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土地的誓言》教案設計(兩篇)

本文已影響 3.23W人 

  《土地的誓言》教案設計(一)

 一、深情導入,營造氣氛

《土地的誓言》教案設計(兩篇)

(課前播放《松花江上》,大屏幕上展示東北原野富有地域特色的景物,以東北富有個性的景物吸引學生,喚起學生對祖國錦繡山河的熱愛。音樂結束後,師導入。)

師:著名詩人艾青曾這樣深情地吟唱:“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可以說,對故鄉土地的熱愛,是人們最樸素最真摯的情感之一。當日寇的鐵蹄踐踏祖國的東北大地,無數東北同胞流亡關內,有家不能會的時候,作家端木蕻良滿懷悲憤和思念之情寫下了激情飛揚的文章,這就是《土地的誓言》。

 二、聽讀課文,述說感受

師:聽老師朗讀課文,聽讀時請請勾畫出生字詞,注意老師朗讀師的語氣、語速和重音,然後用一句話說說聽後的感受。

(教師有感情的朗讀文章,學生認真聽讀,不時圈點勾畫。)

學生評說,教師整理:

①文章很有震撼力,聽後有熱血沸騰的感覺。

②文章語言很有氣勢,不可阻擋。

③感覺作者的心在不停地跳動,好像是一口氣寫完的,或者說一氣呵成的。

 三、朗讀課文,感知內容

(一)師:速讀課文,從文中找出描寫故鄉景物的語句並思考:令作者魂牽夢縈的故鄉到底是怎樣的一方土地呢?建議用“這是一方____________的土地,表現在______________”的句式,把握作者故鄉的特徵。

(生齊讀描寫故鄉的部分。)

學生評說,教師整理:

①這是一方美麗的土地,表現在“碧綠的白樺林”“紅布似的高粱”“金黃的豆粒”,描繪出作者多姿多彩的故鄉,令人喜愛。

②這是一方富饒的土地,表現在“黑色的土地”“帶着松香氣味的煤塊”“帶着赤色的金塊”“糧車拉糧回來,麻雀吃厭了”,可見作者的故鄉土地肥沃、資源豐富。

③這是一方廣袤的土地,表現在“我想起幽遠的車鈴,晴天裏馬兒戴着串鈴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可見作者故鄉廣闊無垠,一望千里。

④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表現在“孤仙姑深夜的讕語,原野上怪誕的狂風”,故鄉充滿了神祕色彩。

⑤這是一方和諧的土地,表現在山雕、鹿羣、馬兒在奔跑,而“秋天,銀線絲的蛛絲在牛角上掛着”,這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和諧社會。

(二)師:故鄉真是一幅人與自然的和諧圖呀!讀着這兩段文字,我們眼前會浮現美麗、豐饒、神祕而和諧的故鄉!體會一下,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朗讀?

學生評說,教師整理:

①應該用自豪的語氣,讀出對故鄉的熱愛和讚美。

②應該用喜悅激昂的語氣,讀出作者作爲一個東北人的驕傲。

③應該讀出層次感,有的地方要一瀉千里,有的地方需要深沉舒緩。

(此環節需要用實例來訓練朗讀,最後師生共同歸納總結。)

  四、細讀課文,體味情感

師:細讀課文,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對家鄉是無比的思念。正如文中所說,感情如同江河湖水決堤一樣不可遏止,四處“氾濫”。作者“氾濫”的情感主要包含哪些?

學生評說,教師整理:

①思念家鄉。

②熱愛、讚美家鄉。

③渴望儘快迴歸故鄉的迫切心情。

④對故鄉慘遭蹂躪的悲痛,對侵略者的罪惡行徑的憎恨。

(此環節的重點在④,投影在哀婉的音樂中展示日本侵略者製造的慘絕人寰的圖片。)

 五、再讀誓言,深化主旨

師:作者的家鄉如此美麗、豐饒,令人難忘,不能割捨。可是現在,土地上卻充滿着蹂躪,充滿着掠奪,多少人背井離鄉,多少人妻離子散!美麗和豐饒成爲過去,神奇和活力也只能留在頭腦中。面對這厚重的土地,面對這多災多難的家園,作者表達了怎樣的誓言?誓言中表達了哪些決心?

(生找出並齊讀誓言部分。)

學生評說,教師整理:

①作者想急切迴歸故鄉。誓言說:“我永不能忘記,因爲我答應過她,我要回到她的身邊,我答應過我一定會回去。。”

②作者要爲故鄉的解放而戰鬥到底的決心。誓言中說:“我必定爲她而戰鬥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鄉,你必須被解放!你必須站立!”

③作者要爲故鄉解放,願意獻出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寶貴的生命。誓言中說:“我必須看見一個更美麗的故鄉出現在我面前或者我的墳前。”

 六、走出課文,延伸情感

師:列寧曾經說過“愛過主義就是千百年來固定下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請同學們些一句與愛國主義有關的詩文,作爲自己的座右銘,並簡要說說理由。

學生評說,教師整理:

①我用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作爲自己的座右銘。“丹心”指赤紅熾熱的心,文天祥的這顆心與端木蕻良對故鄉的熾痛之情感將永遠激勵我!

②我選的是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作爲自己的座右銘。我想作爲一個愛國主義者必須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③我想選用魯迅先生“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作爲座右銘。儘管祖國處在黑暗中,仍然執着地愛着自己的祖國,奉獻自己青春和熱血,這是對祖國何等堅貞、熱烈的愛呀!

師:同學們。黑暗已經過去,端木蕻良的誓言已經實現!中華民族正在走上偉大復興,任重道遠!祖國的騰飛需要在座每一位同學的努力和拼搏。最後老師把梁啓超先生《少年中國說》中部分語句送給同學們,願你們銘記於心。

(生齊讀投影文字)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過智,少年富則過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美哉,我少年,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土地的誓言》教案設計(二)

  【學習目標

1.紮實字詞,增加詞彙積累。

2.品味文章蘊藏的複雜情感。

3.揣摩、品味文章具有激情的語言。

4. 培養、強化學生熱愛故土、熱愛祖國的情感。

 【學習重點】

作者情感的把握。

  【學習難點】

揣摩、品味文章具有激情的語言。

【課前準備】

發放預習任務單,學生在此指導下進行預習。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師:本單元的學習中我們感受着腔腔愛國心。其實,記住每一個國恥日也是我們愛國的表現。在我國的歷史上,有這樣一個日子。(幻燈片投示)

2.投示:1931.9.18

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歷史上的九·一八事變.

1931年9 月18日,日本侵略者炸燬南滿鐵路,挑起事端,並於當晚10點20分突襲東北軍北營駐軍,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

3.(播放圖片)

師:“九一八事變”, 使東北遼闊美麗的江山沃土盡陷日軍鐵蹄之下,一時民生凋蔽,四野荒蕪,淪亡是他們唯一的選擇,無數百姓爲免遭日軍的蹂躪而逃離家園。十年之後的1941年,也就是“九一八事變”過去整整十週年之際,當時抗日戰爭正處在十分艱苦的階段,流亡在關外的東北人依然無家可歸。作家端木蕻良懷着痛失家園,渴念故土的強烈感情寫下了這篇激情澎湃、感人肺腑的文章。

板書: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二、預習交流,自學生疑

1.作者簡介

學生交流,教師歸納:

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漢文,遼寧省昌圖縣人,現代作家,先後畢業於南開和清華,學生時代即開始創作,是東北流亡作家羣中的代表人物。

補充筆名由來。

三、整體感知,師生釋疑

聽讀課文,思考感知:

1.關注重點字詞。

2.認真體會,你發現文中都蘊涵着哪些情感?

(注意教師朗讀時對語氣、語速、重音等的把握和處理。)

學生聽錄音感知,之後進行交流。

1.字詞檢測

字詞檢查

A讀準字音

1)對於廣大的關東原野,我心裏懷着熾痛的熱愛。

2)在那亙古的地層裏,有着一股燃燒的洪流,像我的心噴涌着血液一樣。……它們從來沒有停息,它們的熱血一直在流,在熱情的默契裏它們彼此呼喚着,終有一天它們要匯合在一起。

3)而我將用我的淚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穢和恥辱。

B寫對字形

4)我看見奔流似的馬羣,深夜( háo míng )的蒙古狗,我聽見皮鞭滾落在山澗裏的脆響;……我想起悠遠的車鈴,晴天裏馬兒戴着串鈴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 lán yǔ ),原野上( guài dàn )的狂風。

C選好詞語

5)在那田壟裏( )過我的歡笑,在那稻顆上我捉過蚱蜢,在那沉重的鎬頭上留着我的手印。A 迴響 B 飄蕩 C埋葬

6)我有時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還是跳動的,我的心還在噴涌着熱血,因爲我常常感到它在( )着一種熱情。A澎湃 B 涌動C氾濫

2.懷念、讚美、憂傷、憤怒等

 四、問題引領,合作探究

1.主問題研討

文章中哪些語言最能表達作者的情感?請勾畫出相關詞句並賞析。

1)學生研讀文章,之後交流。

重點語句賞析示例:

A當我記起故鄉的時候,我便能看見那大地的深層,在翻滾着一種紅熟的漿液,這聲音便是從那裏來的。在那亙古的地層裏,有着一股燃燒的洪流,像我的心噴涌着血液一樣。這個我是知道的,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會感到她在跳躍,和我的心的跳躍是一樣的。它們從來沒有停息,它們的熱血一直在流,在熱情的默契裏它們彼此呼喚着,終有一天它們要匯合在一起。

(這塊廣大的'關東大地'因爲這些擬人化的描寫而有了生命有了情感,於是可以像母親一樣召喚着我、激勵着我爲之奮鬥、爲之犧牲!→擬人手法——失去土地的痛苦 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B 在那田壟裏( )過我的歡笑,在那稻顆上我捉過蚱蜢,在那沉重的鎬頭上留着我的手印。A迴響 B 飄蕩 C埋葬

我有時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還是跳動的,我的心還在噴涌着熱血,因爲我常常感到它在( )着一種熱情。A澎湃B 涌動C 氾濫

(充滿感情色彩的詞語→喪失土地的悲憤、屈辱和仇恨。富有情感表現力。)

C我想起那參天碧綠的白樺林,標直漂亮的白樺樹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見奔流似的馬羣,深夜嗥鳴的蒙古狗,我聽見皮鞭滾落在山澗裏的脆響;我想起紅布似的高粱,金黃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紅玉的臉龐,黑玉的眼睛,斑斕的山雕,奔馳的鹿羣,帶着松香氣味的煤塊,帶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遠的車鈴,晴天裏馬兒戴着串鈴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讕語,原野上怪誕的狂風……這時我聽到故鄉在召喚我,故鄉有一種聲音在召喚着我。

(這些形象都是關東大地的代表事物,代表着關東大地的特徵,它可以使讀者充分了解關東大地的美麗富饒,也可以喚起讀者的想象。更能體現作者對故土家園的深深眷戀之情。→形象的疊加——對土地深情的讚美,深切的懷戀 排比——連貫的逐漸增強的語勢,加強情感表達)

……

2)教師點撥,歸納文中表達感情的手段

A超常規的詞語運用。

B運用排比、比喻、 擬人等修辭表達,加強情感的衝擊力。

C選取有特徵,有意味的景物,通過景物的密集疊加,展現東北大地的豐饒美麗。

2.質疑交流

學貴質疑 善於提出問題的孩子纔是最聰明的!

問題示例:

A你怎樣理解本文標題——“土地的誓言”?

B文章前後人稱的不一致,你是怎樣看待的?(爲什麼文章起初寫“關東大地”用“她”來稱呼,而到了後面時卻又改口說“土地,原野,我的家鄉,你必須被解放!你必須站立”用“你”來稱呼呢? )

 五、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背景介紹:《我愛這土地》作於1938年11月,其時正值國難當頭,飽經滄桑的祖國又一次遭受日寇鐵蹄的踐踏。作爲詩人的艾青,堅定地匯入民族解放鬥爭的洪流中,併成爲時代的“吹號者”。

我愛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着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着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颳着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

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六、課堂總結,收穫盤點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學生聽歌,進一步體會文章中蘊涵的思想感情。

教師激情結束語——不管是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還是艾青的《我愛這土地》永遠昭示我們:對國家、民族深沉強烈的愛以及廣博的襟懷、火熱的心腸,纔是作爲一箇中國人的根本!

  附板書設計: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熱愛 懷想 眷戀 憤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