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級教案

《月光啓蒙》教學片段(蘇教版第十冊)

本文已影響 3.04W人 

《月光啓蒙》是五年級第十冊中的一篇重要的講讀課文,作者是著名的詩人孫友田。文章用細膩的筆觸回憶了自己的母親及其美好的童年生活。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啓蒙老師,用民間文學給我啓蒙,引領“我”走進了詩歌的王國。

《月光啓蒙》教學片段(蘇教版第十冊)

第一課時一上課,我緊緊抓住題目“月光啓蒙”展開教學。

師:圍繞課題,你們會提什麼有價值的問題?

生1:我們要知道是誰在月光下啓蒙誰?

生2:我要了解母親啓蒙他什麼?

生3:母親爲什麼啓蒙他?

生4:母親是怎樣啓蒙他的?

師:好,今天這節課就圍繞這四個問題學習。請大家走進文本去尋找答案吧!

評析:學生在我以上的話語激勵下,立即投入了朗讀、理解,學生不由自主地拿起筆在課文中圈圈畫畫,十分鐘後,學生依次從課文的語句中以及上下文之間找到了答案,學生分節讀文比以前讀得課文更流暢了,語句中情感的投入更多,他們真真切切地走入了文本。

學生自主閱讀,找到需要弄懂的重點——“學習中的問題”,讓他們帶着問題去讀,我尊重了“以人爲本,以生爲本”的原則教學,學生學得主動而自在。《月光啓蒙》讓我享受了一次流暢的教學過程.孩子們真好,在課堂上我分明能感覺到他們的投入,與他們的眼神的交流,聆聽他們精彩的發言,朗讀,讓我享受着教學的過程,體驗着作爲語文教師的幸福.。

第二課時我採用變序法教學,直奔中心段落——文章第十四自然段,點明瞭母親的勤勞、聰穎、智慧。這節課我就緊緊圍繞重點語句“是母親用那一雙勤勞的手爲我打開了民間文學的寶庫,給我送來月夜濃郁的詩情。她讓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華啓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風趣的民歌民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

師:同學們,你們從這幾句話中能看出這是位怎樣的母親?

生1:我讀出她的智慧,因爲母親不識字,卻能巧妙地利用自己擅長的民歌民謠來啓迪我的想象,她真會揚長補短啊!

師:你真有一雙銳利的眼睛,評價準確,並聯繫上下文來讀文,真會學習。

生2:我來補充:母親是在月夜濃郁的環境中給我唱民歌的,我從第一節中我還讀懂了月色美,在這麼幽美的夜色中,母親巧妙地利用她,用了情境教學的方法讓混沌的我的童心豁然開朗。。

生3:對呀,母親就是用歌謠啓迪我的想象,讓月光伴着我,同時還把自己對故鄉的愛傳給了我,她多麼聰穎啊!

另一位孩子緊接着說道:“原來,估計作者和我們大家一樣,到了晚上,仰望天空的時候,只是看見星星和月亮,但是在受過母親啓蒙後,在作者的眼中,天空已變成了高深莫測的世界,滿是神話故事,天空變得神奇起來。”

生4:我從母親唱的第一個歌謠中體會到母親其實在教育我要講究衛生。

師:你的發言真表明你有悟性,你讀到了“母親”的內心去了。

生5:我從第二個歌謠中讀出了母親她在教育我要不斷奮鬥,不斷追求,造出一大片樓羣。在那麼清苦的日子裏她敢於憧憬,表明她對生活的熱愛和嚮往,真是好樣的'!

生6:我從母親給我唱起的童謠中讀出母親在教育我要從小勤勞,要懂得幫助家長幹家務,這樣纔會是個好孩子。

生7:我讀懂母親教育我從小誠實,說謊、偷懶,到頭來是沒有好下場的,就像走投無路的老鼠一樣。

生8:我從第三個童謠中讀出它很押韻,富有童趣。讀起來琅琅上口!母親真是不簡單!

還有一位孩子說道:“作者在這裏把母親比作一尊玉石雕像,我認爲是非常合適的。那時,月光灑滿了小院,也灑在了母親的身上,作者被母親摟着,擡頭看母親的時候,已被那些神話故事所深深陶醉,母親,彷彿就變成了知識的使者,帶着作者飛向詩歌的王國。”

孩子們談到母親的人品,母親的智慧,母親的才華,一個個分析得這麼精彩,喜得我是一聲連一聲誇獎孩子們的悟性棒。“你們今天把書讀的這麼透,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料,你們的感悟甚至比我備的課還要深刻,真是了不起!這節課,你們棒極了!”我毫不吝嗇我的誇獎,不斷地煽情,面帶微笑地表揚了他們一次又一次,學生的情緒越來越高漲。課堂中動人的場面不斷涌起,笑聲、掌聲、誇獎聲此起彼伏……

最後我注意拓展情感,我在孩子情緒高昂之時,當孩子本以爲課文已經結束了的時候,我告訴他們,其實,文章還有段結尾呢,多年後,作者回到了離別已久的故鄉,再一次看到了母親……配上音樂,我用低沉而緩慢的語氣,講述着下面一段文字:母親患了老年癡呆症,失去了記憶。我趕回老家去看她時,她安詳地坐在藤椅裏,依然那麼和藹、慈祥,但卻不知我從哪裏來,不知我來幹什麼,甚至不知我是誰。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只是對着我笑,笑得我淚流滿面。

在我講述的時候,我注意到孩子們都目不轉睛地注視着我,他們的心也在感受着啊,當我哽咽着講完的時候,我分明見到他們眼中的淚花!滿臉的悲愴!

我接着又說道,雖然母親現在什麼都不知道了,不知道眼前站的是誰,不知道他來幹什麼,更不知道那些好聽的民謠了,但是那些民謠卻深深地,刻在了作者的心裏……說完便出示課文中所有的民謠,我指名讓孩子去讀他們認爲最能打動他們的民謠,於是一個孩子站起來,用低沉的聲音,緩緩地,讀起了本應該輕快活潑的民謠。一個接一個,孩子們體會着每一個民謠,他們說:如果我是作者,那麼回憶這些民謠,念一念這些民謠,將是對母親最好的懷念。

趁感情還在激盪,我又出示了文章的最後一段,我範讀着,孩子很快也加入了我的隊伍,和我一起讀起來: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啓蒙老師。是母親用那一雙勤勞的手爲我打開了民間文學的寶庫,給我送來月夜濃郁的詩情。她讓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華啓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風趣的民歌民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

評析:

在與文本的對話中,教師用一箇中心段帶領學生一起被文中優美感人的畫面所感動,一起被文本明快、流暢、含蓄的語言所吸引,一起被作者寓情於景的協作技巧所折服。我驚歎這樣組織教學把我這些心靈的感動傳遞給了我的學生。他們的感動勝過我的感動,這樣,我的教學重點、難點也相繼突破地自然而順暢了。

感覺真好!

另外《月光啓蒙》也讓我進一步反思自己教學中的不足。那就是反覆讀文不夠,組織學生通過自讀、指名讀、齊讀、分角色讀、範讀等形式朗讀的不夠,對一些基礎落後的學生關注的不夠,自己還有必要在這方面改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