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級教案

蘇教版五下《月光啓蒙》教案設計(精選11篇)

本文已影響 1.12W人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教版五下《月光啓蒙》教案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蘇教版五下《月光啓蒙》教案設計(精選11篇)

五下《月光啓蒙》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聯繫上下文,體會“長”、“芳香”等詞語的意思。

3、把握文脈,體會母親對兒子質樸的愛以及兒子對母親的深深感激,從而領會“月光啓蒙”的真正內涵。

教學重點:

通過進入情境,誦讀文本,感受母子間的親情。

教學難點:

聯繫上下文,領會“月光啓蒙”的真正內涵。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當代著名作家孫友田寫的一篇散文--《月光啓蒙》。

2、請一位同學讀課題。你們知道課題是什麼意思嗎?

過渡:母親是怎麼對我進行啓蒙教育的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品讀課文第一大段

1、(出示圖片):瞧,這就是讓作者難以忘懷的童年夏夜圖。請仔細地看一看,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2、課文哪句話描寫了這籬笆小院的景色?

(出示語段):暑熱散去了,星星出齊了,月亮升起來了,柔和的月色立即灑滿了我們的籬笆小院。

句中那個詞語讓你感受到了月色的美好?在炎熱的夏天,置身於這月色籠罩的籬笆小院,你的心情會是怎樣呢?那還等什麼,帶着這種愉悅的體會讀讀這句話吧。

3、作者喜愛童年的夏夜僅僅是因爲可以享受這份清涼嗎?

4、這就是母親吟唱的動聽歌謠。

月亮出來亮堂堂,打開樓門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曬得脆脆的。

月兒彎彎像小船,帶俺娘倆去雲南。飛了千里萬里路,鳳凰落在梧桐樹。鳳凰鳳凰一擺頭,先蓋瓦屋後蓋樓。東樓西樓都蓋上,再蓋南樓遮太陽。

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首讀給大家聽,要說說爲什麼喜歡。

5、文中那段話說明我非常喜歡聽母親唱歌謠呢?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爲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

讀了這段話,你有什麼疑問嗎?

讓我們來聽聽這令人心醉的吟唱,你聽了有什麼感受?

誰再來讀讀這句話,讓我們品品那醉人的芬芳。

6、母親怎麼會唱那麼多歌謠呢?

黃河留給家鄉的故道不長五穀,卻長歌謠。

黃河曾經流經作者的家鄉,後來改道了,留下的舊河道有大量的泥沙沉積,不適合莊稼生長。可是貧窮的生活卻泯滅不了人們對於生活的熱愛,他們苦中作樂,張口就能唱出動聽的歌謠。這一首首歌謠就這樣流傳下來。你能說說這兩個“長”字的不同含義嗎?

在這個歌謠蓬勃生長的地方--母親用歌謠把故鄉的愛,伴着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痛心豁然開朗。

能找出句中一對意思相反的詞語嗎?在月光下,母親用歌謠使混沌無知的我變得豁然開朗,所以課題叫作--指課題:月光啓蒙。

三、品讀課文第二大段

1、母親是那樣的愛我,唱完了歌謠,又給我講起了好聽的故事。隨着母親的講述,我們一會兒飛向月宮,一會兒又去往天河,沉醉在神話的世界裏。請大家默讀第6自然段,看看文中哪句話表明母親已經沉醉其中了。

(出示)

句五:此時明月已至中天,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裏,像一尊玉石雕像。

我爲什麼把母親比作玉石雕像呢?在我眼裏,母親是那樣的善良可親,純潔美好。試着讀一讀,讀出我對母親深深的愛。

2、不一會兒,母親回過神來,她又給我唱起了有趣的童謠

(出示):句六

小紅孩,上南山,割荊草,編箔籃,篩大米,做乾飯。小狗吃,小貓看,急得老鼠啃鍋沿。

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喝,下不來--老鼠老鼠你別急,抱個狸貓來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轎。毛娃醒,吃油餅。毛娃睡,蓋花被。毛娃走,喚花狗,花狗伸着花舌頭。

師帶着讀讀,你覺得哪首最有趣?選三個同學,比比誰讀得最好。

3、童謠唱完了,母子倆的對話仍在繼續。

師生分角色讀讀10至13自然段。

母親真覺得我笨嗎?

四、品讀課文第三大段

1、伴着那些歌謠童謠、謎語故事,我一天天長大,成爲了一名煤礦工人,在煤礦工作的日子裏創作了大量反映煤礦生活的詩歌,並一發而不可收拾地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最終成爲了著名的專業作家。請大家默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並聯系前面的內容想一想:如果沒有母親月下的陪伴,不辭辛苦地吟唱,我還能成爲一個著名的專業作家嗎?

(出示):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啓蒙老師。是母親用那一雙勤勞的手爲我打開了民間文學的寶庫,給我送來月夜濃郁的詩情。她讓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華啓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風趣的民歌民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

如果此時這位母親就在你的面前,你想對她說什麼呢?

如果沒有母親的月下啓蒙,我或許就實現不了自己的夢想。讓我們滿懷感激再來讀讀這段話。

2、播放歌謠:月光下,母親歌謠聲聲,像一粒粒種子撒進了我幼小的心田,激起了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對生活的熱愛。童年夏夜依偎在母親懷裏的情景就這樣永遠地定格在了我的記憶深處,難以忘懷 ……

五下《月光啓蒙》教案設計 篇2

一、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月光啓蒙》,齊讀課題,再輕柔些,展現月夜的美好,寧靜。

二、緊扣“啓蒙”,迴環品讀

(一)吟唱民謠

1、玉石雕像般的母親爲什麼是我的啓蒙老師?在美妙的月夜裏,母親到底爲我做了哪些事?(板書:唱民謠民謠、講神話故事、猜謎語)

2、上節課作者告訴我們:母親能唱故鄉所有的歌謠,母親也爲我吟唱過無數的歌謠,四十年後有這麼兩首歌謠總是縈繞在我耳旁,不曾忘懷,誰來讀一讀歌謠;(課件出示:歌謠)

3、你讀得很美,那母親吟唱的美嗎?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一生讀,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爲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

4、你認爲美在哪?(點擊:甜甜的,輕輕的,深情)

5、想聽嗎?聽——(慢),籬笆小院裏傳來了母親的歌謠!(播放民謠音畫)

6、此時此刻,你想說什麼?(好甜,好柔)

(出示段落)是啊!母親就是這樣甜甜、輕輕地爲我吟唱,你能通過朗讀讀出這種感覺嗎?(提示:甜甜、深情、輕輕)(你再讀,誰再來讀一讀)

7、啊,母親用輕輕的、甜甜的嗓音爲我吟唱,如此深情,以致讓我產生了幻覺,覺得這聲音就像——生接讀:三月的和風,像——生接讀: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生接讀: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

(1)讀着這段話,你們有什麼疑問嗎?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

小院裏明明飄滿的是母親的聲音,爲什麼作者說成是“芳香的音韻”呢?讓我們來看看這個句子,作者說,母親的聲音像——

(點擊:三月的和風)三月的和風就是春風,同學們,你們想想啊,當三月的和風吹過,大地會迎來怎樣美麗的景色啊?(引導生想象:花、草、鳥??三月春風會吹紅桃花,吹黃迎春花,吹綠了草兒,大地到處花紅柳綠,芳香四溢)

你們想象得真美!母親的吟唱就像這三月的和風,吹開了花紅柳綠,到處是春意盎然,讓我們聞到了濃郁的——(點擊)芳香

誰能讀出這兩個詞的味道?太香了,讓我們將這濃郁的芳香帶到句子中去讀一讀吧!

(2)啊,芳香的氣息真讓人陶醉!那母親的吟唱又像小溪的流水(點擊),小溪的流水聲是怎樣的?(叮叮咚咚??)母親的歌謠就像這小溪的流水,充滿了清脆,婉轉,動聽的

——(點擊)音韻!

7、同學們,母親吟唱歌謠給我帶來了美的享受,其實,母親吟唱歌謠還有含義呢,現在誰能模仿母親的聲音甜甜地來誦讀這兩首歌謠?(再次出示歌謠)其他同學邊聽邊想:母親通過歌謠想告訴我什麼呢?(要勤勞的母親,做個熱愛生活的人。)

(二)吟唱童謠

(指着板書)1、啊!這就是母親的歌謠給我的啓蒙,啓迪着我要勤勞,只有勤勞才能創造美好的生活。那她唱的那些幽默風趣的童謠,又將爲我帶來什麼呢?

出示:童謠“小紅孩,上南山,割荊草,編箔籃,篩大米,做乾飯。小狗吃,小貓看,急得老鼠啃鍋沿。”(師範讀,拍着手邊讀)

呵呵,童謠除了可以像老師一樣拍手打節奏外,還可以找個好朋友玩對拍,跟同桌一起來試試吧,來讀第二首,齊:“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喝,下不來——老鼠老鼠你別急,抱個狸貓來哄你。”

我們還可以一邊表演一邊讀喲,一起來吧:“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轎。毛娃醒,吃油餅。毛娃睡,蓋花被。毛娃走,喚花狗,花狗伸着花舌頭。”

2、我看得出來你們很喜歡這些童謠,對吧?能告訴我爲什麼喜歡呢?

出示: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王國。

3、讓我們懷着感恩的心,一起來讀一讀,齊:

(三)講民間故事3

1、天資聰穎的母親給予我的不只是民歌民謠,(指名讀)誰來讀

出示:母親唱累了就給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講牛郎織女天河相會的故事??高深莫測的夜空竟是個神話的世界。

出示插圖:同學們,這就是母親給我講故事的月夜,畫面中你看到了什麼?

師:你們注意到圖中母親和我的表情了嗎?從中你感受到什麼?

2、師:你聽到母親在講什麼故事?(再次出示句子)僅僅是這兩個故事嗎?你怎麼知道?(生:文中有省略號,說明不只這兩個故事)

3、師:省略號中又藏着哪些故事呢?

4、聽着聽着,此時你仰望星空,在這高深莫測的夜空中看到什麼?(生盡情說)

5、夜空變得如此的熱鬧,你驚喜嗎?(出示話)這段話中哪個字看出了作者與和你一樣的驚喜?

(點擊:竟)竟是什麼意思?居然,竟然,沒想到。,

6、我沒有想到什麼?多麼令人驚喜呀,你來讀讀這句話!

(我聽出了你的驚喜。誰能讀得更驚喜些嗎?誰還願意讀?)

7、師:是什麼讓高深莫測的夜空變成了神話的世界?

8、師:(指板書)太了不起了,母親!您講的故事不僅給我帶來驚喜,還啓迪我的想象,讓我浮想聯翩。來!讓我們一起來讀出這種驚喜吧!出示句子

(四)猜謎語

1、在這如水的月光下,我們還聽到了這對母子的一段有趣的猜謎對話呢!

(師生互動,分角色朗讀“猜謎語“)我來當母親,誰來當孩子?其他同學來讀一下旁白。

2、猜謎中,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母親?(慈愛,智慧,富有才華)

3、(指板書)其實母親讓我猜謎語也是要啓迪我的想象和智慧啊!

4、啊!如水的月光下,童年的我,有了這樣一位擁有智慧與才華的母親相伴,怎能不充滿着無盡的幻想和快樂呢?所以儘管母親不識字,我依然深情讚頌到:生讀——

(課件出示)是母親用一雙勤勞的手爲我打開了民間文學的寶庫,給我送來月夜濃郁的詩情。她讓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華啓迪我的想象。

三、深情傾述,昇華情感

1、這就是我的母親,這就是勤勞、智慧的母親,在我還是混沌無知時,是她用民歌民謠,神話故事、謎語,爲我打開文學之門,讓我愛上了文學,成爲一代詩人,否則現在我也只能是一名平凡的人了。所以想起這些,作者飽含深情說到——

(出示:文章最後一段,一生讀,讓我們記住母親的恩情吧!來,拿起書本,我們再來深請讀讀(第1句、1、2組讀,第2句第3組讀,以下類推)

2、四十年後,當我寫下這篇文章想親手送給這位天資聰穎的母親時——,

(出示課件)母親患了老年癡呆症,失去了記憶。我趕回老家去看她時,她安詳地坐在藤椅裏,依然那麼和藹、慈祥,但卻不知我從哪裏來,不知我來幹什麼,甚至不知我是誰。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只是對着我笑,笑得我淚流滿面??”

A、出示練習:

孩子們,雖然母親已經忘記了一切,但是

一想到母親,我就會想到;

(同學們,靜靜地把你想到的寫下來)

3、現在你們能理解作者爲什麼將母親給予他的啓蒙叫做《月光啓蒙》嗎?

是啊,在作者心裏,皎潔的月光就像那慈祥的母親,高貴的母親就像那純潔的月光,童年的一幕幕美好畫面,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裏,定格在那個美妙的月光中,因此這份啓蒙被稱爲——(生齊讀課題)“月光啓蒙”

4、月光啓蒙,我將終生難忘,感恩母親!感恩永遠!孩子們,就讓我們深情地向母親表達我們永遠的謝意吧!

感謝您,母親!(指名開頭

您雖然不識字,

卻是我的啓蒙老師。

感謝您,母親!(全體女生)

是您用一雙勤勞的手

爲我打開了民間文學的寶庫,

給我送來月夜濃郁的詩情。

感謝您,母親!(全體男生)

您讓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

用智慧才華啓迪我的想象。

感謝您,母親!(全體學生)

您在月光下唱的那些

明快、流暢、含蓄、風趣的民歌民謠,

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

飛向詩歌的王國。

感謝您,母親!

6、播放:《天之大》孩子們,有首歌就唱出了這月光之下的母愛,老師很想與同學們一起分享。這就是《天之大》

師:媽媽,月光之下,靜靜地我想你啦,媽媽,天之大,唯有你的愛是完美無瑕。

孩子們,其實我們的母親與作者的母親是一樣的,她們把自己的一切都給了的孩子,她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己的心,自己全部的愛給了孩子這一生最初的,最寶貴的啓蒙!讓我們代表作者大聲地對母親說一聲——感謝您,母親!

讓我們也對自己的母親道一句——感謝你,母親!

課即將結束,但愛與感恩將延綿不斷!回去後,請認真讀一讀冰心奶奶的文章:《往事》、《紅蓮》;寫一篇關於母愛的讀後感。(老師相信你們會有深刻的感想)

五下《月光啓蒙》教案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聯繫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啓蒙”作課題的深刻含義。

3.憑藉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濃郁的母子親情,體會作者對母親終身難忘的感激、懷念和敬愛之情。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母親終身難忘的感激、懷念和敬愛之情。

教學難點:

1.體味文中民歌民謠風格明快、流暢、含蓄、風趣的特點。

2.引導學生感悟語言內在意蘊感情

預習要求:查閱資料,瞭解有關作者及寫作背景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理清課文的結構層次.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孫友田的經典詩句,相機介紹詩人。

2.孫友田能成爲詩人,離不開他的母親.

3.這是位怎樣的母親,竟能給她的孩子帶來如此豐富的精神財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孫友田寫的散文《月光啓蒙》(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讀順課文。

(2)畫出生詞及不理解的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

2.檢查自學情況

(1)讀生字詞,相機正音。

(2)指名試讀課文,瞭解掌握情況。

啓蒙:使初學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門的知識,智慧得以初步開發。

混沌:形容無知無識的樣子。

3.通讀課文,思考分段

4交流

4.質疑問難

三、指導書寫.

四、作業:完成第一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聯繫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啓蒙”作課題的深刻含義。

2、憑藉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濃郁的母子親情,體會作者對母親終身難忘的感激、懷念和敬愛之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課文插圖:看了這溫馨的畫面,你會想起什麼?或想說點什麼?

2.這一課,就讓我們走進這籬笆小院,在柔和的月色裏聆聽這位農家母親的聲音。

二、精讀指導

1.學習1~5自然段

(1)自由讀,注意捕捉讀時內心的感受

(2)學生交流感受

(3)誰能用甜甜的嗓音吟誦母親所唱的歌謠?

(4)女生齊讀2、3自然段。

(5)出示:小院立即飄滿她那芳香的音韻。

①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②交流.

(6)這樣的日子雖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豐富的。如果你就是籬笆小院那個被媽媽摟在懷裏的孩子,聽着這樣的歌謠,你會想些什麼?

(7)齊讀:母親用歌謠把故鄉的愛,伴着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2.學習6~13自然段

(1)自由讀6~9自然段,找出描寫母親形象的一句話

(2)出示:此時明月以至中天,母親沉浸其中,顯得莊嚴肅穆,有如玉石雕像。

①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②指導讀出“我”對母親的崇敬之情。

(3)自由讀10~13自然段

①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②交流

③分角色朗讀母子間的對話

3.母親的歌謠故事,使我童年的夏夜變得分外的美妙。所以,引讀: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啓蒙老師。

4.出示:最後三句話

(1)從這三句話中,你能看出“我”想對母親說什麼?

(2)簡介文章的寫作背景。

(3)再讀,體會其中包含的終身難忘的感激、懷念和敬愛之情。

(4)指名讀,齊讀。

三、總結全文

1.默讀課文,討論:作者爲什麼用“月光啓蒙”作爲課題?

2.讓我們輕輕閉上眼睛,走入記憶的長河,再在母親的愛中回味一番,陶醉一番。

3.世界上的母親都是一樣的,你的母親在你成長的歷程中給過你什麼幫助?你想對她說些什麼?

四、作業:完成第二課時.

五下《月光啓蒙》教案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歌謠的韻味,月夜的美妙。

2、學生通過賞意境,品語言,感受文中洋溢的濃濃的母愛。

3、理解文章第五自然段與最後一小節所表達的意義,真正讀懂課題《月光啓蒙》。

課前準備:

熟讀《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教學過程:

一、讀短語,想象月夜圖。

1、出示詞組:美妙的夏夜柔和的月色如水的月色最美的時辰

動聽的歌謠 風趣的童謠 濃郁的詩情 芳香的音韻

混沌的童心 想象的翅膀 民間文學的寶庫 詩歌的王國

2、讀完這些詞組,在你的腦海中浮現了怎樣的一幅畫面呢?

二、學習課文15自然段。

1、默讀15小節,感受這月夜的美妙之處。

2、指導學生朗讀第四小節:母親的聲音是甜甜的,輕輕的,悅耳的。

(1)出示第四小節:(配樂範讀)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爲我吟唱,

輕輕的,

像三月的和風,

像小溪的流水。

小院立即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

(母親甜美的嗓音就像春風一樣溫柔,如溪水一般悅耳,可怎麼會有香味呢?

(1)母親的體香:洗去了一天的疲勞,換上了乾淨的白布褂子,我躺在母親懷裏,聞到了母親熟悉的體香。

(2)母親的嗓音格外甜潤,格外深情,聽在我的耳朵裏,很舒服,連鼻子似乎都感到舒服了,就像聞到了香味一般;

(3)雖然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那麼豐富,苦中有甜,甜得讓我似乎聞得到香味。

(藉機理解:精神生活豐富、長歌謠。(爲什麼精神生活會豐富呢?))作者此時的內心也充滿芳香,覺得什麼都很美。

(4)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在民間文學的寶庫中遨遊,心情非常好,所以就覺得香了。師:就這樣躺在母親的懷裏,聽着這些動聽的歌謠,我會想些什麼呢?(幸福、甜蜜、愉快、神馳千里)

3、理解:母親用歌謠把故鄉的愛,伴着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A、(充滿了對母親的感激與懷念)

B、理解:豁然開朗混沌

指導朗讀句子。

師:原來,這音韻之所以會有芳香,不僅來源於母親甜甜的嗓音,更來源於母親雖苦猶樂的精神,在這樣清苦的日子裏,她卻仍能讓我感受得到生活的幸福與快樂,讓我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母親啊!(出示:混沌豁然開朗)

4、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段歌謠,和作者一起再來享受享受母親這輕柔、悅耳而又芳香的音韻吧!先指讀第四小節,其餘同學讀歌謠。(指讀,配樂)

三、學習課文613自然段。

1、自讀6-13自然段,選擇你感興趣的內容,讀給大家聽,可以和同桌兩人合作。

學生朗讀:童謠部分、故事部分、謎語部分。

2、師:這時候的我躺在媽媽的懷裏,看着媽媽覺得媽媽的形象似乎特別高大起來,像什麼呢?誰能和一個恰當的比喻來形容呀?

此時的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裏,像一尊玉石雕像。(出示句子)

(理解:純潔、令人崇敬,柔美,聖潔、莊嚴,這是母愛的聖潔與莊嚴,使作者內心產生的一種感受。對母親的愛戴、敬仰、崇拜)

3、指讀、齊讀這一句。

4、要知道母親可是個目不識丁的人哪,爲什麼此時此刻她在作者的心中卻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母親雖然不識字,卻是我的啓蒙老師)

四、學習課文第14小節:

1、指讀最後一節,聯繫前文談談你的感受。(出示)

(作者的母親是充滿智慧的、勤勞善良的,雖然生活那麼清苦,雖然自己目不識丁,但她憑着樂觀的精神,偉大的母愛,成爲兒子的啓蒙老師,讓他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讓他在月光下展開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這怎能不讓如今已頗有成就的兒子感激呢!)

2、朗讀最後一小節。

五、總結:

1、課文學完了,每一篇充滿真情實感的文章總會讓讀者流連忘返,總會給讀者留以啓迪。請你談談學了課文後的感受。

2、師:我們每個人都有母親,也許我們的母親不一定像孫友田的媽媽那樣會唱歌謠,可我們的母親不一樣,但每一位母親對我們的愛是同樣地偉大,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好好珍惜它,好嗎?

六、作業:把剛纔說的話回家說給媽媽聽,或者用自己的行動讓媽媽知道你想對她說聽話。

月光啓蒙

明月初升 唱童謠

月至中天 唱歌謠 混 沌豁然開朗

夜很深了 猜謎語

五下《月光啓蒙》教案設計 篇5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聯繫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啓蒙”作課題的深刻含義。

3.憑藉課文的語言資料,感受濃郁的母子親情,體會作者對母親終身難忘的感激、懷念和敬愛之情。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課文語言優美,其中民歌民謠風格明快、流暢、含蓄、風趣,值得好好體味。

2.文中插圖精美,在指導讀書感悟時,可結合插圖,引導同學感悟語言內在意蘊感情。

教學時間:

兩課時

一、談話導入:

出示幻燈(月光下的美景)指名背誦關於月亮或月色的古詩。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月光啓蒙》,齊讀課題。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麼疑問嗎?

理解:“啓蒙”,用“啓蒙”這個詞語說一句話。

幻燈出示本文作者孫友田簡介,說說你看過這個簡介有何感受。(這麼有成績的詩人,月光是如何啓蒙他的呢?)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一)輕聲讀課文,要求:

1、讀準生字詞語,讀順課文。

2、考慮:文章中“我”的啓蒙老師是誰?

(二)幻燈出示生字詞語,朗讀詞語,重點指導“籬笆”“時辰”的輕聲。出示句子“我的父親是唱蓮花落的民間藝人。”指名讀,出示“蓮花落”的意思,指導該詞語的正確讀音。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一)回答問題:文章中“我”的啓蒙老師是誰?你從哪兒能讀出來?

1、出示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A、輕聲讀。

B、指名讀。讀了這段話,你有何疑問?同學質疑。

2、出示幻燈,總結同學提出的問題:

A、母親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民歌民謠,是怎樣使我展開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的?

B、母親是怎樣用她的智慧才氣啓迪我的想象的?

(二)今天我們就來解決第一個疑問。再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母親給我們唱的民歌民謠。

(幻燈出示文中的民歌民謠。)

1、五首民歌民謠有何不同?理解“歌謠”、“童謠”兩個詞語的區別。

2、大聲地讀一讀這五首民歌民謠,把你最喜歡的一首讀給大家聽一聽。並說說你喜歡的原因。(同學自由地談談對歌謠的理解和自身讀後的想象)

3、通過歌謠的理解來理解最後一小節中“含蓄、明快、風趣、流暢”等詞語的意思。

4、多麼美、多麼有趣的民謠啊,正是母親唱的這些優美生動的歌謠爲“我”開啓了民間文學的寶庫,給我帶來濃濃的詩情,展開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板書)再有感情地齊讀課文中的最後一句話,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感激之情。

(三)拓展:這麼美的歌謠你喜歡嗎?老師也很喜歡,我也找來了兩首歌謠,拿出來和大家分享。(幻燈出示)讀一讀。說說你喜歡嗎。

5、安排作業:收集家鄉的民歌民謠,或者自身寫童謠。

四、結束語:母親爲什麼能唱那麼多的民歌民謠,她又是怎樣用她的智慧才氣啓迪我的想象的,同學們回家繼續仔細讀課文,這將是我們第二節課討論的內容。

五下《月光啓蒙》教案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通過欣賞畫面、朗讀歌謠,感受作者在童年夏夜的月光下美妙、詩意的生活場景,激發學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初步感受母親的形象。

2、引導學生通過解讀文字,揣摩人物的內心世界,深刻感悟作者母親樂觀豁達的形象以及她對童年時的作者產生的巨大影響,體會母愛的崇高,珍惜美好親情。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導,引導孩子讀好文中的優美語句。

教學難點:

引導孩子揣摩語言文字,用心體會母親的形象。

教學過程:

同學們,很高興今天可以和你們一起學習語文,這節課周老師將和大家共同閱讀現代著名作家、詩人孫友田寫的一篇回憶母親的散文《月光啓蒙》,一個關於愛的故事。齊讀課題,預備齊!

一、預習反饋,概括內容

1、課文中有一幅畫面動人地展現了月光啓蒙的故事,打開書,找到這幅畫。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現在誰能結合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幅畫面描繪了什麼內容?(童年的夏夜,孫友田的母親在柔和的月色中,摟着他,時間 環境 動作給他唱歌謠、講故事、說童謠、猜謎語。)

2、這麼一說,就把畫面說具體、說豐富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也概括出來了。

3、同學們,其實這就是一個普通人家夏夜生活的場景,可是這幅畫面中卻融入了景色、人物、歌聲和情感那麼豐富的內容,這幅畫面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腦海裏,一輩子抹不去。這究竟是一位怎樣的母親,她的形象像打下了烙印一樣刻在作者的心裏。這節課我們就帶着感悟母親的形象這一任務來學習,下面讓我們走進畫面。

二、走進畫面 尋找詩意 初探形象

1、出示學習要求。

先聽老師讀課文一、四兩個自然段中的部分語段,再抓住“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這句話,自己讀一讀,畫一畫哪些句子寫得特別美,多讀幾遍,讀出自己的體會。

2、學習要求都明確了嗎?捧起書,看着書,聽老師讀。這兩段話寫得美吧?下面按照學習要求自己去讀。

3、師生交流。

①同學們,你讀出了哪些句子寫得特別美,讀給大家聽一聽。

②三個點。

A)景色美:(“暑熱散去了,星星出齊了,月亮升起來了,柔和的月色立即灑滿了我們的籬笆小院。”)

你讀得真美呀!老師想問問你,你在讀的時候腦海中彷彿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是呀,腦中有畫面,就能把句子讀得更好。)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句話中作者重複使用了四個相同的字——“了”,反覆使用這個字讀起來究竟怎麼樣呢,我們一起來讀這句話。

唉,讀起來感覺怎麼樣?(看似重複,卻讓句子更整齊,更有節奏。這些看似這不起眼的字也值得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去關注。)

這裏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概括,這句話寫出了什麼美,你會用哪個詞?——景色美。(板書:景美)這樣的景色是作者眼裏——最美的時辰。

過渡語:這美妙的景色,這如水的月色,又將烘托出一個怎樣的母親的形象呢?哪句話寫母親的形象寫得特別美?

B)形象美:(“此時明月以至中天,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裏,像一尊玉石雕像。”)

老師聽出來,你特別強調了“玉石雕像”這幾個字,我想問問你,你知道玉石雕像是什麼嗎?(用玉石雕刻出來的塑像)

大家都知道,玉石是非常——珍貴的,純潔的,用玉石雕刻出來的塑像也是非常純潔、高貴的,這和月光下的母親的形象有什麼相似呢?想象一下。(玉石純潔、高雅,月光下的母親聖潔,莊嚴,在作者的眼裏,她已經與月光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就像一尊——玉石雕像。)

多麼美的月光母親啊,用朗讀來體會。

這句話寫出了什麼美,我們也用一個詞來概括?——形象美(板書:人美)

過渡語:還有哪句話讀起來也很美?(或許這份美就藏在母親的一個動作裏)

C)情感美:(“母親忙完了一天的活計,洗完澡,換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乾草堆旁摟着我,唱起動聽的歌謠。”)

讀得好,這位同學,你能告訴大家這句話中哪一個字最打動你?一個動作——“摟”。(教學“摟”字)我想跟你們做做這個動作可以嗎?老師摟着你,你感覺怎麼樣?(美好、幸福、溫暖)你覺得此時你眼中的老師怎麼樣?(溫柔、慈愛)

同學們,回憶一下,小時候媽媽摟着你,(隨機問學生)你覺得——,你覺得——。這個時候,你眼中的媽媽是怎樣的?(隨機問學生)你的媽媽——,你的媽媽——。

老師摟一下,媽媽摟一下,同學們都覺得幸福、溫暖,童年的孫友田無數次被母親這樣深情地摟在懷裏,他的內心一定也是——幸福、溫暖的,他眼中的母親一定也是——溫柔、慈愛的。(抓住關鍵字,結合自己的生活去體會,就能讀出句子中蘊藏的情感)一起讀這句話。

繼續用一個詞來概括這句話寫出了什麼美?——情感美(板書:情美)

4、小結:同學們,剛纔你們通過朗讀體會了“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下面讓我們和着音樂把這兩個語段完整地、用心地讀一遍。

三、品讀歌謠 感悟詩情 體味形象

1、母親就是在這樣的月夜,爲我打開了民間文學的寶庫,她給我……這四部分內容中,作者寫得最詳細的是——唱歌要和說童謠。這節課我們就重點品讀歌謠、童謠。

2、出示學習要求。

大聲讀讀文中的歌謠,品味歌謠的內容,從這些歌謠中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母親,用一兩個詞在相關歌謠旁寫出自己的感受。

3、師生交流。

A)第一段歌謠:女生讀。

感悟:母親的勤勞。

B)第二段歌謠:男生讀。

引導:老師告訴大家,鳳凰是吉祥鳥,傳說鳳凰到,幸福生活就來到,人們喜歡借鳳凰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感悟:母親熱愛生活、追求美好。

C)母親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嘴上一個字也沒說,但從她的歌謠裏我們全部能感受到,這就是歌謠的特點,讀——含蓄。

4、作者是這麼形容母親的歌聲的。(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讀)

A)“芳香”原來是形容——花的香味。

B)在這裏卻用來形容——母親的歌聲,母親的歌聲和花香有什麼相似的地方?一起來聽一段母親的歌謠。(播放母親的歌謠)

C)聽完一段之後,師:母親的歌聲和花香有什麼相通的感覺?(預設:芳香、甜蜜、美好、醉人。花香沁人心脾,母親的歌聲打動人心;花香四處縈繞,母親的音韻飄散瀰漫……)。

D)老師旁白:母親的歌聲如風似水,輕柔深情。此時此刻,作者已經超越了視覺、聽覺、嗅覺的界限,是在用心來感受母親的音韻了。一起讀這段話。母親的歌聲真美啊,如果讓你在這裏也用一個詞概括一下這是什麼美?你會用哪個詞?——歌聲美(板書:歌美)

5、文章還花了大量的筆墨寫母親說的童謠,老師請三個同學來讀一讀,看誰讀得最有趣,能把童謠的特點讀出來。

A)如果說歌謠是含蓄的,那童謠又是怎樣的呢?(引導體會:風趣)

B)選一段學生喜歡的童謠齊讀(加上動作)。

C)這些含蓄的歌謠、風趣的童謠聽起來都是那麼明快、流暢,在孫友田幼小的心靈裏播下了文學的種子,使童年的孫友田展開了想象的翅膀,感受到無窮的快樂,這些歌謠啓蒙了他未來走向文學的道路。(板書:播下文學種子)

6、可是同學們,老師告訴你們,當時呀,孫友田的家境非常貧困,他的父親是位半世坎坷的農民,爲了一家人的生計,他只能在大街上靠唱“蓮花落”謀生,這“蓮花落”是什麼呢?(指名讀)生活這麼艱難,可是在這幅溫馨的畫面中,我們卻絲毫看不出、聽不到任何的悲慘與悽苦,有歌聲,還有笑聲,下面就讓我們沉下心來揣摩唱歌人的心境。

四、揣摩心境 樹立形象 昇華主題

1、出示學習要求。

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畫出體現家境的詞語,對比母親的歌謠、童謠,你又讀出了一位怎樣的母親?把你想到的詞寫在書上的插圖中。

2、師生交流:(出示第3自然段)。

同學們,說說看,通過對比的方法,你們又讀出了一個怎樣的母親?(引導學生從整體上說)

A)家境。

作者當時家境如何?從哪裏看出來的?(不長五穀)

B)心境。

母親的歌謠裏有苦嗎?沒有,她帶給孩子的都是什麼?——(甜蜜、快樂、希望、對美好的嚮往。)這就是母親快樂的心境。

C)這段話中有一個字特別精彩,就是第二個“長”,這個“長”是什麼意思呢?(創作、產生)家境艱苦,可母親心境快樂,這就是母親對待生活的態度,這種態度就叫——樂觀積極。(板書:樂觀積極)

D)母親用這樣的人生態度啓蒙着自己的孩子,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3、母親月光下的啓蒙令作者終身難忘,他發自內心地感激與讚美母親,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4、總結:同學們,《月光啓蒙》是一個故事,是一幅畫,是一首歌,也是一首詩,這首詩裏流淌着濃濃的愛,這愛彌足珍貴,那就是——母愛。(再讀課題)在母親的啓蒙下,孫友田成長爲一名詩人,讓我們用詩的語言與作者共鳴,用詩的語言再來讀一讀最後一段話。

五、推薦閱讀

史鐵生《秋天的懷念》

五下《月光啓蒙》教案設計 篇7

設計說明:

讀着孫友田的《月光啓蒙》,總是被他童年那月色融融的美妙夏夜所陶醉,更被他動人心絃的濃濃親情所感染。其中的親情,既突出地表現在文面敘述的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以美妙、神奇的童謠伴隨作者度過一個又一個月夜,在歌謠中蘊以人生道理,啓迪作者的偉大母愛;也明顯地表現在浸透於字裏行間的作者對其母親的深摯依戀和懷念。而月色與親情融爲一體,相得益彰,形成了環境與心境內外互補、兩相互動的意境。

爲此,筆者覺得可以以“啓蒙”爲軸心,串起啓蒙環境――夏夜之美、啓蒙事件――童謠之美這兩個板塊來展開教學;同時,由於“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遵循新《課程標準》關於“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的原則,教學過程中主要採用了朗讀體味與自主感悟兩種方法,由夏夜啓蒙環境之美入手,經過母親啓蒙形象之美,到達啓蒙童謠之美,最後還藉助孫友田原作之開頭,將學生審美閱讀與審美情感的發展過程引向高潮,從而讓學生受到一次親情的震撼和心靈的洗禮。相信這樣一次閱讀教學留給學生的回味是深遠的。

教學目標

1、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歌謠的韻味,月夜的美妙。

2、學生通過賞意境,品語言,感受文中洋溢的濃濃的母愛。

3、理解文章第五自然段與最後一小節所表達的意義。

教學重點

品味歌謠童謠的語言風格,體會這些童謠對作者幼年的啓蒙作用。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導入新課

1、導出課題:

唐代詩人孟郊,忘不了臨行前母親爲他縫製衣服的一幕,於是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遊子吟》;(幻燈映出該詩,示意學生吟誦)

現代作家孫友田,忘不了兒時母親給她的文學啓蒙,於是寫下了感人的回憶錄(示意學生齊讀課題)――《月光啓蒙》。

2、初步審題:

⑴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誰能說說什麼叫“啓蒙”?

(學生根據預習回答,教者隨機歸納:啓蒙,使初學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門的知識。啓,開導;蒙,矇昧無知。)

⑵那麼,“月光啓蒙”該怎麼理解?

(學生嘗試講述見解,教者隨機歸納:月光啓蒙:指在月光下,受到的啓蒙教育。)

⑶打開課本,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哪一段具體解釋了“月光啓蒙”,點明瞭課題。

(學生速讀,找出課文末節,幻燈出示末節)

對,這就是作者對“月光啓蒙”的解釋。我們來讀一讀――(逐句引讀)

“月光啓蒙”就是――(生齊)母親用那一雙勤勞的手爲我打開了民間文學的寶庫,給我送來月夜濃郁的詩情。”

“月光啓蒙”就是――(生齊)讓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華啓迪我的想象。

“月光啓蒙”就是――(生齊)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風趣的民歌民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

二、整體感知

1、提示自讀要求

多麼不可思議: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啓蒙老師。母親都用了哪些方式對我進行啓蒙教育?讓我們認真通讀課文,根據有關內容歸納:(學生自由讀書,嘗試概括)

2、交流主要內容:

⑴學生髮言,隨機評點:

(板書:唱民謠 講神話 唱童謠 說謎語)

⑵提示其中的重點內容:

在這些啓蒙方式中,作者重點回憶了什麼內容呢?

(學生迅速瀏覽課文,作出判斷;教者確定並在“唱歌謠”、“唱童謠”下加着重號)

三、讀講課文

1、藉助插圖激發總體感受

(幻燈映出彩圖)同學們,請看屏幕:兒時的“我”就是在這樣的夏夜,在這個籬笆小院聆聽母親唱民謠、唱童謠的!看了這個畫面,你有什麼感受?

(學生自由發表感受,教者隨機認可、引導)

是啊!這是作者永遠忘不了的童年生活的一幕!他感慨萬分地告訴我們――(畫面淡化爲背景,推出兩句話,領着學生飽含深情範讀)

①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

②這是孩子眼裏最美的時辰。

2、品讀語句,體會夏夜之“美”

同學們,用你的目光去發現:作者童年的夏夜美妙在哪兒呢?讓我們細細品讀課文,圈劃有關詞語或句子,好好體會。(學生自由讀課文)

3、交流“碰撞”,讀出夏夜之“美”

⑴引導總體把握

(根據學生髮言,隨機評點歸結:①夏夜月光之美;②母親形象之美;③母親歌聲之美;同時,跟隨交流進程,隨機抓住重點句品評、想象、感悟朗讀)

⑵啓發重點品讀(根據文中出現順序,隨機點擊課件,出示相應語段,展開交流)

教學過程預設:

⑴重點讀悟之一:

點擊出示:暑熱散去了,星星出齊了,月亮升起來了,柔和的月色立即灑滿了我們的籬笆小院。

①自由練讀:這是夏夜的月光美。(板書:月光美)請你用最拿手的方式,動情地讀,用心體會夏夜的種種美妙。

②指名朗讀:好,誰能用你聲情並茂的朗讀傳達這夏夜的美妙,讓大家有如身臨其境?

③相互評讀:(對聽者)你們覺得他(她)的朗讀讓你看到了什麼?感受到怎樣的美?你覺得他(她)的朗讀很有什麼不足?你也讀讀,看能不能讀出更多的美?

(歸納:涼爽的美,明朗的美,寧靜的美,朦朧的美……;重點體會“柔和”、“灑滿”)

④聽讀想象:閉上眼,靜靜地聽老師讀,看有什麼新的發現,新的感覺?(自由發揮)

⑤全體齊讀:清爽的空氣,閃爍的星星,如紗如夢的月色,詩情畫意般的籬笆小院!讓我們齊聲動情地讀一讀,美美地享受一番。

⑥迴應結語:這樣的夏夜,我怎能不心馳神往?所以作者說――

(引讀)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這是孩子眼裏最美的時辰。

⑵重點讀悟之二:

點擊出示:母親忙完了一天的活計,洗完澡,換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乾草堆旁摟着我,唱起動聽的歌謠:

①自由練讀:這是月色中的母親,大家很會讀書,從母親身上也感受到了美。(板書:母親美)那麼,請你走近母親,好好讀一讀母親,一定會發現母親許許多多美。

②指名朗讀:誰願意來讀,讓大家感受一下這是怎樣美的一位母親?

③相互評讀:(對聽讀者)他讀出母親的美了嗎?你能讀嗎?

(體會“忙”、“洗”、“換”:勤勞、樸素的美;“摟”、“唱”:慈愛的美)

④齊聲朗讀:這就是我的母親:月光中的母親,忙了一天的母親,穿着白布褂子的母親,摟着我爲我唱歌的母親!讓我們再讀一讀,感受一下依偎在母親懷裏的美妙!

⑤迴應結語:被母親摟着的夏夜,被母親愛着的童年,作者怎能不銘心刻骨?因此,他說――

(引讀)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這是孩子眼裏最美的時辰。

⑶重點讀悟之三:

點擊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爲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她那芳香的音韻。

①自由練讀:這是母親的歌聲美。(板書:歌聲美)讀一讀,體會體會,歌聲美在哪兒?

②指名朗讀:誰來讀,大家聽一聽,他有沒有傳達出歌聲的美?

③相互評讀:(對聽讀者)你們聽出美了嗎?還有哪種美?

(歸納:深情的美,柔和的美,耐人尋味的美;重點體會:“甜甜的”、“輕輕的”、“芳香的”;“像……”、“像……”,重點品評“芳香”)

④齊聲朗讀:這就是母親的歌聲,它帶着甜味,飄着香氣,像春風撫摸我的肌膚,像甘泉滋潤我的.心房!讓我們再讀一讀,感受一下母親歌聲的美妙!

⑤迴應結語:同學們哪,母親的歌聲,聲聲都是愛,聲聲都是情,聲聲都爲我編織人生的夢。作者怎能忘記這美妙的歌聲!所以,他說――

(引讀)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這是孩子眼裏最美的時辰。

⑷重點讀悟之四:

過渡提示:童年的籬笆小院,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美酒佳餚;然而,“我”們卻感到自己精神生活特別豐富。請看作者怎麼說――

點擊出示:那時,我們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豐富的。黃河留給家鄉的故道不長五穀,卻長歌謠。母親天資聰穎,一聽就會。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親是唱蓮花落的民間藝人。母親用歌謠把故鄉的愛,伴着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①自讀自悟:仔細讀這段話,想想:爲什麼說我們的精神生活是豐富的呢?

②交流碰撞:(教者在學生髮言基礎上隨機歸納)

A黃河故道“長歌謠”,是民歌的故鄉(理解“長”);

B“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親是唱蓮花落的民間藝人”,他們都是民間文學的傳人(理解“蓮花落”);

C“母親天資聰穎,一聽就會”,讓民歌得以流傳,得以“母親用歌謠把故鄉的愛,伴着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理解“聰穎”)。

③激情齊讀:因爲生長在黃河故道,生長在喜愛民歌民謠的家庭,生長在天資聰穎、不停地用民歌民謠啓蒙着我的母親身邊,所以,作者的精神生活是豐富的。讓我們齊聲讀這段話,跟作者一同感受這份豐富的精神生活。

四、本課小結

1、談話結課:就是在這樣的夏夜,就是在這個籬笆小院,就是在這樣一個家庭裏,“我”受到了文化的薰陶,接受了母親的文學啓蒙。

2、佈置作業:母親給我唱了哪些民謠童謠呢?咱們下一課來欣賞。課後,請大家先去讀讀這些民謠童謠,看看它們的內容美不美。

附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呼應前課,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同學們,通過上一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礦工詩人孫友田有一個偉大的母親,她的偉大就在於:不識字,卻是孫友田的啓蒙老師。她在月光下,用那一首又一首童謠給了孫友田永遠難忘的啓蒙教育。讓我們繼續走進課文,好好欣賞這些童謠――

2、學生讀題:月光啓蒙

二、熟讀童謠,感知音韻

1、速讀找出童謠:同學們,在詩人童年的記憶中,母親唱給他聽的童謠一定不計其數;作者印象最深的有哪些呢?請大家馬上到課文中找出來――(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劃出童謠;稍頃,教者提問)都找到了嗎?好!

2、自由吟誦童謠:

⑴提示吟誦要求:下面咱們來吟誦這些童謠。同學們,還記得作者的母親當年唱童謠時給作者留下的感覺嗎?(學生回顧課文第四自然段內容,屏幕再次映出該段文字)對,咱們就要讀出作者的母親當年那種“甜甜的”、“輕輕的”、“芳香的”、“像三月的和風”、“小溪的流水”一般的情調,的韻味,能行嗎?(生自信地:能行)好!

⑵學生自由閱讀:(教者巡視,隨機瞭解,即時點撥;適當時候提醒學生同桌互聽)

3、交流吟誦效果:

(根據童謠出現順序,逐一按以下四步過堂;要求讀通、讀順、讀出節奏韻律)

⑴屏幕出示童謠; ⑵指名自由選讀;⑶隨機相互評價;⑷全班學生齊讀。

三、品味童謠,理解啓蒙

1、教者過渡談話:正是母親在“我”童年的夏夜吟唱的這些童謠,伴着月光,浸透着她滿腔的母愛,啓蒙的“我”,讓“我”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同學們,現在,你就是當年的孫友田,你聽到了母親吟唱的這些童謠,你從這些童謠中受到了啓蒙。那麼,哪個童謠讓你豁然開朗明白了什麼?請你重點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兩首童謠,再一次低低吟誦,體會體會你“豁然開朗”了什麼?

2、學生自主品味:(教者巡視,隨機瞭解,即時點撥;適當時候提醒學生同桌討論)

3、班級交流感悟:(根據學生髮言順序,隨機點擊課件,出示相應童謠,展開交流)

教學過程預設:

⑴童謠之一:

點擊出示:月亮出來亮堂堂,打開樓門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曬得脆脆的。

①指名一生中心發言;

②其餘學生評議補充;

③教者隨機點撥提升:是啊,忙了白天忙夜晚,一絲不苟洗衣衫:母親的童謠讓“我”看到了勞動人民勤勞的美德!這種美德是“我”人生最寶貴的財富。讓我們再一次齊聲吟誦這首童謠,銘記勤勞的美德――(學生齊誦)

⑵童謠之二:

點擊出示:月兒彎彎像小船,帶俺娘倆去雲南,飛了千里萬里路,鳳凰落在梧桐樹。鳳凰鳳凰一擺頭,先蓋瓦屋後蓋樓。東樓西樓都蓋上,再蓋南樓遮太陽。

(視學情,先告知學生:A瓦屋和樓是雲南的典型建築;B“鳳凰非梧而不棲”是古語,栽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是現代俗語,意思都是說家中有好運)

①指名一生中心發言;

②其餘學生評議補充;

③教者隨機點撥提升:看這一對娘倆,即使在天涯海角,即使要過千山萬水,也要去追求心中的夢想,也要去創造美好生活:母親的童謠讓“我”看到了勞動人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人生的旅途,永遠不能沒有理想。讓我們再一次齊聲吟誦這首童謠,讓理想引領我們奔向前方――(學生齊誦)

⑶童謠之三:

點擊出示:小紅孩,上南山,割荊草,編箔籃,篩大米,做乾飯。小狗吃,小貓看,急得老鼠啃鍋沿。

①指名一生中心發言;

②其餘學生評議補充;

③教者隨機點撥提升:瞧,一個多麼能幹的“小紅孩”,還有淘氣的小狗、小貓和小老鼠相伴:母親的童謠讓“我”懂得孩子要從小愛勞動,從小愛生活,從小樂觀開朗。讓我們再一次齊聲吟誦這首童謠,讓快樂永遠藏在心裏,留在身旁――(學生齊誦)

⑷童謠之四:

點擊出示: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喝,下不來――老鼠老鼠你別急,抱個狸貓來哄你。

①指名一生中心發言;

②其餘學生評議補充;

③教者隨機點撥提升:真是情趣無窮啊,在母親的童謠中,連老鼠都給生活帶來快樂!讓我們齊聲吟誦一下,充分表現生活的情趣,盡情抒發心中的快樂――(學生齊誦)

⑸童謠之五:

點擊出示: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轎。毛娃醒,吃油餅。毛娃睡,蓋花被。毛娃走,喚花狗,花狗伸着花舌頭。

①指名一生中心發言;

②其餘學生評議補充;

③教者隨機點撥提升:的確,這也是一幅美好的生活畫面,一個捨不得出嫁的毛娃,一個情真意摯的毛娃,連花狗都被感染了:母親的童謠讓我體會到了人間真情。讓我們齊聲吟誦這首童謠,感受這份真情實感――(學生齊誦)

⑹順帶謎語:

①教者過渡提示:“我”是個貪得無厭的孩子,童謠聽了還要猜謎語。咱們讀讀說謎語的情景吧。

②學生自讀課文。

③指導分角朗讀。

4、啓發總體感悟:

⑴教者談話引導:同學們,每一首童謠,都是一部啓蒙教材,童年聽過的許許多多童謠,給了“我”許許多多人生的啓迪。不但這樣,這些童謠本身,是寶貴的民間文學財富,對孫友田後來的詩歌創作產生了極大影響,使他成爲了現代詩人。所以,孫友田覺得母親――(點擊出示課文結尾小節)

⑵學生朗讀結尾。

四、補充背景,昇華情感

1、教者煽情談話:然而,時間的車輪無情地碾碎了母親的青春。我個子高了,母親的脊背卻彎了;我長大了,母親卻老了;當我成了一名頗有聲望的詩人時,而我那親愛的母親呢……(讀原文)

(1)母親患了老年癡呆症,失去了記憶,我趕回老家去看她時,她安詳地坐在藤椅裏,依然那麼和藹、慈祥,但卻不知我從哪裏來,不知我來幹什麼,甚至不知我是誰。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只是對着我笑,笑得我淚流滿面。

多想喚醒母親的記憶,讓她知道:當年,母親是我的驕傲;現在,我能讓母親爲我而感到自豪。然而:

(引讀)

A 、現在的母親滿頭白髮,深深的皺紋刻在她的額上。 可曾經, 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裏,像一尊玉石雕像。

B、現在的母親不知我從哪裏來,不知我來幹什麼,甚至不知我是誰。可曾經,母親忙完了一天的活計,洗完澡,換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乾草堆旁摟着我,唱起動聽的歌謠。

C、現在的母親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可曾經,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爲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

微風吹亂了母親的滿頭白髮,如同故鄉的天空飄滿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親忘卻了她給我的那份愛。故鄉的天空不會忘記,不會忘記這位在月光下給我啓蒙的――母親

(2)當作者在寫這篇文章時,母親患了老年癡呆症,失去了記憶,但是在我心中卻永遠珍藏着那一輪明月,珍藏着母親在月光下給我唱的歌謠。

齊讀歌謠

2、學生髮表感受:(教者隨機認同或補充)是的,母愛是最偉大的。母親爲我們付出了很多很多,你想對母親說什麼呢?

3、建議齊讀結尾:說得真好!那麼,現在再讓你讀一讀結尾一節,你一定有更深的感情,讓我們懷着無比感恩和深切的懷念之情朗讀這一段。(學生齊讀)

4、啓發迴應課題:好,課文就學到這裏,咱們再來反覆讀讀課題,你還能有新的理解嗎?(學生自由發揮)

五、佈置作業,延伸課外

1、作業之一:選擇文中你喜歡的童謠,吟誦或背誦給家人聽,與他們交流交流。

2、作業之二:採訪長輩或村裏老前輩,蒐集一些民謠童謠,記錄下來。

五下《月光啓蒙》教案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

2、學習用詞語的引伸義及通感的方法來表情達意。

3、讀文中的民歌民謠,感受民間文學的魅力。

4、在文中感受母親的愛。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感謝。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十幾年前,有這樣一首歌打動了我的心,這就是《母親我爲你驕傲》。請同學們聽,並看屏幕上的歌詞。(學生聽歌並看歌詞)

2、十幾年後的今天,一篇文章以同樣的情感再次震撼了我的心。這就是“煤礦詩人”孫友田寫的《往事如歌——月光母親》。我們曾經學過孫友田的詩《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3、詩人孫友田回到故土,看到母親老了、病了。嚴重的病情使老人再也不認得眼前的兒子了。這使作者傷感起來,回憶起母親對自己的關愛和啓迪,寫下了《往事如歌——月光母親》這篇文章。

4、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月光啓蒙》就是由《往事如歌——月光啓蒙》改編的。

二、解題:

1、啓蒙:啓,開導;蒙,矇昧無知。使初學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門的知識。

2、月光啓蒙,指在月光下,受到的啓蒙教育。

三、初讀課文:

1、讀正確生字詞:提醒大家“時辰”和“籬笆”兩個詞的第二個字讀輕聲。

2、學生分節讀課文,提兩個要求:在課文中讀準字音;想想,母親是怎樣在月光下爲作者啓蒙的?

3、學生聽讀課文。

4、學生和老師簡評分節朗讀的情況。回答問題:母親是這樣爲作者啓蒙的,唱歌謠、講故事、唱童謠、說謎語。(教師隨機板書:唱歌謠、講故事、唱童謠、說謎語)

5、根據這四個內容分段:唱歌謠(1——5)講故事、唱童謠(6——9)說謎語(11——13)(14)總結全文,點明母親就是我的啓蒙老師。

四、細讀課文:

1、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的第一句話:“童年的夏夜是美妙的。”(教師板書“美妙”)教師提問:爲什麼作者回憶起童年的夏夜會是“美妙”的呢?

請大家讀讀第一段“母親爲我唱歌謠”,讀讀想想。

(1)首先,童年的夏天,家鄉小院的景色優美,你看:暑熱散去了,星星出齊了,柔和的月光立即灑滿了我們的籬笆小院。這是孩子眼裏最美的時辰。

(2)母親美,她忙完了一天的活計,洗完澡,換了一件白布褂子。勤勞的母親那樣樸素清爽。

(3)母親唱的歌謠美“月亮出來亮堂堂,打開樓門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曬得脆脆的。”這首歌謠在讚美勤勞的勞動人民。

“月兒彎彎像小船,帶俺娘倆去雲南。飛了千里萬里路,鳳凰落在梧桐樹。鳳凰鳳凰一擺頭,先蓋瓦屋後蓋樓。東樓西樓都蓋上,再蓋南樓遮太陽。”古語說:“鳳凰非梧而不棲”,而今還有“栽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之說,意思是家中有好運,有好兆頭。而瓦屋和樓是雲南的典型建築。短短一首歌謠就表達了人民嚮往幸福的思想,介紹了雲南的建築風俗。

(4)母親唱歌謠的聲音美,你聽,歌謠是動聽的,她的聲音甜甜的,是那樣深情,顯然這歌謠也表現了她的美好心聲。她的聲音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那樣柔和,像小溪的流水那樣潺潺悅耳。那聲音簡直就如花香般芬芳。

(5)親用歌謠把故鄉的愛,伴着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這歌謠豐富了我們的精神生活。家鄉的歌謠是多少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中的智慧結晶。母親用歌謠將家鄉的文化傳給了幼小的作者。這些歌謠使作者的心靈明朗起來。母親這種傳承家鄉文化的思想和舉動使孩子收益頗多。母親這樣的做法難道不美嗎?

(在上這段時,要注意讓學生講講自己的感受,還要將自己的感受在朗讀中演繹出來。)

2、請大家讀讀第二段“母親爲我講故事、唱童謠”,讀讀想想:爲什麼作者回憶起童年的夏夜會是“美妙”的呢?

(1)母親在月光中的樣子十分聖潔:“此時明月已至中天,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裏,像一尊玉石雕像。”

(2)幽默風趣的童謠音韻美

3、讀第三段“母親說謎語”,讀讀想想,爲什麼作者回憶起童年的夏夜會是“美妙”的呢?

母親給我的猜的謎語也像童謠一樣美。,開啓了我的智慧。

4、讀讀最後一段,說說你讀懂了什麼?(母親爲我打開了民間文學的寶庫)

五、總結全文:

讀完課文,你知道作者想通過此文抒發什麼樣的情感嗎?(讚美母親,感謝母親)

六、再聽歌曲《母親我爲你驕傲》。

五下《月光啓蒙》教案設計 篇9

一、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月光啓蒙》這篇課文,讓我們再次走進那個美妙的童年的夏夜。

2、在柔和的月光下,母親是通過什麼給予我啓蒙的?

學生交流,(教師板書:唱歌謠 講故事 唱童謠 說謎語)

二、品味歌謠之美。

1、是啊,在我的記憶中,母親在皎潔的月關下爲唱歌謠、講故事、唱童謠、說謎語的情景,成了我童年時最美好的記憶,尤其是那動人的歌謠,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出示歌謠。

自由朗讀,指名讀喜歡的歌謠,並說說爲什麼喜歡。

3、自由朗讀第1-5自然段,母親是怎樣唱歌謠,從中你體會到什麼?

4、學生交流,出示“她用甜甜是……音韻。”

“三月的和風”吹在臉上是什麼感覺?

“小溪的流水”呢?那麼我們應該怎麼來讀呢?(輕,慢)

指名讀歌謠,你們想不想做童年夏夜的那個孩子,聽母親來唱一唱?

播放歌謠,什麼感覺?(美)就課文中所說的那樣,引讀“她用……”

理解“芳香的音韻”

5、出示:“母親忙完了……歌謠。”

“勞累”爲什麼還要唱歌謠呢?體會到什麼?你被媽媽怎樣摟過嗎?是什麼感覺?

是啊,這是多麼幸福的時刻呀,所以作者說:“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讓我們再次吟誦這兩首歌謠。

6、同學們,你們也沒有發現在母親的歌謠裏,都與什麼有關?(月)這兩首歌謠都是母親看到這美麗的月夜,即興吟唱出來的,這說明母親會唱許多的歌謠。母親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而且不識字,怎麼會唱這麼多歌謠呢?

7、品讀第5小節。

理解“精神生活是豐富的”,兩個“長”。

出示:“母親用歌謠把故鄉的愛……開朗。”

理解“混沌”,“豁然開朗”

再讀歌謠,透過歌謠我明白了什麼?齊讀這句話,這就是“啓蒙”。

8、總結:在那柔和的月光下,母親通過歌謠傳遞着她對我的愛,同時也把她對故鄉的愛,對生活的愛傳遞給了我,難怪作者說:“童年的……”(引讀)

三、品讀童謠之美。

1、過渡:美妙的還不僅在那些歌謠,你們再來讀一讀這些夏夜裏的童謠。

2、出示童謠。

3、自由念,可以用手或腳打節拍。

4、這些童謠念着什麼感覺?

5、在這樣的夏夜,有着這麼有趣幽默的童謠,所以作者說:“童年的……”

四、感悟母愛之美。

1、過渡:讓我們再回到幾十年後的今天,現在的孫有田已經是頗有名氣的詩人,作家了。此時在回首當年的情形,再細細回味,母親到底給了我哪些啓蒙,僅僅是(指板書)這歌謠童謠嗎?

2、出示“母親不識字,……王國。”

3、齊讀,這麼有才華的詩人,作家卻說母親這個連字都不認識的農村婦女是她的啓蒙老師,爲什麼?

4、是啊,正是這些明快、流暢、含蓄、風趣的民歌民謠,給了我最初的民間文學的啓蒙,想象的啓蒙,詩歌的啓蒙,讓我飛向詩歌的王國。(板書設計:飛向詩歌的王國)

5、也許,母親並不知道她的歌謠,童謠對於我來說,是那麼重要,她只是把她對孩子最樸素,最純淨的愛全部給了我。

6、過渡:然而,時間的車輪無情的碾碎了母親的青春,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她的母親已經患了老年癡呆症,失去了記憶。(出示原文)。教師深情朗讀。

7、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浸透了母親無數的心血和汗水,蘊含着母親無盡的牽掛與關愛。今天當我再讀母親當年唱的那些令我快樂無比的歌謠,童謠,又是這樣的心情?爲什麼?

(傷心,感激,心酸,悲傷……)

8、小練筆:寫下你對自己母親的感激。

9、總結:“母親”,一個多麼響亮的字眼,“母愛”,一種多麼深沉的愛。讓我們感激母親,感謝她給予我們生命,感謝她給予我們的無私的愛。

五下《月光啓蒙》教案設計 篇10

教材解讀:

《月光啓蒙》選自蘇教版國標本五年級下冊第5單元,是一篇敘事散文,文章回憶了母親在寧靜的夏夜伴着明月星光,爲兒時的“我”唱民歌、講故事、唱童謠、說謎語的動人情景,讓我們真切地體會到充滿鄉土氣息的民間文化是精神成長的根基,是生命歷程中不可或缺的寶貴精神財富。文中母親、歌謠、月光其實已經融爲一體,置於“故鄉”這一背景下,“母親”和“月光”已經成爲一個統一的意象,成爲學生通往“月”文化的一把鑰匙。

設計理念:

基於故鄉背景,設置情境,圍繞“什麼啓蒙了‘我’”這個籠罩全篇的主問題,通過再現文本中的民謠、故事、童謠、謎語,細讀品味,層層深入地理解“母親”和“月光”這統一的意象,進而豐富民族文化。

教學過程:

一、揭題釋義,梳理內容

1、檢查生字,朗讀課文。

2、藉助文中句概括主要內容。

①讀了課文,你知道課文主要寫什麼?

②能從文中找一個句子並稍作改動概括文章內容嗎?

(出示:母親用民歌、故事、童謠、謎語把故鄉的愛,伴着月光給了我,讓我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3、追溯字源理解“啓蒙”,把握主要內容。

①(出示:XX)這就是“XX ”,它下、上分別是什麼?整個字是什麼意思?“啓蒙”呢?(“蒙”字下面是一隻鳥,上面是一個蓋子,用蓋子蓋住鳥是遮蔽的意思;“啓蒙”就是打開蓋子,就是去蔽的意思。)

②(指上句)人啓蒙前怎樣?啓蒙之後呢?由“混沌”到“豁然開朗”的過程就是啓蒙的過程。讀了課文你知道是什麼啓蒙了我呢?

設計意圖:漢字是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表意文字,它運用抽象的線條描摹、比附事物,是一幅幅精美、深邃的全息圖畫。教師帶領學生追溯“”的造字原理,弄懂字形與字義之間的緊密聯繫,學生心中留下的就不只是一個符號,而是一幅畫、一段故事。“啓蒙”是文眼,結合“蒙”的字源分析理解“啓蒙”,再結合語境理解“混沌”、“豁然開朗”等詞語,它們就不再是字典上的概念了。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整體把握了課文內容,訓練了概括文章內容的方法,一舉多得。

二、情景還原,喚醒歌謠

作者說是民歌、故事、童謠、謎語讓他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了,這些我們也都讀了,我們被“啓蒙”了嗎?爲什麼沒有呢?我們再來讀一讀。

1、民歌。

①讀民歌,批註出你的理解。

②你對這兩首民歌有什麼理解?能用朗讀喚醒同學們對它的理解嗎?

③課文講民歌是母親唱的,我們來聽一聽。

④歌聲美嗎?這一唱,民歌似乎已經被喚醒了,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2、故事。

①入夜,坐在院子裏,望着那一輪皎潔的明月……(一女生講故事《嫦娥奔月》)

②聽着這迷人的故事,神祕莫測的夜空似乎成了一個神話世界。齊讀這段話,想象那些神話故事。

3、童謠。

童謠有趣在哪兒呢?大家可以自由讀一讀。

4、謎語。

謎語是用來猜的,我扮演母親,你們來猜。

設計意圖:民歌童謠、神話故事是民族文化源頭和根基,具有神奇的魔力,能爲孩子打開一扇隱祕的傳統文化之門,但它與學生經驗之間存在着隔閡,如果不能讓文字背景中的美好事物復活,那麼文本只是文本,作爲讀者的學生不可能領略到其中的精彩。這個版塊教學,通過設置具體情境,師生一起聆聽民歌、神話故事,誦讀童謠,猜謎語,文本就能得以復活,民間文學的魅力也能得以展現。

三、品詞析句,走近母親

1、你看民歌、故事、童謠、謎語似乎不再是抽象的文字,已經復活了,可是我們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了嗎?僅僅是這些啓蒙了“我”嗎?(更有母親的愛)

2、瀏覽課文,劃出寫母親的句子並批註。

①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爲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

音韻怎麼會是芳香的呢?

(出示:母親忙完了一天的活計,洗完澡,換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乾草堆旁摟着我,唱起動聽的歌謠。)(一是因爲“洗完澡”母親有乾淨的體香,二是因爲“摟着我”讓我感受到母親懷抱的溫馨。)

試想躺在母親懷裏,聆聽着民歌的芳香音韻,然後美美地讀這句話。

②母親用歌謠把故鄉的愛,伴着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聯繫第5節說說從這裏你讀出一個怎樣的母親?

③此時明月已至中天,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裏,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爲我唱起了幽默風趣的童謠,把我的思緒從天上引到人間。

從這一句你讀出一個怎樣的母親?

3、這一讀可以發現我們讀歌謠時缺少了一個怎樣的母親?

設計意圖:通過前後聯繫、反覆揣摩,引燃學生情感點,把民歌、童謠、故事、謎語置於“母親”這個背景裏,使本來孤立的文字更多了一份濃濃溫馨的感情色彩,母親勤勞、聰穎、聖潔的形象,就可以伴隨着民間文化紮根到學生心靈的沃土上。

四、拓寬背景,走進故鄉

1、是母親給了我愛,是愛和歌謠使我豁然開朗。讀課文第5節思考:爲什麼作者卻說是母親用歌謠把“故鄉的愛”給了我呢?

①“長歌謠”是什麼意思?

②小結:這些歌謠由大地長給人們,又由人們一代一代相傳,這歌謠其實是大地的聲音,所以“母親用歌謠把故鄉的愛,伴着月光給了我”是說把故鄉的愛、大地的愛、母親的愛全部給了我,母親其實就是“大地”的象徵。

③在理解的基礎上重讀這段話。

2、正是這些歌謠、這樣的愛帶着我走進了民間文化的王國,讀最後一段。(按詩的格式分行改寫)

①“母親不識字”,不識字就是“蒙”,爲什麼還能成爲孩子的啓蒙老師?

②小結:“明月星光”是大自然的美,“民間文學”、“民歌民謠”是這片大地上祖祖輩輩文化積澱的美,把這些給了孩子,孩子就能在詩意中成長。帶着這種詩意再讀最後一段。

設計意圖:故鄉即母親,母親即故鄉,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使學生提升了對歌謠、故事、謎語等民間文化的認識:它是故鄉祖祖輩輩積澱的文化,是我成長的搖籃,就是我的“母親”。

五、融合意象,品味月光

1、到這裏我們逐漸明白,是母親用民歌、童謠、故事、謎語,用愛啓蒙了我,可課題爲什麼是“月光啓蒙”呢?

2、出示第一段:

①“這是孩子眼裏最美的時辰”,“這”指什麼?這個時辰爲什麼是最美的呢?

②“白布褂子”又不是好衣服,爲什麼要寫出來?作者說母親“像一尊玉石雕像”,現在你知道爲什麼這麼比喻嗎?

3、出示朗讀:

母親用歌謠把故鄉的愛,伴着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她用那一雙勤勞的手爲我打開了民間文學的寶庫,給我送來月夜濃郁的詩情。

她讓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華啓迪我的想象。

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風趣的民歌民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了詩歌的王國。

此時明月已至中天,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裏,像一尊玉石雕像。

4、總結:其實,細讀整篇文章就會發現,母親和月光是融爲一體的,母親是月光下這一刻的母親,月光是母親爲“我”創造幸福童年生活的月光。對於作者來說,他說月光的時候,暗示的是母親,因爲沒有母親,沒有母親的愛,月亮只是一個冷冰冰的星球而已;但是沒有月光,母親只是一個不識字的平凡母親,正是這月光,讓母親變得寧靜、美麗、聖潔,是母親用歌謠把故鄉的愛,伴着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所以,題目是母親啓蒙,是月光啓蒙,是月光母親。

5、最後我們來讀一讀孫友田的原文《月光母親》。(開頭結尾教師讀,月夜、音韻、故事、謎語個別角色扮演讀,民歌聽音樂,童謠一起打拍子讀。)

設計意圖:藉助對母親、月光融爲一體的詮釋,月光和母親的意象會在學生的心目中逐步形成,他們也會對我國傳統月文化蘊含的象徵意義有所瞭解,再學習本冊《望月》等文本,或者積累寫月的詩詞,就有了一個提升的基礎。課終讓學生走進原文,這樣的拓展是基於文本、服務文本的,學生對作品所要表達的主旨,就能有更準確的把握,文本深藏的情感因素就可以得到充分挖掘與展示,在濃郁的人文情懷中,孩子們理解和體驗加深了,有所感悟和思考了,情感就能發展到高潮。

五下《月光啓蒙》教案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理解“月光啓蒙”的真正內涵,感悟作者對母親的深深感激和懷念之情。

3、學習抓住重要的語句,體會作者的情感,領悟文章在表達方面的樸實與巧妙。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經典的散文,齊讀課題。

二、檢查自主學習收穫

1、指導書寫生字

課前同學們已經充分地預習了課文,自學了生字,老師在翻閱同學們的自主學習卡時發現還存在着一些問題。根據學生出錯的情況相機指導。

2、交流主要內容。

生字同學們已經寫得很漂亮了,課前老師還讓同學們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大家遇到困難了嗎?我們來看看這個同學概括得怎麼樣。出示學生的自主學習卡,大家看看這個同學概括的主要內容合適嗎?

概括要點:時間:作者童年的時候。事件:母親是怎樣對我進行教育的。結果:對我產生了什麼影響。

3、質疑問難。

剛纔我們通過交流發現了預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大家都進行了補充和完善,相信收穫都不小。在預習中很多同學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老師在梳理同學們的問題時發現這兩個問題比較集中,而且很有價值。出示學生的問題:“母親不識字,爲什麼是我的啓蒙老師?課文爲什麼以月光啓蒙做題目?”這節課我們就重點來解決這兩個問題。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兩個問題中都有個關鍵的詞語啓蒙,那什麼是啓蒙呢?

三、理解“啓蒙”

1、啓蒙什麼意思?(啓:開啓。蒙:愚昧無知。使初學者得到基本的入門知識。)

這是字典中的解釋,我們還可以根據蒙這個字來理解。

蒙字在古代曾經這樣寫,猜猜看上面的部分像什麼?師解釋本義是指用草木枝葉遮擋住了頭部,這樣就看不清,聽不見,啓是開啓的意思,啓蒙就是把頭上的枝葉全去掉了,耳清目明,什麼都明白了。

2、文中有一句話也告訴我們啓蒙的意思,出示:

母親把故鄉的愛伴着月光給了我,讓我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啓蒙就是由混沌到豁然開朗。(板書)母親不識字,爲什麼是我的啓蒙老師呢?

出示最後一段:

自由讀,放開說,師引導(母親用這些民歌、民謠爲我打開了民間文學的寶庫,飛向了詩歌的王國。板書:民間文學想象)

3、理解民間文學。(它指的是廣大勞動人民口頭創作的文學,包括神話民間傳說民間故事、歌謠諺語謎語等體裁的民間作品。)

4、母親是怎樣爲我打開民間文學的寶庫,怎樣用智慧啓迪我的想象的?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把有關的語句畫出來。(根據學生的回答靈活處理)

四、品味歌謠的啓蒙

1、出示兩首歌謠,指名讀。

2、指導朗讀。

(1)母親是這樣讀的嗎?文中有一段話提示了我們應該怎樣讀,你能找出來嗎?

(2)理解三月的和風、小溪的流水、芳香的音韻

出示課文第四段:如果把這個句子變成這樣你還能讀好嗎?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爲我吟唱,輕輕的。小院立即飄滿了她的音韻。

“三月的和風”(是什麼季節的風?它和其他季節的風有什麼不同?輕輕的、暖暖的、舒服,還有花的芳香,春風拂面)

小溪的流水聽過嗎?放視頻。(歡快、悅耳、清脆)

是什麼“像三月的和風”那樣輕柔、“像小溪的流水”那樣悅耳?(母親的歌聲)

(3)指導朗讀。

這兩個比喻句讓我們感受到了母親的聲音特別動聽,就像聞到了花的香味一樣讓人陶醉,所以作者感覺是一種芳香的音韻,多美的語言啊!這就是散文的語言魅力,你能把這種令人陶醉的感覺讀出來嗎?

指導學生讀這段話。

讀得真好啊,我們的禮堂也充滿了這種芳香的音韻。

(4)再讀歌謠

現在我們帶着這種感覺再來讀讀這兩首歌謠,相信同學們一定能讀出不同的味道。

剛纔同學們是讀出來的,你能用你喜歡的音調唱出來嗎?

這歌謠裏包含了一分芳香的母愛,一種芳香的詩情,你喜歡嗎?作者就是在母親的薰陶下喜歡上了民間文學中的歌謠。

五、童謠、講故事、猜謎語的啓蒙。

童謠:

“童謠是屬於你們的,你們想怎麼讀就可以怎麼讀。我把歌謠給你們,讓你們再體驗一次童年的無拘無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吧!”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

(2)指名錶演讀,體會童謠的幽默風趣,給作者童年帶來的樂趣。

謎語:大家猜過謎語嗎?猜謎語時要怎樣才能猜出來?(要根據謎面內容去聯想,可以開發智力)

講神話故事:母親還可能講哪些神話故事,這些故事啓迪了作者的想象。

是啊,唱童謠、唱歌謠,講故事,猜謎語,不識字的母親也許並不知道這樣的方式會給孩子帶來什麼,但她滿懷對孩子的愛,把勤勞,把想象,把詩情,把智慧通過這些方式傳給了我,讓我喜歡上了民間文學。那母親算不算我的啓蒙老師呢?

出示句子: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啓蒙老師。齊讀。

那你們知道作者長大後取得了哪些成就嗎?結合你查閱的資料來談談你對孫友田的瞭解。

孫友田在詩歌方面取得的成就離不開母親對他的啓蒙教育,那母親算不算他的啓蒙老師呢?

再讀: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啓蒙老師。

六、感受母愛,理解月光啓蒙

1、課文爲什麼以月光啓蒙爲題呢?

2、學生回答,師相機指導:

(1)母親對我的教育是在月光下進行的。

(2)月光輕輕的,柔柔的,正象徵着母親那種柔和的母愛。

(3)月光是明亮的,母親的啓蒙教育多像月光一樣爲我指明瞭方向,引領我走向了詩歌的王國。

3、圖文結合,昇華主題

出示課文插圖:

這就是母親在月光下對我進行啓蒙教育的畫面,母親已經和月光融爲了一體,爲我們營造出一種美好的意境,你能讀出這種美好的意境嗎?

指導朗讀:此時明月已至中天,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裏,像一尊玉石雕像。

此時月光就是母親,母親就是月光,月光啓蒙就是母愛啓蒙,讓我們再讀課題,去體會那份濃濃的母愛。(齊讀課題)

可是同學們知道嗎,作者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他的母親已經身患重病,失去了記憶,作者把他所有的感激與懷念融入了文章中,讓我們帶着這種感情再讀課題。(生齊讀課題)

這個富有詩意的題目和這幅美好的畫面已經永遠定格在作者的腦海中,讓我們也來讀讀這句話,永遠記住這位偉大的母親吧!

齊讀:此時明月已至中天,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裏,像一尊玉石雕像。

課下請同學們去閱讀一下孫友田的母愛三部曲:《月光母親》、《迎接母愛》、《母愛似水》。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