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月光啓蒙》的語文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3.32W人 

《月光啓蒙》是五年級第十冊中的一篇重要的講讀課文,作者c是著名的詩人孫友田。文章用細膩的筆觸回憶了自己的母親及爲好的童年生活。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啓蒙老師,用民間文學給我啓蒙,引領“我”走進了詩歌的王國。

《月光啓蒙》的語文教學反思

我抓住啓蒙展開教學,當讓孩子們談到母親是怎樣給作者啓蒙的時候,幾個孩子說到母親說神話故事這個片段,說得真棒啊!

一位孩子說道:“原來,估計作者和我們大家一樣,到了晚上,仰望天空的時候,只是看見星星和月亮,但是在受過母親啓蒙後,在作者的眼中,天空已變成了高深莫測的世界,滿是神話故事,天空變得神奇起來。”

另一位孩子說道:“作者在這裏把母親比作一尊玉石雕像,我認爲是非常合適的。那時,月光灑滿了小院,也灑在了母親的身上,作者被母親摟着,擡頭看母親的時候,已被那些神話故事所深深陶醉,母親,彷彿就變成了知識的使者,帶着作者飛向詩歌的王國。”

最後我注意拓展情感,當孩子本以爲課文已經結束了的時候,我告訴他們,其實,文章還有段結尾呢,多年後,作者回到了離別已久的故鄉,再一次看到了母親……配上音樂,我出示了下面一段文字:

母親患了老年癡呆症,失去了記憶。我趕回老家去看她時,她安詳地坐在藤椅裏,依然那麼和藹、慈祥,但卻不知我從哪裏來,不知我來幹什麼,甚至不知我是誰。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只是對着我笑,笑得我淚流滿面。

在我範讀的`時候,我注意到孩子們都目不轉睛地盯着大屏幕,他們也在感受着啊,當我讓他們來齊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分明見到他們眼中的淚花!

我接着又說道,雖然母親現在什麼都不知道了,不知道眼前站的是誰,不知道他來幹什麼,更不知道那些好聽的民謠了,但是那些民謠卻深深地,刻在了作者的心裏……說完便出示課文中所有的民謠,我指名讓孩子去讀他們認爲最能打動他們的民謠,於是一個孩子站起來,用低沉的聲音,緩緩地,讀起了本應該輕快活潑的民謠。一個接一個,孩子們體會着每一個民謠,他們說:如果我是作者,那麼回憶這些民謠,念一念這些民謠,將是對母親最好的懷念。

趁感情還在激盪,我又出示了文章的最後一段,我範讀着,孩子很快也加入了我的隊伍,和我一起讀起來:

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啓蒙老師。是母親用那一雙勤勞的手爲我打開了民間文學的寶庫,給我送來月夜濃郁的詩情。她讓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華啓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風趣的民歌民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

最後,快結束課文了,我讓孩子們談談對這篇文章有着什麼樣的感受時,孩子感受到了母愛。

另外《月光啓蒙》也讓我進一步反思自己教學中的不足。

1.“對話”問題。語文的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生彼此分享對文章的理解,探討重點問題。作爲教師,比孩子早一步解讀教材,其實在整個“對話”過程中更應該是充當“引路人”和“排雷兵”的角色。也就是說教師對“對話”在備課中是早有預設的。對於預設,在備課中我是相當細緻的,從學生角度出發,設想了許多情境,同時也設計了必要的引學過程。但課堂又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在課堂上,我總是“情不自禁”地陷入自己的預設,特別是當學生的理解深度與預設有差距時,往往是“不依不饒,生磨硬套”這其實就不再是真正的“對話”了。

2.“評價”問題。在課堂上適時的評價是推動教學,促進學習的一種有效的辦法。我在評價上做得總欠火候,表現在:用重複學生的話代替評價;評價的時機把握不夠自然,其實並不是每一個孩子發言或朗讀都需要用一長串的話語去評價,有時一個手勢、一個微笑、適時的示範都是評價,往往“無聲勝有聲”;評價的到位率不夠。學生是否從評價中獲益,並有所提高,是評價有效與否的標準。在本課的教學中,對朗讀的評價是重點,怎麼樣才能讓孩子從評價中理解課文應該怎麼讀好,讀出味道。如對歌謠的朗讀第一次我是意圖讓孩子在理解第四節的基礎上讀得柔美、深情。第二次則是讓孩子在理解歌謠含義的基礎上讀出文字蘊涵的意韻。但在教學中,因爲評價的意向性不夠明確,孩子沒有讀到位就急於推進教學,而使讀的層次體現得並不分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