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阿里山紀行》教學反思三則

本文已影響 1.49W人 

  《阿里山紀行》教學反思之一

在我校的教研活動中,我執教的是《阿里山紀行》這篇文章。

《阿里山紀行》教學反思三則

當時,我是在多媒體教室上的。我是這樣設計教學過程的:導入-學法指導-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作者行蹤-說說沿途景物及景物特點欣賞圖片,形象地感知阿里山的美-品讀語言-語文活動,當導遊介紹家鄉的風景。一節課安排得滿滿的,我在前面上課,學生倒是很配合,但是,我發現老師們聽的興味索然。課上完了,我卻不知我煞費苦心蒐集的美麗的圖片在學生心中留下了多少印象,反正我腦中是一點印象也沒有。

2012年11月13日,我要上一節彙報課,我還是選擇了這一課。課前,我想我們讓學生學文,一是要學習作者優美的語言,二是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這節課的具體設計過程是這樣的:

一、播放歌曲《高山青》導入:這首歌曲曾經在大陸風靡一時,歌曲讚美了阿里山的姑娘和小夥,阿里山的人美、景更美,這節課我們就隨當代作家吳功正先生一起走進阿里山,領略阿里山那如畫的風光。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聽寫詞語

接風洗塵 風靡 山嵐 恍如隔世

人跡罕至 諦聽 巨創力 雄踞

2.同桌互改,交流結果

三、本文是一篇遊記,作者採用移步換景的寫法來描寫阿里山如畫的風光。

請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劃出能表現作者行蹤的句子。學生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

四、阿里山的哪一個景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大聲地、有感情地讀出相關的內容,然後再說說你從作者的語言中學到了什麼?

交流:

清澈的潭水

靜謐的`林區

厚密的青苔 風光美如畫 熱愛、讚美之情

無邊的森林

古老的神木

通過學習,阿里山給我們總的印象是什麼?(風光美如畫)體現了作者對阿里山怎樣的感情?(熱愛、讚美)

五、拓展遷移:阿里山美,我們的家鄉也很美。請同學們用自己的方式讚美家鄉,可以改編歌曲,可以寫幾句話,也可以寫一首小詩。

六、遷移訓練:請你寫一段導遊詞,向外地朋友介紹你家鄉的景觀。

前幾個環節就那樣平平淡淡,波瀾不驚。可是在“贊家鄉”這一環節時,教室裏一下子就“火”起來了,學生的勁頭足了。交流時,一學生朗讀了自己寫的詩《家鄉頌》:山/連綿起伏/水/清澈透底/樹/高大挺拔/天/蔚藍如海/啊!/家鄉,你是這麼美/勝過桂林山水……

這首詩雖沒有“大家”的手筆,可是讚了家鄉美景,並且將美延伸到了校園,我還沒來得及評價,全班學生就自發地爲他鼓掌。聽課的老師也邊笑邊鼓掌。

一名女生唱道:“在那茶花盛開的地方,有我可愛的故鄉,茶樹倒映在明淨的水面。啊!故鄉!生我養我的地方,茶林環抱着秀麗的村莊,無論我在哪裏讀書學習,總是把你深情地嚮往。在那茶花盛開的地方,有我迷人的故鄉,茶園盪漾着孩子們的笑聲,茶花映紅了姑娘的臉龐……”這首歌讓所有師生都笑開了花。

這節課在師生的掌聲和笑聲中結束了,時至今日,當時的情形我還歷歷在目。

同一個人執教同一篇課文,可效果卻如此不同。這讓我不得不開始反思:我上的每節課都有效嗎?有沒有低效或無效的時候?低效或無效的原因是什麼?應如何改進?我也學會了從旁觀評課教師的角度來衡量自己的課:這節課,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了嗎?有浪費課堂時間的行爲嗎?

這一節課能取得如此效果,正是因爲課前我認真地研讀了課本,我一直在思考:怎樣讓學生具體感知阿里山的美呢?光看幾張圖片是不行的。我想:可不可以把我們家鄉的美與阿里山的美聯繫起來呢?還因爲我嘗試着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設計了一個“贊家鄉”的環節,卻不想正是這個環節給課堂帶來了生機與活力。

“靜坐常思己過”,我深知:有效的課堂教學一是要深入研究所教內容,認真備課。有人說:“教學是做出來的”,一節好的語文課就像是“做學問”,備課尤其重要。二是要設計有效的教學環節。課堂上環節很多,但每一個環節應有一個明確的、具體的目標,如果不知道這個環節爲何而設,這種環節就是無效的,就不能讓它佔用我們的課堂時間。

“播種一種觀念,收穫一種行爲;播種一種行爲;收穫一種習慣”。“人恆過,然後能改。”教學中只有善於反思,我們纔會明白自己的失誤,纔會不斷地更新知識、深入鑽研,才能優化教學行爲,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阿里山紀行》教學反思之二

阿里山紀行是一篇遊記類散文,也是現代美學家吳功正的一篇美文。教習本課時我制定了兩個教學目標:一、學習本文移步換景的寫法;二、品味本文語言的音樂美和情韻美,以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學後,做了以下總結:

比較好的地方是:

一、結合本文特點,在目標一中設計了導遊角色扮演版塊。請學生以導遊身份介紹今天遊覽的路線安排,理清本文的思路。課前把導遊介紹行程的題目佈置給學生預習,學生對課文心中有數了,介紹起來纔會更生動。所以這個目標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中很容易完成了。

二、以多媒體輔助教學,圖文並茂,生動形象。

三、作爲一篇遊記,本文語言優美。我要求學生在書上用圈點勾畫法,找出文中認爲精彩的語句,做賞析批註。

四、以從《阿里山紀行》這篇課文中學到什麼做爲小結,既能很好地讓學生回顧了課文,又鍛鍊了學生的小結能力。

五、拓展作業以“我的校園”爲題用移步換景的手法寫一篇短文,學以致用 。

不足的地方有:

1、教師的教學語言欠準確,如快速“看”課文。

2、對語言的品味學生的參與不夠。應該多給時間給學生朗讀課文,在反覆的讀中品味語言。

3、對於學生回答的內容缺乏必要的點撥,原因在於備課不夠充分,對學生可能說出的答案沒有準確的預測,如“青苔”“林區”,教師沒有架好橋樑而包辦代替,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

4、神木的涵義理解很表面,忘了挖掘到其深層的意義。

5、缺乏一個朗讀的提示或指導,以第五段爲例,如“如蟬、如蠅、如蚊的聲音”要輕柔,“靜謐的世界、淨潔的世界、禪的世界”形容詞要讀出重音,語速要慢,如“彷彿要把整個阿里山的空氣都吸進去,不再吐出來。”要讀出喜愛之情。

6、缺乏一個恰當豐富的激勵性的評價。

7、反饋訓練時間不夠,沒有起到練習的作用。

8、沒有真正融情於課堂。

  《阿里山紀行》教學反思之三

學生在“生本課堂”上賞析“潭無魚鱉,林無鳥獸,偶或有如蟬、如蠅、如蚊的聲音,側耳諦聽、分辨、捕捉,卻又沒有。那是靜謐的世界、淨潔的世界,甚或禪的世界。偶一人聲也是悄悄的,捨不得打破山間的安寧。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氣,彷彿把整個阿里山的空氣都吸進去不再吐出來。”語段很是精彩,摘錄如下:

“潭無魚鱉,林無鳥獸”句式工整,形成對仗,讀起來很有韻律,讓人捨不得吐開要細細咀嚼一番,這也交代了景物的特徵:潭無魚鱉,林無鳥獸寫出阿里山的奇特。“偶或”一次渲染了若隱若現的氣氛。如蟬、如蠅、如蚊寫出樹林蚊蟲細鳴的聲音之細小,之漂浮不定。側耳諦聽是寫出了諦聽的動作狀態,諦聽,再加上分辨、捕捉寫出了聲音之極細微與人聲音時的仔細。卻又沒有了,一個轉折,很形象地寫出了聲音似有似無,或隱或現,一點點變化細切的美妙過程。三個動作造勢,讀起來朗朗上口。那是靜謐的世界,淨潔的世界,是分成兩個分句來寫更有一種音韻美。“偶有人聲也是悄悄的,捨不得打破山間的安寧。”是以對人在山間寂靜的愛惜,側面寫出山之極靜,也表達了作者對這靜的喜愛,暗示城市生活過於喧囂。“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氣,彷彿把整個阿里山的空氣都吸進去不再吐出來”此句用誇張的手法,寫出山間空氣清新,這是樹多葉密的結果,呼應上下文,十分真實。此段多用排比,誇張的修辭,寫出了林間之靜,空氣清新的特點。

當我們放手給學生,學生會在課堂上還我們一份驚喜,當越來越多的學生在課堂上有了展示的機會,他們會更多地產生對學科的親近感,對知識的親近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