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級教案

《月光啓蒙》教後反思彙編

本文已影響 3.58W人 

  《月光啓蒙》教後反思第一篇

本課的教學對於我來說,是一次全新的嘗試,不管上得如何,總歸有收穫。應該說基本完成了預設的教學目標,學生進入了課本的情境中,這裏一些外部因素:如教師的語言、音樂的渲染、學生的潛讀,從學生的表情中,從學生的朗讀中,看得出來學生的情感之弦被撥動了,他們體會到了母親的愛以及母親對於作者成長道路的作用。但是對於本課不滿意地方也有很多:例如教師的語言在課堂中佔的比重太大了,在讓學生的表達的這塊明顯不夠;在指導學生表達方面,教師的引導顯得太過粗糙;語文教學應該把人文和工具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而本課在思想層面上的力放大了,沒有充分地挖掘語言文字所蘊藏的美感;對於如何處理分析語言文字和引領學生在此基礎上的動情的讀還欠火候。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些存在的問題對於我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這正是我目前教學中需要引起重視的,急需解決的。

《月光啓蒙》教後反思彙編

  《月光啓蒙》教後反思第二篇

《月光啓蒙》是根據我國著名“煤礦詩人”、民間文學家孫友田的《月光母親》改編的。課文回憶了自己童年時,在夏夜月光的伴隨下,母親唱民歌童謠和講神話故事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母親啓蒙教育的感激、懷念之情。

在這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打亂文本段落順序,抓住重點段落——文章的最後一小節讓學生有感情反覆朗讀、細細品味。爲了加深印象,我以最後一個自然段爲起點,以母親吟唱的兒歌童謠爲主線,幫助學生從歌謠內容、從自身和作者的感受、從母親的情感等不同角度去領會母親的啓蒙。教學時層層深入,環環相扣,讓學生在快樂中作者對母親啓蒙教育的感激、懷念之情。首先,通過讓讓學生自由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文中的五首歌謠,想畫面,感受畫面中景色之美,體會歌謠給我愛勞動,愛生活的啓蒙。學生讀得方式很多,用活潑的語氣讀,用舒緩的語氣讀,用拍手的`方式讀等等。學生通過讀歌謠感受到童謠帶給自己的快樂,想到母親帶給作者的啓蒙,這既是對文本本身的遷移,又是對自己情感的遷移。其次,讓學生聽歌謠,感受母親唱歌時音韻之美,再從作者的感受出發,抓住“芳香”體會歌謠的音韻美,感受歌謠給予我們的啓蒙是熱愛民間藝術。第三,聯繫母親勞累了一天還不忘摟着我,給我唱歌謠,還唱得如此動聽,如此悅耳,來體會濃濃的母愛。 通過這一部分的教學,學生對“母親把對故鄉的愛伴着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這句話的理解水到渠成。並且遵循了一般的閱讀規律,引導學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地思考與認識,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具體到抽象地去認識與掌握,學生學得輕鬆、愉快。

在教學完課文後,我又出示了《月光啓蒙》的部分原文,並深情並茂地娓娓讀來。“……母親患了老年癡呆症,失去了記憶。我趕回老家去看她時,她安詳地坐在藤椅裏,依然那麼和藹、慈祥,但卻不知我從哪裏來,不知我來趕什麼,甚至不知我是誰。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只是對着我笑,笑得我淚流滿面。……”課文中慈愛聰穎的母親與此時癡呆傻笑的母親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種反差衝擊着學生的心靈,喚起了學生的生命激情和自由感受。不僅如此,我還找到了一首根據最後一小節課文改編的詩歌,這樣不僅讓課堂充滿活力,更延續着生命。

  《月光啓蒙》教後反思第三篇

本文是一篇散文,以“月光啓蒙”爲題,淳樸優美、感情真摯。作者追敘兒時美好記憶,在夏夜裏,母親唱民謠、童謠和講神話故事的情景。在月光照耀下母子親情充溢農家小院,以致作者後來飛向詩歌的王國,表達作者對母親的感激、懷念之情。

教學時我以讀促悟、以境融情,取得較好的效果:

1.抓住主線,激發情感。

由“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啓蒙老師。”一句質疑,引出母親通過“唱歌謠、講故事、唱童謠、猜謎語”給予“我”啓蒙的。從中品味出母子之間的親情。本文的最大特點是富含詩情和詩意。我先用多媒體課件營造一個美的情境,從美入手,以讀促悟,以情帶讀,把學生帶入課文描述的優美意境,讓學生在生生對話、師生對話以及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張揚情感、噴涌真情。從而獲得個人體驗和獨特感受,把語文學習轉化爲情感的詩意之旅。學生在品味朗讀的基礎上,使知識生成智慧,讓智慧與情感共鳴。

2.由“美”體悟,入情入境

抓住文中的插圖來體會母子間的親情,營造優美的環境。童年的夏夜,柔和的月色灑滿農家小院,在這優美的環境裏聽母親唱歌謠,創設了一種令人心馳神往的詩意氛圍;從“此時明月已至中天,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裏,像一尊玉石雕像”感受到母親的美和兒子對母親的尊敬和愛的情感。

3.讀寫結合,深化中心

在課件出示母親年老後的文字及圖片,震顫學生的心靈,再想象說話:此時的母親忘了什麼,而我卻不曾忘記。這樣的設計讓學生的情感得以昇華,在說中概括本文的重點內容,拓寬學生的思路,既服務於文本,又使文本深層的內涵得已挖掘和展示。

對話中增加提示語的設計,可使學生在關注人物動作、神態時,洞察人物內心,感受母子之間的親情,進一步深入主題。提示語的豐富可培養學生觀察及寫作的能力,提高語言的表現力。

4.以讀促悟,感悟母愛

指導學生讀出童年夏夜的美妙、母親形象的美好;歌謠、童謠以不同形式的朗讀促學生理解,特別是指導朗讀“她用甜甜的噪音深情地爲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抓住重點詞語“輕輕地”、“甜甜的”、“深情地”,想象“芳香的音韻”,從讀中感受美妙的意境;老師聲情並茂地範讀《月光母親》原文中一段關於母親的描寫,讓學生形成強烈的對比,更深層次地體悟母愛和作者對母親的感激和懷念。範讀時配以柔和的《月光曲》入情入境,學生情感融入其中。多媒體技術的適時運用對深化主題,激發情感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