說劉的油畫“筆觸談不到,色彩也俗不可耐,而且俗到出乎意外。”除此之外,竟然還說劉一生就缺少真實、忠誠這兩點,從無虛懷若谷的謙德。更說劉去黃山住了兩個多月,一切都有公家招待,而畫回來的幾十件東西,內容如此,大大辜負了政府的好意。這些話是多麼的直接,多麼的刺耳,一點不留情面。想那劉海粟也非泛泛之輩,何至被貶得一無是處了?讀到後來,我才明白,這即是傅雷對待藝術的認真了,在藝術面前,他不講人情,只忠誠於藝術。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傅聰纔會成爲一個擁有驚人才具和謙卑品德的真正的藝術家!

在這些父親寫給兒子的書信中,還深深地懺悔以前對孩子的教育太過苛刻,我們能理解這顆父親的矛盾的心。就像兒子想回國一趟,父親又開心又激動,終於可以和兒子見上一面了,可是理智地一想,他去信勸兒子先不要回國,因爲聯繫到當時某些實際情況,回國可能會耽誤孩子的學習,他決定作出犧牲,繼續忍受思子之苦。還有兒子取得一些了不起的成績時,他既高興又忐忑,他說“遇到極盛的事,必定要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格外鄭重、危懼、戒備的感覺。”孩子迷茫的時候,父親恨不得飛到他身邊替他解惑;孩子得意的時候,父親又不留情地潑冷水,直接指出他的不足之處;孩子有信來,他擔心孩子爲寫信耗費休息的時間;孩子沒信來,他擔心孩子是否生病了;孩子作出人生的一些選擇和改變時,他擔憂,他操心,他列出多條比較讓孩子參考;孩子對別的鋼琴家、藝術家的優劣理智地點評時,他引以爲豪、放下整顆心來……拳拳父母心,悠悠舐犢情,一切盡在家信中。

其中一件事值得一提,傅聰獲得世界第三名好成績後,寫給父母的長信被郵局遺失,而傅雷夫婦在漫長的等待中,受盡了苦楚。傅雷甚至以爲兒子當他是老朽了,不再與他談一些自己的事,他向兒子訴苦,向兒子“請教”,向兒子懇求:“對別人同情之前,對父母先同情一下吧。”真是讀來不忍,掩面心酸。

學無止境,對藝術的追求永遠存着謙卑,知道不存在完美卻執著地追尋,對國家的熱愛,對藝術的尊重,使得這位了不起的父親,教育出了一個了不起的兒子。而父親卻說,這是孩子自己的努力,並非是自己教育的作用。我們雖不是藝術家,不是某方面的專家,只是一個普通人,作爲父母的角色,同時也作爲子女的角色,在這本書中能學到的還是很多,很多。

傅雷家書讀後感範文初三4

合上《傅雷家書》,輕輕地呼出一口氣。驀然想起老師在教《傅雷家書兩則》時,自己很懵懂地閱讀,然後分段及抄筆記。過後,我並沒有很深的感悟。今時今日,我把《傅雷家書》認真地讀完後,才發現它所蘊藏的魅力。也許,那個時候的我,真的太小了,很多東西都不懂。

年少的我,不懂得父愛的可貴,也不曉得父母對我的在乎。直到現在,我背井離鄉,遠在他方,倍償世間辛酸苦辣時,才發現家是最溫暖的港灣而父母對自己的愛原來是如此地深且珍貴無比!

有一回,我寄了一封家書回去。我的心裏有些緊張,不曉得父母收到我的信後,會怎樣呢,會不會怪我寫得不好呢?後來,母親來電話,說收到我寄回的家書,並說他們的心裏很高興。母親還說,你寫的信很感人,你爸看完後,一個大男人居然被你這個死丫頭給弄哭了。母親還說了好多好多關心我的話,還帶着一點祈求語氣問我,有空時可不可以多寫點書信回來,你爸你媽都不會上網不會發短信也不會上你們口中所說的QQ?電話的這頭,我說沒問題。放下電話時,眼淚在眼眶裏一點點打轉。心裏總覺得對父母的虧欠,實在是太多了。我沒想到,短短的一封家書,足以讓父母感到欣慰。原來,子女在父母的心中,是佔了那麼大的地位。原來,父母想要的不多,只是,我還沒注意到。爸爸媽媽,我想你們!

《傅雷家書》讓我明白到,親情,無論在哪個年代,都是偉大的。我想象不出,當傅雷夫婦決定離開人世時,他們的內心該是多麼悲痛呀。尤其是讓傅雷夫婦割捨親情而遠去另外一個遙遠的世界時,他們是否在一瞬間痛得撕心裂肺呢?而我,只能深深嘆息一聲,深感世道的不公。

曾經年少不懂父母對自己的愛,如今成年要懂得珍惜與把握。孝順父母,珍惜親情,從小事做起,更從心靈出發。能夠和父母一起朝夕相處,伴他們左右,伺奉他們,那是,一種無言地溫馨與幸福,更是一筆珍貴的人生財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